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錄]Re: [震怒] 希特勒當年為什麼要進攻俄國 …

看板Warfare作者 (快瘋了)時間18年前 (2006/04/07 00:04),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2/160 (看更多)
※ 引述《Kunoichi (くのいち)》之銘言: : ※ 引述《bce (歸雲)》之銘言: : : 重點應該在於,德國沒有那麼多的力量來執行理想中的計畫. : : 巴巴羅沙作戰發起時,德國根本也不是經過充分準備的. : : 是靠著奇襲戰術成功以及俄軍配置不當,才能取得那麼大的戰果. : : 希特勒的看法,基本上也不是沒有道理. : : 實際上,就算真攻下了莫斯科,之後呢? : : 嚴冬的到來,補給的困難,筋疲力竭的士兵, : : 面對源源不絕的俄軍,能守多久,是否又像拿破崙一樣? : 如果莫斯科真的可以打下 就沒有所謂的源源不斷的俄軍了 : 共產黨很注重精神上的指標 : 只要有辦法癱瘓那些精神指標 整個國家就會瞬間陷入癱瘓 : 莫斯科如是 史達林格勒如是 : 攻陷莫斯科以後 不只是蘇軍的士氣會大受打擊 : 預計發生最嚴重的事情就是-- : 蘇聯各加盟國叛變 紛紛改與德國建立同盟(臣服?)關係 : 到時候蘇聯的政委們還能去哪徵源源不絕的兵呢? : 蘇聯主要的兵源可不是來自廣大的西伯利亞荒原啊 XD : : 只能說蘇聯真是個怪獸, : : 能夠承受地住戰爭初期那麼慘重的損失而沒有倒下去. : 共產黨就是這樣 : 可以無限制動員人力物力 : 國家負債可以無上限的承擔 : 不接受徵召通通槍斃 : 甚至到戰場上退後的人也要處死 : 打仗的時候作戰方式是讓敵人殺"同志"殺到彈藥用盡為止 XD : 反正軍隊數目是敵軍的n倍 死多少人都沒在怕的 : 其實蘇聯就算在1941年守住了莫斯科 : 在1942年春季反攻中徹底失敗就該向德軍投降了 : 那時候整個南俄幾乎是放空 : 德軍南方集團軍要是趁機發起大舉進攻 : 要攻到烏拉山都不成問題 : 如果說俄國當時不是共產體制 無限制動員人力 : 恐怕在1941年的基輔會戰結束後 就該向德軍投降了 : 人民光是看到政府軍被俘虜了幾十萬 還會對祖國有信心打贏嗎? : 這就是共產集權的力量 : 反正犧牲再多人也要守住 也要反攻 也要打贏 : 事實上 以1943年2月蘇軍打贏了史達林格勒會戰當作分界 : 蘇軍陣亡人數(大部分數據都是寫400萬)有6成以上是在反攻那段時間犧牲的 : 甚至攻打柏林的時候 : 蘇軍犧牲了遠超過柏林守軍的人數才打下城市 : 如果今天攻打柏林的是盟軍的話 : 絕對不會做如此慘痛的犧牲 : 為什麼 明明戰爭局勢都已經一面傾斜了 : 還要犧牲一大堆士兵來攻打敵人的最後據點呢? : 影集Band of Brothers第二集中 : 在那些傘兵準備出發參加史上最大規模登陸戰前 : 每個士兵都簽署了一份保險單 : 內容是參與戰鬥的士兵萬一戰死在戰場上 : 家屬將可以得到1萬美金的補助 : 若是當時換成蘇聯傘兵準備空降諾曼地 : 士兵有可能有這麼好的待遇嗎 : 有看過"大敵當前"的人都知道 : 蘇軍徵召的臨時動員兵能拿把槍就該偷笑了 : 更別說手上只拿了5發子彈的士兵上戰場能幹麻? : 不是被派去送死不然還會是什麼 你所說的影片我有看過…裡面的確呈現蘇聯槍、彈不足的問題(這不就和他們在一戰時 三個兵共用一支步槍,又犯同一種錯誤嗎?) 但我無法了解的是 史達林統治蘇聯期間不是推動五年計劃,傾向重工業和集體農場等… 既然強調重工業,為何槍械等又不足且不強???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84.186.235

04/07 00:27, , 1F
當時德軍席捲的地方也就是蘇聯的工業區
04/07 00:27, 1F

04/07 03:53, , 2F
重工業還在推動中,不是喊一聲就會生出來啊
04/07 03:53, 2F
文章代碼(AID): #14DJmP4L (Warfar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32 之 160 篇):
文章代碼(AID): #14DJmP4L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