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澶淵之盟僚宋兩國的戰力

看板Warfare作者 (正氣歌)時間4年前 (2019/07/20 09:59), 編輯推噓12(12018)
留言30則, 18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2/4 (看更多)
※ 引述《saltlake (SaltLake)》之銘言: : 北宋真宗時期一度初步擊敗僚國南侵的軍隊,然後在僚太后提議 : 談和之後,兩國協議停戰並定下和約。 : 當時兩國政治和軍事的狀況如何? 以宋而言,固然以戰勝之姿談 : 和可以拿到較好的條件,但更常見的是戰勝的一方往往想擴大戰 : 果而不願意談和。當時宋接受並達成和談,是因為政治和軍事方 : 面有哪些憂慮嗎? : 至於僚國方面,固然因為前軍失利而提出和談頗合乎戰敗者求和 : 的慣例,但是當時僚國還處於國力強大的時期不是嗎? 為何沒有 : 繼續打下去而是選擇和談? 而且之後兩國之間大體上維持120年的 : 和平? 澶淵之盟簡單來說,就是因為資訊不對稱,宋主和遼主同時都縮了。 最終決定了澶淵之盟結果的,是宋遼二帝直接對峙的澶州之戰。在此階段,河北戰場上超 過10萬人的重兵集團有三支: 1、遼聖宗主力:20~30萬人 2、宋真宗主力(開封預備隊+部分河北軍):10余萬人 3、王超的定州軍:10萬人 從戰役的發展來看,遼軍的攻城能力堪憂,先是頓兵於瀛州城下,然後又繞開了堅城天雄 軍,而本來第一個要啃的定州重兵集團乾脆就沒有去碰。所以,遼軍推進到澶州時已為強 弩之末,即使面對的宋真宗主力兵力少於遼軍,但背靠黃河、依託堅城嚴陣以待的10余萬 宋軍,顯然已經不可能再向前突破了。這時的戰局從各種意義上都陷入了膠著——僅從澶 州戰場上看,遼軍兵力佔優勢,而宋軍則佔據地利;雖然在一場戰鬥中意外打死了遼軍主 將蕭撻凜,但宋軍並沒有取得其他決定性的勝利;而定州的王超集合團10萬人始終未動, 也成為遼主心頭的懸頂之劍,使他始終不敢下全力進攻澶州。可以想像,深入宋境頓兵堅 城之際,被10萬人從背後插一刀,那結果比宋太宗在高粱河的情況還要糟的多。然而遼主 不知道的是,宋真宗這時比他還要頭大,因為——王超根本不聽指揮了。 戰役初期,寇准擬了一個戰役部署,分成三個部分—— 1、萬一敵騎已營貝州以南,即自定州發三萬餘人,俾將桑贊等結陣南趨鎮州,再令河東 雷有終所部兵由土門會定州。審量事勢,那至邢、洺間,鑾輿方可順動。更敕王超等在定 州翼城而陣,以應魏能等,作會合之勢。 2、萬一敵人築柵於鎮、定之郊,定州兵不可來,邢、洺之北漸被侵掠,須分三路精兵, 就差將帥會合,及令魏能等迤邐東下,傍城牽制,敵必懷後顧之憂,未敢輕議深入。 3、若車駕不行,益恐蕃賊戕害生靈,或是革輅親舉,亦須度大河,且幸澶淵,就近易為 制置,會合控扼 也就是說,當遼軍突破過了貝州防線,第一步的計畫就是定州軍南下牽制遼軍;第二步如 果遼軍分兵擋住定州兵,則安排魏能等機動騎兵東向牽制,使遼軍無暇繼續南下;第三步 才是御駕北上澶州指揮整個河北戰場。 然而,王超坐擁10萬大軍在戰役一開始就龜縮觀望,根本沒有起到牽制作用,任由遼軍一 路突破。寇准的計畫從第一步直接跳到了第三步的御駕親征。然後宋真宗御駕親征後,下 詔讓王超引兵會合後,王超仍然逗留不進,於是真宗徹底懵逼了。 ……王超等陣于唐河,執詔書,按兵不出戰……詔王超等率兵赴行在……先是詔王超等率 兵赴行在,逾月不至……車駕幸澶州,大將王超擁兵數十萬屯定州,逗遛不進,知節屢諷 之,超不為動。複移書誚讓,超始出兵,猶辭以中渡無橋,徒涉為患遼主 以為隨時會被宋真宗和王超前後夾擊(宋真宗主力+王超集合團≒遼主主力),然而只有 宋真宗知道王超估計是不會來了(宋真宗主力<遼主主力),然而只有遼主知道宋真宗不 知道的是,遼軍主將蕭撻凜意外戰死了……完全不知道怎麼想的,就只有腦子貌似抽風的 王超了(這貨雖然違詔不進,但事後看似乎也沒有反叛的心思,完全不知道怎麼想的)。 於是宋主與遼主在澶淵會盟前,其實都是相當心虛的,都怕對方一個瘋起來和自己同歸於 盡,而且都認准了對方比自己佔有更大優勢。於是才會裝作若無其事,但實際都非常迫切 地促成儘快達成停戰協定的舉動。在這個背景下,宋遼雙方在澶州的談判開始了。只有瞭 解了這個背景,才能為之後談判的一系列看似不正常的結果,才能有一個合理的解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205.126.3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563587981.A.D69.html

