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相聲與相聲劇的差別

看板XiangSheng作者 (黃小豪)時間15年前 (2009/05/06 00:52), 編輯推噓4(409)
留言13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9/14 (看更多)
※ 引述《floz (醉)》之銘言: : ※ 引述《FANTERRY (黃小豪)》之銘言: : 台上那個人 : 自稱是吳兆南還是王地寶有那麼大的差別嘛? 老實說 差別真的很大 我記得有一次看到劉增鍇在台上說自己沒談過戀愛時 被底下噓的差點說不下去 如果他今天是在扮演另一個角色 就不會造成這種狀況 角色的有無對於觀眾的接受 以及演員表達的方式有著極大的影響 並不是你所說的只是名字不一樣 只是你一直以為我說的只是名字不一樣 我所說的改名字 一直指的都是角色的扮演 : : 你先把劇裡面的每個人還原成他原本的名字 : : 再重新看看成不成立(在不另外更動劇本的情況下) : : 就知道差別有多大了 : : 白壇如果還叫金士傑 : : 我就不會相信他是一個大陸來的相聲演員 : : 如果今天李立群不叫自己王地寶 你也不會相信他在重慶大轟炸時躲防空 : 抱歉,在下資質駑鈍 : 實在不知道台上那人只報過一次的名子 : 居然決定了他是不是相聲~~ : 不管他叫李立群還是王地寶 我都知道他沒真的躲過防空 : 就像我也知道魏龍豪不可能帶兵打過白朗 : 他們都是假裝自己有過這樣的經歷 : 就算他在台上還是叫魏龍豪這個名字 : 那也不是實際的魏龍豪 : 更別提在倭瓜鏢中 表演者叫豆沙還是叫本名了~ 一樣的問題 另外李立群在劇中扮演的是相聲演員 是王地寶這個角色身為一個相聲大師 要讓他的觀眾認為他曾經躲過防空洞 而他的時代背景 躲過防空洞也並不奇怪 因此才能引起他所預設的觀眾的共鳴 (當時舞臺上的年代是抗戰時期 因此王地寶面對的觀眾也是抗戰時期的觀眾 而並非坐在台下那些8、90年代的觀眾) 魏龍豪前面說的這麼一大套 目的也是讓你相信他曾經帶過兵 你相不相信是一回事 起碼他做了合理的解釋 這時如果他換了一個名字 用一個角色進入 那只要他叫吳起 前面什麼都不用解釋 你就會相信他是東周時期的人 他如果取了一個大家都不熟的名字 那他想是什麼人就是什麼人 觀眾就不會去做這類的懷疑 演員也不用去解釋這些 你覺得換個名字不重要嗎? 侯冠群後來也說過討白朗 那時樊光耀也當眾質疑他 侯冠群接了一句"我是霍格華茲學院的" 這種理由牽不牽強 當然牽強 但如果他今天的名字不叫侯冠群 而是叫張三 樊光耀也不叫樊光耀 就叫李四 這時你就不會去質疑台上的時空背景 反正大家都是角色扮演 你說是何時就是何時 說是何地就是何地 另外 倭瓜鏢裡的魏龍豪還是叫魏龍豪 豆沙那些是他師父幫他取的小名 : : 我是沒看人這麼作過 : : 一段相聲如果沒有特殊需要 : : 為什麼要改變自己的名字 : : 就為了挑戰相聲和舞台劇的分野? : : 今天一個演員要在台上說自己是另一個人 : : 通常就是進入角色扮演的狀態 : : 如果他需要經過角色扮演才上台 那肯定是有問題的 : : 像樊光耀曾經化名樊星、舒宗浩曾經化名舒友 : : 不過目的是為了迴避一些現實生活層面的障礙 : : 而不是為了演出本身 : : 如果有實例再來討論這個問題會比較客觀一點 : : 不過你如果硬要現在要知道答案 我會先跟你說"那不是相聲" : : 但我必須再度強調 沒有實例之前 作這種判斷是沒有意義的 : 沒錯~我只是在探詢你所謂兩者之間的分野 : 原來真的只差 在台上報出的名字?! 前面回答過了 不要忽視改變名字背後的涵義 : 有很多的相聲 : 根本不強調是否在同一時空 : 如果給他個時空背景會更有趣的話 : 相聲又何必故步自封呢? : 一樣說倭瓜鏢這個段子 : 如果給台上一個一百年前北平的背景時空 : 它就不叫相聲了嘛 : 那身在現在的背景時空 : 他保鑣的故事又不那麼的真實~ : 而且難不成舞台劇只要開演前 : 先出來和觀眾說:今天有個故事要說給大家聽 : 就可以先把時空拉近來,再帶出去 : 就變成相聲了嘛? 要先問一下所謂不強調在同一時空的段子是指哪些 有例子才好討論 相聲的演出 本身就是共時空的表演 又為什麼要去"強調" 你把這種堅持當做故步自封 我卻把這種堅持當做藝術特色的展現 相聲的樂和共時空的性質 對我來說是一種特色 現在演大保鑣的確會遇到像你所說的問題 大部分的演員選擇的方式是 不處理 主要以保存為主 相聲要演員把事情說得跟真的一樣 但觀眾真能全信嗎? 