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豐臣征朝軍與滿洲八旗軍

看板WarringState作者 (魔法設計師)時間16年前 (2008/07/18 16:47), 編輯推噓1(103)
留言4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1/31 (看更多)
※ 引述《LUDWIN (暑假已經過完了)》之銘言: 恕刪 : 那就是M兄和在下的標準不同了XD : 我是覺得比較還是要以同時代同地區的對手相比為準 恕刪 關於比較,我覺得是要看題目的情境,原來是在討論「砲兵」的問題,之前大家 討論到了明國跟日本的不同,很明顯的明國是個極度中央集權的國家,日本還在 封建時代。說回砲兵,從生產方面看,全日本當時的砲屈指可數,而且還要外購 ,明朝除了自己研發外也有copy外國的砲,然後可以自己生產,從運用上,日本 還沒有專屬的「砲兵營」(可能全日本的砲兵只能組成一個砲連吧?),明朝不 但有這種編制,而且還已經進入了野戰砲兵的用法,而不只是攻城而已。朝鮮七 年之戰時,兩方火力的差距就非常的懸殊。會有這種差距,「砲兵」在陸軍發展 史上,相對步騎而言,是科技兵種,是很貴的部隊,它的研發、它的生產、保養 等等,不是一個封建政權有能力、有財力養得起的。 日本戰國跟明朝的時候是這樣,400 年後,中日戰爭的時候,就顛導過來,當時 日本已經脫胎換骨成中央集權的國家,但中國還沒從封建升級完成,就被日本快 攻,國家沒有真正的統一,武器都是各軍系軍頭各養各的,光看砲兵火力,高下 就立判了,日本又多射程又遠,還都是自己做的,每個部隊都有充足的火力支援 ,反觀開戰時的中國,不看什麼滇系、桂系還是西北軍軍閥,看當時他們名義上 的共主:幕府將軍蔣公介石(他當時只是國府「軍事委員長」喔)的中央軍,是 砲兵質量最好的,但是砲都必須跟德國外購,當時國府自己的財力也只夠養幾個 獨立砲兵旅、團,由軍政部直轄,哪個戰區需要火力,才投入其中支援那邊作戰 的幾個師,而日本是師自己就有師砲兵了,更不用說地區性的軍閥的砲兵能有多 好的水準,很多開戰時還只會用肉眼進行直接射擊,打起來二二六六,對手的野 戰砲兵可是遠距離間接射擊的地圖兵器呢。 我自己下個結論,回看十六世紀,做砲需要相當的技術、資本、知識力、運用法 ,不是「做砲就是做比較大管的槍,會做槍就會做砲」那麼簡單,砲要做的出來 ,射出去打得死人,自己人還不會打幾發後被膛炸炸死,那後面需要很多的制度 、條件的配合才行。 -- 米哭唱出你的心聲!第2彈 小折篇 http://0rz.tw/3b4jl 我的網誌:http://magicdesign.blogspot.com/ ----------------------------------------------- 需要白紙黑字的維基百科?請找薇琦姑娘! http://wikigirl.url.tw/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56.157.129 ※ 編輯: mgdesigner 來自: 61.56.157.129 (07/18 16:54)

07/18 18:07, , 1F
抗戰時,中國是工業初期,日本是工業中期,這樣比才對
07/18 18:07, 1F

07/18 23:35, , 2F
同意,不過M大我其實是比較不同時期的日本XD
07/18 23:35, 2F

07/19 11:04, , 3F
瞭解,感謝m兄的討論
07/19 11:04, 3F

07/20 00:41, , 4F
不會,你客氣了~_~
07/20 00:41, 4F
sry 我自打嘴包一下,原來是已經從砲講到弩,然後才講到政治制度的不同對生產力 產生的影響,這篇的原來的舉例有一點失當XD 我想,度量衡的強制統一、以集權方式進行資本的集中、形成可被管理的加工廠群等 等,這跟政治制度脫離不了關係,也才能生產較複雜的工業產品。 ※ 編輯: mgdesigner 來自: 61.56.157.129 (07/20 01:16)
文章代碼(AID): #18W5Ybpu (WarringStat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8W5Ybpu (WarringSt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