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日本大戰後期的飛機很優秀

看板Warfare作者 (艦橋防空指揮所)時間17年前 (2006/09/25 12:38), 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5/18 (看更多)
※ 引述《ankokuji (安國寺)》之銘言: : ※ 引述《darksnow (水瀨殘夜)》之銘言: : : 早兩年? : : 飛燕開始配發是昭和16年,和隼的換發時間沒有多大的差距 : : 而且飛燕的性能只能算普普,真正有足夠優勢的機種是換了引擎的五式戰 : : 你是不是把五式戰和飛燕混在一塊.. : : 而且飛燕有一個非常大的問題,那就是短腿(最長航程1800Km) : : 在太平洋島嶼會戰動輒單程數百到上千公里,要插上手根本做不到 : 1800km已經不能算短了 事實上1800km的續航力在日本飛機中雖然不見得出眾, 但是拿到歐洲的話已經是非常長腿的飛機了.... : 飛燕的性能也不是普普而已 : 580km/h左右的最大速度以及更重的武裝 : 都超過隼很多 : 如果能夠真正的戰力化 : 對於戰局一定會有影響 : 只是根本沒辦法有效的"戰力化" : 飛燕最大的問題也不是短腿 : 而是過低的稼動率 日文的稼動率翻譯成中文的話, 其實就是可操作率或可動率. : 而且,陸軍戰機在太平洋上面也不是負責島嶼間的作戰 : 新幾內亞等較大島嶼的攻防才是其重點 因為陸航飛行員的導航通常是靠地貌, 沒有在海上完全依賴儀器的航法訓練. 即使是海軍飛行員, 到中期以後有做航法完整訓練的比例也越來越低. (德國空軍是開戰以後就沒辦法了) 所以陸航飛機南下的路線通常是固定路線: 日本本土-大陸或沖繩-台灣-菲律賓北部-菲律賓南部-西里伯斯-新幾內亞 或是本土-大陸或沖繩-台灣或中南半島-泰國-新加坡-緬甸或印尼 至於走硫磺島, 帛琉與馬里亞那去特魯克或拉布爾的, 通常只有海軍飛機-- 但是對於單座機來說, 因為沒辦法排另外一位組員做導航測量, 稍不注意還是有迷航而全隊失蹤的可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8.53.192

09/25 13:59, , 1F
稼動率翻成中文 會不會用妥善率比較符合軍語?
09/25 13:59, 1F

09/25 16:03, , 2F
我一直以為是操控性哪
09/25 16:03, 2F

09/25 23:48, , 3F
想問一下...這詞跟故障率的關係是?意思相反就是?
09/25 23:48, 3F
文章代碼(AID): #155rrEKi (Warfar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5 之 18 篇):
文章代碼(AID): #155rrEKi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