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國小] 轉貼朋友的一個考試風波,請老師們看看

看板Teacher作者 (陳試)時間10年前 (2014/03/25 13:16), 編輯推噓51(543108)
留言165則, 4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22 (看更多)
※ 引述《zamp (測試帳號)》之銘言: : ※ 引述《bahamutuh (天曉得)》之銘言: : : 一直說要證據,那來打個賭吧。 : : 他把這份考題給他的學生去做做看,並且把學生的答題po上來讓大家看看 : : 讓大家來評斷他的學生有沒有能力完成這樣的事情 : : ,輸的買小百科 小小百科或科學啟蒙之類的書籍給那些學生 : 賭了。是你跟我賭還是黃老師? : 六個班嘛,我可以提供每個班約5000元的書籍, : 對了,請遵守考試規則,畢竟場子不是我能控制的: : 1. 考一節課。 : 2. 考試時監考教師禁聲。 : (我知道有些老師在考試時會一直指導學生作答) : 最後,請將全班的作答卷都拍照, : 不要只挑選作答狀況良好的。 也不用賭了,臉書上面最新訊息,出題者已經忿而離職 雖然我比出題老師低兩歲,但科普文章絕對不會寫得比出題老師少 而且我也是教育大學體系出身,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自然科學教育系 想必應該有些經驗與理論做一些評論 這裡提出一點想法 1. 出題者之後於《致和仁國小校長馮幼中女士》一文http://tinyurl.com/n8p943k 說出「我的本業是科學研究者,並不只是代課老師」 如果只是當科學研究者,沒有站在教育實務的立場。出題者的討論也都無效了。 因為 科教≠科學研究 ,科教≠科普 我相信有很多人抱持著台灣教育爛到透的想法 我也是因為科學教育(特別是環教)爛到透了,所以選擇往教職發展 不爽現在教育封閉體制,這點我先說明與出題者的心情一致 如果是因為對於現狀不滿,然後進去裡頭再來抱怨,那就是沒有做好準備了 真正有建設性的作法是「對於現狀能用什麼樣的策略來改變」 系上有個同學也有修教育學程,我和他都有科學家的本質 但我的個性能夠進入教育體系,他進去只會"爆炸" 擇善固執的人自然會有他適合出力的舞台 我建議他不要往教職走,而他往大眾科普方向努力 他也在科學教育上有出路,而他在非正規體系有更好的發展 如果無法在這條路走的比較好,還有很多條路,拜託出題者往這邊發展 2. 出題者心態太強硬。只放大自己學術專業,不願增進教育專業。 這點就是最糟糕的。 我指的糟糕並不是只說柔弱比較好 也不是說學校不敢創新、守舊,任何事情以和為貴、大事化小的心態正確 而是出題者根本只想硬碰硬! 教育是個溝通的行業,不管是 教師-學生/教師-行政/教師-處室/教師-家長 全部需要溝通,溝通是教師專業的一環 會溝通的老師即使教得爛,至少可以在這個體系中存活 不會溝通的老師即使教的再好,溝通不好一樣被黑掉 不然我出個選擇題好了 ( )校長要招收新進自然科教師,以下教師面試發言,請問何者較佳? (A)我有學術專業,擇善固執,想要改革現有教育體制有一番作為 (B)我有學科專業素養,也有教育專業素養,也有教育實務經驗。