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維基百科應該有語體文版嗎?

看板Wikipedia作者 (☆天下第一蟲☆)時間17年前 (2007/07/10 00:43),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2 (看更多)
嗯…我先說明一下語體文好了… 我在這裡說的「語體文」,是指「用於記錄語文的文字」。 不同於「書面文」。 如果我錯了,或語體文有其它意思,請指正,我會感激你的! 我最近一直想,我們的zh.wikipedia.org是「中文維基百科」。 裡面的文章是用書面文「中文」來記錄知識。包括現在的白話文、文言文。 我認為,書面文比較正式,也比較適合用來記錄知識。 因為書面文是大家有共識的,使用中文的人都可以懂的,甚至是日本,韓國應該都不成問題。 而「語體文」就不同了。 即粵語、閩南語、客家話、贛語。 由這些語言而創造出來的拼音文字,即是他們的語體文。 我認為,在維基百科上使用這些文字不大恰當。 第一、這些語體文的拼音文字並沒有被普遍使用。 我以客家話來做例子。 客家話如大家所知的,有很多種腔調(如:四縣腔、海陸腔、饒平腔……) 而拼音文字最大的缺點就出來了,由這腔調不一樣,文字也會不一樣。 這樣的宮家話維基根本沒用。 而且,大陸的拼音方案和臺灣的也不一樣。 要怎麼被所有人接受? 第二、會用到中文白話書面文不常用到的字。 這點從粵語最容易看出來。 粵語沒有拼音文字,卻有很特殊的系統,即「粵語書面文」。 像「佢」,這個字在中文的白話書面文不常出現。此字即「他」 這會讓本來可在中文世界看得懂的東西變成看不懂。 第三、使用人數太少。 閩南語、客家話、粵語、贛語。這些語言都被歸類為「方言」 「方言」即地方的語文,只有有地緣關係的人會用。 維基百科是大家的百科,是眾志成城的結果。 使用方言的維基百科絕對沒法像中文維基百科的條目那麼多。 這讓「百科」變成有名無實。 沒辦法做到「知識的累積」。 其實,我認為問題會更多,我先寫到這裡了,請大家一起討論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27.116.233

07/10 01:24, , 1F
粵語沒拼音文字?那他們如何進行教學或電腦輸入呢?
07/10 01:24, 1F

07/10 09:24, , 2F
粵語有拼音,不過較不常作為文字使用(也還是有)
07/10 09:24, 2F
文章代碼(AID): #16acMx-O (Wikipedi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最舊先):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 之 22 篇):
文章代碼(AID): #16acMx-O (Wikip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