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疑問] 中原到台灣有比到越南或雲南困難嗎?

看板historia作者 (誰?)時間7年前 (2016/12/14 16:55), 7年前編輯推噓61(621113)
留言176則, 3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8/8 (看更多)
我認為milk並不了解甚麼叫做「解釋歷史」 歷史導論裏頭光是「歷史」一詞的解釋就可以有好幾種學派 但在研究的部分,他的共同點是在於: 歷史研究忌諱用現代的角度去詮釋當時的歷史 姑且不論milk將長達千年的歷史混在一起討論 從他的發文及推文中來判斷 我認為milk已經預設立場:「過去的人跟現在一樣,對台灣是十分了解的。」 才會說出一些驚人的邏輯出來 個人認為研究歷史應該講求的是一分證據說一分話 沒有史料可以證明的事情,理應不可用「推論」來當作史實 而milk卻將自己的「推論」,認定為史實 卻沒有提出相對應的史料與證明,只有漏洞百出的論述 我想這就是板友對於milk不解的地方 ---------------- 我認為在探討這個議題前 可以先來釐清,中國是甚麼時候認知到「台灣」的存在 理應就能更貼近的描述原po的問題 以下是我根據過去上課模糊的記憶以及臨時查到資料彙整出來 ------------- 首先 在元代時,當時政府已經知道琉球王國(沖繩)的存在 明朝洪武時,琉球王國就已經朝中國納貢(明史三百二十三卷 列傳二百十一 外國四) 此時琉球指的就是現在的「沖繩」 那台灣呢? 過去我們所學的歷史 台灣(地理概念)最早一詞「可能」是出現在秦朝 或是三國時代吳國的「夷州」、隋唐的「琉球」 上述指的「可能」 是因為我們並不清楚那時的名詞 指的到底是現在的台灣、澎湖、琉球(沖繩)或者甚至是日本 在明代嘉慶年間(1534)陳侃出使琉球時所寫的〈使琉球錄〉提到: 九日,隱隱見一小山,乃小琉球也。十日,南風甚迅,舟行如飛,然順流而下,亦不甚動 。過平嘉山,過釣魚嶼,通黃毛嶼,過赤嶼,目不暇接,一晝夜兼三日之路。夷舟帆小, 不能及,相失在後。十一日夕,見古米山,乃屬琉球者,夷人鼓舞於舟,喜達於家。夜行 徹曉,風轉而東,進寸退尺,失其故處。 據周婉窈老師推論 「小琉球」可能就是指台灣北部基隆 由此可見明代來說,台灣北部可能只是一個往返琉球路過的航線 而從這篇史料看的話 我們並不清楚,當時中國人有沒有已經意會到「台灣」的存在 http://imgur.com/UuGoHA.jpg
http://imgur.com/77eehjU.jpg
http://imgur.com/OQSWoxw.jpg
http://imgur.com/vftt4lK.jpg
http://imgur.com/D2IH0Sq.jpg
http://imgur.com/w2SXil7.jpg
http://imgur.com/f6KPrdG.jpg
以上是以明史旁敲出中國可能有經過台灣北部 接下來則是用「地圖」來看看「台灣」的演進 過去地圖有趣的地方在於測量技術仍不發達 地圖的標示物是常會被「時間」所影響。 再者地圖也受到經過次數的影響 越流通、方便的地方,地圖是會比不常交流的地區還要準確。 例如: 實際距離 甲▁▁▁▁▁乙▁▁▁▁▁丙 但 乙 ~ 甲 路程比 乙 ~ 丙 還要久 地圖就會畫成 甲▁▁▁▁▁▁▁乙▁▁▁丙 所以地圖越詳盡,可以說明該地的掌握度越高 下面我找了幾個古代中國繪製並包括台灣海域的海圖: 古今華夷區總要圖-北宋(1096-1100) http://imgur.com/Mh0dYDE.jpg
東南海夷圖-明 世宗 嘉靖 (1557) http://imgur.com/rz0jaLV.jpg
坤輿萬國全圖-明 神宗 萬曆 (1602) http://imgur.com/JgwmHa3.jpg
皇明大一統總圖-明 思宗 崇禎 (1636) http://imgur.com/HNOsXOO.jpg
海國見聞錄-清 雍正 (1730) 前山:http://imgur.com/s5YMxdi.jpg
