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升息是壓垮國家經濟的一根稻草?

看板home-sale作者 (連幫快遞)時間2年前 (2022/02/11 21:50), 2年前編輯推噓23(26334)
留言63則, 29人參與, 2年前最新討論串1/4 (看更多)
升息是壓垮國家經濟的稻草? 等壓垮的那一天答案才會揭曉! 通常高通膨、高物價、低利率、 高經濟成長率 這4種很少同時出現 當同時出現導致 缺料問題造成房價高漲, 又加上台灣長期低利率的環境下, 政府是低利率最大的受惠者。 因為房地產是經濟的火車頭,房市越好, 稅收越好,政府才有銀彈繼續曬錢做德政 間接造成國人負債增加 (房貸增加、國家財政舉債增加、稅賦增加) 美國從去年一直講要進入升息循環機制, 這是先讓市場有半年反應時間的測試壓力 而這樣的測試壓力政策 在還沒升息情形下 美國房屋租金已經漲10-40% 美國股市多次測試底部 而台灣還老神在在, 央行總裁最近幾個月只要講到升息話題 無非都是圍繞這三大原則 1、台灣的物價上漲率與未來展望 2、周遭主要國家的升息情況 3、是國內紓困振興的發展。 但書又提到伺機要升息1碼回到疫情前, 綜合三大原則,台灣本來就沒有升息空間 (因為接下來我就要進入正題, 為什麼政府很怕升息) 再來但書提到利率要回到疫情前的1.375% 意思是給大家有個心理準備, 當初降息是因為疫情, 當疫情差不多 ㄧ段落是不是可以升息了, 這個理由 既能說服政府高層也能說服市井小民。 再來就是為什麼升息有可能是壓垮經濟的稻草 從金融豪洨?到新冠肺炎前夕 從圖可以看中, https://i.imgur.com/MfaJICq.jpg
各國從金融海嘯陰霾走出來後, 開始升息遊戲, 但是當利率升到1.875%最高點時 房價卻越是持續高攀2-3年(背道而行的行為) 不合理的情形導致我從2015開始看空房市, 政府在2015底又開始降息遊戲, 房貸利率持續下跌, 但是房地產價格卻是持續修正, 有些重劃跌幅將近20-40% 一直到2019再又慢慢回穩,到了現在 因為政府錯誤打房 (因為房地產飆漲是國際行為, 這樣的趨勢政府要做的是, 如何讓大家能買到房,或者增加所得, 只是用些打房政策讓空手的人去擁有一個房地產 會下跌的美夢,至少現階段還不會馬上出現) 所以升息並不是壓抑房市的良藥。 為何升息很恐怖 第一、如果升息,房東一定會用這樣的理由 去漲房租,導致租房族增加支出。 第二、升息如果真的導致房價停滯甚至修正 10-20%,空者也不用太開心, 因為升息你的貸款月付額是要增加不少, 這樣也不會好到哪去, 比較舒服的就是你能買稍微便宜的房子 (但是也便宜不到哪去) 3、如果為了應付高通膨而去升息, 再前面2點已經提示了, 都會造成國人的開銷負擔,導致消費能力減弱, 又開始往通縮靠近,國家的經濟成長率不會太好。 心得: 台灣是米粒大的社會,利率及幣值關係到整體國家的進出口的產值,很難面面俱到,只能 站在國家最大利益角度去思考政策,所以升息不會是房價的殺手,卻有可能是經濟最大的 劊子手。 P.S最近房版比當初熱鬧了,各種假議題一堆 1、哪個年級買房最累最輕鬆 最輕鬆就是當你存到頭期款時, 房價剛好修正到你可以負擔的水平時。 2、文組個理組哪個好買房? 重點是...你選理組後,還能在畢業後繼續往 理工職業繼續奮鬥(很累非常累) 文組不多說,屏除科技類,都在文組範圍類 工作好找,缺點就是難高薪。 也沒有哪一組好買房,重點在於第一點 存到頭期款時,就是你選擇賭桌的時刻 當你還沒存到,只剩下觀眾席的位置。 房價一定會跌, 最少移轉量要出來,量沒出來,很難跌 因為量沒出來,哪會出現多殺多的壓力。 上個月移轉棟數減少,說明一句,今年走的是 量縮價穩的市場。 沒有引戰,只是看了幾個月你們的論文,有感而發 發文真的蠻累的 祝好眠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7.242.73.13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644587432.A.2A6.html

