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諾門罕事件「辻政信」遺留下來的手記

看板Warfare作者 (Oswyn)時間4年前 (2019/08/24 22:41), 4年前編輯推噓29(290101)
留言130則, 27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1
不知內容有無OP否,先不論讚同否、內容有點有趣。 颱風天青菜找點事做,想到看過這篇找出來整理整理。前陣子諾門罕相關討論中國到底 在二戰有沒有作用的一個日方參謀的看法。 內容主要只挑文中所〈節〉「辻政信」本人所書之,兼節部分評論與補充。 辻本人的背景、經歷什麼的應可略過不語了吧。 前面順序重組過,詳見原文,鳥翻有誤請指正。 ノモンハン事件 「作戦の神様」が遺していた失敗の本質手記 https://www.news-postseven.com/archives/20190723_1415757.html ◆死後五十年公開 手記來歷、「辻政信」的次男「毅」云: 「父親於昭和21(1946)年左右潜伏在中國南京。有個中國軍人秘密造訪我家, 說是受父親之托,送來了幾本密封的筆記本。其中包括了這本手記」 「父親說在他死後開封,去年、迎來了他去世50周年。平成也結束了,感覺昭和這個 時代越來越遠了,於是覺得讓大家也讀讀不是不錯嗎」 手記以〈父親寫給孩子們 於南京〉為題,是父親寫給兒子的信的形式,其內容為〈我 們為什麼會失敗〉分析了日軍敗因。 〈父より子供達へ 於南京〉〈我等は何故敗けたのか〉 〈如果沒有舉國在滿州的原野上打破強俄的歷史的話。現在中國的北半部分不用說、朝 鮮、日本也都是蘇聯的領土了,中國無疑會被列強分割〉 〈国を挙げて満州の野に強露を破った歴史がなかったら、今頃は支那(中国のこと)の 北半はもちろん、朝鮮もあるいは日本もソ連の領土になり、支那は列強に分割されてい ることは明断するを憚らない〉 通說認為日軍在諾門罕戰役大敗,但辻卻認為打敗了蘇聯軍隊。看起來是單純的強辯, 研究近現代史的國際政治學者福井雄三(東京国際大学教授)在評價手記為「歴史的発 見」的基礎上對辻的主張表示理解。 「近年來蘇聯方面的資料被公開,日軍被壓倒的說法是錯誤的。相對日本軍隊2萬5千 ,蘇聯軍隊投入了23萬大軍,反而是蘇聯方面的受害更大。 但是日本卻錯以為輸了,所以參加了外交談判,按照蘇聯的要求决定了國境線。他也是 基於這種認識,蘇聯方認識到日軍的實力才停止了侵略吧」 失敗的原因辻舉出是陸海軍的對立。 〈為了爭奪有限的國力,陛下的陸海軍引發了各種爭端。因此妨礙軍力的統一、導致作戰 的不統一這是萬人公認的〉 〈限られた国力を奪い合うことに陛下の陸海軍があさましき争いを各所に惹起し、従っ て、軍力の統一発揮を妨害し、作戦の不統一を来たしたことは万人の認むるところであ った〉 「無論哪個國家,陸軍為主海軍從屬是很普通的。但在日本,由於日俄戰爭中的日本海 海戰擊破了波羅的海艦隊,海軍的發言力大增,形成了與陸軍同格的另一個組織,預算 也被兩分,之後就變的對立了」(福井教授) 對曾是陸軍的辻來說對海軍的不滿是根深柢固的,〈大部分國民因隱含虛偽的戰況報導 (尤其特別是海軍)對戰爭的前景樂觀〉能看到這樣的記述。 〈国民の大部は虚偽隠せられたる戦況報道(特に海軍において甚だし)に戦争の前途を 楽観し〉 陸軍主張以蘇聯為假想敵的“北進論”,海軍主張向南洋進軍的“南進論”,但以諾門 罕事件和德國的蘇聯侵攻為契機,軍事方針轉換為南進。 「辻氏是否因為海軍的阻礙,無法實行自己心中的戰略而怨恨呢」(福井教授) ◆中國應該要成為我方(中国を味方にすべきだった) 〈以在日本軍的鐵蹄下阿諛奉承的背叛政權(成為日本傀儡的南京政府)為招牌在各地 樹立了獨立攻權,成立了既不能徹底擁護又不能無視稱為大東亞省的殖民省,反而被懷 疑誠意,東亞解放的真意被誤解為東亞侵略無法期待得到合作〉 〈日本軍の鉄蹄下に阿諛(あゆ)迎合した裏切り政権(日本の傀儡となった南京政府) を看板にして各所に独立政権を樹てたが、これを徹底的に擁護もできず無視もできず大 東亜省という植民省を作って、かえって誠意を疑われ、東亜解放の真義は東亜侵略と誤 解を抱きつつその協力を期待できなかった〉 如果將中國拉入陣營〈在中國節省一百萬的軍隊,如果與之合作的話,美國也不可能輕 易取勝,何況得到印度民族真心協助時,這場戰爭不是會輸的戰爭〉如此說道。 