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為甚麼中國能統一文字?

看板ask-why作者 (怎麼啦)時間14年前 (2010/01/04 05:42), 編輯推噓2(205)
留言7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4/45 (看更多)
※ 引述《danny0838 (道可道非常道)》之銘言: : ※ 引述《AresPeng (AresPeng)》之銘言: : : 感謝這麼多人對這個問題的回覆 真的讓我受益匪淺 : : 但我覺得還是先回到技術面吧 不要太嚴謹去定義"統一"和"方言" : : 就以一般社會大眾的理解去討論 : : 也先不討論現在國際情勢上是否歐盟能讓一種統一的文字出現 : : 或者是統一後 所帶來的影響 : : 我想知道的是為什麼中文與各地方言 可以用統一形式的書面體來表達? : : 就我個人覺得中文是象形文字是一大原因 還有就是中文語法感覺起來好像比較不規則?? : : 可能在技術面上就比用拼音文字拉丁語系的歐盟的容易一些嗎?? : : 不知道有人可幫我解惑嗎? : : (不好意思 之前我的交代不清 讓大家搞混了我真正想問的是什麼) : 我猜原問想表達的是: : 「為何漢字文化圈可以達成『語言不同而文字統一』,歐洲各國卻無法達到?」 : 但事實上,現代中文並沒有原問所謂的這個特性。 : 中港澳台的情況是『語言統一文字也統一』, 漢字文化圈包含了中港澳台韓日越 不包含新加坡馬來西亞 現代的漢字文化圈顯然是語言不同、文字也不同 政治不統一、語言不統一、文字也不統一 都跟歐洲同 : 為什麼能達到文字統一(漢字)? : 因為語言是統一的,大家都北京語(對岸叫普通話/漢語,我國稱國語)。 你說現代中文的範圍是中港澳台 然後說語言是統一的 那我想問問香港澳門的主流語言是廣東話還是普通話? 廣東話跟普通話是統一的嗎? : 不懂北京語的人,多半看不太懂現代的北京語白話文,比如老一輩的台語人士。 : 我對「統一」下的定義較寬鬆, : 只要二個體系(比如中國和香港/台灣)之主流語言或文字能大致互相理解溝通即可。 : 大陸北京話和台灣國語腔調不同,但大致能互相聽懂,所以是統一的; : 就像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大致能互相聽懂,我們不會說英語和美語是二種語言, 英語是不是統一的 這件事情我不是很想討論 只是至少維基百科裡會將簡化英語跟英語分開成兩種語種 英語本身也是會演化的 什麼語言統不統一這種話 我覺得很無聊 : 如果有人那麼說,我想那是政治觀點,而非語言學觀點。 說一個大範圍的語言是統一的 這才是政治觀點 語言學不承認有大範圍的語言統一 : 簡化字和正體字是不同,但大多數是共同的傳承字,只有少數簡化字是真的沒看過的, : 讀得懂正體漢字的人要讀懂簡化字也不須經過太多訓練, : 因此文字方面也可視為是統一的, : 簡化字和正體字都是漢字,都是 Chinese,我們不會說簡化字和正體字是兩種文字, : 可類比為英文的英式拼法和美式拼法,我們不會說它們是二種語言, : 如果有人說二者未統一,他們提出的理由或許是二者電腦編碼不同, : 或者是二者美感差很多,或者一個是政治篡改過的一個是始終如此的……, : 他們有他們的道理,但我想那些都不是語言學觀點。 簡化字跟正體字當然是兩種文字 他們背後代表的語言是一樣的 這點也許沒錯 但是文字就是不統一的 你說會正體字的人看得懂簡化字不需要太多訓練 但是就是要訓練 另一方面 只學過簡化字的人沒有訓練看得懂正體字嗎? 日本在戰後也實施漢字簡化 沒有訓練過的新生代日本人也看不懂戰前的寫法 他們就算都是日語 文字就是不同 就是看不懂 必須要訓練才看得懂的兩種文字 憑甚麼說是一種文字! : 有人說中港澳台用語差很多,所以語言、文字並非統一,我認為不妥。 : 行話和次文化不應作為區分不同語言的標準。 : 若按此定義,台灣年輕一輩和老一輩的用語差很多, : 醫學專業人士和非醫學專業人士的術語也不同, : 鄉民和非鄉民的用語也不同,而且都互相聽不懂無法溝通, : 所以台灣的語言、文字不統一? : 英文是記錄英語的文字,法文是記錄法語的文字; : 白話文是記錄「白話語」的文字, : 文言文是記錄「文言語」的文字。 : 若要白話文、要「我手寫我口」,統一文字就勢必統一語言; : 若要不統一語言而統一文字,那就得放棄白話文。 : 「白話語」和「文言語」是通稱,而非特定的語言, : 通俗地講就是「語音」和「讀音」。 : 漢語體系下的各「方言」有個共同特色: : 具備明顯不同的白話與文言二套唸法(與其他語系相比), : 「白」唸二聲擺是語音,但也唸「伯」的讀音, : 像閩語的零到九也有語讀和文讀二套唸法。 : 古人日常生話講的是語音,但唸起文言文多半用專門的讀音去唸, : (但現代北京語和白話文流行久了,用讀音去讀文言文的人也少了) : 古代另有專門記錄白話的白話文,也是用白話讀, : 但相對較非主流不受重視,失傳也多。 : 不同「方言」(語言)的「白話語」說法不同,寫出的白話文因而不同, : 比如現代中國有北京語白話文,香港有粵語白話文,閩語有閩語白話文, : 但除非另外學過,否則各自無法互相理解; : 不同「方言」(語言)的「文言語」說法不同,但寫出來的文言文卻是相同的, : 一篇文言文、或唐詩、或宋詞,可以用北京語讀,也可以用閩語、粵語讀, : 但互相無法聽懂。 閩南語的文白讀是兩套讀音系統 不是用來表達文言文的念法 你高興的話 你也可以都用白讀來念文言文 或都用文讀來念文言文 中國的其他方言區 文白讀系統都沒有像閩南語區隔得這麼像兩套系統 好比「白」以前應該會有學過什麼語音ㄅㄞ/ 讀音ㄅㄛ/ 這就是北京方言區的文白讀 大家都知道這種事 但是文白讀不是拿來表達文言文用的 : 古代中國因為同一套文言文允許用各地不同「方言」的文讀去唸, : 因而能達到『語言不同而文字統一』。 : 有時各地人士要做官或幹嘛,亦有口語上交通的要求, : 不同的朝代也都有所謂的「官話」,即是統一的語言。 以上這四句的推論是對的 但是「文讀」二字是贅字 : 歐洲曾有相當長一段時間以拉丁文為共通文字, : 但與中國不同的是,他們也以拉丁語作為共通語言, : 因為拉丁文只能用拉丁語讀。 : 儘管有所謂「德式拉丁語」、「X式拉丁語」,但它們只能視為不同腔調的拉丁語, : 就像台灣人和大陸人講的北京話,本質上還是北京話,彼此互相聽得懂; : 拉丁文寫成的文章不能用德語、法語去唸,這點和文言文是不同的。 ...這點跟中國有什麼不一樣? 拉丁文用拉丁語念 日耳曼人念德式腔 拉丁人念義式腔 但是日耳曼人平常說德語 拉丁人說義大利語或西班牙語、葡萄牙語 文言文用官話念 各省腔調不同 但是南方人平常說各自的方言 閩語、滬語、粵語 你所說什麼拉丁文不能用德法語去念 這個說法真的很怪 聽不懂你在說什麼 : 最後做個簡表總結: :        古代中國    古代歐洲  現代「中國」    現代歐洲 : 統一的文字  漢文文言文   拉丁文   漢文北京話白話文  未統一 : (「方言」文讀) : 統一的語言  官話      拉丁語   北京話       未統一 照你這樣定義 那你還可以加一行 現代世界 統一的文字 英文 統一的語言 英語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231.66.15

01/04 06:03, , 1F
推…原原po只是把範圍拉大然後說,你看大家都統一了…
01/04 06:03, 1F

01/04 06:04, , 2F
這就跟本來在討論各人種民族的差異…結果直接說吵什麼
01/04 06:04, 2F

01/04 06:05, , 3F
吵,大家都地球人一樣…雖然是對的,但沒意義
01/04 06:05, 3F

01/06 10:58, , 4F
國際語言=英文 所以地球也統一了 這種叫交流平台還不算統一..
01/06 10:58, 4F

01/06 10:59, , 5F
統一是種比例問題 互相交流久了就會統一 但一定會有鄉下人
01/06 10:59, 5F

01/06 11:00, , 6F
在地老人很少交流 最快的統一方式就是大家都看同一種媒體
01/06 11:00, 6F

01/06 11:02, , 7F
資訊不發達時就算同一國家也是有名無實 教育,網路就成了關鍵
01/06 11:02, 7F
文章代碼(AID): #1BGGzCk9 (ask-wh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4 之 45 篇):
文章代碼(AID): #1BGGzCk9 (ask-w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