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淺談下一代Lexus LS和GS 新底盤,引擎 (圖

看板car作者 (夜鷺食穀)時間7年前 (2016/07/30 14:01), 7年前編輯推噓68(691100)
留言170則, 4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下一代Lexus LS旗艦房車(代號XF50),將在明年上半年發表,並以2018年式的名義上市 。現行LS旗艦老兵戰了十年,小改款兩次,明年總算可以退休了。 而下一代Lexus GS(代號L20),將在2018年,用2019年式之名發表, 維持GS 6年一次大改款的步調。 (本文PTT圖文好讀版 https://www.ptt.cc/bbs/car/M.1469858513.A.C42.html ) 新LS和GS的底盤和動力大升級,將導入全新底盤、新V6渦輪引擎, LS還有10速自排變速箱。 (圖) 下一代Lexus LS早期預想圖 http://i.imgur.com/rvr4reZ.jpg
(source: MAG-X.com ) (圖) 下一代Lexus GS車頭 預想圖 http://i.imgur.com/gl5zO9Y.jpg
(圖) 下一代Lexus GS車身 預想圖 http://i.imgur.com/hdlF1Rm.jpg
(source: MAG-X.com ) 「全新雙渦輪3.0T V6引擎 400匹」 下一代Lexus LS和GS都會導入全新3.0T V6雙渦輪引擎,馬力400匹多,扭力45.0公斤.米 ,新引擎代號為943F。 雖然LS首度V6化,但Lexus LS並沒有放棄1989年LS問世當年的初衷--堅持大排氣量V8 引擎。 新LS車系仍會有LS500 5.0 V8自然進氣引擎467匹、扭力53.8公斤.米的高階款, 3.0T V6渦輪是LS入門款,兩款引擎的變速箱都是Aisin十速自排。 另外LS還有3.5L V6油電引擎版本,搭配全新的變速箱是「ECVT+4速自排」的組合。 下一代Lexus GS200t引擎仍然是現有的8AR-FTS,245匹馬力不變, 但會提升扭力到37.3公斤.米。 下一代GS的車身規格,長寬高 4950 x 1880 x 1430mm,軸距2880mm。 「導入GA-L platform底盤架構,輕量化、高剛性」 底盤方面,下一代Lexus LS和GS都是採用全新研發的GA-L platform底盤架構, 前雙A臂+雙連結上支臂,後多連桿。GA-L架構強調輕量化、高剛性、低重心、高運動性能 ,GA-L是源自於Lexus LC500雙門豪華轎跑車。 新Lexus LS強調輕量化、高剛性,新LS的車身剛性超越賓士S和勞斯萊斯, 將達到45,000 Nm/deg以上。 即使剛性較高,新LS車重也不會比對手重,高階款的LS500 5.0 V8的車重約1950kg, 跟同級對手賓士S500的1920kg在伯仲之間。 (註: 目前剛性最強的轎車是勞斯萊斯Phantom和賓士W222 S-class, 剛性都是40,500Nm/deg) 新LS車身構造大量採用極高強度鋼材ultra high strength steel (UHSS) 、 高強度鋼材high strength steel (HSS)、鋁合金和碳纖維。 這次LS大改款會拖好幾年的原因是Toyota社長豐田章男對底盤操控的堅持, 他要求新一代Lexus要有很棒的操控表現,能讓Lexus車主露出滿意的微笑。 In short, he wanted Lexus engineers to build a car to bring a smile to drivers' faces. 他要研發團隊用心開發Lexus LC500雙門豪華轎跑車的底盤,代號為GA-L platform 的底盤架構。 GA-L platform底盤架構的目標是輕量化、高剛性、低重心,以及優良的運動性能。 (圖) Lexus LC500的底盤架構圖,強調運動化性能。 http://i.imgur.com/yTRK5zS.jpg
(source: Lexus) 為了確保Lexus LC500的操控表現能達到高水準,在底盤開發的過程中, 豐田章男本人還要親自試駕,他會把不滿意的地方回報給工程師,要他們回去作出改良, 然後下次再來,直到他本人滿意為止。 這件事是美國Autoblog的記者Andrew在試駕Lexus LC500原型車的時候, LC500開發案的總工程師「佐藤恒治」(吐苦水)說的。 (註: 豐田章男本人有FIA A級國際賽車駕照,具備Formula 3和GP2賽車的資格。 他應該是各大車廠CEO中最熱血的) 等到LC500的底盤開發完成後,Lexus的開發人員再以LC500的GA-L platform底盤架構 為基礎,來開發下一代LS和GS。 (圖) 美國Autoblog記者Andrew與LC500原型車、LC500開發負責人佐藤恒治合影 http://i.imgur.com/VS5ijnf.jpg
(source: Lexus) 在賽道上試駕完LC500原型車後,Andrew認為跟同場的BMW 650i對照比較起來, LC500的表現真的不錯。 "it wasn't horribly outclassed and it compared really well with BMW's 6 Series. 以下是LC500旗艦雙門跑車的構造圖,新LS和GS也會以此為基礎來開發。 (圖) Lexus LC500的車體結構圖,輕量化、高剛性。 http://i.imgur.com/hJqrILt.jpg
(圖) Lexus LC500 引擎和10速自排變速箱。5.0L V8自然進氣引擎 467匹 http://i.imgur.com/ZluD9xi.jpg
(圖) Lexus LC500的前懸吊系統是雙A臂+雙連結上支臂 http://i.imgur.com/nIEIFlI.jpg
(圖) Lexus LC500的後懸吊系統是多連桿 http://i.imgur.com/wXIKqG6.jpg
(source: Lexus) (圖) Lexus LC500的底盤架構圖,強調運動化性能。 http://i.imgur.com/yTRK5zS.jpg
(source: Lexus) 這一代的Lexus GS底盤操控本來就很好了, 美國Motor Trend的試駕報導,史上第一次,GS首度擊敗BMW 5系列 GS 350 F-Sport評價勝過BMW 535i M底盤套件和Audi A6 3.0T Quattro。 相信下一代GS導入GA-L架構後,操控會向上提升。 [情報] A6 3.0T Quattro vs BMW 535i vs GS 350F 試駕評比 by Motor Trend https://www.ptt.cc/bbs/car/M.1422279075.A.693.html 出處 2019 Lexus GS Will Get Twin-Turbo V6 https://is.gd/V8upLD Latest Information: 2018 Lexus LS Flagship Sedan https://is.gd/mINV8U 2018 Lexus LC 500 Prototype First Drive https://is.gd/pgddPb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8.165.23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469858513.A.C42.html ※ 編輯: bearland (42.78.165.237), 07/30/2016 14:05:20

