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其他] 墊步的英文

看板basketball作者 (小T)時間13年前 (2011/01/18 11:01), 編輯推噓7(70155)
留言162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7/14 (看更多)
※ 引述《StarTouching (撫星)》之銘言: : 強烈建議在閱讀本篇時 打開規則連結, 翻到 Art. 25 隨時查閱比對 : 規則 http://www.fiba.com/downloads/Rules/2010/OfficialBasketballRules2010.pdf : 或是上面有一篇也有人提供中文規則, 歡迎查閱。 : 上次我們介紹了一般人所忽略的走步規則之其一, : 也提到25.2.2第一點和第二點有點難區別, : 最後我們假設第二點所謂的「移動中的軸心腳移動規則」, : 是指單腳落地並成為軸心腳的時候。 : 認同這個假設後, 我們繼續往下看。 : 上色說明: : 25.2.1「建立軸心腳」第二點第三條 (一般人忽略的走步規則之其二) : 25.2.2「軸心腳移動規則」第二點「移動中」(一般人忽略的走步規則之其一) : 25.2.2「軸心腳移動規則」第三點「不能有軸心腳時」(一般人忽略的走步規則之其三) : 今天我們先來看一開始跳過的25.2.1第二點第三條的後半敘述, : 也是一般人所忽略的走步/軸心腳規則之其二。 : 接球時建立軸心腳: : 當在移動中 (包含空手以及運球狀態) : 雙腳皆在空中, 先落地的腳為軸心腳。 : 如果再用這隻軸心腳跳起, 雙腳落地後完成煞車, 兩隻腳都不是(不能是) : 這裡是我另一個疑惑了。 : 仔細比較25.2.2第二點第一條, 是否覺得有點重疊呢? : 假設25.2.2第二點第一條說的是接球/收球後以一隻腳落地, : 那隻腳可以再跳起後落地, : 其中雙腳同時落地的部分, 其實不就和25.2.1第二點第三條提到的一樣? : 重複規範事小, 但是在25.2.1第二點第三條中沒有提到在軸心腳起跳後單腳落地算是怎樣。 這點除了移動中的規定以外,25.2.2第一點跟第三點其實都是雙腳在地的情況。 : 25.2.1旨在定義如何建立軸心腳, 不過他並沒有提到軸心腳起跳後單腳落地的情形, : 卻在25.2.2軸心腳移動規則裡提到軸心腳離地後可以單腳落地。 : 當然我是可以腦內補完, 假設25.2.1第二點第三條基本上和25.2.2第二點第一條視為相同。 : 在這裡我虛構個例子。 : 之所以說虛構, 並不是因為做不出來, : 而是我沒親眼看過有人運用這些動作(下篇再討論) : 如果有個人在空中接球, 單腳落地, 然後在另一隻腳落地前再跳起來一次, : 最後雙腳同時落地。最後投藍。 : 我們可以以25.2.1第二點第三條一整條解釋他雙腳同時落地後沒有軸心腳, : 然後再到25.2.2第三點「當沒有軸心腳時」去看說投籃是不是個合法動作, : 結果是legal play。 : 但我們也可以以25.2.1第二點第三條僅僅前半部解釋, 單腳落地時已經建立了軸心腳, : 然後再到25.2.2第二點第一條, 當他打算投籃時, 他可以跳起這隻軸心腳, : 再雙腳同時落地出手, 結果也是legal play。 : 所以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同一個play卻引用不完全相同法源的情形。 : 如果25.2.1第二點第三條和25.2.2第二點第一條腦補成兩者相似, : 那麼我們進一步來看看25.2.2第三點, 就會發現以最直覺的狀況去腦補上面眾多漏洞, : 最後卻導致矛盾的現象。 : 25.2.2第三點(當沒有軸心腳時), 也是一般人所忽略的走步規則之三。 : 建立軸心腳後的處理方法 : 當沒有軸心腳 : 下球時雙腳都不能舉起 : 傳球或投球時任意腳皆能舉起但不能回到地面 : 再來看剛剛我虛構的例子。 : 如果單腳落地建立軸心腳後, 跳起、再雙腳落地, : 最後運球, 那麼我們可以看到: : 以25.2.1第二點第三條解釋, 雙腳落地後沒有軸心腳, : 那麼再看25.2.2第三點第一條, 只要腳不離地就可以開始運球。 : 但是從25.2.2第二點來看, 軸心腳起跳後再雙腳落地必須是投球或傳球的狀況, : 所以隱含這是個不合法動作。 25.2.2是闡述合法的移動腳步動作 基本上不要違反25.2.2就是合法的動作 抓住原則,25.2.1是建立,25.2.2是狀況 運球跟投傳也不能混為一談 : 似乎有點矛盾。 : 這樣看來, 把25.2.1第二點第三條後半和25.2.2第二點第一條中間腦補成相同, : 應該不太正確。 : 那麼究竟這個例子是合法還不合法? : 再修改一下。 : 如果軸心腳跳起後單腳著地, 在25.2.1第二點第三條中沒提到這樣的情形, : 那麼我們可以接運球嗎? 當然不行,軸心足拔起前要開始運球,這引用哪條都一樣。 : OK, 我想我對規則主要的問題大概就是這樣, : 有點複雜我承認, 但曾對讀過規則的人都該來討論看看。 : 下一篇將來討論「一般人忽略的規則之實用篇」, : 並再扣回標題: 墊步。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7.232.29

