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思辯] 能源與價錢

看板ask-why作者 (怎麼啦)時間15年前 (2009/05/23 20:19), 編輯推噓1(105)
留言6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 引述《sitos (麥子)》之銘言: : 最近看到有些產品,號稱很環保,但是當然就價值不斐。 : 就會有人說,做這些是為了環保,所以要不計成本。 : 以前我都認為這種論述是對的, : 但是現在減碳(二氧化碳)也套用一樣的模式, : 我覺得不太能理解。 : 二氧化碳大概就是目前人類使用能源以後的主要副產品, : 而一個商品或服務的價值,和背後的成本呈現正相關。 : 而且大多時候和勞動成本及運輸成本相關, : 這兩樣東西一樣可以換成能源的成本,最後換成排碳量。 : 如果可以盡可能使用低價的產品,也就是使用製造上耗能較少的產品, : 不就同時可以減少使用這個產品從起端到末端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 以單車為例,騎單車其實未必比較環保,高單價的單車製作很耗能, : 買一台單車就直接承受了這些成本,大眾運輸也許耗能還更少。 : 很多論述都只看使用時的狀況,卻不考慮產品生產的排碳量, : 用這樣去訴求節能減碳很奇怪。 : 能不能透過某種精確的論述,說明越便宜的東西就越環保呢? 一個商品的價值(價格?)是不是跟成本正相關 這件事情在經濟學中是滿難說的 但是先不論這個問題 就說為什麼一個宣稱環保的產品 價格通常會比不環保的產品貴? 合乎經濟學理論的論述是 因為污染的代價不是由生產者來負擔 而是所有人來負擔 所以有成本外部化 那些不環保的產品是強迫所有別人承擔更差的環境 而環保的產品則把這個外部成本反映出來 所以雖然它個別價格上比較貴 但所有人要付出的總成本卻是比較少的 以上是環保經濟學會說的事情 但是環境污染到底人類要付出多少代價? 個別的人願意對全人類付出多少代價來保護全人類共同生活的環境? 這個具體的東西被很多鼓吹環保的商人 用「無價」、「不可回復」之類的話語恐嚇之後 彷彿人類的存在就是罪惡 呼吸就是罪惡 大便就是污染 人類不如死光算了 像這種類似於傳教的論述就只是他們認為改弦更張太困難 所以藉由誇張的恐嚇 希望用非常不足的矯枉過正 來勉強達到一點改變 對於這些不能反應在市場價格裡的恐嚇 原則上經濟學是不討論的 有些有創意的經濟學家就規定了一些跟環保有關的法規來讓市場機制可以介入 好比說碳交易、污染權證交易 這裡的機制就是讓某種特定的污染程度可以被市場衡量價格的方式 也就是說 當碳交易成熟穩定的經濟體 其當地產品 我們的確可以說越便宜的產品 他整體來說是越低碳生產的(某程度被當作更環保) 不過 以台灣來說 台灣不可能參與這類環保協定 所以無從進入碳交易市場 也無從將這些污染市場化 而且碳交易的規則是有錢人玩弄窮人的規則 台灣不要進去玩也是比較有利的 所以要讓越便宜的東西越環保 這些環保人士還有很多路要走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0.24.118.101

05/23 22:36, , 1F
要讓便宜的東西更環保,是工程師與科學家的工作,不是
05/23 22:36, 1F

05/23 22:37, , 2F
環保教的傳教士在做
05/23 22:37, 2F

05/23 23:22, , 3F
感謝,我想一想再回應。 :)
05/23 23:22, 3F

05/24 02:34, , 4F
我想Oi大是不是口誤了. 如果環保產品把外部成本反映出來,那
05/24 02:34, 4F

05/24 02:35, , 5F
應該先要求不環保產品也把外部成本算進來吧? 要不然不可能
05/24 02:35, 5F

05/24 02:36, , 6F
進行合理的市場競爭啊...
05/24 02:36, 6F
文章代碼(AID): #1A5-d6A4 (ask-wh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 之 3 篇):
文章代碼(AID): #1A5-d6A4 (ask-w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