07/20 10:18, 4年前 , 1F
定州軍這時不適合野戰吧 只會被遼軍包圍滅掉
07/20 10:18, 1F

07/20 10:19, 4年前 , 2F
如果守城還可以威脅遼軍後路
07/20 10:19, 2F

07/20 10:19, 4年前 , 3F
然後各路宋軍堅壁清野 等待遼軍撤退 再打包圍戰
07/20 10:19, 3F

07/20 10:20, 4年前 , 4F
比擬抗戰時長沙會戰的作法
07/20 10:20, 4F

07/20 10:23, 4年前 , 5F
王超那個該不會是想叛又想撿兩隻尾刀 結果那兩隻尾刀
07/20 10:23, 5F

07/20 10:24, 4年前 , 6F
居然自己和談了 王超也就只好摸摸鼻子算了這樣?
07/20 10:24, 6F

07/20 10:29, 4年前 , 7F
那年代游牧民可以集結20~30萬主力,大概已經是傾全國之力了
07/20 10:29, 7F

07/20 10:36, 4年前 , 8F
所以如果遼國戰敗了就一厥不起了
07/20 10:36, 8F

07/20 10:38, 4年前 , 9F
遼國那時不是遊牧形態的政府
07/20 10:38, 9F

07/20 10:39, 4年前 , 10F
不能用以前游牧民族的看法去看遼國
07/20 10:39, 10F

07/20 10:52, 4年前 , 11F
轉貼別人文章不註出處
07/20 10:52, 11F

07/20 10:59, 4年前 , 12F
注意,本文違反板規#3且非初犯,下次不再警告
07/20 10:59, 12F

07/20 11:06, 4年前 , 13F
蕭戰死遼史記載蕭太后還罷朝五日,宋軍怎麼可能不知道?
07/20 11:06, 13F

07/20 11:45, 4年前 , 14F
這文的用詞怎麼那麼像大陸那邊寫的文
07/20 11:45, 14F

07/20 11:52, 4年前 , 15F
因為本來就是中國寫的,裡面有些字被改掉了
07/20 11:52, 15F

07/20 12:23, 4年前 , 16F
遼國南下那時應該就點完改革政府成中央集權君主制國家了
07/20 12:23, 16F

07/20 13:59, 4年前 , 17F
樓上,點升級後看研發單位技能,升級花費時間有長有短
07/20 13:59, 17F

07/20 15:23, 4年前 , 18F
遼國已經有城池煉鐵與鹽了,不能算游牧國家
07/20 15:23, 18F

07/20 15:50, 4年前 , 19F
但他的四時捺缽制度。仍有鮮明的遊牧遺緒
07/20 15:50, 19F

07/20 15:51, 4年前 , 20F
首都只是名義。皇帝所在的行在才是政治核心
07/20 15:51, 20F

07/20 15:52, 4年前 , 21F
算是融合遊牧與農業定耕的混合制度
07/20 15:52, 21F

07/20 15:54, 4年前 , 22F
有農耕社會的資源。又有遊牧社會的機動力
07/20 15:54, 22F

07/20 16:29, 4年前 , 23F
天龍八部
07/20 16:29, 23F

07/20 16:41, 4年前 , 24F
所以王超後來怎麼了?
07/20 16:41, 24F

07/20 16:51, 4年前 , 25F
沒怎樣,他是藩邸舊臣,被輕縱,過很爽
07/20 16:51, 25F

07/20 17:22, 4年前 , 26F
主戰派的蕭,運氣超背,被床弩爆頭
07/20 17:22, 26F

07/20 17:23, 4年前 , 27F
太后本來就無意擴大戰爭。早就想和談
07/20 17:23, 27F

07/21 07:22, 4年前 , 28F
感謝分享
07/21 07:22, 28F

07/21 19:25, 4年前 , 29F
07/21 19:25, 29F

07/22 02:21, 4年前 , 30F
遼算是征服王朝,不是純遊牧
07/22 02:21, 30F
文章代碼(AID): #1TCdMDrf (Warfare)
文章代碼(AID): #1TCdMDrf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