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疑問] 請教日文是何時發明的?

看板historia作者 (實踐才能發光)時間8年前 (2016/01/29 17:48),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8 (看更多)
恕不直接回應IBIZA兄之觀點, 僅提供個人見解,作為比較參考之用(意思是說我只po我的概念架構, 這樣應該就比得出來差別在哪裡) 個人傾向這樣理解: 文字系統 + 語言 = 「某某文」 whereas 「文字系統」包括語素文字、字母、abjad等等,屬於載體性質; 「語言」純指口語 「某某文」則為某種語言之書面化成品,且注意: 任何一種口語語言,未必只有一種「文」 職是之故: 漢字 + 華語/普通話/(ROC)「國語」 = 華文/「中文」 漢字 + 文言體的古典漢語 = 古典漢文 羅馬字母 + 英語 = 英文 羅馬字母 + 閩南語 = 全羅閩南文/臺文 (羅馬化的方案有很多,所以全羅閩南文也有很多種,自不待言) 漢字 + 閩南語 = 全漢字閩南文/臺文 羅馬字母 + 華語 = 拉丁化/羅馬化的華文 (當然很多人可能會抗議,只承認漢字寫的才叫華文,這點我尊重,只是我不會這樣想) 純諺文 + 韓語 = 現代韓文 平假&片假&漢字 + 日語 = 現代日文 天城體 + Hindu = 北印度文 八思巴字 + 蒙古語 = 「老蒙文」 新蒙文字母 + 蒙古語 = 「新蒙文」 西里爾字母 + 蒙古語 = 當代蒙文 …… 一直推下去 至於「楷書」,則不在上面的體系中, 因為楷書只是漢字的一種書體,屬於 calligraphy/font 層次, 就像哥德體/italic 分別是歐系字母的不同書體。 況且,諺文、假名也都有楷體、黑體等不同書體,所以楷書也不會專屬於漢字, 更不會與假名構成同一層次的概念。 供參~ ※ 引述《IBIZA (溫一壺月光作酒)》之銘言: : ※ 引述《PrinceBamboo (竹取駙馬)》之銘言: : 在平假名,片假名發明以前, 以中文書寫的不是現代語言中所稱的日文 : jiu ru tong zhe duan hua bu neng cheng wei zhong wen yi yang : 就如同這段話不能稱為中文一樣 : 語言中所稱的「X文」 : 指的應該是現在流通被普遍承認為書寫X語言的文字 : 在討論源流時, 也只是指這種文字所直接繼承的源流文字 : 如果要指這種語言曾經使用過其他書寫方式, 才必須指定是某種特別的文字系統 : 以日文來講, 古事記借用中文書寫的文字, 很顯然跟現代日文並無繼承關係 : (古代日本書寫系統不太適合說他們是寫「漢字」, 他們是真的在寫中文/漢文/唐文) : 現代語言中所稱的日文, 指的應該是以假名跟常用1850個漢字組成的書寫系統 : 除非有特別去強調指的是非流通的某種文字, 例如古代日文 : 否則現代語言中的「日文」, 不應該再跟古代以借用中文書寫的系統扯上關係 : 你引用wiki的敘述, 何不看看日語跟日語書寫系統這兩個條目是怎麼寫的?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日語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日語書寫系統 : 這兩個條目在講到日語書寫系統, 也就是日文的時候 : 都很自然的直接提及現代日文的書寫系統 : 我可沒有看到像你主張, 一定要指名「假名」才是指現代日文 : 至於萬葉假名, 作為現代假名的前身, 在討論源流時倒是不妨提及 : 如果你堅持現代「日文」一詞的意義, 應該要包括古代借用中文書寫的文字 : 要講假名, 必須指定用「假名」一詞 : 那我們也只好在未來講到「中文」時, 應該指名要講「楷書」 : (當然, 如果你的字體用的是行書, 你也可以指名「行書」) : 畢竟你我寫的都不是小篆了, 是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5.44.9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454060881.A.E3B.html

01/29 18:39, , 1F
這篇觀念正確
01/29 18:39, 1F

01/29 19:35, , 2F
01/29 19:35, 2F
文章代碼(AID): #1MgpLHux (histori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MgpLHux (hist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