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其他] 墊步的英文

看板basketball作者 (撫星)時間13年前 (2011/01/12 23:52), 編輯推噓6(6017)
留言23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14 (看更多)
強烈建議在閱讀本篇時 打開規則連結, 翻到 Art. 25 隨時查閱比對 規則 http://www.fiba.com/downloads/Rules/2010/OfficialBasketballRules2010.pdf 這篇將提到我對規則的第一個質疑, 也是被一般人所忽略的走步規則。 有人可能會問為什麼我不拿籃協翻譯的中文規則出來, 一來, 我手邊沒有, 英文版網路上有, 二來, 據我所知中文版並非英文原文版的逐字翻譯, 可以說是裁判老師理解後編寫的內容, 英文原版中令我困惑的字句也許老師們精簡後反而不易看出我問題所在, 即便老師們心中已經對我疑惑有答案, 但我更希望能從官方原文中去解釋這些為什麼。 上色說明: 軸心腳 非軸心腳 上篇我們講到現今許多籃球動作, 都可以25.2.1去解釋軸心腳如何被建立, 然後套用我所謂的「軸心腳(移動)規則」, 也就是下面要講的25.2.2。 其中第一點「雙腳皆在地面時」的條文, 每次在討論走步時都被引用到爛了, 我就不再解釋了。 第二點「移動中」才是我有問題的地方。 記得: 第一點和第二點都有個前提, 那就是25.2.2的題幹所提到的, 軸心腳已經建立。 首先, 第一點表示「雙腳都在地面時」(但軸心腳已經建立), 所以可以推論墊步後的移動應套用25.2.2第一點。 而這個第二點表示「移動中」(注意軸心腳已經建立), 仔細想想就會覺得有點籠統。 為了與第一點作出區隔, 我大膽假設所謂的移動中, 可以暫且解釋成「只有一隻腳與地面接觸時」,而且「此腳必為軸心腳」。 OK, 有點籠統的問題姑且這樣帶過去, 但接著請看看手邊的規則, 比較第一點和第二點敘述的差異性。 下球(start a dribble)的敘述都一樣, 但傳球或投射的敘述卻有不同, 第二點在原本第一點的敘述「軸心腳離地」和「雙腳皆不可回到地面」中間, 冒出了一串字句。 這裡就是一般人所忽略的走步/軸心腳規則!! .......之其一 在第二點「移動中」, 我們可以讓軸心腳離地後以一隻腳落地或雙腳落地。 這句話有幾個重點, 也是與第一點「雙腳皆在地面」的決定性差異。 在軸心腳離地後, 在第一點是沒有腳可以回到地面, 一般的步伐裡, 軸心腳離地後, 非軸心腳可能會在地上, 像這樣軸心腳維持在空中、非軸心腳維持在地上 OK沒問題, 但一旦非軸心腳也跳離地, 那麼就一定要在任一隻腳落地前出手或傳球。 在第二點中, 軸心腳離地後是可以用一隻腳落地, 我們可以先如此猜想: 在大步伐的三步上籃中如Euro Step, 極可能會出現軸心腳建立後、雙腳都落到地面前(i.e.非軸心腳也落地前), 軸心腳可能會先離地, 所以不適用第一點「雙腳皆在地面」的情形, 但適用第二點「移動中」軸心腳離地後可以用一隻腳落地。 然而, 一隻腳規則並沒有限定是哪隻腳, 所以我們可以得出 「軸心腳跳起後也可以軸心腳落地」的結論──這是第一個重點。 完整的敘述大概是這樣: 「移動中」建立了軸心腳, 我們可以軸心腳跳起後再以軸心腳落地。 不過不管以哪腳落地, 另一隻腳不能跟著落地, 因為另一個重點就是, 規則說「一隻腳或雙腳同時落地」, 也就是說, 如果要雙腳落地, 就要同時落地。 再整理一次第二點和第一點的決定性差異, 移動中, 在軸心腳離地後, 我們還可以以任一隻腳(包括軸心腳)或是雙腳同時落地。 之後我們不能再進行任何腳步移動, 只能跳躍。 這裡就是只能雙腳落地, 而且落地後腳步也不能有任何移動的例子。 然後再回頭看, 第一點描述「雙腳在地上」的情形, 第二點描述「移動中」的情形, 而我假設就是「只有軸心腳一隻腳在地上」的情形。 但這個假設有些漏洞, 如果我原本雙腳都在地上, 那難道我非軸心腳抬起後, 就可以適用第二點嗎? 嗯, 其實這裡我自身也是抱持疑問, 不過我們可以看到原本敘述是「移動中」, 在已經建立軸心腳又處於移動中的情形, 這本來就有點怪, 我唯一可以想到的可能, 就是剛建立軸心腳而非軸心腳還沒落地前。 我認為這個第二點「移動中」是需要近一步解釋的地方。 到底能不能簡單解釋成只有軸心腳在地上? 這是個問題。 --- 下篇將回頭討論上篇跳過的25.2.1第二點、第三條後半。 如果移動中是指單腳著地變成軸心腳的那刻, 那麼後續問題就會浮現。 下回待續, 希望篇幅不會太長 一篇KO 我這幾篇已經一篇比一篇長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51.170.237

