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日經:特斯拉車款的電腦技術領先對手六年

看板car作者 (kobe11)時間4年前 (2020/02/17 18:15), 編輯推噓24(26240)
留言68則, 27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原文連結:https://news.cnyes.com/news/id/4443603?exp=a 原文內容:論交車量,特斯拉 (TSLA-US) 還遠遠比不上豐田汽車 ,但日媒拆解 Model 3 後發現, 這款特斯拉最入門車款使用的技術,足足領先對手六年。 日經亞洲評論報導,根據日經商業出版社拆解結果,Model 3 使用的「全自駕電腦」或稱 「Hardware 3」最為突出。這是特斯拉在電動車市場最重要的武器,甚至終結我們已知的 汽車供應鏈。 這個模組於去年春天發布,目前已安裝在所有新的 Model 3、Model S 和 Model X。模組 裡有兩款 AI 晶片,由特斯拉研發,搭配特殊軟體讓硬體功能更完整。車子自駕功能、以 及車內先進的資訊娛樂系統,都由全自駕電腦驅動。 這種以強大電腦為核心的電子平台,是處理未來更高智慧、更多自駕功能車款中龐大資訊 的關鍵。業內人士預期,這類技術最快 2025 年能夠普及,代表特斯拉目前的技術領先同 業六年。 這對汽車業來說頗具意義。特斯拉透過升級 2014 年推出的 Autopilot 系統,建立這個 數位神經中樞。被稱為「Hardware 1」的輔助駕駛系統,能讓汽車追隨其他汽車行駛和轉 向,主要是在高速公路上,經過幾次升級之後,才造就出全自駕電腦。 豐田和福斯等傳統汽車大廠憑著龐大的人才和資金,要在 2025 年之前研發出全自駕電腦 這種技術並非難事。但一名日本工程師透露,研發技術雖然不是問題,但車廠擔心這麼一 來,數十年來打造的零組件供應鏈會隨之式微,因為這種系統會讓車內的電子控制元件( ECU)大幅減少,令業者生計大受影響。 此外,報導指出,Model 3 內部零件並未寫上供應廠名稱,大多印製著特斯拉標誌,顯示 特斯拉嚴密掌控著幾乎所有關鍵技術的開發。從軟體到駕駛系統,特斯拉愈來愈多先進技 術由公司內部負責,如果這項策略成功,對手可能被迫跟進,進而顛覆原有的商業模式和 供應鏈。 心得:進入電動車時代傳統車廠加緊腳步將汽車加裝電腦,特斯拉的造車思維則是將電腦 做成汽車的外觀,期待不久的將來各大廠包含Google、Apple自駕車也能推出競爭。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4.107.4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581934500.A.8CD.html