後山:http://imgur.com/9gG8kwt.jpg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 相較於現今認知,台灣對比中國遠小於中國,只有概略性的一點 而且仍不確定「小琉球」到底指的是哪裡(只是台灣北部的機率很大) 至崇禎時,皇明大一統總圖上才有台灣的古地名 值得一提的是,台灣還被分成兩塊(不算澎湖),基隆-北港 這部分我是自己推論 當時還是沒有台南-北港-基隆是同一座島的概念形成 只有去琉球會經過的路標島(基隆OR小琉球),和海盜群聚?的一座島 直到清代後 台灣各地隨著開發後漸漸地顯露出來 地圖精確的程度才越來越高 甚至可以精確到台灣後山花東也能顯示出來 所以在此先做個小結 「至少在明末之前,基隆-安平是同一塊島嶼的概念還沒形成。」 再來看一下歐洲人所繪製的海圖 1554年: http://imgur.com/xdGgc3a.jpg
Fernao Vaz Dourado繪 1568年:http://imgur.com/OBvrzzd.jpg
1573年:http://imgur.com/HjMLeZJ.jpg
1606年 中華地圖: http://imgur.com/2vFf55i.jpg
1636年 福爾摩沙、廣東與澳門圖: http://imgur.com/pHAd5UP.jpg
1640年: http://imgur.com/n4CBDMu.jpg
1646年: http://imgur.com/5EN8QoC.jpg
對照西方與東方的海圖 不難發現中國和歐洲最初皆把台灣分成2~3塊 且一開始在地圖之中幾乎看不到「台灣」的存在 中國地圖甚至把那霸與「台灣」繪製的一樣大 先前提到地圖的形成 是仰賴人去實地走訪 不僅要抵達目標地,還要安全回來 所以交通越便利、人來往返越多 地圖自然越精確。 另一方面,個人認為 中國與歐洲繪製地圖的概念稍許不同 中國過去很少朝著海洋去發展,自然不會有大規模的海洋探索行動出現 所以島嶼的發現是倚靠民間力量居多,製圖需求也就沒那麼高 歐洲各國則是遠從歐洲跑來亞洲尋求殖民地與貿易 對於海洋的探勘與繪製地圖有急迫的需要 當歐洲在遠東慢慢站穩勢力時 也慢慢的引起中國官方的注意 而原PO所問的問題,中國為何拖到明末才開始有人認真想經營台灣? 很多版友都提到了交通的因素 但milk好像不太能接受這個論述 在這裡在重新腦補一下 壹、 透過明史與中國地圖來看,早期台灣北部被發現的原因 可能是因為在往返那霸的常用航道的必經之路(指標) 貳、 海圖可以發現,東南亞的地圖比台灣地圖還要詳細 又台灣島比起澎湖和那霸大上許多 但地圖最先清楚顯示出的卻是澎湖和更遠的那霸 可見當時台灣理應很少人能夠抵達且活著回去 自然模糊的 原因可以被kanako網友解釋,但不一定是真正史實 畢竟我們只能用已知的史料去做合理的邏輯推敲 參、 台灣對於當時的中國都是個模糊的地理概念(至少在明末之前) 以地圖形成來說 雲南、越南的地圖遠早於台灣且又精確不少 因此台灣海峽比桂滇叢林所造成的隔閡還要大 是尚在合理的範圍內 肆、 milk網友所指的 「到的了斯里蘭卡,沒理由到不了台灣」 是純粹的邏輯謬誤,就暫不討論 伍、 很簡單,到台灣草比人高, 人工除草,稻穀都還沒熟成,人就先餓死了 鄭氏來台屯墾範圍集中在台南地區,糧食要靠偷渡走私才能滿足需求。 理由同前面所述,明末之前台灣這個地方都不知道了 何況知不知道台灣草比人高 況且在開墾地方初期時,一定需要仰賴進口 不然在穩定生產前要吃甚麼? ------------------------- 個人認為討論歷史還是要提供參考來源或者是史料 若只是依靠論述來闡述自己的主張 沒有史料與證據的依附 不免淪為空談 歷史有趣的點在於 相同的史料,100個人所解讀出來的論述可能就有100種 史料越多離過去歷史就越近 但這不免淪為繁雜又冗長 不過透過每個人提出的史料與其新的論點 以及反覆的交流討論 史實慢慢的被挖掘出來 不也是一件有趣之事? 歷史在沒有確切的史料加以證明時 想法過度的武斷總是沒好事的 共勉之 以上所找的史料及論點皆只有簡單的處理,沒有嚴謹的論證 期望一同討論,謝謝大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184.116.7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481705715.A.0F4.html 12/14/2016 16:56:19