〈支那に百万の軍を節約し、これと提携して当たれば、米国も容易に勝つ見込みなく、 いわんやインド民族の心からの協力を得るにおいては、この戦争は負ける戦争ではなか った〉 進一步分析敗因之一「戰略的錯誤」有以下的論述。 〈以攻略緬甸後之勢解放印度,和德國一起,將土耳其拉入陣營,進攻「蘇伊士」或攻 擊蘇聯,如果擊斃一方的強敵,今天的事態就會改變吧。但是松岡(洋右)外相以天皇 的名義剛簽定不可侵犯條約,不像「希特勒」那樣背叛的地方很有日本人的風格。既然 如此應該前進攻擊印度,數年後敵方的準備完成才第一次想要攻略「因帕爾」只能束手 無策〉 〈ビルマ攻略後の勢いでインドを解放し、ドイツと共に、トルコを陣営に入れ、「スエ ズ」を衝くか、あるいはソ連を攻撃して、一方の強敵を斃しておけば、今日の事態は変 わっていただろう。しかし、松岡(洋右)外相が天皇の名において締結したばかりの不 可侵条約が、「ヒットラー」のように裏切れなかったところに日本人らしさがあった。 しからば、進んでインドを衝くべきであったが、数年後敵の準備完成してから初めて、 「インパール」を攻略しようとして、手も足も出なかった〉 雖然有點難懂,但是這裡明示了兩個方案。 第一、繼中國之後解放印度,拉成同伴,與德國和土耳其聯手,壓制連接歐洲和亞洲海 道的蘇伊士運河作戰。 辻敘述道〈相信日本一國能夠打贏這場戰爭的人們,連世界正走向數個聯合國家集團的 大勢都無法看清〉,沒能形成國家聯合也是失敗的原因。 〈日本一国でこの戦争に勝てると信じた人たちは、世界が数個の連合国家集団に向 かいつつあるの大勢さえ見透かし得ず〉 第二、是撕毀日蘇互不侵犯條約攻擊蘇聯這樣的作戰。 「他說德國入侵蘇聯時,日本也應該撕毀日蘇互不侵犯條約,由東西將蘇聯夾擊。如此 一來,蘇聯的戰力被分割,史達林格勒與列寧格勒都可能陷落。 英國首相邱吉爾也在戰後出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中說道,德國入侵蘇聯時, 日本沒有北進,而是南進是最大的幸運,與辻的主張一致」(福井教授) ◆是客觀、還是不負責任 辻列舉的敗因還有很多。 〈在徹底鎮壓封鎖言論之後,只有傲慢的上級軍人與的低能官僚在自以為是(專政)〉 這樣罵軍隊幹部及官僚無能。〈科學水準低、工業力薄弱〉列舉了科學振興的失敗。〈 糧食問題是戰敗的根本原因〉批判了輕視農村的政策。 〈さんざん言論を弾圧封鎖した後にはただ上級軍人の驕慢と低能なる官僚の独善とがあ った〉〈科学の水準低く工業力薄弱であったことである〉〈食糧問題は敗戦の根本原因〉 辻這些指摘,與戰後研究者們分析日本軍敗因的暢銷書『失敗の本質』的記述重疊。策 劃作戰的參謀自己,很早就做了同樣的分析。 福井教授評價道「這樣的分析是辻在戰後不久的昭和21(1946)年,在中國潜伏 中的情况下所寫的不禁感到驚訝」。 但另一方面,對處於陸軍參謀的立場卻過於冷靜的分析「明明是當事者太不負責任了」 也有這樣的批判。盡管如此,日軍的中心人物大多在戰爭結束時自殺,或者作為戰犯處 刑。生還者幾乎沒有對戰爭做出總結就加入了鬼籍。 從中發現這篇手記無疑是思考「那場戰爭為什麼會失敗」的一大線索。 ※工商時間 再者、手記的全文將收錄於7月底再版的辻的回憶錄『潜行三千里 完全版』中。 ※週刊ポスト2019年8月2日号 -- 人間五十年、化天のうちを比ぶれば、夢幻の如くなり ^,,,^ 一度生を享け、滅せぬもののあるべきか (ω)\m/ NOBUMETAL DEATH!!('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30.207.6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566657660.A.B22.html