希望替貴校 自然科領域注入一流活水,使科學教育可以發展 (C)我會寫科普文章,我有演講很多次,我很有網路號昭力,影響千千萬萬人 (D)我堅持教師自主,希望考題活化且以嶄新的方式評量 選項請各位板眾心中自答 學校是一個封閉系統,對於他們來說,出題者就只是一個區區的代理老師 教育經歷不多就算了(光是這點就有很大的刻板印象) 還沒有教育專業素養 在學校權力中,不管出題者學術有多強,出題者的強只在於科學研究 這個強度在國小根本一點用也沒有 因為國小看得,是教學經驗、而新一代教師更會被看重教育專業素養 然而出題者無視「教育專業素養」,甚至有以下發言 「從我板上、PTT Teacher板收到一些教育大學體系出來的老師的反對 我發現一件很奇怪的事:這些正規老師們都把這份題目的難度想得很高 然後真的找些孩子們做做看,卻發現完全不是那樣。這些老師到底在想什麼? 提示太少、難度過高、題意不清 這都是教程的教學原理訓練帶給他們的自然反應。 事實上,提示很少是我故意留下的空間 死守教程的僵化東西,難怪我們的教育會沒有創造力。」 (來源自出題者臉書回應,3/24 23:45) 呃…我該說什麼呢? 這就是無視教育專業素養呀! 題意不清,這不是教學原理的問題 任何一個問題問得不清不楚,都會很有問題 特別是出題考卷的原始文件,我看過後面幾題真的會想要吐血 例如 12.在空氣中使用雷射筆射向水裡,光的折射路線會是怎樣的呢? 誰知道會怎樣啦?好歹畫出個水面,還有雷射筆在空氣中的路線 再請學生猜測折射的路線呀! 沒有這些提示東西,學生看到題目時,不是不會這個知識,而是不知如何下筆! 來一段原出題者的引言 「阻止孩子的思考僵化,從不考選擇題開始。」 對,這句話一點也沒錯。問題是出題者搞成這樣,問得也沒多高明! 這不是選不選擇題的問題,而是題目有沒有給人搞懂得問題! 做事情,講話,描述明確而實用,這是面對社會的基本能力 自然考題也跟明確,否則學生無所適從,還學到這樣的問題方式 再來回到教育專業,教育本身也是個學術,也是個專業,想必各位板眾應該同意 是怎樣的水準談論怎樣方向的東西 出題者以挺核出名,也有實務經驗:反核人士很多不是專業背景在談論專業學科 他現在談論教育,犯了類似的毛病 教育專業就是知道怎樣的方法教最好,朝向科學化邁進 如果出題者自認為自己的教學方法正確,請做出教育研究,不以少數個案決定! 出題者說「死守教程的僵化東西」 問題是這些東西早已不是過去師專時代以經驗還有直覺為主 而是透過哲學討論、社會學探討、心理學研究、發展生理與心理參考 還有教育評量測驗的統計研究! 教育也有專業,也是學術,也是科學。 要藐視教育,先去有本事理解什麼是教育再說。 如果有教育的本事,應該可以提出學理上的佐證出來! 喔,當然也不是外國做什麼台灣也做什麼~ 不要拿美國的東西跟台灣比唷,背後教育體制還有文化的架構根本不同。 補充一段文字: 「事實上,在上千人的關注中 有些在政治界和媒體界的朋友主動詢問我需不需要幫忙。 我是非常討厭動用關係的人,何況是為了解決區區一介教務主任? 但是,為了孩子的學習,必要時我會慎重考慮使用這些手段。 讓更多人知道,我們的教育出了嚴重的問題。」 (原出題者臉書文章《致和仁國小校長》) 說到底,還不是想跟學校宣戰,還不是種威脅,還不是自認為自己做的全對? 有些事情需要戰,需要辯論,但不需要鬧翻威脅 板上各位客官,假想您們是處室成員,這段文字是否會讓你們討厭? 為了學校的安寧,這種代理老師說真的不要也罷,即使他教的再好 至於出題者說自己網路號昭力有多大,文章很多演講很多,看看笑笑就好了 因為google一下,絕大部分都是在核能比較多 在科普界我實在沒有看過他的名字~ 會跟校長這樣講,其實就是半威脅的成份比較多啦! 3. 