07/30 14:07, , 1F
十速自排……
07/30 14:07, 1F

07/30 14:10, , 2F
通用好像會先賣十速自排
07/30 14:10, 2F

07/30 14:23, , 3F
賓士九速要開到11Xkm/h,那十速在台灣根本用不到吧XD
07/30 14:23, 3F

07/30 14:30, , 4F
現行的4代GS真的好開,但是大概比Accord 9還冷門
07/30 14:30, 4F

07/30 14:38, , 5F
Lexus的好料大家都不領情,賣得好的都是ES/RX/NX這種有
07/30 14:38, 5F

07/30 14:38, , 6F
點是Cost Down的產品
07/30 14:38, 6F

07/30 14:39, , 7F
沒辦法,品牌價值不夠,就算GS比大5還好,大家還是覺得BMW
07/30 14:39, 7F

07/30 14:39, , 8F
比較屌
07/30 14:39, 8F

07/30 14:39, , 9F
2019我絕對會買一台GS來版上開箱
07/30 14:39, 9F

07/30 14:40, , 10F
GS超棒,內裝超奢華,安全滿點。只是馬力用不到這麼大
07/30 14:40, 10F

07/30 14:41, , 11F
GS一直是我的夢想,無奈有一點貴,要先存錢
07/30 14:41, 11F

07/30 14:44, , 12F
GS300h馬力就不會太大啦~而且底盤跟450h都一樣
07/30 14:44, 12F
GS300h和GS450h雖然底盤一樣,但GS450h的操控會比GS300h好, GS450h F-Sport的操控很不錯,因為GS450h F-Sport多了DRS後輪轉向系統, 另外GS450h的E-CVT變速箱有兩段式減速比行星齒輪組,和一般E-CVT不同, 動力傳輸表現會比只有一段式減速齒輪的GS300h好上不少 GS300h引擎動力和變速箱都不好,開起來沒有什麼樂趣。 同樣的GS350 F-sport的操控也優於GS200t F, 因為GS350F有配備DRS後輪轉向系統。 不過Motor Trend試駕仍稱讚GS200t的操控還是贏過BMW五系列的同等級車款。