02/11 21:52, 2年前 , 1F
最近廢文這的多,不過升息房價誇也是假議題。
02/11 21:52, 1F

02/11 22:04, 2年前 , 2F
去年全年房屋移轉量還不到35萬件,現在談跌,真的真的
02/11 22:04, 2F

02/11 22:04, 2年前 , 3F
還太早。
02/11 22:04, 3F

02/11 22:06, 2年前 , 4F
一直通膨下去也不是辦法 歷史告訴我們最後會引發革命
02/11 22:06, 4F

02/11 22:06, 2年前 , 5F
韭菜們忍不下去 差不多就要改朝換代惹
02/11 22:06, 5F

02/11 22:13, 2年前 , 6F
理論上升息會降低購買需求進而打壓房價,但那些利益至上
02/11 22:13, 6F

02/11 22:13, 2年前 , 7F
的建商和房產投資客會轉嫁給底層
02/11 22:13, 7F

02/11 22:16, 2年前 , 8F
身邊蠻多投資客聽到要升息 都開始拋售手上房地產
02/11 22:16, 8F

02/11 22:17, 2年前 , 9F
現在預售屋有一股無形賣壓
02/11 22:17, 9F

02/11 22:17, 2年前 , 10F
為何是量縮價穩而不是量縮漲停呢?
02/11 22:17, 10F

02/11 22:17, 2年前 , 11F
生息下去 一堆投資客第一個跳樓
02/11 22:17, 11F

02/11 22:17, 2年前 , 12F
拋售潮已經開始了
02/11 22:17, 12F

02/11 22:21, 2年前 , 13F
感謝分享
02/11 22:21, 13F

02/11 22:28, 2年前 , 14F
升息房價了不起量縮盤著而已
02/11 22:28, 14F

02/11 22:29, 2年前 , 15F
建商減少供給,價格依然穩健
02/11 22:29, 15F

02/11 22:33, 2年前 , 16F
短期內不會的啦!
02/11 22:33, 16F

02/11 23:02, 2年前 , 17F
所以應該降息繼續炒起來多貸一點
02/11 23:02, 17F

02/11 23:26, 2年前 , 18F
然後實施負利率,直噴天際
02/11 23:26, 18F

02/11 23:26, 2年前 , 19F
尼484姓楊
02/11 23:26, 19F

02/11 23:27, 2年前 , 20F
不要亂說,升息的初期通常是最美好的一段。
02/11 23:27, 20F

02/11 23:28, 2年前 , 21F
升息房價漲是一個事實沒錯,不過後面推論升息對房價影響
02/11 23:28, 21F

02/11 23:28, 2年前 , 22F
就顯得牽強
02/11 23:28, 22F

02/11 23:28, 2年前 , 23F
別忘記,我們從2020以來只降息一點點而已
02/11 23:28, 23F

02/11 23:33, 2年前 , 24F
笑死 升個一碼 講的這麼嚴重
02/11 23:33, 24F

02/11 23:42, 2年前 , 25F
疫情前1.375? 疫情前是1.56%, 再早幾年是1.8%
02/11 23:42, 25F

02/11 23:43, 2年前 , 26F
最近明顯蛋殼或比較不好的有滿多放上去賣的
02/11 23:43, 26F

02/11 23:43, 2年前 , 27F
今天的新聞,日本要購債寬鬆了XDD
02/11 23:43, 27F

02/11 23:45, 2年前 , 28F
昨天美國CPI7.5 這次升息應該會很多
02/11 23:45, 28F

02/11 23:48, 2年前 , 29F
升很多息是美國,台灣升很多息?
02/11 23:48, 29F

02/11 23:49, 2年前 , 30F
當初美國降息降那麼多碼,台灣降1碼,這次美國要升2
02/11 23:49, 30F

02/11 23:49, 2年前 , 31F
~3碼,台灣升幾碼?
02/11 23:49, 31F

02/11 23:51, 2年前 , 32F
又怕又急
02/11 23:51, 32F

02/11 23:51, 2年前 , 33F
台灣CPI好像才3%...跟人家在那邊吵升息
02/11 23:51, 33F

02/11 23:52, 2年前 , 34F
問題就在這,美國鐵定升但是中日看起來不跟,台灣央行沒鬆
02/11 23:52, 34F

02/11 23:52, 2年前 , 35F