多元評量有更好的方法 段考考卷馬上就搞成這樣,你讓老人家看到不會嚇死,讓家長見到不會有抗議 那世界真的正常了XD 在教育實務上,多元評量可以改在課堂中實施 也可以降低段考在成績上所佔的比例 分明有這種方法可以實施自己教育理想,何必要跟上面對抗呢? 4. 教育的改革應該是累加而不是全面革命 因為教育本身是個科層體制,所以碰撞起來特別屹立不搖 XD 硬碰硬,一定穩輸! 以我自己的例子,我上學期在國小內創了學校第一個科學社團 這學期正在訓練生態解說小小志工,也有指導科展3月初才剛送件 過去教育實習時課提早上完了,來玩一下科學閱讀,找出新聞中的科學錯誤 在台大慶齡工業中心科展營隊班,偷偷加入了一點科普寫作的訓練 我相信以科學教育的創新不會比原文章出題者少 但我都確實實施了 因為,學生會覺得好玩,還可以不用睡午覺,正好消耗他們過剩的精力 家長認為有多學東西就是賺到,也樂見其成 行政方也很高興,經費有名目可以核銷,又可以宣傳學校有特色 師-生-家長-行政 四個都過爽爽,何樂而不為? 原因就是在於我是採取累加方式,不和他人舊式教學牴觸 所以大家都願意給你做 如果是採取改革方式,像是段考卷突然題目變得如此震撼 當然不讓出題者通過! 段考卷不是出題者一人的問題好嗎? 老一代的教師已經撼動不了了,新一代教師應該要以協助的方式使他們改變 而不是對立,對立無法解決問題,只會產生更麻煩的問題 忍一忍,熬久一點,等到老一代退休差不多以後就是新一代教師的主場 事實上我知道現在有新北市某國小教務主任就是這樣,所以現在他熬出頭後 可以引領全校進行創新的自然科教學 才一個學期就爆掉,不就無法等到那一刻嗎? 「戒急用忍」 5. 行政實務面問題 出題者在臉書PO文提到 「輔導主任說只可以在小考出這種有深度的題目,月考就是要讓學生拿高分的, 不可以測試學生的程度」 這不是教育僵化,輔導學理上有些學生受到原生家庭影響,本來得失心就很高 如果考出來讓他們信心受挫,那不就適得其反? 以站在科普推廣,或者科教的角度出發 讓孩子不害怕科學,接受科學,有興趣面對以後的科學知識 這遠比「教導邏輯思辨」「學科專業知識」還要重要 這部份不知道板眾有什麼看法? 至於出題者在臉書PO文也有講到 「校長一開始才說要考慮不同學生的程度 有些學生擅長寫字、有些學生擅自畫圖 但現在卻要求每個人都要作答一樣的所有題目 而且滿分就是一百分,不可以超過 她說:『萬一有沒讀書的阿嬤說缺五題怎麼能夠得一百分,怎麼辦?』 我反問:『為什麼要因為這種理由受到家長擺布? 我們不能向家長解說一下嗎?這樣教育者的專業何在?』」 當然要有教育自主,要有教育專業。但不是說改就改,要有學理依據還有長期實驗 另外也體現到另一個事實:家長的疑問要怎樣應對 事實就是有些家長怎樣講就是講不聽 譬如出題者常常在網路上挺核,但反核方提出不科學的根據也是講不聽 這經驗是可以類化的,出題者不該指望家長都會是理性、可理解、可諒解、沒有情緒 而出題者面對家長反對的可能風險,意見如下: 「教務主任剛特地打電話來,抬出校長和家長會長的名號 再次『建議』我照傳統的方式出題了。 還說萬一鬧到上社會新聞很麻煩,即使我保證親自面對所有家長也不行。」 這非常理所當然,代課老師頂多兩聘 學校謂何要為這個頂多待兩年的老師承擔風險? 反正早晚都會被解聘,何不如在有危險發生前叫人離開? 如果上新聞,學校名聲變差,家長拼命抗議 這好像不是一個代理或者代課老師可以承擔的責任! 年輕人最常犯一個問題,就是自以為自己的擔保可以讓老一代放心 然而只說自己會負責,別人卻也不確定對方會不會負責 而且能不能夠負責也是個問題 傷害既成,有時無法彌補 此外板上如果曾經被家長「越級控訴」的就應該知道 家長不爽理學校,直接報教育局。 