Re: 從英倫看台灣:轉載一封於英國讀博士班朋友的來信

看板politics作者 (gothel)時間16年前 (2008/03/02 16:07), 編輯推噓8(801)
留言9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4 (看更多)
我不知道為何原文會提到『80英鎊』一張歌劇魅影的票。 我記得去年(2007)我被外派倫敦,9月初女友來看我,我帶她到Her Majesty's 去看生平第一次的歌劇魅影,我買才47.5英鎊一張票阿! 而且還是二樓正中央最貴的balcony,不是那種排排坐的stall,剛剛出於好奇, 還去Her Majesty's 的網站去查了一下,最貴的也只看到55英鎊。 不知道原文怎麼會說買到80英鎊一張? 只能說,網路上半真半假,每一位版友看文章時多長一個心眼吧! 我說說我的經驗。我一樣也在異鄉留過學,不過是到美國, 拿到學位之後先到紐約工作一年,之後又派到上海呆一年, 又派到倫敦呆了半年多,去年九月我才回到台灣,又叫我到香港出差兩個月。 在倫敦這段期間,公司給了我三十五天的paying leave,於是我又一個人自助旅行, 到巴黎,蘇黎世,維也納,阿姆斯特丹,然後從布魯塞爾坐歐洲之星回倫敦。 美國人很英雄主義。只要你敢說,敢辯,大大方方在課堂上說出你自己的見解, 就算你不一定全對(當然也要有料不能亂扯),人家一樣對你刮目相看,投以敬重的眼光。 我不否認,我天生就是愛打屁,有意見就是要發表,人家有本事說的比我好, 見解比我高,我也不怕丟臉,大大方方承認,跟他學習。 說真的,我覺得跟老外交朋友,比起我們台灣這種相對比較拐彎抹角的感覺, 直爽的多,愉快的多。 到了倫敦也是一樣,你熱心和別人攀談,人家也熱心回報。 像我的同事知道我要去看歌劇魅影,都很熱心告訴我,不要上網買票, 內行人都是到Leicester square前面的售票亭買買看有沒有打折票。 我在倫敦才呆半年多,朋友交了一堆,許多食衣住行吃喝玩樂小道消息, 大家都很熱心和我交流。下了班一起去酒館喝酒,我一樣學著看足球,看司諾克, 聊起天來,他們對我這個台灣人很好奇,我一樣侃侃而談。 談中國歷史,談兩岸關係,談東亞政局,談一些台灣的風土民情, 奇聞軼事。還記得有一次很妙,我已經喝的半酣耳熱之際, 聽到隔桌有個人一口紐約腔,我就趁著酒興指著他的酒杯: 『you're from New York? Great! this is on me! Come and talk! pal!』 就這樣攀談起來,一聊之下,這傢伙果然是個道地的紐約人, 因為老婆在倫敦蘇格蘭銀行上班,他也跟著過來英國落腳生根,我們幾個越聊越投機, 最後還邀請我到他家作客。 就這樣,憑藉跟他老婆的關係,我還幫公司多拉了一筆訂單,開心的不得了。 十月初我要回台灣,同事還依依不捨,專門替我辦了一個派對餞別,大家吃烤肉喝啤酒, 有一位義大利籍的女同事叫Fidelica,還緊緊抱著我說: 『O! Jack! We just can't believe you're leaving us!』 我現在想起來都還很感動~~ 所以我想,以我的經歷,可以分享給版友的東西應該算不少。 我不知道原波講英國不好,到底是為什麼。坦白說,我利用在倫敦這段時間, 很努力地和當地各式各樣各國籍各種族的人打交道,交朋友, 融入他們的圈子,瞭解他們的想法,因為工作需要,上自國會議員,下至販夫走卒, 我都交際過,連吃飯,到公園曬太陽, 我都利用時間和陌生人攀談閒聊(在下天生厚臉皮不怕生), 我想我的瞭解,應該要比許多天天關在學校裡面低頭讀書的人廣泛的多, 也深入的多。英國實在有太多太多東西,從國民素質到政治素養, 從制度設計到管理觀念,從人文素養到科學態度,值得台灣欽佩和學習。 像有一點,原文提到『英國人自己都說治安差』。 英國人(土生土長那種,不是其他國家來打工的)確實常常抱怨, 我的深入瞭解是,他們的抱怨其實話中有話,英國人其實是很謙遜很勇於批判自己的, 但是那種批判是出自於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愛國心理,並不是真的英國不好。 英國人自己罵英國,可以,但是如果你一個外國人也幫腔跟著罵,他們就會開始變臉。 物價很貴?是的?