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英中] 一篇音樂樂器文章?

看板Translation作者 (食物)時間13年前 (2011/01/12 22:29), 編輯推噓7(7042)
留言49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5 (看更多)
直接切入正題: ※ 引述《TwoFour (小布)》之銘言: : 1. inventor of the popular Grenaditte and New Voice flutes and piccolos, : "he is making a career defying norms and stretching comfort levels." defying norms: 打破常規、挑戰傳統的概念 comfort level/zone: 人對於平日常見的事、物、觀念都感到有安全感,不需要花           多餘的心思去學習或突破一些既定的印象。 making a career: 將 xxx 當作人生事業 (eg. making a career out of looking great in front of cameras) 這裡用 stretch,意思就是並非去強硬突破一般人所能接受的,而是試探性地讓一般人 在能接受的範圍之內感到驚訝/驚艷。 : 2. Geoffrey points out that flutists must "stretch mentally" to apprecite their : unique : qualities. "While it seems flutists like to purchase the latest bells and : whiltles for their : new flutes, stretching newness too far tends to turn flutists into : traditionalists." 這裡的 stretch 跟上面的 stretch 意思差不多。就是「撐到極限、挑戰自己」的意思。 Bells and whistles 是指配件沒錯。就是週邊「有的沒的」,非必要性的東西。 我想關鍵在於 "stretching newness" 這個地方,stretch 的是誰,為什麼要 stretch? 考慮到這篇文章是關於樂器發明者,我的解讀是作出 stretching 這個動作的是發明者, 而被 stretch 的是演奏家。 這麼一來,後面這句的解讀就是: 雖然演奏家很願意為長笛買很多有的沒的,(發明者)如果搞出太多新名堂,是會把 一般肯花錢的演奏家變成傳統份子的。(他們被嚇到,不敢買了) 找不到原文,而且本人沒在吹長笛,所以有錯還請前輩們多多指教 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67.50.151 ※ 編輯: weeee333 來自: 111.67.50.151 (01/12 22:29)

01/12 22:38, , 1F
我覺得你對 stretch 的解讀不太對。與其說是讓人們在可接
01/12 22:38, 1F

01/12 22:39, , 2F
接受的範圍內感到驚訝/艷,不如說是擴大、展延人們可接受
01/12 22:39, 2F

01/12 22:40, , 3F
的範圍。至於第二段的 stretch,我認為沒有「撐到極限」的
01/12 22:40, 3F

01/12 22:41, , 4F
意思,本意恐怕只是希望長笛手在思想上「多點彈性」。
01/12 22:41, 4F

01/12 22:40, , 5F
Well, OK, that's also a valid interpretation. 我想強
01/12 22:40, 5F

01/12 22:41, , 6F
調的是 stretch 與 break 之間的差異性。Stretch 的最終
01/12 22:41, 6F

01/12 22:41, , 7F
效果應該還是在「可接受範圍內」,像後面那句 stretch 過
01/12 22:41, 7F

01/12 22:41, , 8F
頭,就會造成反效果。我想本來接受度在 X,被 stretch 過
01/12 22:41, 8F

01/12 22:42, , 9F
後變成 150% X 也是沒錯... hmm。
01/12 22:42, 9F

01/12 22:42, , 10F
Oops. 我編輯一下,把你的推文整理在一起 囧
01/12 22:42, 10F
※ 編輯: weeee333 來自: 111.67.50.151 (01/12 22:44)

01/12 22:42, , 11F
「在可接受的範圍內」這種說法表示你以「預想的接受範圍」
01/12 22:42, 11F

01/12 22:44, , 12F
為限制,那又怎麼會讓人的接受範圍變大呢?這是說不通的。
01/12 22:44, 12F
再讀一遍本文裡寫的,我也覺得我沒有把 stretch 這個詞的「開拓性」寫出來。 應該這麼說,每個人的接受度/既定想法並非是絕對的。之所以會用 stretch 這個動詞, 就是因為它暗指人的接受度跟既定想法是像橡膠一樣柔軟可調適的。 會提到「接受度」的原因是因為我想把 stretch 跟 break/over-stretching 作出 區分。

01/12 22:47, , 13F
我的解讀是第二段全是在談長笛手本身,與發明著無關
01/12 22:47, 13F

01/12 22:48, , 14F
發明"者".
01/12 22:48, 14F

01/12 22:50, , 15F
我起先也是這麼認為,但我無法理解 stretch newness 過頭
01/12 22:50, 15F

01/12 22:50, , 16F
怎麼會變成 traditionalist。感覺邏輯上哪裡不太對...
01/12 22:50, 16F

01/12 22:50, , 17F
stretch其實不用把"可接受"拉進來,而是"盡其可能/儘能力"
01/12 22:50, 17F

01/12 22:51, , 18F
newness就是接前句b&w而來呀.就像高爾夫球玩家喜買各式新具
01/12 22:51, 18F

01/12 22:52, , 19F
stretch mentally才會超越comfort levels.倚賴新玩意,反而
01/12 22:52, 19F

01/12 22:53, , 20F
精神懶惰,就沒有defy norms了
01/12 22:53, 20F

01/12 22:54, , 21F
在本身精神、技巧上突破傳統,而非靠工具吧
01/12 22:54, 21F
缺少全文的狀況之下,我們只能以句子裡的線索來進行推理,而看到 "stretch mentally" 的時候,我想我們都會馬上想 "mentally, as opposed to what?" 接著預期後面是一個 反差的東西。又因為 stretch mentally 在這裡是一個正面的感受,後面的 "traditionalist" 就會被解讀為一種負面的事情。很有趣 XD I don't think there can be a right or wrong answer (not unless we have access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but I definitely see your way of interpreting it. Especially since that's how I approached this sentence at first. 這是你在上一篇提到的「轉換能力」嗎?我覺得在不完全懂句子的狀況下可以透過各種 線索來猜文句意義,是原原po一個很寶貴的閱讀技巧。