01/13 00:00, , 1F
其實你可以直接附上原文版,雖然有點長,但是比較方便
01/13 00:00, 1F

01/13 00:04, , 2F
25.2.1在講中樞足的建立 25.2.2在講建立後的合法移動方式
01/13 00:04, 2F
我覺得附在BBS要捲來捲去反而會不方便耶 還是強烈建議打開連結對照

01/13 00:09, , 3F
25.2.1的第一黑點,可以對應到25.2.2的第一黑點
01/13 00:09, 3F

01/13 00:10, , 4F
25.2.1的第二黑點,可以分別對應到25.2.2的第二、三黑點
01/13 00:10, 4F

01/13 00:18, , 5F
所以一個在移動中接球/收球的人,
01/13 00:18, 5F

01/13 00:19, , 6F
後續的移動都一定是看25.2.2的第二第三個黑點?
01/13 00:19, 6F

01/13 00:24, , 7F
如果移動中收球/接球後停下來的話,我想得看25.2.2第一黑點
01/13 00:24, 7F

01/13 00:25, , 8F
那這樣的話合乎我這篇最後一段的假設
01/13 00:25, 8F
※ 編輯: StarTouching 來自: 111.251.170.237 (01/13 00:27)

01/13 00:28, , 9F
下個問題點也是建立在這個假設上
01/13 00:28, 9F

01/13 00:56, , 10F
好麻煩= =~所以簡單的來說 墊步後是不是只能跳躍??
01/13 00:56, 10F

01/13 00:56, , 11F
又或者說完全端看裁判認定是在"移動中"OR"空中"收球?
01/13 00:56, 11F

01/13 01:02, , 12F
看你所謂的墊步是什麼動作,跟軸心腳的建立(收球時腳著地否)
01/13 01:02, 12F

01/13 01:19, , 13F
如果可以這樣簡單來說的話 我就不必發這些文了
01/13 01:19, 13F

01/13 01:20, , 14F
覺得麻煩的人可以再回頭從上一篇開始看
01/13 01:20, 14F

01/13 01:20, , 15F
最好自身要先曾參與過走步的討論
01/13 01:20, 15F

01/13 01:21, , 16F
因為後面的文章指在提出一般人忽略的規則和我的問題
01/13 01:21, 16F

01/13 01:21, , 17F
而一般人的認知就是上一篇的內容
01/13 01:21, 17F

01/13 10:05, , 18F
雙腳在地上時就已經是25.2.2第一個小黑點的狀況了
01/13 10:05, 18F

01/13 10:06, , 19F
我想此時判定已經不能跳到移動中的狀況了
01/13 10:06, 19F

01/13 10:21, , 20F
只能以中樞足抬起後任一足不可落下這個原則做動作
01/13 10:21, 20F

01/13 10:22, , 21F
移動中則可使用25.2.2第二個小黑點 我想應該實務上
01/13 10:22, 21F

01/13 10:22, , 22F
不難判斷
01/13 10:22, 22F

01/13 16:59, , 23F
所以基本上應該還是合乎我末段假設
01/13 16:59, 23F
文章代碼(AID): #1DBSvGgP (basketball)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DBSvGgP (basketb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