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求掛] 請問唐朝後宮編制總共有幾人

看板gallantry作者 (非也)時間14年前 (2010/06/12 05:19), 編輯推噓5(503)
留言8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0/11 (看更多)
※ 引述《Lorenzia (爆走金魚)》之銘言: 金魚說到德宗的母親沈太后,就讓我想到, 這位不知所蹤的太后後來還被李黨的人利用來攻擊牛僧孺。 牛僧孺本人似乎並沒有直接介入黨爭, 他本身的人品也算正,只是愛寫玄怪故事而已。 但是舊士族代表的李德裕等人,看不順眼牛僧孺對科舉出身的進士階層較照顧, 就利用他愛寫玄怪故事的這一點,搞了一篇《周秦行紀》。 (聽說是李黨的韋瓘寫的) 以下是《周秦行紀》的內容: 予貞元中舉進士落第,歸宛葉,至伊闕南道鳴臯山下,將宿大安民舍。 會暮,失道不至。更十餘里,行一道甚易。夜月始出。忽聞有異氣如香。因 趨進,行不知厭,遠見火明,意莊家。更前驅,至一宅,門庭若富家。有黃 衣閽人曰:「郎君何至?」予答曰:「僧孺姓牛,應進士落第。本往大安民 舍,誤道來此,直乞宿無他。」中有小轡青衣出,責黃衣曰:「門外謂誰? 」黃衣曰:「有客」。黃衣人告。少時,出曰:「請郎君入。」予問:「誰 氏宅?」黃衣曰:「但進,無須問。」入十餘門,至大殿,蔽以珠簾。有朱 衣、黃農閽人數百,立階左右,曰:「拜!」簾中語曰:「妾,漢文帝母薄 太后。此是薄太后廟,郎君不審,何忽至此?」對曰:「臣家宛葉,將歸失 道,敢托命。」太后遺西簾避席曰:「妾故漢室老母,君唐朝名士,不待君 臣,幸希簡敬。便上殿來見。」   太后著練衣,貌狀玫瑰,不甚年高。勞予曰:「行役無苦乎?」召坐食 。頃間,殿內有笑聲。太后曰:「今夜風月甚佳,偶有二女伴相尋,況又遇 佳賓,不可不成一會。」呼左右:「屈二娘子出見秀才。」良久,有女子二 人從中至,從者數百。前立者一人,狹腰、長面、多髮,下妝衣青衣,僅可 二十餘。太后曰:「高祖戚夫人。」予下拜。夫人亦拜。更一人,柔肌穩身 ,貌舒態逸,光彩射遠近,多服花繡單衣。薄太后曰;「此元帝王嬙。」予 拜如戚夫人。王嬙復拜。各就坐。 坐定,太后使紫衣中貴人曰:「迎楊家、潘家來。」頃之,空中見五色 雲下,聞笑語聲浸近。太后曰:「楊、潘至矣。」忽車騎馬跡相雜。羅納耀 煥,旁視不給。有二女從雲中下。予起立於側。見前一人,纖腰修眸,容貌 甚麗,衣繡衣,冠玉冠,年三十餘。太后曰:「此是唐朝太真妃子。」予即 伏謁拜如臣禮。太真曰:「妾得罪先帝,皇朝不置妾在后妃數中,設此禮豈 不虛乎?不敢受。」卻答拜。更一人,厚肌敏視,小質,潔白,齒極卑,被 寬博衣。太后曰:「齊潘淑妃。」予拜之如妃禮。既而,太后命進鑲。少時 攫至。勞潔萬端,皆不得名字。但欲充腹,不能足食,已更具酒。其器用盡 如王者。 太后語太真曰:「何久不來相看?」太真謹容對曰:「三郎(玄宗也) 數幸華清官,扈從不得至。」太后又謂潘妃曰:「子亦不來,何也?」潘妃 匿笑不禁,不成對。太真視潘妃而對曰:「潘妃向玉奴(太真名)說,懊恨 東昏候疏狂,終日出獵。故不得時謁耳。」 太后問予:「今天子為誰?」予對曰:「令皇帝,先帝長子。」太真笑 曰:「沈婆兒作天子也。太奇。」太后曰;「何如主?」予對曰:「小臣不 足以知君德。」太后曰:「然無嫌,但言之。」予曰:「民間傳聖武。」太 后首肯三四。 太后曰:「進酒加樂。」樂妓皆少小女子。酒環行數周,樂亦隨輟。太 后請戚夫人鼓琴。夫人約指以玉環,光照於座。引琴而鼓,聲甚怨。太后曰 :「牛秀才邂逅到此,諸娘子又調相訪,今無以盡平生之歡。牛秀才固才士 ,益各賦詩言志,不亦善乎。」遂各授與箋筆,逡巡詩成。 薄后詩曰:   月輯范它得奉君,至今猶愧管夫人。   