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城防的演變

看板Warfare作者 (SaltLake)時間5年前 (2019/04/08 16:06), 編輯推噓8(8016)
留言24則, 10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1
之前關於火炮破城的討論串提到中西火砲和城防的消長演變, 引起想更了解城防方面更具體的演變之興趣。 最直觀想,城牆建造的要點當是: 高、厚、與少門。 高者以抗攻城敵軍之攀爬,畢竟根據墨子和公輸班彼此的兵 棋推演的故事,雲梯在中國的戰國時代就發明出來了。城牆越 高,雲梯也得更長而更需要材料,搬運也更費工,且雲梯越長 ,從城牆上將之外推的槓桿作用越好(畢竟支點在立足的城牆根 地面)。 厚者以抗雷木、衝車、和更後來的投石機和火砲。除非有特殊 建材或者結構設計,城牆本身的厚度對前述工程具來說越厚越強 。 少門者降低防守弱點。城門的強度無法高於城牆本身。況且一 旦被破門,城門可是讓敵軍走平地進城的通道。 但是攻守之間畢竟是互相競爭的,後事各種攻城具和技術的出現 ,造成了城牆設計要點有哪方面的變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4.251.21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554710788.A.CAC.html

04/08 16:24, 5年前 , 1F
抗風化能力的材料演進?
04/08 16:24, 1F

04/08 16:34, 5年前 , 2F
登牆型的攻城器出現 城牆就走向多層化 破外牆還有第二道
04/08 16:34, 2F

04/08 16:34, 5年前 , 3F
或是防護最嚴密的內城例:日本城堡 也有以甕城(雙層城
04/08 16:34, 3F

04/08 16:34, 5年前 , 4F
門)防禦敵軍最可能進攻方向的例子 例:台南城
04/08 16:34, 4F

04/08 16:43, 5年前 , 5F
西方城牆後期應有類似多邊形的設計規範,每個邊角上
04/08 16:43, 5F

04/08 16:44, 5年前 , 6F
有塔樓,可以照應到整圈城牆,中國城強就好像沒有這樣的
04/08 16:44, 6F

04/08 16:45, 5年前 , 7F
設計,我看遠流出版的古蹟入門,裡面一些城牆形狀是接近
04/08 16:45, 7F

04/08 16:46, 5年前 , 8F
圓形的,這樣對塔樓來講恐怕容易有死角
04/08 16:46, 8F

04/08 16:46, 5年前 , 9F
不過也許這只是預算問題,或中西式城池機能不同造成的
04/08 16:46, 9F

04/08 17:02, 5年前 , 10F
google 守城錄,有數位好讀版
04/08 17:02, 10F

04/08 17:03, 5年前 , 11F
以南宋來說,該書《守城機要》就能回答你的問題
04/08 17:03, 11F

04/08 17:22, 5年前 , 12F
《墨子 備穴篇》迌]可以參考一下
04/08 17:22, 12F

04/08 17:22, 5年前 , 13F
04/08 17:22, 13F

04/08 23:46, 5年前 , 14F
內城跟外城城門故意錯開,讓敵人沒辦法直接連破兩門
04/08 23:46, 14F

04/08 23:54, 5年前 , 15F
幾何學讓西方設計出星辰要塞,可用最少的人力來投射最大
04/08 23:54, 15F

04/08 23:54, 5年前 , 16F
火力
04/08 23:54, 16F

04/09 07:38, 5年前 , 17F
多角形 稜堡的出現與槍砲有關
04/09 07:38, 17F

04/09 12:18, 5年前 , 18F
我都用超大型巨人蓋牆
04/09 12:18, 18F

04/09 12:47, 5年前 , 19F
甕城
04/09 12:47, 19F

04/09 18:23, 5年前 , 20F
這個你還是要看高盧戰記 裏頭就有提到高盧人學了羅馬技術在
04/09 18:23, 20F

04/09 18:24, 5年前 , 21F
攻城跟築城上都發生進化的現象 但羅馬人還是技高一籌
04/09 18:24, 21F

04/09 18:24, 5年前 , 22F
而且羅馬軍走到哪邊工事就蓋到哪邊 比中世紀還黑科技
04/09 18:24, 22F

04/09 18:25, 5年前 , 23F
書中講了很多工事怎麼蓋跟怎麼攻破的問題
04/09 18:25, 23F

04/09 18:25, 5年前 , 24F
只是野戰工事多用木造 跟石磚建築又略有不同
04/09 18:25, 24F
文章代碼(AID): #1Sgm44oi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