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疑問] 鴉片戰爭一問

看板historia作者 (古事記王子)時間11年前 (2013/05/26 02:10), 編輯推噓7(705)
留言12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0/16 (看更多)
: 推 reinherd:我有點懷疑在於 騎兵很難海運登陸,因為馬匹比士兵嬌貴的 05/26 00:55 : → reinherd:多 通常登陸戰的登陸軍網網是以步兵為主吧 05/26 00:55 戰馬主要是英軍從印度運來的,法軍就沒帶馬;馱馬則是從菲律賓、日本或中國 當地買來的。馬匹登船載運又下陸的文獻,鈔個兩段: 「軍馬的問題一直是將軍(按:指法軍統帥蒙托邦http://tinyurl.com/qzltqau) 操心的首要問題。無法指望把歐洲的軍馬運到這邊來。一方面,軍馬很難熬過六個月 的海上航行,而且人們還無法在旅行中為它們提供大量食物,每匹軍馬的體重可都是 貴如黃金。另一方面,中國軍馬還派不上用場。它們個頭太小,只有1.30米高,用來 拉炮還不合適。但是必須要找到軍馬來拉炮兵裝置,運送彈藥、物資、行李。沒有軍 馬,戰爭就無法想像。 … 為了盡快解決軍馬問題,我要告訴大家,人們還是用帆船把它們(按:從日本)運 過來的,幾個星期後才運到,此時大部隊已經先到達了;要知道這些日本馬不習慣海 上航行。這些馬在海上變得像發瘋一樣。它們踹破了中艙的所有隔離措施,它們自由 地跑來跑去,尥蹶子,咬水兵,水兵最後不得不撤出中艙。在人們要把它們搬下船時 ,必須得用上套索,就像是在南美洲的潘帕斯草原上,然後把它們從船上扔到海裡。 趁著漲潮之際,它們一批挨著一批,全部游上了海灘。炮兵們有趣地看著這批奇特的 登陸隊伍,守著它們上來,等它們一出水抓住它們,把它們拴起來。…」(埃利松 le comte d'Herisson《翻譯官手記》Journal d'un interprete en Chine(上海,中 西書局,2011),頁47-48。) 「…,我師開始登船,登船行動有條不紊地進行了一整天。將軍和錫克騎兵的座 騎用帶防水隔板的的豪華運馬船裝載,而拉軍需輜重的小馬和驢子則用隨便能找到的 船隻運輸。水手兒們把這些畜生拉上船的一幕真是滑稽可笑。他們先是用繩子套住馬 兒的脖子,把馬拉到船邊,之後便揪著它們的耳朵讓它們走上船去。這時候,有的馬 兒會堵在前面不肯上船,而有的則嚇得緊緊夾著尾巴,直到最後才不情願地踏上船。 」(斯溫霍Robertor Swinhoe《1860年華北戰役紀要》Narrative of the North China campaign of 1860;containing personal experiences of Chinese Character(上海 ,中西書局,2011),頁24-25。)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62.64.47

05/26 02:26, , 1F
嗯...從印度運馬我可以理解,為什麼在日本和菲律賓可以買到
05/26 02:26, 1F

05/26 02:26, , 2F
(等等我看錯了,是駝馬不是駱駝......冏rz)
05/26 02:26, 2F

05/26 07:31, , 3F
推一個 不過這是騎兵作戰的戰馬,還是高級軍官的"戰備督
05/26 07:31, 3F

05/26 07:32, , 4F
導馬/跑公文行政馬",還是用來拖曳大砲的馬匹呢?
05/26 07:32, 4F
第二段有提到戰馬。不過這兩段主要是講役馬轅馬。

05/26 07:35, , 5F
假設中國的蒙古馬太小不能拉炮,我真好奇明清的火炮要如何
05/26 07:35, 5F

05/26 07:36, , 6F
機動運輸?
05/26 07:36, 6F
其實不是不能拉,是同樣一門跑可能要多兩匹馬來拉。明清火炮很多用的是相當 於一個人體重(50~100斤,比如說湘軍愛用的劈山炮)的輕炮,連拉都不用,駱駝或驢 騾載著就走。 大型的紅衣炮還是用馬、牛甚至人來拖運。

05/26 10:10, , 7F
驢, 騾
05/26 10:10, 7F

05/26 10:25, , 8F
05/26 10:25, 8F

05/26 11:59, , 9F
宜作「馱馬」
05/26 11:59, 9F
已更正。

05/26 13:08, , 10F
歐洲火炮一般較重,不像明清火炮那樣輕量化
05/26 13:08, 10F

05/26 18:45, , 11F
所以法軍那場沒裝備騎兵嗎?
05/26 18:45, 11F
法軍有騎兵沒馬,只能騎蒙古矮馬,被英國騎兵嘲笑。

05/26 18:57, , 12F
日本不是日露戰爭以後才開始改良馬匹? @@
05/26 18:57, 12F
其實甲午時日本就已經注意到軍馬不合格了,不過馬政局是日露以後才設立。 ※ 編輯: KoujikiOuji 來自: 36.225.235.73 (05/26 21:19)
文章代碼(AID): #1HeFwGn9 (histori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HeFwGn9 (hist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