教育局也會要求學校釐清真相 這東西不是出事情的老師寫報告書說明 而是要學校負責 如果是行政方,當然會想阻止這種增加自己作業份量的事情發生! (除非你跟他交情夠好,所以我才說溝通是教育的基本技能!) 我不是認為這樣子避免麻煩、便宜行事的處事風格是為教育著想 不過教職員工也是人,需要更多體諒 6. 發現教育問題,想改變教育現狀? 出發點良好 但請有長期抗戰準備 教育改革不是說有就有,說做就做。 連國外的教育改革都有經過許多陣痛與時間洗禮 何況更加封閉的台灣呢? 所以再次強調,溝通很重要,以和為貴很重要,找到雙贏的方法很重要 不是說與反對方妥協是對的,而是拉攏反對方是達成自己述求的手段 沒有溝通意願?有自己不給他人撼動的堅持? 不如歸去!讓大家心情好一些 7. 以上各段個人感想小總結 我支持出題者良善出發點,懷疑方法是否可行 譴責科學學術獨大藐視教育的心態 而且應該有更適宜的方法存在 8. 題目設計真的有待加強 這點文字問題我就不補述了 給予題目部份一點建議 1~3、8、9 屬於概念性知識,也就是學生學習概念構圖後最下方的「舉例」 其實過往都用選擇題啦,這樣搞也沒有好到哪邊去 如果平常實作評量有做概念構圖教學的話 就能知道學生概念發展還有迷思概念 我會建議將8、9題移成3、4 原因是考量自閉症、過動生、亞斯的孩子,他們場域轉換沒有那麼快 而平常習慣封閉式選擇題的學生,題型不會一直換,也比較有安全感 此外建議加上範例,小朋友會比較清楚這題在幹麼 例如我將第1題改編後會變成這樣:http://ppt.cc/7VsU@.jpg
題目給越多提示會給孩子安全感 也要顧及有些孩子是屬於「場域依賴」的學習模式 (場地依賴/場地獨立,名詞說明請參考 http://163.24.143.141/edu_term/view.php?ID=443) 如果是我,2、3題會改編成這樣:http://ppt.cc/mlkj@.jpg
這些是具有點教育知識背景才會注意到的 有這些知識背景一樣可以活化考題,甚至說活化考題需要弄成這樣 才不會「漏掉部份學生」,進而「帶好每個孩子」 此外這份考卷題目比較少生活情境(只有說生活中…這也只是知識性,沒有情境) 要考反射還有折射,情境的活化考題還可以這樣考 http://i.imgur.com/U3RDOf2.jpg
如果該班小朋友程度很好,以下考題也可以出現 http://i.imgur.com/eqiY45f.jpg
第五題考出「太陽的光是各種不同顏色的光集合起來、雷射筆的光單一顏色」 如果學生回答「因為雷射筆的光線直線進行,所以不會折射出彩虹」 就可以發現他有迷思概念。 第六題同時考到「折射」與「浮力」兩個概念 學生必須同時對這兩個概念產生的現象理解,才能在情境中理解這有沒有關系 第七題在科學上是測驗邏輯因果關係 浮力常見迷思概念,就是以為東西放在水裡都會變輕,但實際上物體重量不變 這還射即到發展心理學,對於重量恆存性的概念 基本上這種等級的題目似乎放在小六考會比較恰當 而五年級以上,平日上課可以請他們小組討論合作 五下以後,大該可以叫小朋友設計驗證這個問題的實驗 有系統,有理論的東西,搞出來的科學教育才是實在的教育 這不是保守 因為知識不是捍衛保守用的,也是用來創造前程用的 再次強調這點 本身自己也在一邊代課等當兵,板上各位前輩請不吝賜教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34.91.7