12/14 16:58, , 1F
12頁!真認真!
12/14 16:58, 1F

12/14 17:02, , 2F
我覺得本版不少在推文裏的爭論只是在比氣勢而已,史料什麼的
12/14 17:02, 2F

12/14 17:03, , 3F
不重要
12/14 17:03, 3F

12/14 17:03, , 4F
推 您辛苦了
12/14 17:03, 4F
※ 編輯: q506038 (111.184.116.78), 12/14/2016 17:05:12

12/14 17:12, , 5F
推好文
12/14 17:12, 5F

12/14 17:45, , 6F
第三頁 1534年應該是嘉靖年間
12/14 17:45, 6F

12/14 17:45, , 7F
12/14 17:45, 7F

12/14 17:47, , 8F
另外 有的連結打不開
12/14 17:47, 8F
匆忙出門忘了檢查,已補。

12/14 17:48, , 9F
有理有據 贊同文章核心觀點 不來臺是因以為臺乃若干小島
12/14 17:48, 9F

12/14 17:55, , 10F
不推不行,這是做學問的精神
12/14 17:55, 10F

12/14 17:55, , 11F
看來是氣瘋了,才會一直點名milk XD
12/14 17:55, 11F
沒有氣瘋啦..文筆不好讓你誤會了 囧囧

12/14 17:56, , 12F
缺乏邏輯的資料堆砌,自誤誤人而已
12/14 17:56, 12F

12/14 18:02, , 13F
本板不開放自我介紹,謝謝。
12/14 18:02, 13F

12/14 18:12, , 14F
5個月大於3天的數學謎題都還沒解開,找一堆地名考證是能
12/14 18:12, 14F

12/14 18:12, , 15F
證明什麼??
12/14 18:12, 15F
我是利用繪製地圖的特性,提出[明末之前,沒什麼人到過台灣,中國人普遍沒有台灣是 一座島的概念(不知道什麼是台灣)。] 地圖是只能證明"明末前沒什麼人來過台灣"的這個結果(史實)。 大家包括你及原po是在討論解釋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出現 而我是用地圖資料向你說明 明末前的人極少認知到台灣的存在 至於為什麼? 我也不清楚,這就是要討論的地方 前面網友有提供海象惡劣的說法 但至少能說,明末前沒什麼人知道台灣,當時自然不可能會有前往台灣的想法

12/14 18:15, , 16F
嚴謹的考證說季風像搭高鐵,結果等季風5個月到爪哇要一
12/14 18:15, 16F
我覺得你誤會他的想法了

12/14 18:15, , 17F
年,如果是業餘愛好者的嚴謹和考究還是笑笑就好
12/14 18:15, 17F

12/14 18:16, , 18F
我猜某人沒看完這篇,不然就是看不懂
12/14 18:16, 18F

12/14 18:20, , 19F
看不懂數學的神邏,黑水溝=不可逾越障礙,一年航程到爪
12/14 18:20, 19F

12/14 18:20, , 20F
哇快如高鐵,近不代表容易到達,舉了希特勒跨越不了英倫
12/14 18:20, 20F

12/14 18:20, , 21F
海峽例子,卻解釋不了征服者威廉者怎麼渡海XDD
12/14 18:20, 21F
兩者背景不同,不能互相解釋比較

12/14 18:21, , 22F
康熙有下令繪出的皇輿全覽圖1718繪成 台灣也只有西海岸
12/14 18:21, 22F

12/14 18:21, , 23F
12/14 18:21, 23F
我忘了貼這張,感謝補充 這可以解釋很多清代台灣的事

12/14 18:22, , 24F
到底誰氣瘋了?
12/14 18:22, 24F

12/14 18:22, , 25F
二戰時德國海軍輸英國 征服者威廉是諾曼人 你覺得他的
12/14 18:22, 25F

12/14 18:22, , 26F
海軍如何?
12/14 18:22, 26F

12/14 18:24, , 27F
土牛分界沒聽過?一直拿空白地圖秀下限XD
12/14 18:24, 27F

12/14 18:25, , 28F
蕃地是化外之地,牡丹社清廷就說不想管
12/14 18:25, 28F

12/14 18:25, , 29F
那拿張完整的來看看
12/14 18:25, 29F

12/14 18:26, , 30F
不來臺不是因無能力 兩篇文都贊成這點 所以是在吵什麼
12/14 18:26, 30F

12/14 18:26, , 31F
你去別人地盤畫圖幹嘛,就像跑到別人家畫平面圖一樣可笑
12/14 18:26, 31F

12/14 18:30, , 32F
化外之地,卻被業餘專家意淫成不可跨越的神之領域^_^
12/14 18:30, 32F
還有 104 則推文
還有 7 段內文
12/14 22:50, , 137F
^_^
12/14 22:50, 137F