02/17 18:18, 4年前 , 1F
顛覆傳統
02/17 18:18, 1F

02/17 18:33, 4年前 , 2F
想到當年的iPhone 3s
02/17 18:33, 2F

02/17 18:36, 4年前 , 3F
*iPhone 3GS
02/17 18:36, 3F

02/17 18:40, 4年前 , 4F
封閉系統與開放式系統競爭
02/17 18:40, 4F

02/17 18:40, 4年前 , 5F
也會在電動車重現嗎?
02/17 18:40, 5F

02/17 18:43, 4年前 , 6F
怎麼幾乎每次的科技創新都從老美開始?美國夢?
02/17 18:43, 6F

02/17 18:48, 4年前 , 7F
歪屌人
02/17 18:48, 7F

02/17 19:01, 4年前 , 8F
電動車對燃油車產業鏈來說已是破壞式創新
02/17 19:01, 8F

02/17 19:13, 4年前 , 9F
汽車業的世代變革要來了 蠻有趣的
02/17 19:13, 9F

02/17 19:14, 4年前 , 10F
特斯拉強項本來就是系統與電池管理...
02/17 19:14, 10F

02/17 19:15, 4年前 , 11F
目前看來傳統車廠要追上還是一大段路,除非跟apple google
02/17 19:15, 11F

02/17 19:16, 4年前 , 12F
合作,才有機會跟上
02/17 19:16, 12F

02/17 19:30, 4年前 , 13F
apple跟tesla很像 都是差點就要倒閉的公司
02/17 19:30, 13F

02/17 19:47, 4年前 , 14F
蘋果跟特斯拉差很多吧......
02/17 19:47, 14F

02/17 20:27, 4年前 , 15F
我以前就曾轉過一篇文章講過,Tesla尤其是Model 3的基本
02/17 20:27, 15F

02/17 20:28, 4年前 , 16F
架構已經跟其他車廠有很大的不同,將一輛車多達幾十個甚至
02/17 20:28, 16F

02/17 20:29, 4年前 , 17F
上百個ECU一一加以整合,某些不明就裡的人還在講CAN bus早
02/17 20:29, 17F

02/17 20:30, 4年前 , 18F
就有了,根本不知道那些基本架構Model 3與其他車廠差異有
02/17 20:30, 18F

02/17 20:30, 4年前 , 19F
多大。
02/17 20:30, 19F

02/17 20:39, 4年前 , 20F
你那篇是講螢幕整合,這件事情確實can bus就能做到
02/17 20:39, 20F

02/17 20:41, 4年前 , 21F
通常日本人也比較客氣啦
02/17 20:41, 21F

02/17 20:45, 4年前 , 22F
如果我記錯篇的話就先抱歉了
02/17 20:45, 22F

02/17 20:46, 4年前 , 23F
能做到就代表Tesla是光靠CAN bus做整合嗎?我講的是Tesla
02/17 20:46, 23F

02/17 20:46, 4年前 , 24F
是怎麼推翻以往車輛的基本架構整合ECU然後做到用一個螢幕
02/17 20:46, 24F

02/17 20:47, 4年前 , 25F
控制所有功能,就有人開始扯CAN bus也能做到?
02/17 20:47, 25F

02/17 20:47, 4年前 , 26F
根本雞同鴨講
02/17 20:47, 26F

02/17 20:49, 4年前 , 27F
日本車生產就是靠緊密的供應鏈關係 汽油引擎開發也投入大
02/17 20:49, 27F

02/17 20:49, 4年前 , 28F
量資本 現在要被電動車翻了
02/17 20:49, 28F

02/17 21:02, 4年前 , 29F
大廠快認錯還能當三星,不然就Nokia了
02/17 21:02, 29F

02/17 22:12, 4年前 , 30F
特斯拉的組裝還是無法和傳統車廠比
02/17 22:12, 30F

02/17 22:14, 4年前 , 31F
連特粉都未必肯買單的車,你說要變成蘋果?? 會不會
02/17 22:14, 31F

02/17 22:14, 4年前 , 32F
往臉上貼金貼的太誇張了阿
02/17 22:14, 32F

02/17 22:15, 4年前 , 33F
太誇張了吧
02/17 22:15, 33F

02/17 22:16, 4年前 , 34F
還真的沒看過拿android品牌手機的人 狂捧蘋果 但過了
02/17 22:16, 34F

02/17 22:16, 4年前 , 35F
好幾年卻遲遲不換蘋果手機的
02/17 22:16, 35F

02/17 22:19, 4年前 , 36F
樓上真精闢
02/17 22:19, 36F

02/17 22:22, 4年前 , 37F
最恐怖的是Tesla電池都要自己做了,歐洲許多車廠近期要推
02/17 22:22, 37F

02/17 22:22, 4年前 , 38F
電動車都因為卡在電池產能找不到延遲出貨
02/17 22:22, 38F

02/17 22:24, 4年前 , 39F
而電池產能這件事Elon早在5年前就預言了,所以不斷開發併
02/17 22:24, 39F

02/17 22:24, 4年前 , 40F
購相關公司及提高自身技術及產能,這也是差距變大的主因
02/17 22:24, 40F

02/17 22:26, 4年前 , 41F
然後超充站的佈置短期也是其它家車廠要非常努力追上的
02/17 22:26, 41F

02/17 22:28, 4年前 , 42F
認真比較想知道 六年是怎麼推算出來的?
02/17 22:28, 42F

02/17 22:29, 4年前 , 43F
例如i7初代和七代 或者是2010年出的電腦和2016年初
02/17 22:29, 43F

02/17 22:29, 4年前 , 44F
的電腦之類的?
02/17 22:29, 44F

02/17 22:30, 4年前 , 45F
為什麼不是五年 或十年 感覺應該有某個一依據之類的
02/17 22:30, 45F

02/17 23:00, 4年前 , 46F
ECU整合不只Tesla在做,Tier1供應商(Bosch, Continet
02/17 23:00, 46F

02/17 23:01, 4年前 , 47F
al, Denso)也都朝這方向,本來就是電控/自駕趨勢
02/17 23:01, 47F

02/17 23:11, 4年前 , 48F
去找原文來看了 裡面只有一處說"業內人士預估這技術
02/17 23:11, 48F

02/17 23:11, 4年前 , 49F
2025年會普及" 業內人士 嗯...
02/17 23:11, 49F

02/17 23:46, 4年前 , 50F

02/17 23:48, 4年前 , 51F
是很像蘋果啦~一個最後一個倒數第二 XDDDDDDDDDDDDDD
02/17 23:48, 51F

02/17 23:49, 4年前 , 52F
蘋果做手機ok,車子方面真的不行,汽車廠長時間累積的
02/17 23:49, 52F

02/17 23:50, 4年前 , 53F
實力不是那些花俏廠商能比的
02/17 23:50, 53F

02/18 01:11, 4年前 , 54F
我相信錢+軟體能力,蘋果可以造出非常好的電動車,但
02/18 01:11, 54F

02/18 01:11, 4年前 , 55F
股東可能不同意....
02/18 01:11, 55F

02/18 01:33, 4年前 , 56F
阿上面那些去哪買
02/18 01:33, 56F

02/18 01:45, 4年前 , 57F
教主:抹黑
02/18 01:45, 57F

02/18 01:56, 4年前 , 58F
原來 Toyota 不實際使用是更好的 strategy
02/18 01:56, 58F

02/18 01:58, 4年前 , 59F
六年應該不是真的需要六年才追上
02/18 01:58, 59F

02/18 01:58, 4年前 , 60F
而是其他家技術等於特斯拉六年前在用的的東西
02/18 01:58, 60F

02/18 11:23, 4年前 , 61F
在後面追一定比較快 除非卡專利
02/18 11:23, 61F

02/18 11:28, 4年前 , 62F
追啥啦 整合這件事一堆Tier老早就在做 講的好像其他
02/18 11:28, 62F

02/18 11:28, 4年前 , 63F
車廠慢好多年,這報導真有趣XD
02/18 11:28, 63F

02/18 11:33, 4年前 , 64F
報導的腦補被說成好像TSLA意圖顛覆…
02/18 11:33, 64F

02/18 11:40, 4年前 , 65F
所以報導內容真的很單純不是嗎? 要Tesla一對所有廠
02/18 11:40, 65F

02/18 12:38, 4年前 , 66F
你說聽你唱勿忘我????
02/18 12:38, 66F

02/18 18:32, 4年前 , 67F
上面的你說偏頗 好啊“嘿他牌也有做哦勿忘我”
02/18 18:32, 67F

02/18 18:32, 4年前 , 68F
剛好戳到你不想說的是不是?
02/18 18:32, 68F
文章代碼(AID): #1UIcUaZD (car)
文章代碼(AID): #1UIcUaZD (c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