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義法德疫情擴散,歐洲問題出在哪?

看板nCoV2019作者 (GRE)時間4年前 (2020/03/08 20:35), 編輯推噓19(19032)
留言51則, 22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7/11 (看更多)
歐洲這兩週的爆發是因為,前兩周是學生的寒假,而義大利北部是歐洲寒假的滑雪勝地, 很多家庭都有去那滑雪,而此時,義大利北部剛好爆了,歐洲也爆了。 至於歐洲人對防疫的概念,可能跟亞洲人不同。 這次的肺炎,很多人覺得就是個致死率3%的流感,而且3%還是年長者的影響。 對於一般中壯年者,它們並沒有很懼怕,也深信靠者勤洗手,可以做很大程度的免疫。 歐洲也些先天條件的不同,所以它們沒有很懼怕。 1. 人口密度比亞洲低,居住分散,所以他們很容易找到空曠地,避免感染。 2. 他們開車,或者可以在家工作,所以也避免很多接觸感染。 3. 他們相信該隔離的人會自己隔離,社會信任是很多歐洲制度的核心。 4. 它們大多不與長者居住,且相信自己的抵抗力,對於這次針對長者的致死率, 比較不在意。 5. 目前的大部分病例還是在所謂的義大利移入階段,它們相信只要隔離好旅遊史, 可以避片擴散。 6. 歐洲人目前大多不認為這次的事件應該改變他們自己的生活習慣。 歐洲雖然沒有向亞洲一樣的大規模防疫,但已經有些小小的改變了。 1. 口罩,乾洗手,已經買不太到了。 2. 很多大公司已經在要求減少旅行,且允許(要求)在家工作。 3. 大型集會也已開始避免肢體接觸 4. 對於病例的檢疫開始動起來,且有強制的在家隔離配套。(家裡就是輕症的隔離所) 5. 政府開始宣導正視相關疫情。 目前大概就是這樣吧。 ※ 引述《hugoyo (阿佑)》之銘言: : 沒有什麼變化的話,這兩天德法應該都會破千,破百的也11國了。 : 義 5,883 英 209 奧 104 : 法 949 荷 188 希 66 : 德 847 比 169 冰 50 : 西 525 瑞典 161 丹 27 : 瑞士 268 挪 157 捷 26 : 到底有多快呢? 大概整理了德國兩週的變化: : https://i.imgur.com/PdnQQ1U.png
: 感覺就是,第一批隔離的人終於可以出來了,但是隔壁家又爆了。 : 亞洲問題在人口密集 : 美國問題在貧富差距 : 中東問題在資訊不透明+人口密集 : 歐洲問題出在哪? : 1.覺得口罩沒用,堅持不戴 : 2.衛生習慣差,不常洗手 : 3.醫院收治空間太少,有病都居家隔離 : 4.醫生太少,都在放假 : 5.堅持開趴、看足球? : 6.???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84.84.223.32 (荷蘭)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CoV2019/M.1583670918.A.A85.html

