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疑問] 關於元朝和汗國

看板historia作者 (銀之朔風)時間15年前 (2008/11/06 17:59), 編輯推噓4(400)
留言4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16 (看更多)
※ 引述《s207555 (net)》之銘言: : 最近和朋友討論,我說元朝是中國版圖最大的朝代 : 他說到: : 蒙古帝國並不真的存在..... : 鐵木真並沒有真的稱帝, 這個有點斤斤計較字面意思,在成吉思汗生前,他就是蒙古的大汗,無人敢 違背他的意旨。我們用帝國稱呼蒙古,也並不是因為他稱帝與否,而只是形 容他的勢力罷了。就像羅馬皇帝真正的稱呼是第一公民、大將軍等,也不是 叫羅馬皇帝或羅馬國王,但我們還是叫他羅馬帝國。 : 死後又把國土分成四個汗國. : 四個汗國加蒙古, 才是一般人所認知的蒙古帝國. 這倒是真的。不過如果真要斤斤計較下去,那應該說是兩個汗國+蒙古其他 領土:伊兒汗國是蒙哥死後才建,而窩闊臺本身嚴格來說沒有汗國(他本身 就是大汗,雖有直屬封地但不需要成立汗國。而到貴由死後,蒙哥上來就把 窩闊臺系的領地給砍的差不多。後來是因為他的孫子海都起兵對抗忽必烈, 希望忽必烈承認他能夠也建一個汗國,但忽必烈始終沒有答應,所以嚴格來 說,沒有窩闊臺汗國這一名詞。不過現在多半用這來指稱海都的勢力)。 : 到了鐵木真的子孫忽必烈, 才建立大元帝國. : 大元帝國與四大汗國, 不具備尊卑差別. : 情況有點類似今日沙烏地阿拉伯與其他回教國家的關係; : 大元帝國只是蒙古發源地, 所以元朝皇帝在四大汗國享有比較高的尊榮. : 很類似麥加因為在沙烏地阿拉伯, 所以沙烏地阿拉伯在回教世界裡具有領導的地位一樣. : 大元帝國與四大汗國, 就像沙烏地阿拉伯與其他回教國家一樣, : 都是獨立自主, 彼此都不具有宗主權的國家. 應該說,元朝握有蒙古本土,所以在位階上是高了那麼一點,算是有名義上的 宗主權吧。實際上各汗國事務自己處理,元朝不太干涉。 但是,並不能說元朝皇帝的頭銜,更正確的說,是整個蒙古大汗的頭銜,就全 然無用了,至少在忽必烈時代,他仍有相當的影響力。除了欽察汗國因為實在 太遠,跟蒙古本土又無啥利害關係,所以除了偶爾來進貢一下,且向大汗要點 經濟補助外,不怎麼來往。其他兩汗國(察合臺、伊兒汗)可是不敢不重視忽 必烈的意思,在篤哇被海都扶持上去接掌察合臺汗國之前,前面的五六任有三 任都是忽必烈送回去繼承,或是打著忽必烈支持的名義上去搶位子的,可見當 時忽必烈的意見有一定的影響力(當然,主因是元朝勢力強大,而非純因大汗 正統之類的因素),後來隨著察合臺汗國和海都一起對抗元朝,且時代久遠後 ,這影響力就越來越低了。 而伊兒汗國卻是始終重視元朝的意思,沒記錯的話,伊兒汗坐得比較穩的幾個 可汗,都是有得到元朝的冊命,且阿巴孩(旭烈兀之子,伊兒汗第二任可汗) 在取得忽必烈承認之前,還不敢以可汗自居,而是以旭烈兀繼承人的名義暫代 。所以至少在伊兒汗國,雖然元朝的承認,對於他王位的合法性,具有一定的 影響力。 : ---------------------------------------------- : 蒙古真的不是帝國喔?是不是引這個例子很爛阿? : 蒙古與汗國的關係是什麼關係?曖昧的很~ 如果不要執著於帝國名稱的話,那至少自成吉思汗到蒙哥死時為止,在下以為 可以認為有蒙古帝國的存在(不然叫蒙古汗國好了),因為至少到蒙哥時,他 的命令基本上都還能對兩個汗國下達,只是隨著時間,控制力越來越弱而已。 到忽必烈時因為大家都有打內戰(元朝對海都+察合臺汗國,欽察汗國對伊兒汗 國),欽察和察合臺兩汗國的獨立性(這名詞不太恰當,但姑且用來表示)也 成熟,所以忽必烈就只剩下影響力,而無實質的號令能力了。 --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 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需靜也,才需學也,非學無以廣 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 廬,將復何及! ~~~三國‧蜀漢‧諸葛亮《誡子書》~~~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204.86.161

11/06 19:18, , 1F
學習。。
11/06 19:18, 1F

11/06 19:43, , 2F
筆記中
11/06 19:43, 2F

11/07 00:51, , 3F
好文必推!
11/07 00:51, 3F

11/07 17:47, , 4F
好文推
11/07 17:47, 4F
文章代碼(AID): #194i0BOW (histori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94i0BOW (hist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