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別期待房價會跌「央行打房10年房價漲更猛

看板home-sale作者 (獸人H)時間3年前 (2020/12/21 12:05), 編輯推噓48(480109)
留言157則, 38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1/7 (看更多)
連結: https://tw.appledaily.com/property/20201220/QKKPJ7GHSNEJHH5TTTAP4YU6XU/ 內文: 最近央行出重拳打炒房,市場瞬間風聲鶴唳,人心惶惶,不過稍稍了解台灣房市的人都知 道,大約10年前,央行也曾管制房貸,接連出動4波,下手甚至比這次還重!不過成果到 底如何?專家坦言,回顧10年前央行打炒房政策,管制內容慢慢變嚴格,不過前3波的房 價仍然漲幅高達56%,直到2014年推出第4波政策,加上當時政府放出風聲要課徵房地合一 稅,「大家嚇得半死」,房價才有走跌7.9%,但後來打房政策鬆手了,最後只剩保留豪宅 限貸的部分。估計今年這波管制,雖能抑制炒作氣氛,但想讓房市反轉走跌,機會並不大 。 10年前央行打炒房政策,前3波的房價仍然漲幅高達56%,直到2014年推出第4波,加上政 府放風聲要課徵房地合一稅,房價才走跌7.9%。資料照 央行曾在2010年6月起祭出房市的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首先,在2010年6月起實施台北市 、新北市10區,規定第2戶自然人最高可貸款7成;第二波自2010年12月起,新增新北市3 區,自然人第二戶貸款最高降至6成;第三波自2012年6月起,針對自然人購買豪宅,最高 只可貸款6成。 直到2014年6月至2016年初,央行再度擴大新北市4區及桃園4區,限定自然人第2戶最高可 貸款6成、而全台自然人購屋第3戶限制只能貸5成、法人購買住宅最高也只能貸款5成。 近年央行房市選擇性信用管制歷程與結果。屋比房屋彙整 圖片來源 : 蘋果新聞網 上一波打炒房的成效如何?屋比房屋總監陳傑鳴表示,自2016年之後房價交易量創新低, 房價開始走跌,政策就慢慢鬆手了,到最後也只剩下豪宅的限貸在實施,鬆手管控之後房 市又漸漸回溫。 和過去相較,這次央行管制強度如何?陳傑鳴分析,這次房市信用管制只打投機炒房者與 囤房者,管制內容更非央行首次實行,央行在2010年6月起祭出4波選擇性信用管制,管制 初期多不會立刻下重手,而是慢慢越變越嚴格。但都與這次管制內容相似,甚至自然人第 2戶起就限貸、法人第1戶就限貸5成,都比這次管制要嚴苛許多。但是當年管制前3波期間 台灣房價依然持續走高,根據信義房價指數資料顯示,期間台灣房價漲幅高達56%,直到 2014年推出第4波後房價才走跌,跌幅僅7.9%。因此預估這次央行管制雖對近期房市炒作 歪風能起到壓制作用,但對整體房市影響不大,在目前低利率、台商回流等資金浪潮下, 房市穩健溫和走揚機率依然不小。 2010年央行打房,連續4年房價都沒跌,主要是央行的做法向來溫和,加上當年是漸進式 打房,「內容都很類似,民眾漸漸麻痺了」。資料照 圖片來源 : 蘋果新聞網 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指出, 2010年央行打房,連續4年房價都沒跌,主要是央行的做法 向來溫和,加上當年是漸進式打房,「內容都很類似,民眾漸漸麻痺了」,房價也未受影 響,真正要到2014年政府拋出課徵房地合一稅構想,朝野開始協商,2015年通過,2016年 1月上路,「大家嚇得半死,這是當時前所未有的」,房價才開始走跌,甚至造成投資客 不玩台灣房地產,轉戰海外,海外房地產出現熱潮。這次央行打房的政策也跟10年前差不 多,唯一有差別的是新增餘屋貸款的限制,整體來說頂多能抑制房價,但無法改變整體走 揚趨勢。(林佩萱/綜合報導) 心得: 央行做法跟10年前差不多,頂多只能抑制房價,但未來只會漲更兇, 房價上漲就是趨勢,無法改變。 -- 如果還有來世,我想當一個獸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1.204.19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608523547.A.5B5.html