01/12 23:04, , 22F
想請問w大 關於defy norms,comfort level這些詞彙你是怎麼
01/12 23:04, 22F

01/12 23:04, , 23F
查到的呢? google也查不到 都是自我理解的嗎?
01/12 23:04, 23F
"Comfort zone" 這個概念是高中時的英文老師教我的。我沒有什麼學術性的根據,但 以我個人的經驗來說,comfort zone, defying norms, challenging the system 等等 概念是西方文化最重要的元素之一,我從小就受西方教育,自然躲不掉 XD 反過來說,一般台灣高中生一定會學的孔孟、中國文化基本教材,我只上過一點點, 可說是完全不懂。板上很多高手提到比較需要國學知識的梗的時候,很多人或許覺得 是常識,但我就得去找東西來看才能了解。 以非本地文化圈的人來說,要多懂這些字典裡查不到的東西,除了多接觸,可能沒有 別的好辦法了... 但考慮到英文的特性,我會建議你一件事,就是讀英文的時候想像力要豐富一點。 英文是一個極富延展性的語言(板上高手這麼多,我下一個這麼武斷的結論,有點害怕) 有的時候解讀英文時不要太局限於字面上的意義。這樣「玩」英文,搭配上前述「以 線索推理全文意義」的技巧,讀起來應該能理解得更完整。 還有就是,多花點功夫 Google 片語。我實在無法想像二三十年前的譯者要多強大 XD 現在有了學術通俗皆宜的網路(尤其是有了強大的搜尋引擎),我們的工具比二三十年 前的人強太多了。相對比起來,能力越強,責任就越大 XD With better tools, we should strive to do better work. It almost feels like we no longer have an excuse to do a poor job and get away with it nowadays XD

01/12 23:06, , 24F
拿與傳統稍有不同的東西,人們可能會覺得好奇、新鮮,甚至
01/12 23:06, 24F

01/12 23:07, , 25F
去接受(mentally stretched),但如果差太大,搞得驚世駭
01/12 23:07, 25F

01/12 23:09, , 26F
俗,恐怕就會令人難以接受而回到老路去 (traditionalist)
01/12 23:09, 26F
↑這跟我的解讀類似。

01/12 23:14, , 27F
應該不是與他人的關係或令他人覺得如何?而是樂者本身?
01/12 23:14, 27F

01/12 23:38, , 28F
這篇文的背景,我想是在介紹 Geoffery 這個人還有他做的事
01/12 23:38, 28F

01/12 23:39, , 29F
情。Geoffrey 使用與過去不同的材質製作長笛。在第二段中
01/12 23:39, 29F

01/12 23:42, , 30F
出現了 their qualities,指的應該是這些新型樂器的特質。
01/12 23:42, 30F

01/12 23:43, , 31F
所以我認為這裡指的是「人們的想法必須多點彈性,願意去接
01/12 23:43, 31F

01/12 23:44, , 32F
受新事物,才能領會這些創新樂器的好」然而,創新是把雙面
01/12 23:44, 32F

01/12 23:44, , 33F
刃,些許創新也許能吸引「好新奇」的長笛手們的興趣,但新
01/12 23:44, 33F

01/12 23:45, , 34F
鮮過了頭,可能就會讓長笛手們卻步,轉而擁抱傳統。這樣。
01/12 23:45, 34F

01/13 00:01, , 35F
嗯但我覺得也可能是指florist不要只圖買新奇「器」件,不要
01/13 00:01, 35F

01/13 00:03, , 36F
stretch外在的newness,而是stretch自己內在的mental力.當然
01/13 00:03, 36F

01/13 00:04, , 37F
還是要以原報導前後文為準.
01/13 00:04, 37F

01/13 08:53, , 38F
stretch 還可解為 pushing the envelope(開拓?
01/13 08:53, 38F
↑這跟 TR 的解讀類似。I think it's an appropriate interpretation. ※ 編輯: weeee333 來自: 111.67.52.48 (01/13 13:37)

01/13 14:29, , 39F
開篇破題,就直指郭是以突破傳統提昇自我為志業起家突破
01/13 14:29, 39F

01/13 14:29, , 40F
所以stretching一定是好事,事實上他能發明出新的"器",正是
01/13 14:29, 40F

01/13 14:31, , 41F
源於他在"心"上突破超越,stretch mentally.但不是為新而新
01/13 14:31, 41F

01/13 14:32, , 42F
而是打破框架不安於現狀comfort zone/level,器新其實是心新
01/13 14:32, 42F

01/13 14:32, , 43F
在心態精神思路,物質的結果是反映其新.所以一味買器件者,心
01/13 14:32, 43F

01/13 14:33, , 44F
若不新就仍如舊.用新器卻無新心就無法appreciate欣賞品味出
01/13 14:33, 44F

01/13 14:36, , 45F
新器之美.一切外在器用之"真"新真突破,其實心之新的果實
01/13 14:36, 45F

01/13 14:52, , 46F
斥堠兵拓展的新和傘兵落點的新支持度不同,有不同後果
01/13 14:52, 46F

01/13 15:00, , 47F
感謝原原po,因此知道了一位了不起的台灣人,網上有中文訪問
01/13 15:00, 47F

01/13 15:02, , 48F
作器者的心新而器新,用器者的心新而能發揮新器更上層樓
01/13 15:02, 48F

01/13 16:14, , 49F
想當初12孔新笛出來,讓很多人驚覺「居然可以降做」 :p
01/13 16:14, 49F
文章代碼(AID): #1DBRhATV (Translatio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DBRhATV (Transl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