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為什麼現代人普遍會怕吃"蟲"

看板ask-why作者 (麥子)時間15年前 (2009/02/02 01:33), 編輯推噓3(303)
留言6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12 (看更多)
※ 引述《chenglap (無想流流星拳)》之銘言: : ※ 引述《ot32em (reverse(wasefo);)》之銘言: : : 也許有些人吃 : : 可是具我觀察好像是少數 : : 就算是電視節目播出 : : 也會歸類為"奇妙食物"的類別 : : 感覺得吃蟲是一個很好解決食物問題的一則選項 : : 可是好像都沒有在各主流的飲食文化上有流行 : : WHY? : 因為這絕不是一個解決食物問題的良好選項. : 假設你吃蟑螂, 到底你要吃多少蟑螂才能夠滿足你一天的營養需求? 別 : 以為蟑螂多, 如果要用來食用, 每天都要搜集這麼多蟑螂, 本來就是很 : 困難的事情. : 既然那並不是一個良好的選項, 那不流行正常不過. 能成為主食的食物 : , 基本原因就是大量生產. 這樣講似乎不完全正確。 如果要用來解決食物問題,這些食物來源不太可能是野生的,應該會豢養。 雖然昆蟲同重量的肉營養還是不如現在的主要蛋白質來源(牛羊豬雞), 但是同樣體積的養殖環境可以養的昆蟲重量遠比牛羊豬雞要多, 因為只要拿幾片木板疊一疊就可以立體化了。 之前上通識課時老師很努力地要說服大家,昆蟲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 主要就是因為養殖的成本比現在其它的養殖肉類低。 如果認真養殖蟑螂的話,一天要搜集那些量,應該不會太過困難。 但反過來講,外骨骼除了口感不佳以外,為了提升口感必須要更多的處理, 去除外骨骼不管是在料理或食用時完成,都是很費工的事情。 蝦蟹就算是珍饈,仍然不是主要的蛋白質來源,處理的成本相對較高。 不過也不是完全沒有民族以蟲作為主要的蛋白質來源, 在雲南的山區就有以濾捕水中昆蟲作為食物蛋白質來源的民族。 可能是因為其它蛋白質來源相對成本較高,對口感就無法那麼挑剔了。 -- 活著的目的是為主活 然後為主死 死亡的目的是為主死 然後為主活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0.248.178.71

02/02 03:57, , 1F
那觀感的部份呢?事實上很多人光是看就覺得噁心呢?
02/02 03:57, 1F

02/02 03:57, , 2F
這部份要如何解釋?
02/02 03:57, 2F

02/02 04:21, , 3F
吃習慣就不覺得噁心了: 臭豆腐
02/02 04:21, 3F

02/02 04:49, , 4F
蝦子看起來也很噁心啊 只是我們從小吃到大就不覺得
02/02 04:49, 4F

02/02 10:32, , 5F
我記得韓國人吃很多蜂俑的咧! 我吃覺得有無法忍受的怪味道
02/02 10:32, 5F

02/02 17:01, , 6F
外骨骼如此 但說到幼蟲呢..
02/02 17:01, 6F
文章代碼(AID): #19XTptZ- (ask-wh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3 之 12 篇):
文章代碼(AID): #19XTptZ- (ask-w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