12/14 22:51, , 138F
這篇猛
12/14 22:51, 138F

12/14 22:51, , 139F
推這篇,很詳盡也點出很多有趣的觀點。
12/14 22:51, 139F

12/14 22:51, , 140F
一樣開船,條件差在哪裡?不然你以為鄭成功從廈門搭高鐵
12/14 22:51, 140F

12/14 22:52, , 141F
到台灣喔^_^
12/14 22:52, 141F

12/14 22:52, , 142F
所以勒
12/14 22:52, 142F

12/14 22:52, , 143F
小學生詞窮真可愛
12/14 22:52, 143F

12/14 22:52, , 144F
生存率一樣嗎?
12/14 22:52, 144F

12/14 22:54, , 145F
中途可停靠補給的地方一樣嗎?
12/14 22:54, 145F

12/14 22:55, , 146F
可愛是個不錯的詞 但我希望是正妹對我說 至於詞窮就算
12/14 22:55, 146F

12/14 22:55, , 147F
了吧
12/14 22:55, 147F

12/14 22:55, , 148F
生存機率有什麼不同?你還在意淫渡台悲歌喔
12/14 22:55, 148F

12/14 22:57, , 149F
不管啦,護國神溝會吞沒支那的海上侵略,國姓爺就是正義
12/14 22:57, 149F

12/14 22:57, , 150F
^_^
12/14 22:57, 150F

12/14 22:58, , 151F
是你要拿出生存機率相同的證據吧
12/14 22:58, 151F

12/14 22:58, , 152F
我不喜歡支那這個詞 建議你不要用 當然 你可以不理我
12/14 22:58, 152F

12/14 23:03, , 153F
不能用支那,因為自卑?哈哈
12/14 23:03, 153F

12/14 23:04, , 154F
我沒說不能啊 我是建議不要用
12/14 23:04, 154F

12/14 23:07, , 155F
業餘專家建議有公信力?
12/14 23:07, 155F

12/14 23:07, , 156F
我不是專家 也沒有公信力啊 難道你有?
12/14 23:07, 156F

12/14 23:08, , 157F
建議個用詞又不需要公信力 你可以不理我啊XD
12/14 23:08, 157F

12/14 23:10, , 158F
我沒亂給建議,不像有人喜歡建議別人該怎麼做^_^
12/14 23:10, 158F

12/14 23:12, , 159F
理你表示你講話有公信力,那新聞被砸雞蛋的覺得自己長太
12/14 23:12, 159F

12/14 23:12, , 160F
帥?
12/14 23:12, 160F

12/14 23:13, , 161F
你自我感覺不錯喔
12/14 23:13, 161F

12/14 23:13, , 162F
我可沒說「理我表示我講話有公信力」 不要把我沒說的話
12/14 23:13, 162F

12/14 23:13, , 163F
放到我頭上來
12/14 23:13, 163F

12/15 00:19, , 164F
很棒,比甚麼都拿不出來的要好得多
12/15 00:19, 164F

12/15 03:49, , 165F
12/15 03:49, 165F

12/15 06:14, , 166F
很棒,字體放大,多抓點圖,引用文獻多貼個,就是一篇不
12/15 06:14, 166F

12/15 06:14, , 167F
錯的期中期末報告囉^_^
12/15 06:14, 167F

12/15 07:37, , 168F
推好文
12/15 07:37, 168F

12/15 15:01, , 169F
這篇不錯啊
12/15 15:01, 169F

12/15 18:12, , 170F
milk7054自己做得出一篇嗎?
12/15 18:12, 170F

12/15 22:27, , 171F
milk的言論顛三倒四 像胡扯 看了很煩
12/15 22:27, 171F

12/15 22:59, , 172F
m大獲全勝 沒有人可以跟無視邏輯的人為敵
12/15 22:59, 172F

12/16 10:20, , 173F
一皮天下無難事,無視邏輯天下無敵
12/16 10:20, 173F

12/16 10:20, , 174F
就像阿Q永遠不會輸一樣
12/16 10:20, 174F

12/16 14:07, , 175F
感謝您的批評指教,我非科班出身,看的史料真的太少
12/16 14:07, 175F

12/23 07:57, , 176F
推推!!
12/23 07:57, 176F
文章代碼(AID): #1OKGZp3q (histori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OKGZp3q (hist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