07/30 14:50, , 13F
這大概就是品牌定位吧,房車來說,多數消費者期待lexus是e
07/30 14:50, 13F

07/30 14:50, , 14F
s這型的產品,即使gs各項更優(除了空間)
07/30 14:50, 14F

07/30 14:51, , 15F
我就是想買300h,沒辦法錢不夠多,300萬是我的買車上限了
07/30 14:51, 15F

07/30 14:52, , 16F
250匹馬力夠我開了,大台北塞車時間比飆車時間多很多
07/30 14:52, 16F

07/30 14:56, , 17F
喔喔,300t跟 3.5L感覺很難抉擇
07/30 14:56, 17F

07/30 14:59, , 18F
GS是好車,等大改款吧。小改款外型真的不好看...
07/30 14:59, 18F

07/30 15:05, , 19F
GS台灣真的賣不好
07/30 15:05, 19F

07/30 15:08, , 20F
3.0t 快來
07/30 15:08, 20F

07/30 15:29, , 21F
台灣雙B情節太重了 GS國外評比各項都不輸5系列.E咖
07/30 15:29, 21F

07/30 15:29, , 22F
鄉民最愛講的操控.底盤表現根本不輸
07/30 15:29, 22F

07/30 15:30, , 23F
內裝的用料.質感 更是大勝BMW...
07/30 15:30, 23F

07/30 15:30, , 24F
看不出gs內裝跟es差在哪
07/30 15:30, 24F

07/30 15:32, , 25F
不只不輸,有些媒體評價還勝過E、5, 但是普羅大眾對L的
07/30 15:32, 25F

07/30 15:32, , 26F
既有印象就是內裝好乘坐舒適,操控不佳,這很難扭轉
07/30 15:32, 26F

07/30 15:37, , 27F
Lexus後驅不錯…前驅的就普普…
07/30 15:37, 27F

07/30 15:38, , 28F
看不出gs內裝跟es差在哪? 沒關係 去看BMW
07/30 15:38, 28F

07/30 15:39, , 29F
1.2.3.4.5.6系列 全都讓你認不出來XDDDD
07/30 15:39, 29F

07/30 15:44, , 30F
我自己是前驅Lexus車主我也照樣說這就是一個Cost Down
07/30 15:44, 30F

07/30 15:44, , 31F
的產品,我多希望RX是基於GS啊,只是豐田似乎不這麼做,
07/30 15:44, 31F

07/30 15:44, , 32F
怕一下成本太高價格提升在跟歐系對手競爭時沒有價格優
07/30 15:44, 32F

07/30 15:44, , 33F
勢吧
07/30 15:44, 33F

07/30 15:45, , 34F
如果只會用鍵盤看 當然什麼都看不出來啊 反正網路上
07/30 15:45, 34F

07/30 15:46, , 35F
看圖片不用錢 網路上嘴砲也不用錢
07/30 15:46, 35F

07/30 15:47, , 36F
這位社長的確是蠻特別 很要求操控 對車很有愛阿
07/30 15:47, 36F

07/30 15:49, , 37F
XC90入門款也是前驅阿.....
07/30 15:49, 37F

07/30 15:52, , 38F
那是因為Volvo目前的規模沒辦法同時擁有那麼多平臺,所
07/30 15:52, 38F
還有 92 則推文
還有 3 段內文
07/30 20:17, , 131F
那麼醜的進氣壩到底是誰的點子?
07/30 20:17, 131F

