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東晉在北伐上為何能比南宋強?

看板Warfare作者 (皇元界朝)時間3年前 (2020/12/20 16:18), 3年前編輯推噓18(18057)
留言75則, 13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2/4 (看更多)
※ 引述《s386644187 (痕風幻滅)》之銘言: : 雖說五胡政權大多存在國祚不長,且多處於分裂狀態,不如遼、金穩固 : 但當時的南北差距也更大,東晉朝廷有較大掌控力的僅在揚、荊 : 且開發程度僅有東吳那寥寥數十年,荊州又多在門閥手中,致使荊揚對立 : 人口上,而佔據東北的前燕就有900萬人口(比三國加起來還多) : 統一北方的前秦更能一次動員上百萬大軍 : 東晉就算加上南渡人口,能有五百萬就不錯,兵力上也落在1X-2X萬 : 內部更是隱患重重,內亂不斷 : 而南宋有著歷經六朝到唐(北)宋開發800年的江左,以及淮南、巴蜀等地區 : 生產力、人口、經濟實力都勝過北方,朝廷也掌握實權,能夠調動全國資源 : 軍弱臣強、內鬨不斷的東晉,百年間北伐能從未間斷 : 數次收復舊都,軍隊最遠到達黃河以北,戰果僅次於明初的洪武北伐 : 手牌遠比東晉好看的南宋,卻不論北伐志向還是成果都不如東晉 : 是哪方面造成這種兩者在軍事成績上的差異? 個人觀點: 1.五胡北方國家不如金朝蒙古帝國強大與穩定: 東晉碰到最強大的對手就是前秦和前燕 前秦苻堅看似英明仁慈,但實際上對於異族的控制頗為失策 他對亡國貴族不謹慎監控,又將他們分散到各地當地方長官 軍事上對外戰爭也多不使用異族軍隊,結果氐族軍在各滅國戰爭 消耗殆盡,而異族實力完全無損,導致淝水戰後異族紛紛復國 傳統觀點總是將此歸咎於是異族們早就心懷不軌,想趁機起事 但如果設身處地從當時的時空背景來看,異族掌握地方政權 而本身實力又無損,中央氐族軍大部潰散,那麼這些舊皇族 想復國,完全是大好機會,不去做反而是對不起自己祖宗吧~ 對照稍早的大暴君石虎,這位桀紂之君在掌控異族上反而 非常高明,將氐族、羌族部落集中管理,對外戰爭也善用 異族軍隊,尤其是鎮壓梁犢之役,以少數羯族軍隊監控氐羌軍 消滅叛軍,事後再給氐羌首領封官授爵,兩手策略運用相當得宜。 而後世的蒙古帝國做法也類似石虎的策略,只是蒙古軍更加強大。 前燕皇帝慕容儁野心很大,竟想挾著滅後趙之威,徵兵150萬 兩路出兵遠征前秦和東晉,一舉統一天下,比苻堅更狂。 但在慕容恪極力勸諫下,才打消此意。不久慕容儁慕容恪相繼病亡 主政的慕容評竟然比西晉賈充更不如,極力打壓有才能的慕容垂, 導致桓溫北伐前燕,勢如破竹。還好慕容垂在亡國之際挺身而出, 擊敗桓溫,前燕才免於滅亡,但慕容評逼走慕容垂,流亡前秦後, 前燕也算結束了。 2. 南宋對武官限制比東晉嚴格許多: 這個應該是老課題了,我們知道南宋高宗對武將是很疑忌的,岳飛 不用說是被宋高宗的疑心病害死了,而韓世忠、劉錡這類聽話的, 照樣冷凍起來。後期對上蒙古帝國,那更加是不可能有希望北伐成功, 野戰能力完全不在同個水準之中。 而東晉謝氏家族雖是忠誠於皇室,但政治權力上已經算是權臣等級, 對外戰爭的調動上自然比較隨心所欲,不受掣軸。 桓溫、劉裕不用說,典型的權臣,而劉裕的軍事才能又更驚人。 以上這兩點,是我認為東晉與南宋北伐結果有差距的最重要因素。 -- 人臣亦各為其主,卿勇蓋諸將,天生英豪,其偶然邪? 吾見卿,甘心瞑目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3.66.13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608452300.A.DA7.html ※ 編輯: hgt (123.193.66.139 臺灣), 12/20/2020 16:27:13

