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Giant成車基本大盤配置

看板bicycle作者 (波苦排)時間8年前 (2016/02/19 01:50), 編輯推噓7(700)
留言7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4 (看更多)
這邊單就齒比來討論,因為這才是真正需要討論的東西。 近年來所謂的CT盤已經成為市場主流,不外乎幾個原因,一是一般人也容易使用, 二是齒比的搭配空間更大,更容易備料。三是還可以偷重量,順便提升重量/剛性 比。早期還有前變速器的弱點,但現在技術夠了之後可以說是一面倒。 島野就是看到這一點才會只做BCD110,連帶這也是CAMPY的一大弱點。 : → LukeForward : CT盤的時代背景在飛輪只到27T的年代所以流行,現在 02/13 13:26 : → LukeForward : 都到32T了也許semi-compact也不錯 02/13 13:26 : → LukeForward : 其實買車時也可以討論更換齒比,通常原廠鏈條都夠 02/13 13:34 : → LukeForward : 長 02/13 13:34 原廠配置若不是使用長腿後變其實鍊條還是會不夠長。 : 看到今年捷安特出了一台tcr adv kom,ct盤還配長腿後變,後飛輪32t!! : 根本是我這種懦夫的救星呀! : 推 vvssxxx : 前36, 後10-42; 保證無重複齒比 02/13 14:34 : → vvssxxx : 你需要"Force 1" 02/13 14:36 : SRAM真的很厲害,反正前變做不贏SHIMANO乾脆改單盤。(大誤) : 越野車單盤風,真的變主流了。 : → anjackie : 你對變速的重點完全搞錯了,重複齒比才好... 02/14 00:38 : → anjackie : 重複涵蓋齒比才可以讓你在變速時不致失速 02/14 00:38 : → anjackie : 多騎車感覺變速你就知道了 02/14 00:39 : 個人的看法是這樣,和anjackie類似。 : 大小盤間,兩者重複的齒輪比越多,可以儘量減少切換大小盤。 : 多用後變,畢竟後變上下鍊,變速的速度快。 : 需要切換大小盤,畢竟還是比較費時,反應慢。 : 但在電子變速普及後,切換大小盤速度反應快,這個優勢可能就漸趨於無。 : 取而代之的是,後飛輪11速,帶來的綿密齒輪比。 : 或是利用11速飛輪,極重or極輕,廣齒比,對應更多的地形變化。 事實上變速系統的目的只有一個,保持一定的迴轉速。 也許用汽車變速箱的概念比較容易理解,就是扭力。所以為什麼CVT會是好設計。 而使用上真正需要的是「相近的齒比」而不是重複的齒比,重複的東西一點意義都沒 有。像男生的衣櫃不會有兩套重複的西裝,女生的鞋櫃不會有兩雙重複的鞋子。 公路車因為都是在鋪裝路面上行進,所以需要比較綿密的齒比方便微調,而登山車面 對的地形變化很大,泥地石地草地的磨擦力可說是天差地遠,就不需要像公路車這樣 細微的配置。 : → LukeForward : 其實傳動系統不能只單看前半或後半耶 02/14 01:52 : 但我個人仍不太理解,原PO,freepure,所謂齒比重複的含意。 : 或許正如LukeForward所言的,原po沒有把後飛輪搭配算進去。 : 標準盤,前53t,後39t,齒差14t。 : CT盤,前50t,後34t,齒差16t。 : 齒差越小,配上同一個後飛輪,齒比比較容易重複。 : 齒比重複,會像前文提到的。 : 大小盤間,兩者重複的齒輪比越多,可以儘量減少切換大小盤。 : ct盤齒差大,大小盤齒輪比的重複少,廣齒比,對應更多的地形變化。 : 因我個人是鍵盤車手,打混組,又平路不輪不累。 : 現在都走ct盤系列,目前是ct盤,對應12-26的後飛輪。 單看大齒盤或飛輪當然沒有意義,除非你是單輪車或是只有後變。為什麼? 車子在路上跑是靠腳踩動大齒盤拉動鍊條帶動後飛輪。少任何一個東西車子都不會動。 所以真正要配的是齒輪比,一直都是。否則登山車的不同輪徑就不需要搭配不同的傳動 零件,從頭到尾都是44/32/22就好。 : 推 loserfatotak: 山路能用多重的齒比和體重有關吧?當年第一台公路 02/16 23:07 : → loserfatotak: 車52/42大盤配14-28飛輪各大山路趴趴走。現在喔, 02/16 23:07 : → loserfatotak: 原本公路車42/28輕鬆騎的坡現在登山車28/32還差點定 02/16 23:07 : → loserfatotak: 竿 02/16 23:07 : 體重越重,確實比較能撐起重齒輪比。 這邊其實該考慮的是效率,能撐得起重齒比是一回事,但效率會比輕齒比好嗎? 