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豐臣家的討論

看板WarringState作者 (日本戰國小板僕)時間22年前 (2002/03/18 03:4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0/18 (看更多)
※ 引述《pleiade (六翼天使)》之銘言: : ※ 引述《hcju (hcju)》之銘言: : 他卻企圖建立一個中央集權的中央政府(所以五奉行直屬中央), : 希望能「用有能力的中央政府統御強大的封國」, : 不過這種方法在西漢的「七國之亂」時已經被證實: : 如果封建國的力量強大得足以與中央政府抗衡, : 那麼這種制度就等於是把水庫建在斷層帶上頭一樣,一個地震, : 水庫可能隨時會崩壞、大家可能隨時會被淹死。 : 豐臣秀吉殺秀次,理由不過是為了怕秀次日後「擋了我兒秀賴的路」, : 而他殺利休,說法眾說紛紜、百家爭鳴,但是我們可以肯定: : 不管這是不是主因、或者是在秀吉的決策過程中被列為第幾要素, : 但是秀吉殺利休,必然也有「為根基淺薄的豐臣政權剷除潛在威脅」的因素在。 : 不過不論秀吉在中央政府制度上下了多少用心, : 他卻是從頭到尾都沒有給五奉行跟他們的權力一樣的領地, : 而且就是他知道五奉行、五大老之間,也存在著許多利害關係的矛盾, : 他也完全沒有「我要設法解決這個問題」的行動, 看了前面諸位的討論,我有一個疑惑。就是秀吉是否在實行中央集權。 不知道大家的看法如何? 以七國之亂而言,主要是文帝採用賈誼『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建議, 將齊分為七,淮南分為三。而景帝更採納晁錯的《削藩策》大肆削藩, 以削弱大藩實力。但秀吉卻反倒是以征伐朝鮮來取代消極的削藩政策, 對於主要大名反而以倍數加封,家康由百萬石躍升兩百五十萬石, 上杉景勝由五十六萬石躍昇一百二十萬石,前田家也躍升百萬石。 也許光看其一,比如說家康移封關八州,或可解釋成一時的失策, 但數者皆如此,就必須得視作為這是秀吉的既定政策。 我曾經想過,秀吉這種向外擴張的行動,是否如同江戶幕府築城那樣, 是以削弱諸大名的實力為真正目的。但是這個想法很快就被自己推翻, 因為除了毛利輝元外,德川家康、前田利家、蒲生氏鄉..等主要大名, 根本一步也沒踏上朝鮮,更不用說有什麼軍事上的損失。 如果說五奉行就是中央集權的代表,老實說我並不贊同這種說法。 首先,根據學者桑田忠親等的考證,五奉行是到秀吉死前才成立, 在這之前,秀吉的奉行有數十人之多。 如果說中央集權是秀吉死前予以實行,也有盲點存在, 因為根據秀吉的遺言與五大老、五奉行所提出的誓書, 很明顯地是採取合議制的態度,對於決策五奉行的地位並沒有比較高。 其次,即使是如《太閤記》所言,天正十三年(1585)就已設立五奉行, 但我們觀察五奉行的職務,除了檢地之外, 幾乎無法干涉主要大名的人事、軍事、財政....等領內事務, 那麼說謂中央集權的代表究竟何在? 再其次,五奉行的領地,沒有超過二十萬石, 就連官位也無法與五大老抗衡, 如果說是秀吉刻意忽略的結果, 又怎能說明是真有意藉五奉行實行中央集權? 以上是在下不解的地方。其實我現在有點相信山岡莊八老師的觀點, 或許秀吉對家康、利家他們真的是彼此信任,而沒有敵對的想法吧。 -- 散り殘る紅葉はことにいとおしき 秋の名殘はこればかりぞと --石田三成 -- ※ 編輯: BlueGarfield 來自: 61.216.33.77 (03/18 03:47)
文章代碼(AID): #ybFB400 (WarringStat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ybFB400 (WarringSt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