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復健科醫師跟治療師的關係?

看板medstudent作者 (KazeTatsu)時間9年前 (2015/04/15 21:07), 9年前編輯推噓9(10116)
留言27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13 (看更多)
※ 引述《tniopkcalb (不點)》之銘言: : 各位板上的大大不好意思打擾 : 我是一位大六的學生 最近剛好在復健科(快離開了) : 因為我平時有在畫圖 所以前幾天發表了這樣的一個貼文 : http://goo.gl/3ps6aM : 初衷是想要介紹治療師們跟簡介復建 : 但是 我收到了這樣的一封信: http://goo.gl/ubgbwi : 我想請問板上的各位學長姐們 : 對於復健科醫師與治療師之間的關係的看法是如何 : 以及現階段在臨床上會容易有矛盾跟衝突嗎? : 我對復建醫學的了解目前只有大六的這兩周多一點點 : 希望有學長姐能夠給予明燈 感謝!!!!! 我是工作沒很多年的菜鳥職能治療師 看到上面幾篇回文,其實都有自己的立場與道理在 所以在這邊也來分享自己這幾年執業之所見 就如原PO敘述,醫學生的訓練裡對復健這塊是缺乏且欠了解的 大多是到了專科以後才會有較深入的接觸 且大多都是跟在復健科醫師身邊,接觸治療師的時間非常少 我待過不只一個醫療機構,所以合作的醫師也不少 有看過自修治療師學科到連治療師都汗顏的醫師 也常客氣的請教治療師相關問題,互相討論像是個團隊一樣 但是也看到了許多醫師對治療師不了解所開出的處方 例如學習障礙的孩子被開了語言治療,卻反而沒開職能治療 開頸椎牽引的病人,後來經過物理治療師理學檢查發現是CTS Autism卻開D.D.,而且完全不接受建議的也有 當然治療師的素質落差也確實存在,甚至落差更大 個人認為跟國家考試機制與培訓制度有很大關係,這是要檢討的地方 此外前幾篇的推文有人提到開業,其實會受制於醫師處方籤有很多困難 我相信醫師有其專業,的確很多我們需要彼此相輔相成的地方 但現行的制度的確讓各專業間運作有所阻礙,上頭的大老各有算盤 下一代的醫療團隊環境是由我們共同努力的,很多陳舊制度與觀念需要改變 希望大家是因為這偶發事件彼此了解體諒找出問題,而非爭吵猜忌 我以治療師的觀點分享,希望醫師能夠多了解治療師多討論聽取建議 畢竟病人可能每天接觸治療師一個小時,醫師可能一個禮拜看一次診 加上有時醫院編制,復健科醫師同時要接觸骨科神經科兒科病人 要對職能物理語言治療師的小兒骨科神經心肺各領域都有研究實在很難 連治療師本身都難以同時專精自己專業的所有領域了 希望醫師,醫學生們也能藉此分享給治療師的想法,謝謝大家 P.S.其實我有追蹤PO的FB,算是半個粉絲~ 近期的目標是想畫一個治療師為主題的短漫集,讓大家多了解治療師 一部分是受原PO的啟發喔~(另一部分是急診女醫師其實) -- posted from bbs reader hybrid on my HTC_D816x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2.208.7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edstudent/M.1429103221.A.1A9.html

04/15 22:27, , 1F
那你對這位OT盧同學的看法是? 好奇想知道同樣是OT的想
04/15 22:27, 1F

04/15 22:27, , 2F
04/15 22:27, 2F
這位同學說的的確是目前制度下普遍的情形,我也能理解他的熱血與無奈 但我認為論述能夠多針對"制度"而非"個人"比較不會模糊焦點 畢竟不論是醫學生,治療系學生他們怎麼被訓練並不是自己能決定的 另外有些稍微情緒性的字及過度解讀內文也會影響讀者對作者甚至治療師的客觀性扣分 專業間要的是彼此相互了解溝通,而非猜忌批評 不過我很喜歡他"病人是指揮"的比喻,以OT而言覺得滿到位的 大家可以從這點大致了解OT個案為中心的理論基礎

04/15 23:03, , 3F
推這篇!期待看到治療師短漫集~
04/15 23:03, 3F
※ 編輯: kazetatsu (118.167.71.210), 04/15/2015 23:14:07

