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為何東南亞只有越南是漢字文化圈?

看板historia作者 (bucolic)時間6月前 (2023/11/26 11:44), 編輯推噓3(3020)
留言23則, 11人參與, 6月前最新討論串6/9 (看更多)
越南目前的報紙和書籍不使用漢字,學生也完全不學漢字。 朝鮮目前的報紙和書籍不使用漢字,小學和初中的學生也不學漢字。 韓國目前漢字用得很少,很多韓國人只認得自己姓名和極少數的漢字。 台灣的中小學生花太多時間學習漢字的書寫了。 -- 【sik-sut蟋蟀;tshiok-tsit促織(文);gim5-khiong5吟蛩(文): cricket】【too7-kau5 杜猴: Formosan giant cricket 台灣大蟋蟀(華語)】【too7-peh-a2杜伯仔: mole cricket 螻蛄(華語)】【tsiong-su螽斯: katydid, bush cricket】【oo-liong5烏龍: black katydid 黑色的螽斯(華語)】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6.220.1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700970284.A.3DD.html

11/26 12:38, 6月前 , 1F
20世紀以來漢字廢除論已經爭議數十年了 但進入數位化時代後
11/26 12:38, 1F

11/26 12:38, 6月前 , 2F
漢字最大弱點的印刷困難已經獲得大幅度改善 反而是類似QRcode
11/26 12:38, 2F

11/26 12:38, 6月前 , 3F
的情報壓縮性能會在數位時代出頭的
11/26 12:38, 3F

11/26 12:39, 6月前 , 4F
台灣小學生 不花時間學漢字,不然要學捨麼字XDDD
11/26 12:39, 4F

11/26 12:51, 6月前 , 5F
在推廣漢字羅馬化吧 從上個世紀穿越而來的時空旅人(?)
11/26 12:51, 5F

11/26 13:04, 6月前 , 6F
又來了 -_- 費漢字改用英文,然後家長和教改人士跳出來
11/26 13:04, 6F

11/26 13:04, 6月前 , 7F
大罵學校逼學生背太多單字,還要參加各種拼字考試和比賽
11/26 13:04, 7F

11/26 13:05, 6月前 , 8F
你家小孩想要懂多少知識? 想懂哪個程度的知識?
11/26 13:05, 8F

11/26 13:06, 6月前 , 9F
我國有個流傳幾十年的「笑話」說背 GRE 單字是背一堆
11/26 13:06, 9F

11/26 13:07, 6月前 , 10F
「無用」的單字…一般人日常生活無用,唸研究所呢?
11/26 13:07, 10F

11/26 13:07, 6月前 , 11F
GRE 的英文全稱是啥?
11/26 13:07, 11F

11/26 13:09, 6月前 , 12F
大學高中國中小學畢業生有各自「通常」的職業群
11/26 13:09, 12F

11/26 13:09, 6月前 , 13F
你家小孩一輩子不打算進某曾學歷的職業群,漢字也不必
11/26 13:09, 13F

11/26 13:10, 6月前 , 14F
學太多。甚至走某些行業比如宗教民俗業,不識(漢)字也行
11/26 13:10, 14F

11/26 13:17, 6月前 , 15F
看不出來前三段跟最後一段的關係。
11/26 13:17, 15F

11/26 13:44, 6月前 , 16F
???
11/26 13:44, 16F

11/26 14:45, 6月前 , 17F
師公科儀的疏文寶懺等等是用漢文寫的。不是不識字能勝任的
11/26 14:45, 17F

11/26 16:26, 6月前 , 18F
這是那個很好笑的騾子文嗎
11/26 16:26, 18F

11/26 17:04, 6月前 , 19F
4樓當然是台羅呀,一堆人苦心推動被當87
11/26 17:04, 19F

11/26 17:56, 6月前 , 20F
確實是87啊 這行為跟隔壁匪共廢漢字瘋狂簡化到現在影
11/26 17:56, 20F

11/26 17:56, 6月前 , 21F
片一堆英文字母
11/26 17:56, 21F

11/26 18:06, 6月前 , 22F
因為之前推台羅的講未輪轉啊
11/26 18:06, 22F

11/26 18:07, 6月前 , 23F
都不用謝龍介,就可以笑那些推台羅的語言差還要惡搞
11/26 18:07, 23F
文章代碼(AID): #1bOhyiFT (histori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最舊先):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6 之 9 篇):
文章代碼(AID): #1bOhyiFT (hist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