當然不可能 雖然是假的事 可是就要當真的使 觀眾相信最好 不相信無所謂 但是故事要有他的合理性 另外你舉這個舞台劇的例子並不是太好 照你這種說法 也是把故事用演的演出來 還是落入了角色當中 落入異時空的陷阱 發揮點別的創意 說不定你也能創造新的劇種 : : 所以我沒有把這些趕出去 : : 你不用這麼擔心 : : 有時候的確真的是這樣 : : (不過目前看到的相聲劇,大多很難這麼簡單的處理) : : 但是就只差這樣 : : 這兩者的表演方式就完全不同了 : : 從第一人稱到第三人稱的角度差得非常多 : : 之前也有人問我"電視與我"算不算相聲 : : 當然可以算 : : 不過先得把時空性和角色扮演的問題先搞定了 : : 才能歸進來 : 增加了我這麼無意義的兩句話 : 就可以讓不是相聲的東西變成相聲 : 這樣的分野意義又有多大?? : 如果分野真的那麼小 : 那又為何要強調 : 不能用相聲的標準去討論相聲劇???? 一再強調 分野真的很大 而不是你所謂的很小 當然 在你眼中這好像只是很小的分野 但我只能說 好像 還有 你的文章讓我覺得你常常有意忽視我所強調的地方 希望只是我的錯覺 你要用相聲去討論相聲劇當中的相聲手法 當然可以 但你要用相聲去討論整個劇 那就顯得不足 : 你確實畫了一些標準線出來 : 先不提是否些許枝微末節的改動就可符合你的標準 : 我尚有一事不明 : 畫出這樣的限制 : 意義何在? : 相聲從開始到現在都是一樣的嘛 : 相聲的發展和演化,有沒有改變過 : 以前有改變的話?現在為何不能改變? 不要一直扣帽子 不是不能改變 而是改變的方式有沒有問題 你把相聲手法放到西方舞臺劇裡 然後說這是相聲的演化 感覺怪怪的吧 怎麼樣也是舞台劇的演化 這是一個主從關係的問題 相聲能不能從舞台劇或其他表演裡吸收東西 在相聲的主幹上往外開枝散葉 還是像現在一樣 把葉子插到舞台劇主幹上後說這是相聲 雖然很打高空 但我還是想說 相聲劇的爭論對我而言不只是相聲與劇的爭辯 而是整個文化對自己的認知和對自己的堅持 所謂"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而現在的文化就是傾向西學為體 中學愛用不用 在這樣的情形之下 我們能不能出去大聲的告訴人家 xxx是我們的東西 體用的重要性 遠比大家想得大的多 相聲劇的"體"是劇 而相聲是"用" 所以我說他是劇而不是相聲 相聲裡有柳活 很多唱戲的片段 這時相聲是"體" 而戲是"用" 像是坐唱數來寶 裡面絕大部分都是在打竹板 但依然相聲是"體" 而數來寶是"用" 而體用的差別有多大 我說不清楚 只能告訴你 "很大" 不過 我也不是什麼文化保存的激進者 只是很多時候常常有這樣的感嘆 -- 回馬槍再來一發 FL大(和我做個區隔)一直提到"只要你認為自己說的是相聲,你說的就是相聲"這句話 讓我想到馮翊綱常常問的一個問題"是誰告訴你相聲就應該是如何如何的" 後面還會接上"誰誰誰說的就一定對嗎?"(印象中是這樣 我不想舉證了) 其實我一直不知道 如果別人說的東西全部都可以用這句疑問句來否定 那他自己在舞台上說的這句話又何嘗不能這樣否定呢? 再者說 東廠僅一位裡一直再強調一個"灌輸" 很多東西是他故意要讓你相信那是真的 你真的相信反而落入他的陷阱中 "只要你認為自己說的是相聲,你說的就是相聲" 又何嘗不是一種洗腦式的灌輸 仔細想想 這句話有任何學理上的意義嗎? 沒有任何的定義 連舉的例子都非常的薄弱 請問鄧麗君和帕華洛帝唱歌跟大小聲有任何關係嗎? 應該是在節奏旋律等音樂性上比較相關吧 宋少卿是個人和別人怎麼看他有任何關係嗎? 這是個生物問題吧 相聲劇是不是相聲 跟他認不認為他在說相聲有任何關係嗎? 這是個藝術分類的問題吧 馮翊綱從一剛始就說他要灌輸了 觀眾還真就乖乖的接受他的灌輸 就這一點來說 不得不佩服他 -- "黃小豪 你這樣不行 帶女生出去就是要硬上" "禽獸!" "那你是要當寂寞的好人 還是有妹的禽獸?" "禽獸........"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8.97.59 ※ 編輯: FANTERRY 來自: 118.168.97.59 (05/06 01:10)