口,現在沒有送分題了,接下來很難說,但最好遠離股市
02/11 23:52, 35F

02/11 23:53, 2年前 , 36F
升1碼利息都嚇尿了
02/11 23:53, 36F

02/11 23:55, 2年前 , 37F
股市都不一次炸爛,我難過... 選股不選市
02/11 23:55, 37F

02/11 23:59, 2年前 , 38F
推推
02/11 23:59, 38F

02/12 00:16, 2年前 , 39F
其實升息大多是短空長多 不知道為什麼大家那麼擔心
02/12 00:16, 39F

02/12 00:17, 2年前 , 40F
這一次當然狀況有點不一樣 但其實每次都嘛有點不一樣
02/12 00:17, 40F

02/12 00:17, 2年前 , 41F
但不管哪國央行 都不會存心把經濟打掛
02/12 00:17, 41F

02/12 03:07, 2年前 , 42F
炒房才是壓垮台灣經濟的元兇
02/12 03:07, 42F

02/12 04:05, 2年前 , 43F
高經濟成長,高通膨等等為什麼不會一起出現,這個立論點就
02/12 04:05, 43F

02/12 04:05, 2年前 , 44F
很怪了
02/12 04:05, 44F

02/12 07:24, 2年前 , 45F
早就要升息央行還在拖
02/12 07:24, 45F

02/12 08:04, 2年前 , 46F
炒房仔神邏輯
02/12 08:04, 46F

02/12 08:15, 2年前 , 47F
一次升4碼再來說崩
02/12 08:15, 47F

02/12 10:12, 2年前 , 48F
這邊不敢提的就是,繼承數增加
02/12 10:12, 48F

02/12 10:12, 2年前 , 49F
而且等到多殺多時,一個都別想跑了
02/12 10:12, 49F

02/12 10:13, 2年前 , 50F
少子化+7,8,9年級等繼承,盤子去接
02/12 10:13, 50F
少子化跟繼承話題每年都可以吵 只是看何時同時發酵罷了 就跟這次缺料缺工是去年整年的話題 只是配合這次房地合一同時發酵 眾多武器一次發射,殺傷力才會驚人 ※ 編輯: felix0800 (27.242.73.132 臺灣), 02/12/2022 11:09:25

02/12 14:25, 2年前 , 51F
少子化跟繼承發酵,你們要不要定個時間點或範圍...
02/12 14:25, 51F

02/12 14:26, 2年前 , 52F
不是我要講... 出生人口從40幾到30 20 10幾,每個階段都說
02/12 14:26, 52F

02/12 14:26, 2年前 , 53F
少子化要來了,結果咧...然後買屋主力從4567到現在8後面9
02/12 14:26, 53F

02/12 14:27, 2年前 , 54F
年級,可能移轉棟數有變化啦,你告訴我崩了沒...
02/12 14:27, 54F

02/12 14:27, 2年前 , 55F
你們的邏輯真是經不起考驗...
02/12 14:27, 55F

02/12 14:28, 2年前 , 56F
勞動人口、出生死亡人口交叉也都用過啦...還是說從首購、
02/12 14:28, 56F

02/12 14:29, 2年前 , 57F
換屋、退休、塔位,每個階段都當作藉口??? 不斷往後延伸耶
02/12 14:29, 57F

02/12 14:29, 2年前 , 58F
你們跟股市末日博士有啥區別?? 喊了幾十年總會中一次,但這
02/12 14:29, 58F

02/12 14:29, 2年前 , 59F
TM的有意義嗎
02/12 14:29, 59F

02/12 15:18, 2年前 , 60F
美國要把美金收回來有很多方式,不一定要靠升息。
02/12 15:18, 60F

02/12 20:07, 2年前 , 61F
繼承仔只想詛咒長輩早點離世,還有什麼邏輯可言?
02/12 20:07, 61F

02/12 23:19, 2年前 , 62F
整天繼承掛嘴上丟不丟臉.?你出生就是為了覬覦家
02/12 23:19, 62F

02/12 23:19, 2年前 , 63F
人財產嗎?
02/12 23:19, 63F
文章代碼(AID): #1Y1cceAc (home-sal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Y1cceAc (home-sa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