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普負雷]幸福路上-大煩惱成就大人生消失

看板movie作者時間6年前 (2018/01/29 02:54),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5 (看更多)
看完了電影才來看討論,看到原PO的心得文其實滿震驚的, 震驚一部分是因為原PO說得也沒錯, 另一部分是震驚社會這麼嚴苛。 不過呢,我覺得這個女主角之所以不幸福, 確實是因為她個人的身心不協調所致, 而不是因為她真的很魯蛇。 她國小時就夢想改變社會,高中、大學時參加學運, 畢業後,藉由過去求學努力得到的名校光環, 以及學運累積的經驗,幫助她在報社得到工作機會, 這本身也是理想和麵包的一個平衡點, 可以繼續用書寫、紀錄的方式為自己的理念發聲, 也有基本收入可以維持生活。 但是台灣給文化產業從業人員的收入確實普遍很低。 發願為了社會理想而甘願清貧的願望是真的, 她也確實以人生實踐,只是收入跟開銷只能剛好平衡時, 加上這個工作獲利前景有限,沒有辦法讓人看到收入明確好轉的可能, 確實一年一年過去,如果理想的光芒逐漸黯淡, 會讓人越來越迷惘。 後來她選擇去了美國,選擇了異地他鄉, 其實也是個很正常的選擇,趁著年輕去闖一闖, 遇到一個對自己好的人,結婚住在郊區有花園的房子裡當家庭主婦, 過著典型美國中產階級的生活,其實也沒有甚麼錯, 甚至也可以說這就是很多人心中的夢寐以求。 (可能就是莊貝蒂所想像的幸福) 與其說女主角缺乏規劃導致失敗人生, 不如說是在魚與熊掌難以兼得的人生選擇中, 她往往在兩個都不錯的選擇之中,顧此失彼, 選擇社會理想,卻也想要賺錢, 選擇遠方,卻又留戀台灣的原生家庭。 其實人生是滿難甚麼都想要的,但人性確實就是會甚麼都想要, 所以會有很多痛苦。 其實在台大學生中,家中是工人階級需要借錢補習的人是少數, 大部分的人父母都是中產階級以上,從小出國、留學、學樂器, 課業上補個習根本不再話下,也不用掙扎。 女主角能在相對稀缺的教育資源下讀到台大其實滿努力的。 不過在階級世代傳承的狀況下,其實讀台大能解決的問題是有限的, 讀好書大部分就是能讓自己過中產階級生活而已。 她父母是工人階級,卻可以買自己的房子。 這個世代中產階級年薪百萬, 就是買房、養活自己跟小孩不會太困難, 但如果還要養父母祖父母,那可能就是自己不太能買房, 或者壓縮對自己下一代的教育資源還有自己的生活品質。 (不過我覺得1970年代的貧富差距、房價飆漲問題,可能比現在輕很多) 一個工人階級出身的台大生,如果不汲汲營營,真的沒辦法賺甚麼錢。 而且就跟大部分的人一樣,是很難撼動這個社會既成的秩序。 我也同意她浪費了有一個好表哥這個珍貴的資源。 其實我覺得她最好的機會,就是透過表哥這個人際網絡, 在職場好好表現,爭取向上流動的機會,每年過年回家一次, 回家看到父母逐漸衰老,心中愧疚,於是匯一點錢回家當生活費彌補遺憾, 讓爸爸不用做保全,但這樣的錢可能不夠媽媽得到足夠安全感, 所以家中爭吵不斷,但因為遠居國外,自己看不到, 眼不見為淨,就不會那麼痛苦。 其實以上,可能才是絕大多數人的理性選擇。 為了親情回台灣的人應該很少。 在美國雖然被歧視,還有郊區房子單一, 但在美國還是比在台灣的魯蛇生活好, 能出國的很少有人會回來,就如她的表哥, 連送終都不想回來,這是多數人的選擇,也是種無情的幸福。 捨棄掉孕育你成長、讓你牽掛、卻不成器的家鄉和親人, 可能是另一種典範的幸福。 如果你無法斷捨離,竟然還想回溫馨但低薪的台灣, 想跟年邁又不太有錢的父母做經濟共同體, 痛苦的風險係數已經無限提高。 在這種你握有籌碼有限、風險很高、能改變的事項很少的情況下, 確實改變自己的心態學習知足常樂,已經是最好的選擇了。 不過女主角台大畢業,有國外工作經驗,外語流暢, 應該在台灣重新整理一下心情,努力工作年薪百萬應該不難, 但年薪百萬要養自己小孩跟父母也是滿難的, 還好她爸媽還是有房,至少省了買房或租房的開銷。 總之我覺得女主角也沒甚麼錯, 可能只是幸福本來就很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9.88.16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517165641.A.241.html
文章代碼(AID): #1QRXn991 (movi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QRXn991 (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