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圖林測試

看板W-Philosophy作者 (ideas)時間15年前 (2009/05/04 15:40), 編輯推噓2(204)
留言6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21 (看更多)
※ 引述《lemondrink (the Apprentice)》之銘言: : 想問一下各位,對於Turing test與having a mind有什麼看法? : 描述一下我在這邊的理解: : 圖林測試(Turing Test)是說, : 如果一個算機程式與人交談而能使人無法分辨對方是人或者電腦的時候 : 我們會說這個算機程式通過了圖林測試 : 換句話說,我們可能會說它有人類的mind : 但是,「通過圖林測試」是否為「具有mind」的充分條件? : 如果有某甲在實驗中假裝他是machine, : 受試者如果分辨不出某甲是人還是電腦,甚至以為某甲是電腦 : 但是某甲沒有通過Turing test 我們還是不會說某甲沒有mind : (在這裡我們先撇開他心問題和取消論的東西不管,假如承認人有mind) : 但依照算機功能論的定義, : 每一個心理狀態等同於每一個算機狀態 : 這樣子會產生一個相當奇怪的結果...,這個人似乎沒有mind...? : 不知道我對於turing test的理解有無錯誤 : 還是說turing test : 並不足以作為一個machine有沒有mind的判準?(那大家還辦比賽要幹麻...) : 還是說這邊有沒有相關討論的paper可以看一下的.. Turing test不是一個思想實驗,他是一個真實可實行的提案。 最先Turing本人是要問「機器會思考嗎?」而他想出思考的判准就是Turing test 所以如果一個機器通過了Turing test,我們會判定他「有思考能力」(也有些人會說就是有mind) 通過的判准也簡單明瞭, 機器要判定在另一個房間互動的兩組打字對話, 何者是由真人發出與回應(另一組則是電腦)。 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機器能夠通過。 所以原po所說的定義應該是:「若某機器通過Turing test,則它會思考。」 接下來的發展就跟哲學問題有關了, J.Searle 就提了一個思想實驗 Chinese room argument, 論證即使真的有機器通過了(雖然目前為止還沒有),也不代表他會思考。 因為只看輸入和輸出等外在行為是無法判定機器能不能思考的。 在後來心靈哲學,功能論主張心理狀態就是功能狀態, 而有一派 ex: H. Putnam 主張此功能狀態可以用Turing machine table來定義, (不過 Putnam 加上了機率,認為人類是 probabilistic automata) 但是如此一來也會受到Searle的攻擊。 所以Searle會反對人的心理狀態是一種計算功能狀態。 所以有關 Turing test,這是人工智慧問題,是在問機器能思考嗎? 而功能論則是在回答人的心靈是什麼? 兩者雖然有關,但是有些問題不能混在一起談。 所以在這裡我無法回答你所說"圖林測試在功能論建構論證時所扮演的策略角色?" 除非先推廣Turing test成為一種有心靈的充分條件。 但是Turing test是一種以外在行為來判定是否有心靈的實驗, 因此許多哲學家會攻擊上述充分條件的主張。 同時功能論者也主張心靈是功能狀態,而功能狀態可以用許多複雜的外在關係來定義。 所以會反對Turing test為心靈判准的哲學家,通常也可以利用同一個論證反功能論。 ex: Chinese room, Blockhead argument etc. 這裡頭的論辯都很精彩,有興趣可以去上面推薦的SEP查查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9.77.153 ※ 編輯: halflove 來自: 140.129.77.153 (05/04 15:59)

05/04 23:36, , 1F
推這篇 圖靈應該是給會思考給定一個判准
05/04 23:36, 1F

05/05 16:23, , 2F
感謝你看懂了我的問題 不過chineseroom argument 和
05/05 16:23, 2F

05/05 16:24, , 3F
blackhead argument的論證會用於反對turing test嗎?
05/05 16:24, 3F

05/05 16:24, , 4F
這只是我的猜想 因為好像沒看過有人用類似論證直接反駁
05/05 16:24, 4F

05/05 16:25, , 5F
過turing test在功能論之中所扮演的角色 ...
05/05 16:25, 5F

05/05 16:26, , 6F
是否有人做過將turing test 推廣為充分條件的事情呢?
05/05 16:26, 6F
文章代碼(AID): #19_fl_Ou (W-Philosoph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9_fl_Ou (W-Philoso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