12/21 12:23, 3年前 , 1F
我只覺得年輕人真的很可憐
12/21 12:23, 1F

12/21 12:33, 3年前 , 2F
低利+低持有稅+地狹人稠=高房價所得比
12/21 12:33, 2F

12/21 12:34, 3年前 , 3F
以台北來說 汐止基隆淡水應該都還蠻多3字頭2字頭的房價
12/21 12:34, 3F

12/21 12:35, 3年前 , 4F
雙薪7-8萬真的買不起嗎 ?
12/21 12:35, 4F

12/21 12:36, 3年前 , 5F
雙薪合計7-8萬又沒後援 不往外圍走是在跟自己人生賭氣嗎
12/21 12:36, 5F

12/21 12:36, 3年前 , 6F
現金滿手
12/21 12:36, 6F

12/21 12:36, 3年前 , 7F
你今天說沒進台北市沒有單8萬以上的工作 這ok
12/21 12:36, 7F

12/21 12:38, 3年前 , 8F
薪水3-4萬 一輩子做40年不吃不喝也沒有1200萬
12/21 12:38, 8F

12/21 12:39, 3年前 , 9F
外圍就算減到剩2-3萬 房價直接少一半 到底為什麼不出去..
12/21 12:39, 9F

12/21 12:40, 3年前 , 10F
一樓,年輕人不可憐,可憐的是窮人
12/21 12:40, 10F

12/21 12:40, 3年前 , 11F
認同樓樓上 問題點在於窮還硬要住精華區
12/21 12:40, 11F

12/21 12:41, 3年前 , 12F
但我認為抑制蛋殼炒作很有必要 沒那個價值被炒高
12/21 12:41, 12F

12/21 12:41, 3年前 , 13F
雙薪共7 8萬蛋殼也買不太起啦
12/21 12:41, 13F

12/21 12:41, 3年前 , 14F
買了就祈禱不要被裁員,不要生小孩
12/21 12:41, 14F

12/21 12:41, 3年前 , 15F
單身就想都不要想了
12/21 12:41, 15F

12/21 12:43, 3年前 , 16F
蛋殼選擇那麼多 雙薪8萬怎麼可能買不起 很多一坪不到20
12/21 12:43, 16F

12/21 12:43, 3年前 , 17F
加速少子化,讚讚讚
12/21 12:43, 17F

12/21 12:45, 3年前 , 18F
總價600你貸個480每個月繳2萬 負債比不到30%
12/21 12:45, 18F

12/21 12:48, 3年前 , 19F
做40年不吃不喝存不了1200萬,可以買600萬的
12/21 12:48, 19F

12/21 12:48, 3年前 , 20F
就是這麼現實,台北沒有欠你
12/21 12:48, 20F

12/21 12:59, 3年前 , 21F
蛋殼7、8萬買不起...
12/21 12:59, 21F

12/21 12:59, 3年前 , 22F
心態問題啦,一輩子也買不起~
12/21 12:59, 22F

12/21 13:03, 3年前 , 23F
兩人基本生活費5萬,買房裝潢,買車or通勤費,這些沒算
12/21 13:03, 23F

12/21 13:03, 3年前 , 24F
就勉強購買蛋殼2房差不多,預算很緊繃
12/21 13:03, 24F

12/21 13:05, 3年前 , 25F
過去有美國瘋狂印鈔,以後這種效果還有嗎??
12/21 13:05, 25F

12/21 13:08, 3年前 , 26F

12/21 13:08, 3年前 , 27F
本來房價只會漲 不會跌 但如果政府能做到讓房價緩漲而
12/21 13:08, 27F

12/21 13:08, 3年前 , 28F
非暴漲就很好了…
12/21 13:08, 28F

12/21 13:10, 3年前 , 29F
買房的QQ
12/21 13:10, 29F

12/21 13:11, 3年前 , 30F
還沒買房的QQ
12/21 13:11, 30F

12/21 13:13, 3年前 , 31F
覺青們的居住正義是指居住台北正義啦 其他都是假的
12/21 13:13, 31F

12/21 13:14, 3年前 , 32F
我也同意緩漲就好,要是跌應該不只是房價問題吧 要開始
12/21 13:14, 32F

12/21 13:14, 3年前 , 33F
審思經濟體系了?
12/21 13:14, 33F

12/21 13:16, 3年前 , 34F
資產類(股/債/不動產/薪)本來就是隨時間上漲,只是漲幅
12/21 13:16, 34F

12/21 13:16, 3年前 , 35F
不要太突出就好
12/21 13:16, 35F

12/21 13:19, 3年前 , 36F
哈哈哈哈哈,好新聞也能釣出一堆假掰有錢年輕人長吁短嘆
12/21 13:19, 36F

12/21 13:20, 3年前 , 37F
長期不會跌,跟短期不會跌是兩回事
12/21 13:20, 37F

12/21 13:20, 3年前 , 38F
亂炒高的當然會跌阿,不然勒
12/21 13:20, 38F

12/21 13:20, 3年前 , 39F
我只覺得那些年薪破百萬的鄉民上網同情窮人喊可憐有夠噁
12/21 13:20, 39F
還有 78 則推文
12/21 14:08, 3年前 , 118F
ptt很多人覺得當老闆很棒很爽
12/21 14:08, 118F