漢家舊是笙歌處,煙草幾經秋復春。   王嬙詩曰:   雪裡穹廬不見春,漢衣雖舊淚垂新。   如今最恨毛延壽,愛把丹青錯畫人。   戚夫人曰:   自別漢宮休楚舞,不能妝粉恨君王。   無金豈得迎商叟,呂氏何曾畏木強。   太真詩曰:   金釵墮地別君王。紅淚流珠滿御牀。   雲雨馬嵬分散後,驪宮不復舞霓裳。   潘妃詩曰:   秋月春風幾度歸,江山猶是舊宮非。   東昏舊作蓮花地,空想曾披金縷衣。   再三邀予作,予不得辭,遂應命作詩曰:   香風引到大羅天,月地雲階拜洞仙。   共道人間惆悵事,不知今夕是何年?   別有善笛女子,短髮麗衣,貌甚美而目多媚,與潘妃偕來。太后以接坐 居之,時令吹笛,往往亦及酒。太后顧而問曰:「識此否?石家綠珠也。潘 妃養作妹,故潘妃與俱來。」太后因曰:「綠珠豈能無詩乎?」 綠珠乃謝而作詩曰:   此日人非昔日人,笛聲空怨趙王倫。   紅殘翠碎花樓下,金谷千年更不春。   詩畢,灑既至,太后笑曰:「牛秀才遠來,今夕誰人為伴?」戚夫人先 起辭曰:「如意成長,固不可,且不宜如此。」潘妃辭曰:「東昏以玉兒身 死國除,玉兒不擬負他。」綠珠辭曰:「石衛尉性嚴急,今有死,不可及亂 。」太后曰:「太真今朝先帝貴妃,不可言其他。」太后謂王嬙曰:「昭君 始嫁呼韓單于,復為株索單于婦,固自困。且苦寒地,胡鬼能何為?昭君幸 勿辭。」昭君不對,低眉羞眼。俄各歸休。予為左右送入昭君院。 會將旦,侍人告起。昭君垂泣持別。忍聞外有太后命,予遂出見太后。 太后曰:「此非郎君久留地,宜亟還。便別矣,幸無忘向來歡。」更索酒, 酒再行。而戚夫人、潘妃、綠珠皆泣下。竟辭去。太后使朱衣送往太安。抵 西道,旋失使人所在。時始明矣。予就大安里,問其里人。里人云:「此十 餘里,有薄后廟。」予卻回望,廟荒毀不可入,非向者所見矣。予衣上香經 十餘日不歇,竟不知其何香。 再對照李德裕《周秦行紀論》:   言發於中,情見乎辭。則言辭者,志氣之來也。 故察其言而知其內,玩其辭而見其意矣。 余嘗聞太牢氏(原註:涼國李公常呼牛僧孺曰太 牢。涼公名不便,故爾不書)好奇怪其身,險易其行 ,以其姓應國家受命之讖曰:「首尾三鱗六十年,兩 角犢子恣狂顛,龍蛇相鬥血成川。」乃見著《玄怪錄 》,多造隱語,人不可解,其或能曉一二者,必附會 焉。縱司馬取魏之漸,用田常有齊之由,故自卑秩至 於宰相,而朋黨若山,不可動搖,欲有意擺撼者,皆 遭誣坐,莫不側目結舌。事具史官劉軻《日曆》。   余得太牢《周秦行紀》(原註:《周秦行紀》附 於下),反覆睹其太牢以身與帝王後妃冥遇,欲證其 身非人臣相也,將有意於狂顛。及至戲德宗為沈婆兒 ,以代宗皇后為沈婆,令人骨戰,可謂無禮於其君甚 矣,懷異誌於圖讖明矣。 余少服臧文仲之言曰:「見無禮於其君者,如鷹 鸇之逐鳥雀也。」故貯(一作貶)太牢已久。前知政 事,欲正刑書,力未勝而罷。餘讀國史,見開元中禦 史汝南生(一作周)子諒彈秦牛仙,以其姓符圖讖, 雖似是而未合「三鱗六十」之數耳。自裴晉國與余涼 國(名不便)、彭原程、趙郡紳諸從兄,嫉太牢如仇 ,頗類余志,非懷私忿,蓋惡其應讖也。 太牢作鎮襄州日,判複州刺史樂坤賀武宗監國狀 曰:「閑事不足為賀。」則恃性敢如此耶?會余復知 政事,將欲發覺,未有由,值會平昭義,得與劉從諫 交結書,因竄逐之。   嗟乎!為人臣陰懷逆節,不獨人得誅之,鬼得誅 之矣。凡與太牢膠固,未嘗不是流薄無賴輩,以相表 裏,意太牢有非望,而就佐命焉,斯亦信符命之致。 或以中外罪余於太牢愛憎,故明此論,庶乎知余志歟 !所恨未暇族之,而余又罷,豈非王者不死乎?遺禍 胎於國,亦余大罪也。倘同余志繼而為政,宜為君除 患。曆既有數,意非偶然,若不在當代,其必在於子 孫,須以太牢少長鹹寘於法,則刑罰中而社稷安,無 患於二百四十年後。嘻!余致君之道,分隔於明時, 嫉惡之心,敢辜於早歲,因援筆而攄宿憤,亦書《行 紀》之跡於後。 李德裕這篇《論》,寫得藏頭露尾,疑竇頗多。 