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三國時代有所謂的三大戰役

看板WarringState作者 (Peter)時間10年前 (2013/09/14 00:05),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5 (看更多)
※ 引述《gto7113167 (想不出來)》之銘言: : 也就是官渡、赤壁,以及夷陵(猇亭) : 那請問各位覺得日本戰國時代「最關鍵」的三大戰役是什麼呢? : 我個人是認為桶狹間、天王山(山崎),以及關原之戰 : 頭者造成了織田家的抬頭以及德川家的獨立 : 次者讓明智光秀只維持了三日天下(實際上是11天) : 末者因為小早川秀秋謀反,讓東軍如虎添翼 : 雖然不只他叛變,不過他的影響力及家康給他的賜封都是最大的。 : 如果小早川沒叛變,東軍西軍誰輸誰贏還很難說。縱使三成人緣很差(?) : 這個問題我PO到大陸討論區過,意外的沒有共識XD : 不過其中一位回覆者講的還蠻有意思的。 : 基於尊重原作者,錯別字或語意不通、標點符號之類的我就維持原樣不作更動 : 至於段落就看各位覺得需不需要再分段,請大家在推文告訴我XD : 以下是小弟手工用記事本將簡化繁: : 桶狹間之戰,戰國歷史第一應該是,這個影響太深遠了,織田信長的崛起,德川家康的獨 : 立都是建立在桶狹間之戰的基礎之上,不然日本1560年以後的歷史就完全和現實世界不一 : 樣了。可以說這是主導日本戰國時代進入收關的轉折點。 : 姊川合戰,覺得應該是第二。如果織田德川聯軍戰敗,恐怕日本的戰國時代會至少再繼續 : 50-100年。而且能打破戰國平衡混戰局面的當時看就是織田信長和德川家康有這個覺悟和 : 頭腦,其餘的無非還是想挾天子統諸侯的老思路,所以勢力大與不大是其次,有能力和思 : 想去開創一個新時代才是歷史的主題。 : 川中島合戰,這川中島的前後五次合戰,基本葬送了武田和上杉家兩位英雄當主的未來。 : 通過歷史證明這兩位都有足夠的能力去角逐天下,軍事能力均比織田信長強,行政手腕也 : 不弱於織田信長。但是這兩位武家人士,將人生的最有精力的壯年都奉獻給了川中島,而 : 且兩年常年的衝突造成了西國織田家一家獨大的局面,等到他們回過神來準備上洛的時候 : ,基本上已經失去了天時地利人和。所以兩位都是壯志未酬鎩羽而歸後鬱鬱而終。如果沒 : 有川中島合戰,兩位英雄人物任意一人早十年籌備上洛,估計畿內的局勢會發生翻天覆地 : 的變化,不過就像上面提到的,日本的戰國時代可能還會繼續延續50-100,最終鹿死誰手 : 又是一段截然不同的歷史。 日本戰國還是屬於封建時代,而且勢力太多太小,很難跟三國時代的大規模戰役做比較。 我覺得也許可以從"決定天下的大勢"或"決定歷史的走向"這點來比較。 以這個條件來看的話,我會覺得是: 應仁之亂: 從將軍家的繼承人之爭擴大到管領的繼承人之爭,最後擴大到全國各地諸侯集結到兩派之 下大混戰。 這期間使得室町幕府的威信徹底淪喪,連帶使得許多鎌倉時代以來的武家名門也在循環內 鬥中衰落,造成下剋上的風氣鼎盛。 也造成中世莊園經濟的逐漸崩潰。 船岡山之戰: 這場戰役可以說是應仁以來的延續,規模不如應仁,戰爭過程也沒什麼可歌可泣的故事。 主要就是細川家、畠山家分裂各自擁立一個將軍的內鬥,直到大內義興率領西國國人聯軍 進京控制了京都周邊,連續打了七八年,最後因為國人紛紛叛離而黯然退出京城。 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趨勢,就是國人的崛起。像是尼子經久原本在大內麾下,卻自己返回 國內擴大勢力。其他像是毛利、吉川、高橋、小早川也是,最後還搞個國人一揆反抗守護 的統治。 也許大內義興和同時期其他大名最終體認到,與其在京都爭奪幕府的虛名,不如好好統合 領國內的土豪,厚植自己的實力。 同一時期還有今川氏親入侵遠江、三河,北條早雲攻佔關東;還沒有衰亡的守護大名也紛 紛制定分國法度轉型成戰國大名。 自大內義興之後到織田信長之前,上洛之舉只限於近畿一帶的大名爭權奪利,不再影響天 下大勢。 關原之戰: 除了是應仁以來最大規模的內戰之外,原先大家都預想會像應仁一樣演變成長期消耗戰, 沒想到戰爭一天就決定勝負,德川家康獲勝後掌握了天下大權,開創江戶幕府結束戰國時 代,這個比較沒有疑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2.105.246.235
文章代碼(AID): #1ICpVFjH (WarringStat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ICpVFjH (WarringSt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