01/18 13:09, , 1F
我當然知道25.2.1在講建立軸心腳
01/18 13:09, 1F

01/18 13:09, , 2F
25.2.2在講軸心腳建立後的移動
01/18 13:09, 2F

01/18 13:09, , 3F
但是你可以再仔細看一次
01/18 13:09, 3F

01/18 13:10, , 4F
25.2.1第二點第三條有提到軸心腳跳起
01/18 13:10, 4F

01/18 13:10, , 5F
25.2.2第二點第一條也有提到軸心腳跳起
01/18 13:10, 5F

01/18 13:10, , 6F
在第一個例子我們就可以看出來同個動作引用兩個法源
01/18 13:10, 6F

01/18 13:11, , 7F
現在並不是我去搞混或怎樣 而是規則本身就有重疊
01/18 13:11, 7F

01/18 13:11, , 8F
既然規則自己都重疊, 再去硬切割建立時跟建立後
01/18 13:11, 8F

01/18 13:12, , 9F
這樣不是很奇怪嗎?
01/18 13:12, 9F

01/18 13:12, , 10F
不是我抓不住原則 而是更徹底理解規則的內容後
01/18 13:12, 10F

01/18 13:13, , 11F
才會發現規則沒講清楚的地方
01/18 13:13, 11F

01/18 13:14, , 12F
既然可能引用兩條法源 「不要違反」跟「找到合法性」
01/18 13:14, 12F

01/18 13:14, , 13F
這兩種判決精神就又不同了
01/18 13:14, 13F

01/18 13:14, , 14F
今天單獨去理解規則是一定沒問題的
01/18 13:14, 14F

01/18 13:15, , 15F
有問題的地方一旦不再紙上談兵 考慮真實動作
01/18 13:15, 15F

01/18 13:15, , 16F
就會發現規則有非常多地方要腦補
01/18 13:15, 16F

01/18 13:16, , 17F
我來告訴你為什麼第三個例子有可能合法
01/18 13:16, 17F

01/18 13:18, , 18F
25.2.2第二點第二條提到軸心腳起跳後可以單腳著地
01/18 13:18, 18F

01/18 13:19, , 19F
停下來後或許可以改引用25.2.2第三點沒有軸心腳
01/18 13:19, 19F

01/18 13:19, , 20F
這樣一來就會合法
01/18 13:19, 20F

01/18 13:19, , 21F
至於「軸心足拔起前要開始運球,這引用哪條都一樣」
01/18 13:19, 21F

01/18 13:19, , 22F
這句話是錯的
01/18 13:19, 22F

01/18 13:20, , 23F
你可以看一下25.2.1的雙足均非軸心腳的建立
01/18 13:20, 23F

01/18 13:20, , 24F
前提是要軸心腳拔起後雙腳著地
01/18 13:20, 24F

01/18 13:20, , 25F
25.2.1第二點第三條告訴我們軸心腳起跳後可雙腳落地
01/18 13:20, 25F

01/18 13:20, , 26F
所以單腳已經被排除在外了
01/18 13:20, 26F

01/18 13:21, , 27F
然後沒有軸心腳 沒軸心腳25.2.2第三點說可以運球
01/18 13:21, 27F

01/18 13:21, , 28F
我承認那句話有點小瑕疵 正確來說
01/18 13:21, 28F

01/18 13:21, , 29F
應該是如果要運球,軸心腳不可拔起會比較正確
01/18 13:21, 29F

01/18 13:22, , 30F
但是25.2.2第三點並沒有說雙腳都得在地上喔
01/18 13:22, 30F

01/18 13:22, , 31F
的確 但是單腳落地的狀況並不是雙足都均非軸心
01/18 13:22, 31F

01/18 13:22, , 32F
不不不 我知道一般人的想法
01/18 13:22, 32F

01/18 13:23, , 33F
所以我這篇一開始才會說 一般人所忽略的規則
01/18 13:23, 33F

01/18 13:23, , 34F
事實上根本不需要有軸心腳起跳這部分的規則
01/18 13:23, 34F

01/18 13:24, , 35F
等等 你聽我說
01/18 13:24, 35F

01/18 13:24, , 36F
但是今天規則把他寫進來了 就表示軸心腳起來後
01/18 13:24, 36F

01/18 13:24, , 37F
25.2.2的第三點針對運球的翻譯是:
01/18 13:24, 37F

01/18 13:24, , 38F
雙足皆不可拔起
01/18 13:24, 38F

01/18 13:24, , 39F
定規則的人充分認同可以運球 而不僅僅是瑕疵
01/18 13:24, 39F
還有 83 則推文
還有 2 段內文
01/18 13:56, , 123F
呃, 等等我們先回到這篇主題 我試著整理一下你們兩個
01/18 13:56, 123F