像是「涼國李公」究竟為誰,就很有八卦的空間了, 而且他寫這篇《論》的時機,也太剛好了,其實破綻還滿明顯的。 也難怪文宗能馬上反應說:牛奇章就算再有天大的膽子,也斷不會呼德宗為「沈婆兒」。 而且,李德裕以「太牢」呼之,乃是以其姓牛,直接比之為牲畜, 這一罵可直接罵到了所有姓牛的人,實在沒什麼風度可言。 ===================這是唐代士人如何嫖妓的分析文的分隔線======================= 至於《周秦行紀》的內容,其實跟另一篇《遊仙窟》的結構頗類似, 都是起(遇仙)、承(飲宴)、轉(留宿)、合(辭別)的四平八穩結構。 以文采來說,《周秦行紀》其實也不差,不過比起《遊仙窟》,後者還是比較華美香豔。 不管怎麼說,這兩篇都是當時冶遊模式的參考資料。 唐代的嫖院,有一定的程序跟模式的。 像《遊仙窟》與《霍小玉傳》、《周秦行紀》都反映出, 當時有一種隱藏在大宅門裡面的妓女,類似今日香港地區的「一樓一鳳」, 不過住的地方大多了,而服務人員也多上幾倍。 這種的都是主推一個頂尖的女孩子,託言什麼高門的女兒, 比如《遊仙窟》的女主角,便託言是五大姓中的崔姓女。 然後嫖客會裝做不知道對方是妓女,託言他事路經,欲求一宿。 接著鴇母會帶一些其他的女孩子,陪著正主兒出來,跟嫖客宴飲助興。 等到酒也差不多了,時間也差不多了,就留宿在院中,帶進房裡去盡其所為了。 通常這種型式的嫖妓,算是當時比較高檔的一種。 而這些妓女的恩客、孤老們,也大多是一些地位較高的人。 因此新科進士們有的也會走這條路,方便干謁糕高層的有力人士。 當然更高檔的,就是王公大臣家裡自己教演的家妓了, 不過這就不是區區的一般新進士所能接近的了。 也有人認為,《鶯鶯傳》中的女主角崔鶯鶯,也是這種情況。 -- Ψ 樓不在高,有錢則名。藥不在佳,回扣則靈。斯是駙馬,惟吾賤名。╯係 台開上交易,發票入帳清。談笑有財團,往來無良民。可以炒股票,買基 金。無呻吟之亂耳,無手術之勞形。朝回駙馬府,暮入檢查庭。囚號云:﹀ 文 「貳貳陸零」。 《兆賤銘》 非也 ψ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233.67.65 ※ 編輯: IamNotyet 來自: 118.233.67.65 (06/12 05:21)

06/12 11:12, , 1F
06/12 11:12, 1F

06/12 11:44, , 2F
06/12 11:44, 2F

06/12 11:58, , 3F
牛黨好像也做過這事,結果就生出了滎陽公子
06/12 11:58, 3F

06/12 13:11, , 4F
李娃傳是吧?說起來李娃也算是個體戶
06/12 13:11, 4F

06/12 13:15, , 5F
個體戶XD
06/12 13:15, 5F
其實這篇另一個八卦是,原來在唐代人心目中,楊貴妃很瘦! 《周秦行紀》原文: 前一人,纖腰修眸,容貌甚麗,衣繡衣,冠玉冠,年三十餘。 太后曰:「此是唐朝太真妃子。」 ※ 編輯: IamNotyet 來自: 118.233.67.65 (06/13 17:13)

06/13 18:02, , 6F
是腰很瘦~簡稱:腰瘦~~
06/13 18:02, 6F

06/13 21:01, , 7F
誰管說皇帝的愛妃那裡不好?也有可能是相對來說
06/13 21:01, 7F

06/13 21:01, , 8F
管-->敢
06/13 21:01, 8F
文章代碼(AID): #1C4gX40f (gallant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C4gX40f (gallan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