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疑問] 關於元朝和汗國

看板historia作者 (ooostr)時間15年前 (2008/11/09 22:02), 編輯推噓19(1908)
留言27則, 1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16 (看更多)
※ 引述《Hartmann (銀之朔風)》之銘言: : ※ 引述《chrischiu (mini)》之銘言: : : 元朝應該是兩面制吧? : : 對周邊國家自稱蒙古. : : 對漢人才是元朝... : : 中國基本只是統治地的一部分, : : 元朝皇帝不學漢文, : : 皇帝的封號可能也是明代以後所決定的. : 是不是兩面制在下不確定,要再翻書才行。 : 但是元朝皇帝不學漢文,則絕對是明代中期以後士人的有意扭曲,加上趙翼等人 : 誤信明代資料的後果。事實上元代諸帝,自世祖忽必烈以後,皆能讀寫漢字,且 : 有數人的字寫得很好,還拿來送給大臣,像是仁宗、英宗、文宗、順帝都有做過 : ,據說文宗詩、書、畫皆通。 : 而且裡面除武宗長年呆在軍旅,偏好蒙古生活,較不喜中原文化外,其他人皆好 : 讀書(包括忽必烈在內。事實上,元代皇室念漢書,接受中原文化的風氣就是他 : 帶起的。在這點上,他老媽有莫大影響,因為引進名士大儒教導就是他老媽的決 : 定,不過,裡面最能接受的就是忽必烈,蒙哥就沒這麼喜歡中原文化。),仁宗 : 還要屬下翻譯貞觀政要為蒙古文,但不是給他看,是讓不通漢文的蒙古色目人看 : ,他自己因為通漢文,所以早就看完了(所以才會認為貞觀政要有益於國家,而 : 要翻譯給蒙古人看)。 : 關於元代諸帝的漢文修養,您可以去圖書館找李則芬將軍寫的「元史新講」,裡 : 面李將軍有很詳細的舉證說明元代諸帝的漢文修養不錯。 : 又,皇帝的封號不能是明代決定(除了順帝在下不確定),必然是元代他們自己 : 定的。 1.蒙古諸汗國之間的經貿交流,確切的說是『大陸自由貿易協定』,要一致保護的 遠如欽察汗國皇室,也有在江寧的工藝、奢侈品作坊收取貢物的權利 這種「平分打獵所得」的祖宗家法是從成吉思汗就制定的 即便雙方爆發戰爭,休兵時期還是可以去對手地盤收取自己貢物 海都可以去江南採辦茶、青花瓷、絹帛等民生必需品 相反的,忽必烈也可以拿到自己份的馬匹等戰略物資 2.元末中書丞相也幾乎都是熟讀儒家經史的漢化色目人 其中能力最強,也最有名的大概就是脫脫吧 如果沒有他力主監修遼金史,元亡之際史料散佚 + 明代仇外情緒高漲(特別是遼史部分) 很可能我們現在只能憑藉契丹貴族墓穴出土的少數古物,勉強拼湊出輪廓 + 胡亂臆測 說不定只比吐谷渾、回鶻、粟特、渤海國稍微多認識一些 元代滅亡原因之一就是政策、刑律過於寬大,造成士民僥倖心態,也缺乏對社會的掌控 但繇役稅捐比起南宋、明代的苛酷沉重,幾乎等於在做善事了 而且言論自由遠超過中國任何一個朝代--明代的大臣動不動就被廷杖毆死哩! 假使元代真有明人筆記 + 國編版教科書寫的,暴虐無道政治黑暗水深火熱民不聊生1/10 那為什麼元末有一堆不分大江南北,自動起而保衛鄉里的義軍,甘為朝廷效力呢 這些義軍多由士人、退休的元朝官吏領導,常不顧眾寡懸殊而壯烈殉難(如余闕) --比起來宋、金義軍本為收編招安的盜匪,素質低落唯利是圖,卻反獲美名,非常諷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8.114.107.43

11/09 22:05, , 1F
推,好文!又,余闕真很了不起!
11/09 22:05, 1F

11/09 22:41, , 2F
某小島上的這十年年政治歷史就知道了
11/09 22:41, 2F

11/10 05:26, , 3F
11/10 05:26, 3F

11/10 07:49, , 4F
若如此..那元末如此龐大的民間叛亂又是怎麼產生的呢??
11/10 07:49, 4F

11/10 09:42, , 5F
元朝名義上的稅不重 但是社會控制力弱 實際上如何呢?
11/10 09:42, 5F

11/10 11:18, , 6F
地方官府,魚肉鄉民,正逢連年大旱,就起義了....(推測)
11/10 11:18, 6F

11/10 11:31, , 7F
小弟以為,元代統治者是讓南人過的比較爽了,但政治仍歧視
11/10 11:31, 7F

11/10 11:41, , 8F
且南宋以來的社會矛盾、豪強專嬗也並未隨著戰火一起消滅
11/10 11:41, 8F

11/10 11:43, , 9F
觀元滅南宋是如此的迅速,政治攏絡意義遠大於軍事勝利
11/10 11:43, 9F

11/10 12:54, , 10F
元滅南宋並不迅速吧
11/10 12:54, 10F

11/10 13:25, , 11F
因為蒙古人不肯漢化啊 但也因此後來退出中國後繼續保有文化
11/10 13:25, 11F

11/10 14:43, , 12F
不是還有通貨膨脹的問題嗎?
11/10 14:43, 12F

11/10 15:17, , 13F
請問一下元末是不是農民因為欠收起義 但商人其實還是賺很大
11/10 15:17, 13F

11/10 17:06, , 14F
對自大的漢人來說,別族人所做所為都是暴政,這跟清末
11/10 17:06, 14F

11/10 17:08, , 15F
列強侵略,將中國失敗全推給滿人無能,一樣情況
11/10 17:08, 15F

11/10 18:50, , 16F
黃河治理始終是各朝代心中的痛
11/10 18:50, 16F

11/10 19:07, , 17F
治水永遠是個大問題......
11/10 19:07, 17F

11/11 12:46, , 18F
元代沒有文字獄 元末大部分仕紳支持朝廷
11/11 12:46, 18F

11/11 12:49, , 19F
明建國後 朱元璋、劉基認為繼承的正統是元 而非宋 這有趣了
11/11 12:49, 19F

11/11 12:53, , 20F
所以元之後的中國是處於明與北元的分裂內戰中...
11/11 12:53, 20F

11/11 13:48, , 21F
清初很多人想反清復明 元初卻沒聽過打反元復宋口號的
11/11 13:48, 21F

11/11 14:25, , 22F
元末有一個紅巾軍韓山童 自稱宋室子孫
11/11 14:25, 22F

11/11 16:49, , 23F
元朝當到丞相的漢人也才2個吧
11/11 16:49, 23F

11/11 16:53, , 24F
漢人除了排隊用菜刀以外就是乖乖當蒙古人做玩具的工匠
11/11 16:53, 24F

11/12 20:55, , 25F
有疑問就是元朝不是很輕視讀書人嗎?
11/12 20:55, 25F

11/13 02:20, , 26F
不夠重視不代表輕視
11/13 02:20, 26F

11/13 19:05, , 27F
大概是因為聽到九儒十丐所以才有這想法吧
11/13 19:05, 27F
文章代碼(AID): #195ksAXp (histori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95ksAXp (hist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