08/24 22:54, 4年前 , 1F
辻政信做作戰計畫的能力真的是有問題, 這評價看來不假
08/24 22:54, 1F

08/24 22:55, 4年前 , 2F
難怪是會被拿來跟牟田口放在一起的男人 @@
08/24 22:55, 2F

08/24 22:56, 4年前 , 3F
北進是死路 日本陸軍糟糕的後勤要怎麼通過西伯利亞?
08/24 22:56, 3F

08/24 22:57, 4年前 , 4F
南進奪取東南亞和印度的作戰希望比較高 可是和英國為
08/24 22:57, 4F

08/24 22:57, 4年前 , 5F
的話 史實中美國就出手了
08/24 22:57, 5F

08/24 23:00, 4年前 , 6F
與英國為敵的話 史實中美國就出手了
08/24 23:00, 6F

08/24 23:06, 4年前 , 7F
他的看法等於承認中國的確拖住日本兵力
08/24 23:06, 7F
實事上的確是拖住大軍無疑問啊 但拉成同伴難啦,日本這麼兇殘無德那來的誠意。日本戰略的最大問題就是 陸軍以為打一波中國就會屈服,海軍以為打一波美國就會屈服 結果陸軍陷入泥沼,海軍也如山本所想最後被產能怪獸給KO

08/24 23:23, 4年前 , 8F
就是個自以為是到極點 但事實通常都和他期待不同的參謀
08/24 23:23, 8F

08/24 23:24, 4年前 , 9F
所以如果把重點放在他對戰略的看法 是不是弄錯了什麼?
08/24 23:24, 9F

08/24 23:44, 4年前 , 10F
戰前昭和跟現在的中共在思想上真是越看越像
08/24 23:44, 10F

08/24 23:48, 4年前 , 11F
然後他自己就是完全無視上級命令喜歡亂搞的代表性人物
08/24 23:48, 11F

08/24 23:48, 4年前 , 12F
在制度正常一點的軍隊裡, 這種參謀早就送軍法了
08/24 23:48, 12F

08/24 23:52, 4年前 , 13F
日軍在北京都欺負到漢奸再次反水屠殺日僑了
08/24 23:52, 13F

08/24 23:53, 4年前 , 14F
拉攏佔領區居民的手段根本在跟納粹比爛
08/24 23:53, 14F
嘴上說東亞解放,但實際作為根本OX 跟德國在東歐一樣在心態上歧視對方怎麼可能一心合作

08/25 00:14, 4年前 , 15F
諾盟漢沒打輸因為我們沒出太多兵。。。奇杷啊
08/25 00:14, 15F
辻所想的應該是阻止了蘇聯的東亞擴張,兵力差是福井教授舉出的。

08/25 00:28, 4年前 , 16F
等等,蘇聯哪來的投入23萬大軍,這個算法不公平吧
08/25 00:28, 16F
只是照翻,實際參戰應該沒這麼海XD 不過蘇聯場上的軍力應該是有比日方多不少就是了