我住在倫敦的City區(在聖保羅大教堂後面,靠近倫敦塔橋), 上班的地點在Picadilly圓環走路五分鐘地。 公司除租房外給我一個月一千五百英鎊的津貼,我還是不大夠用, 吃一碟揚州炒飯,七磅。如果上比較正式的餐廳,花費都在二三十磅以上(還是很難吃)。 確實很貴。 可是貴雖貴,整個倫敦所形塑出的生活品質完全不是其他地方可以比擬的。 我不管到哪裡吃飯,就算是平價餐廳,服務生都是訓練有素,服務周到的, 他們沒有像台灣那種299吃到飽的餐廳工讀生,應答無禮,動作粗魯, 動輒擺臭臉給你看。街道井然有序,到處都有公園綠化。 連在街頭散步,我只不過有時候站在那裡欣賞對街的建築物,十有八九, 司機都會主動停下來用眼神詢問我是否要過馬路,弄得我都不好意思,只好真的過馬路。 因此,我看到有兩位版友推文: 『每個人社會化進程不一樣』『這位博士生只是不能融入當地社會』,我就很感慨了! 我在英國從希斯洛機場一下飛機,一直到離開英國為止,可以說從頭到尾充滿著愉快。 你覺得英國很亂,安全感差,連台灣都比不上, 我就覺得英國很有秩序阿!大家做什麼事情都排隊,都禮讓! 我一個禮拜有三四天天天下班跟同事到酒館去打發時間,我怎麼都沒碰到酒鬼叫囂? 我才去倫敦半年多,為什麼我走到哪裡,碰到困難,總是有很多人很熱心幫助我, 連買票看歌劇,到Albert看芭蕾舞,我都可以買得到打折的, 你在英國讀博士都二年級了,為什麼卻只覺得英國社會這裡不好那裡不好? 我不知道,你有沒有真的鼓起勇氣,融入當地的社交圈? 還是跟其他大多數的留學生一樣,除了拿回一張文憑以外, 每天生活除了宿舍教室就是研究室? 如果你看到的英國,永遠只是『你自己認為』的那個英國, 那,你這幾年的光陰不是很可惜麼? 因此,我覺得,個人的態度和個性,有時候才是決定你能不能真正生活愉快的因素, 個人經驗(假設本篇文章確實為真),是不能夠完全代替客觀的社會狀態的。 限於篇幅,我不擬在此大幅談論英國的種種,對英國有興趣的版友可以寄信到我信箱。 我常發覺台灣留學生,在課堂上都是支支吾吾悶悶地坐在角落, 每當外國學生踴躍舉手發言時,台灣學生就是傻呼呼坐在那裡不發一語.... 久而久之,自然會被排擠。 但是我覺得對我而言,出國留學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實際親身體驗歐美國家的民情風俗, 瞭解他們的社會習慣,吸收他們各種先進的觀念,文化,制度,以及他各種長處。 然後把它帶回台灣來,讓台灣能夠從中也學習先進國家的優點。 因此,這些你在書本尚無法得到的東西,才是重點! 如果一個人去到哪裡,都只會說這裡不好那裡不好,什麼都排斥, 什麼都不接觸,什麼都不瞭解,什麼都要帶著偏見去評價, 那我只能說,你的成長將極其有限! 坦白說,這位所謂的『博士生』給我的感覺就是這樣,這是很可惜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3.225.212

03/02 16:42, , 1F
推你一個二三十磅還是很難吃...呵呵
03/02 16:42, 1F

03/02 19:01, , 2F
G大文筆真好,我完全有同感卻寫不出這
03/02 19:01, 2F

03/02 19:01, , 3F
麼長一篇文章 ^^|||
03/02 19:01, 3F

03/02 19:57, , 4F
推一下。去外國也要看別人的好處。
03/02 19:57, 4F

03/02 19:59, , 5F
雖然國外也有缺點,但覺得不宜亂放大吧?
03/02 19:59, 5F

03/02 22:43, , 6F
深表贊同
03/02 22:43, 6F

03/03 22:37, , 7F
03/03 22:37, 7F

03/04 00:35, , 8F
03/04 00:35, 8F

03/04 00:38, , 9F
03/04 00:38, 9F
文章代碼(AID): #17oc1CiX (politic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7oc1CiX (poli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