12/20 16:59, 3年前 , 1F
本身寒門出身的劉裕 用人重才不重門第 對戰力幫助應不小?
12/20 16:59, 1F

12/20 17:18, 3年前 , 2F
如果沒謝艾說不定石虎能統一北方 雖然後趙還是會亡就是了
12/20 17:18, 2F
你忘了在遼東的慕容燕的"龍城飛將"們?? 石虎也是被他們打得大敗呀XD

12/20 17:48, 3年前 , 3F
當時的北朝都是一鼓作氣的擴張 但不想遼金元那樣接地
12/20 17:48, 3F

12/20 17:48, 3年前 , 4F
氣下去 所以就常常來的快去的也快吧 南宋則是將領真
12/20 17:48, 4F

12/20 17:48, 3年前 , 5F
的一直都很弱...
12/20 17:48, 5F

12/20 17:49, 3年前 , 6F
中興四將後都沒啥全方面的大將 應該跟養成還有環境有
12/20 17:49, 6F

12/20 17:49, 3年前 , 7F
12/20 17:49, 7F
※ 編輯: hgt (123.193.66.139 臺灣), 12/20/2020 18:16:50

12/20 19:00, 3年前 , 8F
個人觀點,北方民族的科技在隋唐得到快速發展
12/20 19:00, 8F

12/20 19:00, 3年前 , 9F
無論農業技術,冶金技術和典章制度都遠非南北朝時可比的
12/20 19:00, 9F

12/20 19:03, 3年前 , 10F
和遼金夏相比宋也沒有明顯的科技優勢了,且又欠缺獸力
12/20 19:03, 10F

12/20 19:04, 3年前 , 11F
連西夏這個小國在鍛造兵器和鎧甲的技術都名聞史書
12/20 19:04, 11F

12/20 19:07, 3年前 , 12F
遼國在史書農產規模和農產量也不是南北朝時的胡人可比
12/20 19:07, 12F

12/20 19:09, 3年前 , 13F
與其說宋朝變弱了,不如說科技傳播發展使北方政權變強大
12/20 19:09, 13F
這是個原因,但我認為政治制度的確立對這些胡人國家更重要 十六國的政治制度明顯比遼金更粗糙(蒙古也粗糙,但是因為 成吉思汗的權威以及其個人能力,向心力反而很強,不像五胡之間 會打來打去),政治不穩就不可能再向外擴張了,北魏就是個好例子 胡靈太后時期農民起義多到不行,可以說政令不出洛陽,才會有 陳慶之這麼誇張的北伐戰績,因為北魏當時根本快等於無政府狀態了。

12/20 20:16, 3年前 , 14F
東晉有太一之輪保謢,南宋沒有(欸
12/20 20:16, 14F

12/20 21:38, 3年前 , 15F
南明又比南宋更不能打,這怎麼解釋?
12/20 21:38, 15F

12/20 21:45, 3年前 , 16F
南明不能拿來類比吧 南明根本一盤散沙外內部還有一堆
12/20 21:45, 16F
南明會這麼快滅亡,我認為是崇禎的問題。 1.他堅持不南撤。 如果晉元帝司馬睿跑去北伐戰死,不待在南方好好搞,我覺得東晉 也很可能很快滅亡。 2.崇禎失去臣子們的信任: 西晉雖然上層八王亂搞,但是臣子們並沒有失去對皇帝的信任 就像前秦大臣權翼所說的"晉道雖微,未聞喪德,君臣和睦,上下同心。" 只要有正常點的皇帝,大家還有愛國勤王的信念。 但是崇禎搞到大家已經無所適從,完全只看他心情好壞來決定大事 這讓大家完全失去繼續勤王的信念了XD 況且這時候,王朝官僚也已經腐朽到不行了。

12/20 21:45, 3年前 , 17F
叛亂背刺中 東晉跟南宋南渡時後方還算穩也很快有個頭
12/20 21:45, 17F

12/20 22:04, 3年前 , 18F
宋朝退伍福利很好 將領老不休影響戰力
12/20 22:04, 18F

12/20 23:00, 3年前 , 19F
也是 慕容家族也是一個問題
12/20 23:00, 19F

12/20 23:09, 3年前 , 20F
不管南宋北宋 對軍人干政防得很嚴吧 不是無良將問題
12/20 23:09, 20F

12/20 23:09, 3年前 , 21F
印象連軍隊補給都另外拆分系統 不給軍人插手機會
12/20 23:09, 21F
※ 編輯: hgt (59.102.253.151 臺灣), 12/20/2020 23:41:22

