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己巳之變一問

看板Warfare作者 (古事記王子)時間9年前 (2014/10/17 02:35), 9年前編輯推噓4(400)
留言4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4/52 (看更多)
※ 引述《mshuang (竹碳烏龍)》之銘言: : ※ 引述《jimmy5680 (會飛的企鵝)》之銘言: : : 當然是小型火炮啊...... : :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401157862.A.53C.html : : http://greatestbattles.iblogger.org/Renaissance/04_Artillery.htm : : http://cimon.pixnet.net/blog/post/2919616 資料夠多了吧 : : 佛朗機和虎蹲炮炮身重換算成磅數分別是34和11磅, : : 歐洲正規火炮最輕的三磅炮炮身都有500磅, : : 紅夷大炮若為歐洲的cannon,那炮身至少也得有千磅以上, : : 以此來看,虎蹲炮和佛朗機還真的小的誇張。 : 請對應明朝火炮現況,以明朝火炮現況來論,這兩種是當時的主要火力 : 廣寧就有六百門 : : 你舉例有問題,這種武器說是迫炮還差不多,大口徑要說也是紅夷炮才對。 : 沒有舉例錯誤,他舉的是山海關,關隘要塞,金門也是,紅夷大炮對比是八吋榴 : 全國現在也沒多少門 明軍傳統的所謂炮其實還可以再分兩級,一級是差不多單兵就可以使用的,如虎 尾跑、馬蹄砲、馬上流星砲(佛郎機的一種)等等,這種其實是單兵火器,大部分在十 幾三十斤以下,很多時候是集中數門裝在到戰車上使用,不過在文獻裡也算「砲」。 這種砲一個一千五百人的營裡面裝備個三四百門也就剛好而已。 另一個等級是以至少兩人以上操作為主的,可以重到一二百斤,這種像滅虜砲、 佛狼機之類一個三千人的營裝備個八十門到兩百五十門也是稀鬆平常的編制。這種火 砲較輕型的可以以驢騾駱駝載運,三五百斤甚至千斤級的重型還是裝在車上或者就整 體當戰車用。 好了問題來了,那侯世祿轉交袁崇煥的八十一門砲是甚麼砲?照你下文講的侯世 祿是馳援,較重型的就是帶也帶不多,你怎麼知道這八十一門就是全數重砲?實際上 若全都是輕砲我們也不會太訝異,因為這本來就是馳援時比較好帶的兵器。就算全數 重砲好了,那也不過相當於一至半個車營的裝備,七千人起碼三四個營左右(實際上晚 明的營很少滿編,一個營以一千人來計算是差不多),是能削弱多少? 實際上,努爾哈齊在嘗試編組火砲部隊時,他給各等級部隊的火器是這樣編組: 「尼堪官員管轄四千人的人,出兵二百,其中一百兵準備大砲十、長砲八十,其 他一百兵你隨意安排;管轄三千人的人,征兵一百五十人,準備大砲八、長砲五十四 ,其他七十五人你隨意安排;管轄二千人的人,征兵一百,準備大砲五、長砲四十, 其他五十人你隨意安排;管轄二千人的人,征兵一百,準備大砲五、長砲四十,其他 五十人你隨意安排;諸申官員管轄二千七百人的人,征兵一百三十五人,其中六十人 帶大砲六、長砲四十五,其他的六十七人你隨意安排;管轄一千七百人的人,征兵八 十五人,其中四十四人帶大砲四,長砲三十六,其他的四十一人隨你安排;管轄一千 人的人,征兵五十人,其中二十五人準備大砲二,長砲二十,其他的二十五人你隨意 安排;管轄五百人的人,征兵二十五人,其中十人準備大砲一,長砲八,其他的十五 人你隨意安排。」(《重譯滿文老檔》天命七年正月初六) 像後金這樣幾本上只靠戰後虜獲的火砲來裝備兵員的也都可以兩百人裝備大砲十 長砲八十,我就不曉得明軍也轉移這樣數量的火砲給友軍是能折損多少戰力。 : : 我看你根本不懂,肉搏戰士比現代武器好練得多, : : 湘軍練兵緊急時僅需一二個月,淮軍改制洋槍隊後被迫延長練兵時間為半年以上, : : 就是因為步槍兵比刀矛兵難練很多。 : : 排成緊密隊伍的冷兵器部隊不管怎麼看都比散兵還要容易練成, : : 而和明朝同時代的歐陸可也是幾個月內就能把平民練成能戰之兵, : : 我看不出東亞就做不到的理由。 : 做不到,因為湘軍也做不到,湘軍的做法就是去死,活下來的人就是比較強,在找 : 在送死,和李自成差不多,同時期的歐洲大致上是三十年戰爭時代,騎士可是用錢 : 堆出來的 黑白亂講,如果你不知道湘軍怎麼練兵,史料可以看《曾文正公書札》,專書可 以看《淮軍志》。湘軍的訓練期間大約一個多月,內容包括跳高、跳遠、拋擲、繫沙 袋跑步等等所謂投石超距體能方面的訓練,其次是營陣隊形的步法,再其次有打靶練 準頭。 再者,三十年戰爭是傭兵的時代,貴族階層至多是組成騎兵的一小部分,可以說 早就沒多少中古時代的騎士,不懂就別亂扯。 : : 當湘軍靠這方法消滅了太平天國、掃蕩西北回亂、擊潰西南民變, : : 毛文龍又打出什麼戰果? : : 當湘軍可以在雨花台以兩、三萬人抵禦太平軍號稱二十萬, : : 毛文龍有打過什麼硬仗嗎? : : 我只看到K大提到的連女人和無甲兵都打不贏的廢物,就醬。 : 他沒機會打這種硬戰就被宰了阿,無甲兵打不贏?袁崇煥也未必打的贏阿 再扯嘛,為了對付披甲的金兵袁崇煥和周文郁在北京城下可也是披了厚甲應戰的 ,因為金兵知道明軍鎧甲的罩門是面(臉)脅(腋下),周袁兩人的鎧甲脅下的部分都是 矢集如蝟(周文郁《邊事小紀》〈遼西入衛紀事〉)。毛文龍在遼東的時間也不比袁崇 煥少,怎麼袁崇煥硬戰打過不少,這種程度的死戰毛文龍就沒機會打? : : 只有幾十公斤的火炮如果運不過去,那軍隊也不必走了。 : : 人家歐洲說路況使火炮難以運輸,都是數百磅以上的炮身重量, : : 可不是說連三磅炮都稱不上的散彈小炮。 : 明朝道路很差,這是弟一點,其次明朝在砲架上面的設計也很差不適合運輸 : ,接著明朝士兵普遍體弱代畜輸卒明朝做不好,最後他們趕時間 : 綜合以上個點認為能夠運輸大量火炮還在短時間內走上幾百公里,這是不符軍事常識的 照你這種說法,能適應這種道路的火器根本也不可能會重到哪去,這種等級的火 器少了幾十門你就認為城守不住?我都不知道你怎麼判斷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1.163.149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Warfare/M.1413484514.A.205.html

10/17 08:30, , 1F
10/17 08:30, 1F

10/17 08:46, , 2F
:
10/17 08:46, 2F
※ 編輯: KoujikiOuji (118.160.72.194), 10/17/2014 11:45:43

10/17 18:43, , 3F
10/17 18:43, 3F

10/20 00:44, , 4F
大推
10/20 00:44, 4F
文章代碼(AID): #1KG0_Y85 (Warfar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KG0_Y85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