看看最近的某場比賽,終點前是個長緩坡,最後的領先集團滿滿的GC群都撐住大對大 硬幹,過線前就一堆人撐不住開掉,你想想看連職業選手都頂不住了,非選手的一般 人更不可能撐下去。 另一個佐證是,已經很多選手在訓練時揚棄掉重齒比的練法。 : 推 HHHHOOOO : 39/23硬幹上去+1好懷念的路線 02/16 23:11 : 真男人齒比! 現在大概只剩計時車還會用這種配置了… : 推 demo68 : 我觀察到一個現象...喜歡討論大盤幾T幾T的... 02/17 00:18 : 推 demo68 : 大多都是窮人...買個齒片是要多少錢... 02/17 00:19 : → demo68 : 好像原廠沒有配自己喜歡的大盤 02/17 00:20 : → demo68 : 就是對不起自己一樣lol...呵呵 02/17 00:20 這個嘛…這有點像有些人無論如何就是要改車,這邊只是反過來,跟窮不窮恐怕不是正 相關。 : 推 doglegbow : 看自己平常騎的速度來決定吧!曾經用過標準盤,發現 02/17 08:23 : → doglegbow : 最重兩三檔只有下坡時才會用到,還不如用CT盤多個救 02/17 08:24 : → doglegbow : 命檔 02/17 08:24 : → atlaswhz : 十年前ct剛出根本不敢用,會被笑 02/17 08:49 : 真的會被笑,我被笑過.....XD 正所謂卑鄙盤,或是爬樹飛輪。 : 推 loserfatotak: 以前不懂事平路就最重齒硬幹,搞得騎平路和爬坡一 02/17 09:59 : → loserfatotak: 樣重。現在觀念有了,大盤配飛輪11~13平路沒用到, 02/17 09:59 : → loserfatotak: 偏偏11速飛輪這裡塞3齒0rz。倒是平路一開始用小盤騎 02/17 09:59 : → loserfatotak: ,每次都會不知不覺變成小盤配11。沒檔位顯示器的 02/17 09:59 : → loserfatotak: 遺毒啊 02/17 09:59 : 推 LeoWu : 之前把一台車改成Semi-Compact配12-28,感覺不錯。 02/17 10:03 : 推 chandler0227: 現在車配52/36 飛輪11-25 前面大盤時飛輪最小齒3片 02/17 14:51 : → chandler0227: 還真的用不太到 會有點衝動想改46/36 XDDDD 02/17 14:52 : 推 jack18262 : 除非平路能拉到時速50以上 CT盤足矣 02/17 14:57 : → dendi : 前50 我32t飛輪前三片也很少用 ,50-14怎麼推平路應 02/17 15:53 : → dendi : 該也夠... 02/17 15:53 50-14的齒比是3.57,迴轉速若是90,換算時速約40.4公里。經驗上平路能用這種速度 巡航的人真的是不多。 以我自己來講,以前可以用53/39配12-25,現在是用52/39配12-27。因為換飛輪的錢 絕對比換大齒盤便宜,而且又省事的多。對林北就是沒錢,所以我沒有在管大盤幾T 幾T,這樣說可以嗎科科。 登山車當年是44/32/22,後來雙盤系統分別有38/28對應26吋、34/24對應29吋,甚至 現在單盤系統已經快要獨霸賽場。 城市車或是通勤車,三盤有48/36/26、雙盤也有50/34。 結論是,肌力體力都是可以練的,與其在那邊問什麼坡幾齒爬不爬得上去,不如問問你 到底有沒有把運動看成一回事。根據用途來選齒比搭配向來是重點,這點在場地車的場 合尤其是一門學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0.26.12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icycle/M.1455817850.A.910.html

02/19 07:04, , 1F
推!其實CT就可以很威猛了~
02/19 07:04, 1F

02/19 07:11, , 2F
精闢
02/19 07:11, 2F

02/19 07:29, , 3F
受教推
02/19 07:29, 3F

02/19 07:39, , 4F
好文
02/19 07:39, 4F

02/19 08:23, , 5F
我是以70rpm下去算的啦
02/19 08:23, 5F

02/19 08:41, , 6F
不過還是推
02/19 08:41, 6F

02/19 20:41, , 7F
場地車齒比真的很深奧
02/19 20:41, 7F
文章代碼(AID): #1MnWHwaG (bicycle)
文章代碼(AID): #1MnWHwaG (bicy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