12/20 23:55, 3年前 , 22F
我覺得還有一個原因:南宋建國初年往南退的太快了
12/20 23:55, 22F

12/20 23:56, 3年前 , 23F
東晉建國時依然有不少至少名義上效忠東晉的勢力在黃河一
12/20 23:56, 23F

12/20 23:56, 3年前 , 24F
帶反北方政權 吃下這些人和這些地也需要不少時間
12/20 23:56, 24F

12/20 23:57, 3年前 , 25F
不過趙構建國時拼命南逃造成領土雪崩式送給敵人
12/20 23:57, 25F

12/20 23:58, 3年前 , 26F
如果不要開局噴掉那麼多資源 南宋也不是不能一搏
12/20 23:58, 26F
南宋初期也有很多人在太行山打游擊啊,岳飛一開始也是跟王彥在黃河北方 打游擊。 雖然趙構逃的很快,但當時宋軍也的確不能戰,大把大把的宋軍被人數少的 金軍打的抱頭鼠竄啊XD 趙構對他們沒信心滿正常的 ※ 編輯: hgt (59.102.253.151 臺灣), 12/21/2020 00:28:41

12/21 00:37, 3年前 , 27F
趙構不是還逃到大海上 差點被活捉了
12/21 00:37, 27F

12/21 00:49, 3年前 , 28F
初期黃淮兩河之間還在互打吧 岳飛還差點打到開封
12/21 00:49, 28F

12/21 00:50, 3年前 , 29F
直到岳飛處死 簽約以淮河大散關為界才大勢底定吧
12/21 00:50, 29F

12/21 08:31, 3年前 , 30F
崇禎就跟徽欽二帝那樣與帝都共存還好拉 但後面沒有一
12/21 08:31, 30F

12/21 08:31, 3年前 , 31F
個很好且主力擁護的後繼人 直接走向宋末空有忠烈無力
12/21 08:31, 31F

12/21 08:31, 3年前 , 32F
回天的狀態 同一時間的北夷的狀態也不太一樣 金跟前
12/21 08:31, 32F

12/21 08:31, 3年前 , 33F
秦好像打到一個程度就北退了 但清是打了喘一下繼續打
12/21 08:31, 33F

12/21 08:31, 3年前 , 34F
沒給南朝太多時間整合盤整
12/21 08:31, 34F

12/21 10:03, 3年前 , 35F
南明各王推不出共主 晉朝各王在八王之亂死太多
12/21 10:03, 35F

12/21 10:03, 3年前 , 36F
南渡士族要推共主反而相對容易
12/21 10:03, 36F

12/21 12:50, 3年前 , 37F
明末沒派太子南渡去組備胎政權是敗筆
12/21 12:50, 37F

12/21 12:51, 3年前 , 38F
南明變成各派系軍閥各扶其主而內鬨
12/21 12:51, 38F

12/21 12:51, 3年前 , 39F
導致南明抵抗力遠不如國脈悠久的南宋
12/21 12:51, 39F

12/21 12:52, 3年前 , 40F
與帝都共存 只該是沒選擇的最後選擇
12/21 12:52, 40F

12/21 13:13, 3年前 , 41F
金軍當時缺水師能力 打到江南就想回師
12/21 13:13, 41F

12/21 13:13, 3年前 , 42F
所以趙構在海上飄時 其實並不危急
12/21 13:13, 42F

12/21 13:15, 3年前 , 43F
江蘇黃天蕩水戰 其實是金軍的撤退戰
12/21 13:15, 43F

12/21 13:17, 3年前 , 44F
船小又水路複雜怕被斷後 掠奪完已想北返
12/21 13:17, 44F

12/21 13:17, 3年前 , 45F
保存戰役掠奪成果
12/21 13:17, 45F

12/21 15:35, 3年前 , 46F
當年無論是先派太子南下或甚至直接皇帝南遷都有人提過
12/21 15:35, 46F

12/21 15:35, 3年前 , 47F
但是朝廷反對聲浪很大
12/21 15:35, 47F

12/21 16:23, 3年前 , 48F
官員怕一個主和或南遷 自己就社會性死亡了
12/21 16:23, 48F

12/21 16:23, 3年前 , 49F
反倒真的臨大節而變節投降的沒事XD
12/21 16:23, 49F

