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疑問] 歷史的公平性

看板historia作者 (5566)時間14年前 (2010/01/18 23:29), 編輯推噓1(107)
留言8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7/9 (看更多)
※ 引述《ilha (Formosa)》之銘言: : 能夠被紀錄進成為歷史這件事本身已經是非常可貴的了。 : 所以要怎麼去強求什麼公平性呢? 羅馬帝國有一種曾經存 : 在的罪名,叫做「紀錄抹殺罪」,對於這種被抹殺紀錄的 : 人來說,要怎麼去尋求多元紛陳? 伊斯特拉坎人的史書, : 歷史上不是不存在,但是現在為什麼不見了呢? : 有的時候,片面地去指責記載的一致性,其實只是暴露了 : 閱讀範圍的不廣闊。遠的如所謂的三皇五帝,其實相關的 : 論述已經是非常多了,只是不見得被某些知識哲學的純粹 : 思索者給看得到罷了,倒不是文本本身的不存在。多元性 : 的評價,其實一直都有。至少我看過的關於蚩尤種屬歸類 : 的論點,就有好幾種。 : 又歷史的公平性如果僅僅囿於詮釋上的白描手法與多說並 : 置,則實際亦可能落入公平的陷阱。大凡歷史也是一種學 : 術思潮,而思潮都跟社會的具體脈動脫不了關係。多元化 : 的追求其實就是一種社會現象的投射,更多的異說不見得 : 就是真實。既然一個人的絕對存在只佔有一定確認的過往 : 時空,那麼為什麼這個人的歷史描述非得要呈現出許多種 : 的詮釋樣貌? 那是否反映了我們人類的思維能力是非常薄 : 弱且膚淺的呢? : 蘭克史觀求真,但是這種求真的歷史卻被後來認為有難以 : 克服的缺陷。後來興起了許多新的史學研究方法,很多都 : 因為一個新的研究工具而成為一個新的史學學派,但是卻 : 讓人感到有一種工具主義的味道而不是什麼新穎的歷史闡 : 發或創獲。對於這種流於工具主義的多元論述,又會真的 : 比較好嗎? 搞不好樸素的蘭克主義體裁,還顯得比較親切 : 具體。 其實我只對你第二段的後半有點疑問 不過並不是說我要反駁這段話 我也贊同在公平性這種價值判斷的用語上打轉的危險 只是一百個人看一百棵樹 雖然都是樹 在這方面來講我想就是你說的佔有一定確認 這棵樹除了只能是樹之外 總不可能是其他東西 但我相信他們看的樹都不一樣 有的必定是了解比較深入 比如說植物學 而有的只是看到外貌 的確更多的異說不能等同於真實 但難道這不能幫助我們更接近真實嗎 這是我想跟你一起聊聊的地方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1.209.212

01/19 00:00, , 1F
更多的異說能更接近真實 也能更遠離真實
01/19 00:00, 1F
喔~至少我們要相信歷史學者都是想接近真實的 如果你說有的人壓根就是想虎爛 那他一定是其他的什麼而不是歷史學者 那就在我們的討論範圍外了

01/19 04:12, , 2F
把「說的人為什麼要這樣說」也一起考慮進去
01/19 04:12, 2F

01/19 10:10, , 3F
植物學家、畫家、農技專家、園藝業者、遊客 會看到什麼?
01/19 10:10, 3F
這讓我想到猶太人布伯的Ich-Du

01/19 17:18, , 4F
歷史學者都想接近真實 但並不表示他接近「那件事的真實」
01/19 17:18, 4F
你說的沒錯 這兩者之間並無必然性可言 但至少我們必須抱持這種信仰 否則我們如何開始歷史研究呢 ※ 編輯: ataching 來自: 220.131.209.64 (01/20 01:51)

01/20 02:16, , 5F
那很抱歉 我並不抱持這種信仰 有前提的研究只會落入找資料
01/20 02:16, 5F

01/20 02:16, , 6F
套理論而已
01/20 02:16, 6F

01/20 02:45, , 7F
我還不知道原來有所謂沒有前提的研究
01/20 02:45, 7F

01/20 19:27, , 8F
喔天啊~ilha珊文了
01/20 19:27, 8F
文章代碼(AID): #1BL7vMe2 (histori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BL7vMe2 (hist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