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誠品的格局 ~ 回應changlu 關於語言與文化

看板eslite作者 (秋水連天)時間17年前 (2006/10/29 08:59), 編輯推噓2(201)
留言3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5 (看更多)
※ 引述《chihpig (稚子)》之銘言: : 這篇文章許多推文都噓這是政治文 : 或許主題已經偏離很多 : 但我覺得這個問題不是單純的政治問題 : 我贊成changlu的論點 : 福佬語言和客家語言 不管在口語或文化上的沒落 : 有很大一部份的原因是因為外來者的殖民政策 : 福佬話是台灣大部份人的母語 : 在我們的上一輩還是這樣的情形 : 為什麼在今天的台灣卻有這麼多年輕人 : 對於自己的母語文化 : 不但不會說 也不引以為憾 : 甚至還覺得這樣的語言不入流 是勞工階級或社會中下層的人才會使用的 : 我是在醫院裡面學習的人 : 每一個老師都給我們一個重要的觀念 : "你要盡力用病人的語言和他溝通" : 誠品當然沒有義務要背負這麼沈重的文化包袱 : 充其量也只不過是一間書店而已 : 但是據我的了解誠品企業的其中一個核心價值也是發揚本土文化 : 而身為服務業 更是文化產業的誠品員工們 : 如果能站在服務的立場上 盡力用客人的語言和他溝通 : 或是能站在發揚企業價值的立場上 用本土文化的語言服務客人 : 都會是令人感到欣慰的一件事 : 這樣說的意思並不是強求或是寄予過高的期待 : 只是身為知識份子 : 當然會希望越多人來用本土的語言 : 會使這些語言更為興盛 : 事實上當看到原po或很多推文說不太會講福佬話感覺還蠻震驚的 : 因為在我們醫院以福佬話為母語但卻不會說的人可是會被笑也會被唸的 : 另外想說的是 : 原po說的四十歲以下的年輕人幾乎不太會說福佬話或客家話 : 可能是北部特有的現象 : 我是南部人 我的同學 學長姊們幾乎個個會說自己的母語 大部份是福佬話 : 而且我們都以能用福佬話與人溝通為一個重要且基本的能力 : 同學裡的北部人也都溜得很 : 甚至僑生同學也不時向我們請教口語上的念法 : 語言代表的不只是溝通的工具 : 更是文化的重要媒介 : 會有人對台灣文化產業的龍頭企業有這樣的聲音 : 其實也是可以理解的不是嗎 誠品這一個 logo 究竟在我們社會大眾的心目中代表何意義呢? 應該是有品味、高尚的、上層文化的吧....,這一點沒做過統計調查 大概很難得到一個結論。 然而如果先把這當作一個前提來討論,然後推究: 為何台語是誠品中較少被使用的語言? 或是為何一個習慣在生活中講台語的人,去誠品購物時, 就會『自動』改用國語來溝通呢? 我想這樣一來問題的焦點就慢慢浮現了吧。 這種現象在誠品會出現,代表的不是誠品本身歧視台語,而是這個社會中, 凡是屬於『有文化的、有品味的、高尚的』等種種被歸類為中上層階級才會去 的商店和場所,都隱含著一種心態:講台語是『沒有文化的、低下品味的、 不夠高尚的』呢? 我自己覺得是如此的。我自己在小學時,也一直被老師告誡說不可以說台語, 台語是難聽和粗魯的語言,國語是高尚的。至今這種想法還是在影響我對 台語的觀感,和使用時機。在當時的環境背景之下,被如此影響的人絕非少數 ,這種政策如此長久下來,自然就反應在社會的其他層面,誠品只是其中一環 罷了,到也不用因此去指責誠品。 囉囉嗦嗦的說了一推,只是野人獻曝把自己受社會學啟發的觀點,用在這一 問題的探討上,觀點或推論如有錯誤或不嚴謹,還請包涵~ -- 說一聲再見,揮一條白手絹。 每一天都有事物在終結,美麗的事物在終結..... 擦乾眼淚,含著淚去微笑。 每一天都有事物在開始,美麗的事物再開始。 ~別 / Jaroslav Seifert ---------------------------------- http://blog.yam.com/imagewind~我的部落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1.138.14

10/29 11:25, , 1F
讓我想到〈台妹的復仇〉那篇文章其實。
10/29 11:25, 1F

10/30 16:30, , 2F
是這一篇嗎:誰是台妹?她們的復仇
10/30 16:30, 2F

10/30 16:31, , 3F
文章代碼(AID): #15G_py8j (eslit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5G_py8j (esl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