03/08 20:45, 4年前 , 1F
03/08 20:45, 1F

03/08 20:46, 4年前 , 2F
他們也沒有勤洗手吧
03/08 20:46, 2F

03/08 20:53, 4年前 , 3F
大概要等疫情大爆炸後,該國政府才會緊張
03/08 20:53, 3F

03/08 20:53, 4年前 , 4F
吧?
03/08 20:53, 4F

03/08 20:54, 4年前 , 5F
其實也不用說這麼多,一個月後再看怎麼
03/08 20:54, 5F

03/08 20:54, 4年前 , 6F
做比較正確就知道了
03/08 20:54, 6F

03/08 20:59, 4年前 , 7F
口罩缺貨但路上也沒人戴啊 台夫特的荷蘭
03/08 20:59, 7F

03/08 21:00, 4年前 , 8F
籍學生還拍影片嘲笑戴口罩這件事
03/08 21:00, 8F

03/08 21:01, 4年前 , 9F
聽起來還是只是當強一點的流感,希望真得
03/08 21:01, 9F

03/08 21:01, 4年前 , 10F
就是這樣囉
03/08 21:01, 10F

03/08 21:03, 4年前 , 11F
一個月後就知道了XD
03/08 21:03, 11F

03/08 21:06, 4年前 , 12F
照你這樣說起來疫情在歐洲不會大流行
03/08 21:06, 12F

03/08 21:07, 4年前 , 13F
希望如此
03/08 21:07, 13F

03/08 21:31, 4年前 , 14F
反正對他們來說還是小感冒
03/08 21:31, 14F

03/08 21:39, 4年前 , 15F
如果真的給他們用小感冒的態度就度過了
03/08 21:39, 15F

03/08 21:39, 4年前 , 16F
那武漢搞成那樣真的情何以堪
03/08 21:39, 16F

03/08 21:40, 4年前 , 17F
中國是隱瞞導致人民在該防疫時因不知情
03/08 21:40, 17F

03/08 21:41, 4年前 , 18F
而無所防範,歐美則是明明知道但也沒多認
03/08 21:41, 18F

03/08 21:41, 4年前 , 19F
真防範
03/08 21:41, 19F

03/08 21:42, 4年前 , 20F
其他國家城市跟武漢比等於小巫見大巫,
03/08 21:42, 20F

03/08 21:43, 4年前 , 21F
武漢已經毒到連年輕人都會重症了,而且
03/08 21:43, 21F

03/08 21:43, 4年前 , 22F
數據還都美化過的,實際上已不可考...
03/08 21:43, 22F

03/08 21:46, 4年前 , 23F
如果不加強有效防疫,輕症擴散一定越
03/08 21:46, 23F

03/08 21:46, 4年前 , 24F
大概只有伊朗能跟武漢爭高下
03/08 21:46, 24F

03/08 21:46, 4年前 , 25F
來越多,只是可能沒像武漢爆那麼快
03/08 21:46, 25F

03/08 21:47, 4年前 , 26F
輕症多了,交叉感染後就很難說
03/08 21:47, 26F

03/08 21:47, 4年前 , 27F
然後看病又貴,拖著沒去
03/08 21:47, 27F

03/08 21:49, 4年前 , 28F
也需拖久了,特效藥就出來了
03/08 21:49, 28F

03/08 21:53, 4年前 , 29F
有新聞是年輕人也有重症的
03/08 21:53, 29F

03/08 22:02, 4年前 , 30F
八國聯軍都差不多了
03/08 22:02, 30F

03/08 22:06, 4年前 , 31F
他們真的會勤洗手嗎XD
03/08 22:06, 31F

03/08 22:13, 4年前 , 32F
今天才跟一個堅持這次病毒根本只對老弱有
03/08 22:13, 32F

03/08 22:13, 4年前 , 33F
影響的同事吵起來,我說就算對年輕人不會
03/08 22:13, 33F

03/08 22:13, 4年前 , 34F
致死也會感染啊,最後還不是會感染老弱讓
03/08 22:13, 34F

03/08 22:13, 4年前 , 35F
他們死,還是你們社會老弱就該死?
03/08 22:13, 35F

03/08 22:21, 4年前 , 36F
不會致死,也怕後遺症阿
03/08 22:21, 36F

03/08 22:21, 4年前 , 37F
除非你是完全無肺炎的輕症
03/08 22:21, 37F

03/08 22:24, 4年前 , 38F
不要自以為身強體健,其實大多數人都是
03/08 22:24, 38F

03/08 22:25, 4年前 , 39F
亞健康狀態
03/08 22:25, 39F

03/08 22:25, 4年前 , 40F
老弱...自己就沒有弱的時候?
03/08 22:25, 40F

03/08 23:10, 4年前 , 41F
看數字最準確
03/08 23:10, 41F

03/08 23:59, 4年前 , 42F
社會信任真的重要
03/08 23:59, 42F

03/09 00:41, 4年前 , 43F
他們大概不知道武漢死人多到火葬場24小
03/09 00:41, 43F

03/09 00:41, 4年前 , 44F
時持續運轉,醫護人員全副武裝也還是一
03/09 00:41, 44F

03/09 00:41, 4年前 , 45F
堆人被感染,到真的死亡案例增加才會怕
03/09 00:41, 45F

03/09 03:42, 4年前 , 46F
非常中肯 歐洲真的就是這樣的態度
03/09 03:42, 46F

03/09 09:07, 4年前 , 47F
日久見,起碼我不相信他們覺得自我隔離重要
03/09 09:07, 47F

03/09 09:07, 4年前 , 48F
XD 目前看到德語媒體還是有部分說只是流感
03/09 09:07, 48F

03/09 09:08, 4年前 , 49F
、網民也有部分這麼認為。然後不戴口罩就是
03/09 09:08, 49F

03/09 09:08, 4年前 , 50F
死不戴XD
03/09 09:08, 50F

03/29 23:26, 4年前 , 51F
高調
03/29 23:26, 51F
文章代碼(AID): #1UPEQ6g5 (nCoV2019)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7 之 11 篇):
文章代碼(AID): #1UPEQ6g5 (nCoV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