08/25 00:34, 4年前 , 17F
諾門罕就他搞出來的 他啥時候承認自己失敗了?
08/25 00:34, 17F

08/25 00:34, 4年前 , 18F
如果參謀自己亂搞失敗要槍斃 這位至少要被槍斃三四次
08/25 00:34, 18F

08/25 00:39, 4年前 , 19F
辻政信不覺得自己有錯啊,所謂絕對之惡的存在
08/25 00:39, 19F

08/25 00:40, 4年前 , 20F
這種人的手記只能反映他的內心狀態
08/25 00:40, 20F

08/25 00:45, 4年前 , 21F
實際參戰大概蘇聯五萬七千、日本三萬,蘇軍確實較多
08/25 00:45, 21F

08/25 01:06, 4年前 , 22F
輸贏和兵力有什麼關係, 因為兵力多就不算贏喔?
08/25 01:06, 22F

08/25 01:07, 4年前 , 23F
估計對方能用的兵力和實際差太多 不正是失敗的原因之一
08/25 01:07, 23F

08/25 01:36, 4年前 , 24F
不愧是和平四聖賢
08/25 01:36, 24F

08/25 09:03, 4年前 , 25F
蘇聯損失大很多。如果有辦法派更多兵力,看起來是可以打贏
08/25 09:03, 25F

08/25 09:27, 4年前 , 26F
其實就某些程度上來說,中國是應該要感謝日本的
08/25 09:27, 26F

08/25 09:28, 4年前 , 27F
不然庚子拳亂後,滿洲(或至少北滿洲)將成為羅剎國的一部分
08/25 09:28, 27F

08/25 09:46, 4年前 , 28F
蘇聯損失也沒到大很多的地步,而且日軍自己實際上能夠
08/25 09:46, 28F

08/25 09:46, 4年前 , 29F
西伯利亞有針葉林吧,草食民族日本人應該是能用精神力
08/25 09:46, 29F

08/25 09:46, 4年前 , 30F
打過去,打到哪吃到哪,日本人不是應該比貝爺還強嗎?b
08/25 09:46, 30F

08/25 09:46, 4年前 , 31F
y牟田口
08/25 09:46, 31F

08/25 09:47, 4年前 , 32F
投入的最多到六萬(投入戰鬥的只有兩萬五),依舊比蘇聯
08/25 09:47, 32F

08/25 09:47, 4年前 , 33F
少,然後蘇聯也不斷增兵該地
08/25 09:47, 33F
所以辻才認為日本在諾門罕打破了當時蘇聯對東亞的野心、當時XD 所以辻才埋怨海軍分散了資源與造成了路線之爭 所以辻才懊悔百萬日軍分陷在中國戰場 若非如此對軸心國來說最佳的戰略還是德日夾擊蘇聯,而非美國夾擊ALL

08/25 11:54, 4年前 , 34F
美國夾擊All~XDDDDDD 世界工廠就是任性
08/25 11:54, 34F
還有 58 則推文
還有 1 段內文
08/27 10:44, 4年前 , 93F
為開戰搶油,反而因為戰爭消耗而大量噴油
08/27 10:44, 93F

08/27 10:45, 4年前 , 94F
結果戰爭燒的油永遠比運回的油還多
08/27 10:45, 94F

08/27 10:46, 4年前 , 95F
若像西班牙沒參戰,搞不好美國援蘇時
08/27 10:46, 95F

08/27 10:46, 4年前 , 96F
部分物資能談就近向日本採購轉運蘇聯
08/27 10:46, 96F

08/27 10:47, 4年前 , 97F
而美國可能因此放寬對侵占滿洲問題的施壓
08/27 10:47, 97F

08/27 10:48, 4年前 , 98F
但日本根本管不住前線激進派
08/27 10:48, 98F

08/27 10:49, 4年前 , 99F
也管不住後方法西斯基層
08/27 10:49, 99F
只是個人見解,不是見好就收而是因壓力而停止,日本人還是十分畏懼美國。 但最後走到太平洋戰爭還是要回頭來看幾個事件。 原先美國政府是孤立主義不積極介入歐亞的戰事。但日本入侵法屬印度支那觸 動了美國的底線。而日本入侵法屬印度支那起因在於對中國的外援由此通過。 就是因為以日本的國力一直無法使中國屈服,才拖到觸發上述事件。 而美國的反應是一次讓你吃到飽。斷油、經濟制裁,強硬要求日本全面退出中 國(一說不包含滿州?)。 日本入侵法屬印度支那時有認為這個會是美國的痛腳嗎?我想應該是沒有。 但美國借此事件做出的強硬態度(很故意想開戰)讓日本無法回頭。 沒油了,但老大哥說要油就退出中國。選哪個都吞不下去,只能另走偏鋒。 所以這已經不是前線激進派跟後方什麼的問題了。沒發現美國早挖坑在等你跳 才是重傷。