12/21 16:36, 3年前 , 50F
朝廷輿論基本也是無法阻止皇帝
12/21 16:36, 50F

12/21 16:37, 3年前 , 51F
如果有趙構的”果決”,恐怕隔天官員上朝
12/21 16:37, 51F

12/21 16:37, 3年前 , 52F
才發現我們家皇帝不見了....
12/21 16:37, 52F

12/21 16:47, 3年前 , 53F
崇禎連勸餉都募不到錢 還想南狩呢XD
12/21 16:47, 53F

12/21 17:39, 3年前 , 54F
崇禎十六年的正月朝賀只兩個,周延儒跟某不知名勳爵,
12/21 17:39, 54F

12/21 17:43, 3年前 , 55F
十七年一個都沒有。這說明皇帝連北京城內的官員都失去
12/21 17:43, 55F

12/21 17:47, 3年前 , 56F
威信,浩浩蕩蕩出行行駕怕是根本無妥當接應,躲皇城內
12/21 17:47, 56F

12/21 17:48, 3年前 , 57F
反倒是安全。我們後見之明,知道宣大軍除了周遇吉外,
12/21 17:48, 57F

12/21 17:51, 3年前 , 58F
全早就要降李闖,可當時崇禎不知啊,把剩下能打的京營
12/21 17:51, 58F

12/21 17:53, 3年前 , 59F
跟大砲交給李建泰支援宣大,等勤王師匯集京師。
12/21 17:53, 59F

12/21 17:55, 3年前 , 60F
崇禎即位以來,幾次北京被圍危機都是這樣撐過去。
12/21 17:55, 60F

12/21 19:45, 3年前 , 61F
樓上意思是倘崇禎當年真的南狩,身邊無足夠武力自保
12/21 19:45, 61F

12/21 19:45, 3年前 , 62F
搞不好半途讓土匪山賊啥的送去見朱元璋?
12/21 19:45, 62F
我不這麼悲觀,福王、唐王身邊的護衛難道比崇禎多?? 清軍沒來之前,也是當皇帝當得好好的 說崇禎南撤就會有問題,未免牽強 ※ 編輯: hgt (123.110.233.19 臺灣), 12/21/2020 19:53:37

12/21 20:03, 3年前 , 63F
明末真得感覺是被一群嘴砲鄉民誤國 萬人響應一人到場 先
12/21 20:03, 63F

12/21 20:03, 3年前 , 64F
跑再說XD
12/21 20:03, 64F

12/21 20:05, 3年前 , 65F
後面不是還有澎風攪屎棍史可法XD
12/21 20:05, 65F

12/21 21:06, 3年前 , 66F
南明對抗的清軍很一大部分都是史可法手下武將
12/21 21:06, 66F

12/21 21:12, 3年前 , 67F
崇禎曾經計畫南狩,由天津坐船出海。有沒想過為何不走
12/21 21:12, 67F

12/21 21:16, 3年前 , 68F
陸路,沿著大運河一帶。原因誰知,只能觀落陰,不過
12/21 21:16, 68F

12/21 21:17, 3年前 , 69F
吳橋兵變後,登萊一片糜爛,之後的軍頭劉澤清是啥玩意
12/21 21:17, 69F

12/21 21:19, 3年前 , 70F
恐怕皇帝心裡也有數。此外請參考哈佛中國史第五卷,
12/21 21:19, 70F

12/21 21:21, 3年前 , 71F
關於「崇禎之淵」時期各種災變如何蹂躪北直隸地區。
12/21 21:21, 71F

12/21 21:30, 3年前 , 72F
李闖進軍消息傳來,皇帝沒立即走,還想靠勤王度過危機
12/21 21:30, 72F

12/21 21:32, 3年前 , 73F
就當時現有的狀態判斷,崇禎說失策也是為難他了,畢竟
12/21 21:32, 73F

12/21 21:33, 3年前 , 74F
命運已經拋棄了他。
12/21 21:33, 74F

12/23 05:54, 3年前 , 75F
他是被朝臣勸退不是不能下吧
12/23 05:54, 75F
文章代碼(AID): #1VtmZCsd (Warfar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VtmZCsd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