12/21 14:09, 3年前 , 119F
有錢就買房,爽
12/21 14:09, 119F

12/21 14:14, 3年前 , 120F
年收一百萬的一般人,生活品質沒多高?那年收兩百萬呢?
12/21 14:14, 120F

12/21 14:15, 3年前 , 121F
年收入兩百萬也不夠?那就三百萬啊wwwwwwwwwwwwwwwwwwwww
12/21 14:15, 121F

12/21 14:17, 3年前 , 122F
生活品質高不高是比較的 你fb要是都加一些比你窮的人
12/21 14:17, 122F

12/21 14:17, 3年前 , 123F
你的生活品質看起來就會很高
12/21 14:17, 123F

12/21 14:19, 3年前 , 124F
不然在台灣 就算領22k 有東西吃有網路用 可能還拿哀鳳
12/21 14:19, 124F

12/21 14:19, 3年前 , 125F
生活品質絕對屌打世界上幾十億人
12/21 14:19, 125F

12/21 14:20, 3年前 , 126F
那22k會覺得自己很幸福嗎? 不會 因為比較是跟周圍接
12/21 14:20, 126F

12/21 14:20, 3年前 , 127F
觸的到的人比
12/21 14:20, 127F

12/21 14:21, 3年前 , 128F
現在誰敢去國外 XD ,看今年台灣跨年陣容,連任賢齊都跑
12/21 14:21, 128F

12/21 14:21, 3年前 , 129F
花蓮場
12/21 14:21, 129F

12/21 14:22, 3年前 , 130F
這跟日照天數一樣,在宜蘭跟在台中,日照天數差那麼多
12/21 14:22, 130F

12/21 14:22, 3年前 , 131F
你年收100或是月收24000是在台北市還是在台中還是在屏東
12/21 14:22, 131F

12/21 14:23, 3年前 , 132F
已經選擇在國外工作的人,不是都跟藝人一樣有回台灣的選
12/21 14:23, 132F

12/21 14:23, 3年前 , 133F
擇權
12/21 14:23, 133F

12/21 14:24, 3年前 , 134F
那些在大陸東南亞工作的人,難道可以跟藝人一樣回台嗎
12/21 14:24, 134F

12/21 14:24, 3年前 , 135F
出國工作薪水比較多是應該的,因為犧牲的太多太多了
12/21 14:24, 135F

12/21 14:25, 3年前 , 136F
我就是啊,一直在等解禁,準備四處跑
12/21 14:25, 136F

12/21 14:26, 3年前 , 137F
開一堆沒意義的視訊有夠浪費時間
12/21 14:26, 137F

12/21 14:27, 3年前 , 138F
還不如開ptt上來聊天,人生還比較有意義
12/21 14:27, 138F

12/21 14:28, 3年前 , 139F
真的...來PTT聊天+1
12/21 14:28, 139F

12/21 14:29, 3年前 , 140F
事實上是所有國家不論大財雖還是銀行,都因為這波把在走
12/21 14:29, 140F

12/21 14:29, 3年前 , 141F
的投資計畫都停下來了,台灣這種極少數不受影響還可以靠
12/21 14:29, 141F

12/21 14:29, 3年前 , 142F
3c需求賺到飛天的是幾十億人口中的特例
12/21 14:29, 142F

12/21 14:31, 3年前 , 143F
也許有人說對岸疫情有控制,可是付出的代價是跨省之類的
12/21 14:31, 143F

12/21 14:31, 3年前 , 144F
長距離移動也時不時被限
12/21 14:31, 144F

12/21 14:39, 3年前 , 145F
對岸好險極權國家,不然我看可能到現在還控制不住
12/21 14:39, 145F

12/21 14:42, 3年前 , 146F
打房十年??1952年那一波嗎?嘻嘻
12/21 14:42, 146F

12/21 14:46, 3年前 , 147F
光22k還可以吃飽穿暖上網加入五折團就很幸福了
12/21 14:46, 147F

12/21 15:12, 3年前 , 148F
22K還要加入五折團?這想法會不會太扯....
12/21 15:12, 148F

12/21 16:19, 3年前 , 149F
"要課徵房地合一稅,房價才走跌7.9%" 還是只能靠稅制
12/21 16:19, 149F

12/21 16:26, 3年前 , 150F
等外勞法案過在看多
12/21 16:26, 150F

12/21 16:26, 3年前 , 151F
人口事實就減少
12/21 16:26, 151F

12/21 17:23, 3年前 , 152F
生育率世界最低,少子化後 沒稅收, 稅制應該遲早會改
12/21 17:23, 152F

12/21 17:53, 3年前 , 153F
空空三寶 少子化、囤房稅、Ni484PaLer
12/21 17:53, 153F

12/21 18:48, 3年前 , 154F
他們連匯率都管不好惹
12/21 18:48, 154F

12/22 12:55, 3年前 , 155F
就沒有錢想住蛋黃區,然後希望政府打房打到那些眼高
12/22 12:55, 155F

12/22 12:55, 3年前 , 156F
手低的人可以買進蛋黃區,結果打低了還是有資金的投
12/22 12:55, 156F

12/22 12:55, 3年前 , 157F
客先買走,沒錢的窮人在喊居住正義(住進蛋黃的正義)
12/22 12:55, 157F
文章代碼(AID): #1Vu1yRMr (home-sal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Vu1yRMr (home-sa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