07/30 20:20, , 132F
同動力等級的渦輪就是比NA還省
07/30 20:20, 132F

07/30 20:24, , 133F
好像有人誤會我的意思,一般油電車馬達高轉沒力有差嗎?
07/30 20:24, 133F

07/30 20:24, , 134F
只有油電跑車才追求高轉輸出
07/30 20:24, 134F

07/30 20:26, , 135F
豐田油電不配t,是因為成本跟重量因素吧
07/30 20:26, 135F

07/30 20:28, , 136F
說不定是 還沒配而已
07/30 20:28, 136F

07/30 20:28, , 137F
lexus的200T也沒出多久
07/30 20:28, 137F

07/30 20:30, , 138F
或是原本油電架構不允許 這我就不知道了
07/30 20:30, 138F

07/30 20:34, , 139F
RX跟ES都是用K-Platform打造 也都在九州工廠生產
07/30 20:34, 139F

07/30 20:35, , 140F
比起GS LS LX在田原工廠生產 應該可以分一下等級
07/30 20:35, 140F

07/30 21:31, , 141F
沒必要加渦輪,馬達可以cover渦輪的lag,但渦輪能cove
07/30 21:31, 141F

07/30 21:32, , 142F
r馬達什麼?過於安靜?我想沒必要吧…
07/30 21:32, 142F

07/30 22:50, , 143F
渦輪+馬達的油電車早就有了,沒啥好大驚小怪的吧
07/30 22:50, 143F

07/30 22:56, , 144F
渦輪可以cover歪L現在用馬達油電車悲慘的買氣啊
07/30 22:56, 144F

07/31 00:51, , 145F
渦輪不是cover馬達 是cover 大排量NA的爛油耗..
07/31 00:51, 145F

07/31 00:53, , 146F
你現在可以講超多理由為何lexus不用渦輪配油電 我同意
07/31 00:53, 146F

07/31 00:53, , 147F
但最好不要過幾年出來lexus渦輪油電導致被打臉
07/31 00:53, 147F

07/31 00:54, , 148F
之前說Lexus怎樣用NA好 結果200t出來了
07/31 00:54, 148F

07/31 00:55, , 149F
說歐洲車偷輕lexus不走那一套 結果現在LS和GS要輕量化
07/31 00:55, 149F

07/31 01:13, , 150F
E-CVT的第二段齒輪組不是給上25格用的?
07/31 01:13, 150F

07/31 01:33, , 151F
L如果出渦輪油電很正常吧,BMW的油電都是有渦輪的,重點
07/31 01:33, 151F

07/31 01:33, , 152F
是部分技術也是豐田提供的,所以應該只是還沒出而已
07/31 01:33, 152F

07/31 06:22, , 153F
渦輪壓力上來之前馬達還是很好用der
07/31 06:22, 153F

07/31 06:22, , 154F
單顆大蝸牛跟油電其實蠻配的
07/31 06:22, 154F

07/31 08:45, , 155F
一天到晚在市區塞車,操控是捨?能吃嗎?
07/31 08:45, 155F

07/31 21:31, , 156F
謝謝您的分享
07/31 21:31, 156F

07/31 21:39, , 157F
渦輪引擎推測扭力太小,2JZ-GTE原廠就有46kgm,差了約30年
07/31 21:39, 157F

07/31 21:39, , 158F
的技術做出來的新引擎尬不贏也不可能
07/31 21:39, 158F

07/31 22:22, , 159F
當年2JZGTE的引擎拿到現在很難通過環保法規.更別說油
07/31 22:22, 159F

07/31 22:22, , 160F
耗被消費者打槍了
07/31 22:22, 160F

08/01 00:16, , 161F
豐田8AR-FTS扭力也有35.7kgm,除非變速箱撐不住,不然3.0t
08/01 00:16, 161F

08/01 00:16, , 162F
少說也是540Nm以上,45kgm以目前水準拿2.5L四缸增壓就搞定
08/01 00:16, 162F

08/01 00:16, , 163F
08/01 00:16, 163F

08/01 15:51, , 164F
我夢中的下一台車就決定是GS了
08/01 15:51, 164F

08/03 00:23, , 165F
RX好看啊
08/03 00:23, 165F

08/09 16:49, , 166F
我要買GS350阿阿阿阿
08/09 16:49, 166F

08/11 17:38, , 167F
居然出現這種新聞 這樣叫人怎麼回頭買德車阿=_=
08/11 17:38, 167F

08/29 09:52, , 168F
推推推
08/29 09:52, 168F

12/11 09:03, , 169F
2GR已經很優 出3.0t意義不大
12/11 09:03, 169F

02/05 14:09, , 170F
is 應該更快大改款吧?
02/05 14:09, 170F
文章代碼(AID): #1Nd4BHn2 (c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