08/27 11:49, 4年前 , 100F
1940日本入侵印度支那北部時,美國沒有禁油
08/27 11:49, 100F

08/27 11:50, 4年前 , 101F
那時已經切斷國府外援管道,但只禁鋼鐵與銅
08/27 11:50, 101F

08/27 11:50, 4年前 , 102F
1941日本佔領印度支那南部已跟援助沒啥關連
08/27 11:50, 102F

08/27 11:51, 4年前 , 103F
這次才認真禁油+經濟制裁凍結在美資產
08/27 11:51, 103F

08/27 11:52, 4年前 , 104F
因為這是一刀插入英美南洋利益
08/27 11:52, 104F

08/27 11:52, 4年前 , 105F
全力制裁主要是西方海外資產被威脅
08/27 11:52, 105F

08/27 20:52, 4年前 , 106F
都怪美帝不一起退出海軍條約,不然船艦就不會是5:3而是10:1
08/27 20:52, 106F

08/27 20:54, 4年前 , 107F
海軍就會放棄開戰的選項,說不定說服陸軍一起撤兵呢
08/27 20:54, 107F

08/27 21:37, 4年前 , 108F
我記得東條是認為要搶資源,不能再用陸軍
08/27 21:37, 108F

08/27 21:37, 4年前 , 109F
因為陸軍還耗在中國,海軍卻仍有餘力
08/27 21:37, 109F

08/27 21:37, 4年前 , 110F
而海軍除了往南,沒別條路能發展
08/27 21:37, 110F

08/27 22:21, 4年前 , 111F
東條上等兵這評價不假啊 /_\
08/27 22:21, 111F

08/27 22:22, 4年前 , 112F
幾十年持續往極端發展的結果 就是有腦的軍人到不了高位
08/27 22:22, 112F

08/27 22:23, 4年前 , 113F
山本五十六掛點以後 連海軍的智力都不怎麼樣
08/27 22:23, 113F

08/27 22:24, 4年前 , 114F
應該回過頭再看一遍石原莞爾的計畫, 他是少數的正常腦
08/27 22:24, 114F

08/27 22:26, 4年前 , 115F
可惜他爬不上去
08/27 22:26, 115F

08/27 22:26, 4年前 , 116F
反而是東條上等兵暗中操盤最後又爬上首相之位
08/27 22:26, 116F

08/27 22:29, 4年前 , 117F
要不然皇道派戰略原則以及石原的戰略觀點才是正解
08/27 22:29, 117F

08/27 22:31, 4年前 , 118F
米內當時也是反對三國同盟而被陸軍搞下來的
08/27 22:31, 118F

08/27 22:34, 4年前 , 119F
山本也差點被搞掉
08/27 22:34, 119F

08/27 23:02, 4年前 , 120F
1934東條英機甚至派辻政信到士官學校
08/27 23:02, 120F

08/27 23:02, 4年前 , 121F
搞間諜學生煽動皇道派刺殺首相,再洩它底,
08/27 23:02, 121F

08/27 23:02, 4年前 , 122F
趁機將皇道派逐出陸士. 這種暗黑做法
08/27 23:02, 122F

08/27 23:03, 4年前 , 123F
腦袋正常的有識之士幹不出來
08/27 23:03, 123F

08/27 23:04, 4年前 , 124F
中二又夠狠沒有下限的人才能出頭
08/27 23:04, 124F

08/27 23:06, 4年前 , 125F
最後天皇身邊輔政給資料的都是這種“人才”
08/27 23:06, 125F
昭和27年5月28日の拝謁では、昭和天皇は自らは事務的な人間であり、同じように事務 的な人間と相性がよかったとしたうえで、近衛と東條を比較し、「近衛はよく話すけれ どもあてニならず、いつの間ニか抜けていふし、人はいかもの食ひで一寸(ちょっと) 変つたやうな人が好きで、之を重く用ふるが、又直(じ)きにその考へも変る。政事家 (せいじか)的といふのか知らんが事務的ではない。東條ハ之ニ反して事務的であつた そして相当な点強かつた。強かつた為に部下からきらはれ始めた」と語ったと記され、 別の機会には、「近衛と東条との両長所が一人ニなればと思ふ」などと述べたと記され ています。 這個裏面有些段落搞不懂,翻不準,大意一下 事務的=不帶感情,依形式冷靜處理事務。可說是秉公處理或公事公辦。 有評論家說這是指有邏輯、眼光好,但不會有飛躍的想法。 昭和天皇自許是【事務的な】的人,與同是【事務的な】的人合的來(相性好),將近 衛和東條進行比較,「近衛話多但並不可靠,不知不覺就開始逃避責任。癖好奇特喜歡 有點怪的人、重用之但又馬上改變想法。不知道算不算治政家但不是【事務的】。東條 與他相反是【事務的】而且很強勢(相当な点強かつた?),被部下討厭」。在別的場 合記述了「想近衛和東條的兩個長處合而為一」。 有評論家註解近衛用人又馬上改想法那段,好像是眼光有問題但優點乃不拘泥于自己的 錯誤。 ※ 編輯: Oswyn (61.230.200.111 臺灣), 08/28/2019 17:14:42

08/28 17:53, 4年前 , 126F
很多指稱昭和天皇是侵華甚至南京大屠殺主謀不錯誤推論
08/28 17:53, 126F

08/28 17:53, 4年前 , 127F
,都是誤把他當成一個人物
08/28 17:53, 127F

08/28 17:53, 4年前 , 128F
實際上太抬舉了,昭和就是一個去英國洗過學歷的普通人
08/28 17:53, 128F

08/28 17:53, 4年前 , 129F
跟他爸爸一樣都是沒皇帝格卻坐龍椅
08/28 17:53, 129F

09/03 04:57, 4年前 , 130F
畢竟是被逼著去侵略進出其他國家的可憐人嘛
09/03 04:57, 130F
文章代碼(AID): #1TOKnyiY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