01/18 13:56, , 124F
這應該是你覺得忽略了 所以覺得大家都忽略
01/18 13:56, 124F

01/18 13:57, , 125F
是 絕對 都有...
01/18 13:57, 125F

01/18 13:57, , 126F
至於我也不覺得三點可以拿掉其中一點
01/18 13:57, 126F

01/18 13:57, , 127F
所以我才說,不要老是用想的,多出來打球就好
01/18 13:57, 127F

01/18 13:57, , 128F
裁判們可能相互提過 不過一般人討論走步我沒看過
01/18 13:57, 128F

01/18 13:57, , 129F
我不覺得有任何一點甚至一黑點是可以拿掉的
01/18 13:57, 129F

01/18 13:57, , 130F
不不不 我的精神就是 思 然後行
01/18 13:57, 130F

01/18 13:58, , 131F
因為那是各種在持球會遇到的每個情形
01/18 13:58, 131F

01/18 13:58, , 132F
嗯 同時跟兩個人討論這樣容易混亂 我等等整理一下
01/18 13:58, 132F

01/18 13:59, , 133F
我是覺得,你不要在虛構,假設啦...你能想到的動作都有了
01/18 13:59, 133F

01/18 13:59, , 134F
你實際拿球打打看,就可以知道為什麼規則要這樣定了
01/18 13:59, 134F

01/18 14:00, , 135F
那是因為我不能妄自去說我沒看過的動作
01/18 14:00, 135F

01/18 14:00, , 136F
而且你的一般人該不會是指公園阿伯吧= =
01/18 14:00, 136F

01/18 14:00, , 137F
當然不是啊 就是一般在板上討論走步的人啊
01/18 14:00, 137F

01/18 14:00, , 138F
至少我認識在打球的對於規則都有一定的認識
01/18 14:00, 138F

01/18 14:00, , 139F
他們不知道的只是比賽的流程跟裁判法
01/18 14:00, 139F

01/18 14:00, , 140F
我也是有一定認識啊 但只要認識25.2.2第一點就很夠
01/18 14:00, 140F

01/18 14:01, , 141F
應付一般走步情形
01/18 14:01, 141F

01/18 14:01, , 142F
我是覺得想的確很重要 因為如果出現很少見的腳步
01/18 14:01, 142F

01/18 14:01, , 143F
你還可以做出正確的判斷
01/18 14:01, 143F

01/18 14:01, , 144F
如果你"真的有在打球",你就會覺得所有的點才夠用
01/18 14:01, 144F

01/18 14:01, , 145F
如果只靠一般自己想的應該會有的動作 可能吹不出來
01/18 14:01, 145F

01/18 14:01, , 146F
或是吹錯
01/18 14:01, 146F

01/18 14:02, , 147F
這跟有沒有打球我覺得沒什麼關係
01/18 14:02, 147F

01/18 14:02, , 148F
我也常打球 但是我以前也很愛想
01/18 14:02, 148F

01/18 14:03, , 149F
我以前也會自己想,但是出錯機會太大,結果現在是都先問
01/18 14:03, 149F

01/18 14:03, , 150F
畢竟規則這種東西....裁判跟老師隨便抓都有
01/18 14:03, 150F

01/18 14:22, , 151F
我在這篇重新接回跟查理的討論好了
01/18 14:22, 151F

01/18 14:22, , 152F
動作: 單腳落地成軸心腳 該腳起跳 雙腳同時落地
01/18 14:22, 152F

01/18 14:22, , 153F
第一個例子投籃 第二個例子接下來則是運球
01/18 14:22, 153F

01/18 14:22, , 154F
請問: 第一個例子可以用25.2.2第二點第一條解釋嗎?
01/18 14:22, 154F

01/18 14:23, , 155F
再問: 第二個例子是否合法? 為什麼?
01/18 14:23, 155F

01/18 15:32, , 156F
1.可 2.符合25.2.2第三點即可運球
01/18 15:32, 156F

01/18 15:33, , 157F
第一題你用25.2.3也可以解釋
01/18 15:33, 157F

01/18 15:33, , 158F
總而言之都是合法的動作
01/18 15:33, 158F

01/18 15:33, , 159F
我下面有畫了個流程圖@@
01/18 15:33, 159F

01/18 15:33, , 160F
基本上25.2.2會這樣寫我想是因為標題是:
01/18 15:33, 160F

01/18 15:34, , 161F
比賽球場上控制球且已建立中樞足的球員持球前進之規
01/18 15:34, 161F

01/18 15:34, , 162F
01/18 15:34, 162F
文章代碼(AID): #1DDG9_RP (basketball)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DDG9_RP (basketb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