05/06 11:33, , 1F
專業
05/06 11:33, 1F

05/06 21:59, , 2F
恩恩 有沒有預設的角色 真的很重要
05/06 21:59, 2F

05/06 22:00, , 3F
不僅僅是報名字的問題,還有觀眾預設立場的問題
05/06 22:00, 3F

05/06 23:55, , 4F
我想~我大致了解你的立場了~~謝謝~
05/06 23:55, 4F

05/06 23:55, , 5F
不過我沒有一直提到那句話~~
05/06 23:55, 5F

05/06 23:56, , 6F
推文提過一次~也只是想說明"定義"是可以挑戰和討論的~
05/06 23:56, 6F

05/06 23:57, , 7F
至於沒又回你的部分有些可能是我誤判重點(資質駑鈍)
05/06 23:57, 7F

05/06 23:57, , 8F
有些是我認同~ 自然不用回~
05/06 23:57, 8F

05/07 07:42, , 9F
我印象中有兩次耶XD 謝謝你最近的質疑
05/07 07:42, 9F

05/07 07:42, , 10F
我也從中獲得了不少 整理了很多心得
05/07 07:42, 10F

05/07 13:08, , 11F
仔細看了一下真的只有一次,印象有誤,拍謝
05/07 13:08, 11F

05/10 01:43, , 12F
真的…名字要是沒改,觀眾也很難進入狀況。
05/10 01:43, 12F

05/10 01:45, , 13F
名字、角色的立場與說話內容的關聯其實很大。
05/10 01:45, 13F
文章代碼(AID): #1A06xgdc (XiangShe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A06xgdc (XiangS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