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串[閒聊] 調高囤房稅以抑制房價有理論基礎嗎?
共 5 篇文章
首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尾頁

推噓26(32推 6噓 65→)留言103則,0人參與, 2年前最新作者MrTaxes (謝謝提醒)時間2年前 (2022/04/26 09:51), 編輯資訊
2
0
0
內容預覽:
"調高囤房稅就能抑制房價 讓大家盡可能買得起房". 這種說法聽起來很直觀. 好像認為調高房屋的持有成本 屋主就會嚇到低價脫手. 但其實有能力持有許多房產的人 一定懂得如何轉嫁成本. 譬如說調高房租 或是提高售價 結果也只會造成房價更高. 就跟營業稅貨物稅的道理一樣. 從來沒聽過調高稅率會有抑制物價的
(還有6個字)

推噓8(11推 3噓 61→)留言75則,0人參與, 2年前最新作者ntpuisbest (阿龍)時間2年前 (2022/04/26 12:23), 2年前編輯資訊
2
0
0
內容預覽:
大一經濟學不是有學過嗎?. 如果對貨物課徵. 從量稅或從價稅. 在需求不變下. 供給曲線自然左移反映成本. 導致量縮價漲. 問題是囤房稅就比較複雜了. 如果課的稅率不夠重. 要馬轉嫁租客. 要馬搞不好還有鎖籌碼的效果. 導致房價更高. 如果可以不管公平性的鬥地主式的課徵搞不好有用吧. 每個人自住第一
(還有448個字)

推噓101(107推 6噓 587→)留言700則,0人參與, 2年前最新作者s8752134 (Sea)時間2年前 (2022/04/26 15:27), 2年前編輯資訊
0
0
0
內容預覽:
既然你有提到實價課稅,我就單純就你說的實價課稅來討論問題點吧。. 是說其實這些內容也都說到爛了,建議以後先爬文。. 在你套論第二間或第X間實價課稅的基礎下,怎麼課:. 1. 一間房子你買2000萬,你隔壁30年前400萬,你該課多少你隔壁該課多少?. 請注意喔,實價登錄是101年才有的,你2~30年
(還有1830個字)

推噓30(32推 2噓 74→)留言108則,0人參與, 2年前最新作者IBIZA (溫一壺月光作酒)時間2年前 (2022/04/26 17:05), 2年前編輯資訊
0
0
1
內容預覽:
哪有氣, 這件事講過幾百遍又重提, 噓一下剛好而已啊. 照實價登錄看, 那超過10年沒成交的就免稅囉?. 按公告現值課, 不是說實價課稅?. 實價課稅就不實際. 全世界多半用估值, 少部分用最後一次成交價. 但台灣實價登錄實施才10年, 大部分房屋沒有最後一次成交價. 何況最後一次成交價也不見得是實
(還有48個字)

推噓14(14推 0噓 29→)留言43則,0人參與, 2年前最新作者alsk30時間2年前 (2022/04/26 23:05), 編輯資訊
0
0
0
內容預覽:
假設囤房稅是按照財政部目前研議的方向,向每個人持有的第四戶以上課徵重稅. 而政府也把全國歸戶後該如如何分配給地方稅收的分配情況解決. 持有房產的大戶把能分給家人三戶的額度也分完. 所有配套措施都解決,真的要開始針對能第四戶開始課重稅時. 會不會發生下列情況,而讓預期囤房稅能降房價的期望變調了呢?.
(還有237個字)
首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