04/15 23:39, , 4F
病人是指揮.我們敗血性休克的病人自己指揮?
04/15 23:39, 4F

04/15 23:39, , 5F
只能說還好RT又專業又不會跟Chest互槓...
04/15 23:39, 5F

04/16 00:40, , 6F
醫師也是以"個案"為中心阿,怎麼講的好像只有OT才這樣
04/16 00:40, 6F

04/16 00:45, , 7F
剛案太快,補推
04/16 00:45, 7F
就像是OT做手、PT做腳一樣是刻板印象吧?我剛進入職場的時候有被PT同事吐槽過 在學校裡老師總說OT評估方式與其他專業間很不一樣 PT可能重點評估某條肌肉神經或某個關節問題,醫師可能重點在診斷病因 而OT則是要了解對病人自己認為最重要的事(也就是他的"職能") 例如一個退休婦人,她認為最重要的是能帶孫子出去玩 而一個因意外失能的年輕老師則希望能回到職場 對婦人而言最重要的"職能角色"是"奶奶",最重要的"職能活動"是"含飴弄孫" 年輕人則分別是"老師""教書" 再根據這些想法向下分析無法完成職能活動的因素為何進行介入 我們說是TOP-DOWN的評估方式 職能治療介入的目標就是個案或個案家屬的目標(當然對預後期望錯誤另外說) 所以說病人是樂團指揮我覺得很貼切,但不等於認為其他專業不以個案為中心 當然學是這樣學,但現在醫療環境能做到幾成我想各專業都有感受到一些無奈

04/16 01:22, , 8F
其實也是各司其職相互討論,給病患最適當的治療...
04/16 01:22, 8F

04/16 01:22, , 9F
至少我覺得我跟我們家治療師們討論的很開心啊lol
04/16 01:22, 9F

04/16 01:23, , 10F
不知為什麼常常看到奇妙的對立言論QQ
04/16 01:23, 10F
我還在實習的時候,實習醫師很客氣的跑來請教我在做什麼 比現在專業知識更少的我只能努力的把我知道的分享給他們 當時氣氛還滿融洽的,大家都是白紙還沒有被教導敵對或猜忌彼此 不過也有治療師對前一刻你還需要請教我,後一刻我卻要被你Order才能執行業務很感冒 不是針對個人而是制度上奇怪的地方,我想也是那位治療師學生最初想要表達的吧 ※ 編輯: kazetatsu (36.228.180.229), 04/16/2015 08:09:58

04/16 18:14, , 11F
他的表達方式實在很奇怪,不知道是誰灌輸他這種觀念
04/16 18:14, 11F

04/16 18:14, , 12F
醫師都只會看到病沒有在乎病人啦
04/16 18:14, 12F

04/16 18:15, , 13F
看到別人用指揮當比喻就激起心中小宇宙,連指揮是啥都搞
04/16 18:15, 13F

04/16 18:15, , 14F
不清楚
04/16 18:15, 14F

04/16 18:16, , 15F
難道要別人回他對啦對啦就只有你們OT會全人照顧?
04/16 18:16, 15F

04/16 18:17, , 16F
團隊裡的每個人都是以病人的活為中心在思考,不會有哪個人
04/16 18:17, 16F

04/16 18:17, , 17F
跟其他人不一樣,不要整天以為自己很特別
04/16 18:17, 17F

04/16 18:18, , 18F
生活
04/16 18:18, 18F

04/16 22:49, , 19F
同為OT人推 只能說一張圖片各人解釋不同
04/16 22:49, 19F

04/16 22:50, , 20F
有理想要推動是好事 有想法也未必是壞事
04/16 22:50, 20F

04/16 22:54, , 21F
但其實可以不用這樣互相質疑
04/16 22:54, 21F

04/16 22:56, , 22F
因為每個專業的訓練歷程與文化、認知,可能就在把對
04/16 22:56, 22F

04/16 22:57, , 23F
方群體化(啊醫師就是…治療師就是…)的過程中被忽
04/16 22:57, 23F

04/16 22:58, , 24F
略掉了,這樣其實蠻可惜的。
04/16 22:58, 24F

04/21 15:14, , 25F
非常謝謝
04/21 15:14, 25F

04/21 15:15, , 26F
非常謝謝
04/21 15:15, 26F

04/21 15:15, , 27F
對不起推錯
04/21 15:15, 27F
文章代碼(AID): #1LBc9r6f (medstudent)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5 之 13 篇):
文章代碼(AID): #1LBc9r6f (medstud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