03/25 13:21, , 1F
我笑了,思想真的很僵化。 12.的答案可以自己畫呀
03/25 13:21, 1F
清大核工站在原出題者支持立場的張先生您好,請先瞭解心理學後再來討論

03/25 13:22, , 2F
樓上,這樣你沒有顧及到有些思考模式學生的問題
03/25 13:22, 2F

03/25 13:23, , 3F
再次強調不是他們知識或者知識不夠,而是他不適應這
03/25 13:23, 3F

03/25 13:23, , 4F
這種方式
03/25 13:23, 4F

03/25 13:25, , 5F
寫得很好
03/25 13:25, 5F

03/25 13:25, , 6F
離職的好 那些題目很有問題勒
03/25 13:25, 6F

03/25 13:26, , 7F
題目的用意是好的,我給予支持
03/25 13:26, 7F

03/25 13:26, , 8F
但方法需要改進
03/25 13:26, 8F

03/25 13:31, , 9F
可以問臉書哪裡找嗎... 嘗試不應該理直氣壯呀
03/25 13:31, 9F
https://www.facebook.com/hyuui/posts/10202691417142555 ※ 編輯: tp6g4 來自: 1.34.91.7 (03/25 13:33)

03/25 13:33, , 10F
優質好文^^ 拜託t大去考校長推動教育改革好嗎~~
03/25 13:33, 10F

03/25 13:36, , 11F
真的是優質好文,原作者黃先生應該仔細琢磨一下文意
03/25 13:36, 11F

03/25 13:36, , 12F
我找到了XD 要不要考慮刪除 以免違甚麼碗糕法 抱歉><
03/25 13:36, 12F

03/25 13:39, , 13F
不會,公開的東西就是公開,不會違反個資~
03/25 13:39, 13F

03/25 13:39, , 14F
臉書私人空間的權現在於限制誰能看到誰能發文留言
03/25 13:39, 14F

03/25 13:40, , 15F
但能夠讓不相關第三者知會,法律上屬於"公開"
03/25 13:40, 15F

03/25 13:42, , 16F
同意 教學素養和學科素養一樣重要 要全考非選可以 但
03/25 13:42, 16F

03/25 13:44, , 17F
應該以能力指標為基礎 並且配合孩子不同階段的學習型
03/25 13:44, 17F

03/25 13:44, , 18F
態 將題目做包裝
03/25 13:44, 18F
過去曾經到彰化苑裡、王功做過教育服務 我的經驗告訴我,彰化學生的問題是文化資本不夠 所以閱讀或者寫作上可能更吃力 多推廣科普閱讀,特別使找童書繪本,增進他們閱讀能力 就可以避免他們題意看不清的問題~(這問題是不管有沒有選擇題都成立的問題) ※ 編輯: tp6g4 來自: 1.34.91.7 (03/25 13:50)

03/25 14:21, , 19F
推~真的說得很好!
03/25 14:21, 19F

03/25 14:21, , 20F
折射會怎樣呢? 我直覺想回答:會歪掉。 XD
03/25 14:21, 20F

03/25 14:25, , 21F
講白一點就是不懂教育,但很多人試著要解釋他又選擇
03/25 14:25, 21F

03/25 14:26, , 22F
性的回文,算了吧
03/25 14:26, 22F

03/25 14:29, , 23F
寫得很好
03/25 14:29, 23F

03/25 14:37, , 24F
推t 大!!
03/25 14:37, 24F

03/25 14:58, , 25F
大推t大
03/25 14:58, 25F

03/25 15:39, , 26F
寫得很好,理論與實務兼具
03/25 15:39, 26F

03/25 15:44, , 27F
推,我自己就是場依賴型
03/25 15:44, 27F

03/25 16:44, , 28F
隔行如隔山
03/25 16:44, 28F

03/25 16:51, , 29F
優質好文
03/25 16:51, 29F

03/25 17:29, , 30F
推!願意這麼詳細的分析,真是原作者的貴人!
03/25 17:29, 30F

03/25 19:30, , 31F
推,您寫得真好。
03/25 19:30, 31F

03/25 19:42, , 32F
已經有小孩打原PO臉了 12題可以自己畫出答案
03/25 19:42, 32F

03/25 19:43, , 33F
我真的很好奇,為什麼以為這題目會讓學生答不出?
03/25 19:43, 33F

03/25 19:43, , 34F
說要畫出個水面,還有雷射筆在空氣中的路線才能"選"?
03/25 19:43, 34F

03/25 19:46, , 35F
沒錯,樓上這樣做,會有更多人能夠寫得出來
03/25 19:46, 35F

03/25 19:47, , 36F
再次請你去思考場地獨立與場地依賴的差別
03/25 19:47, 36F
還有 91 則推文
還有 3 段內文
03/25 23:44, , 128F
強 真高手~
03/25 23:44, 128F

03/26 00:32, , 129F
大推~教育及專業兼顧,才能更切合教育現場!
03/26 00:32, 129F

03/26 06:30, , 130F
先大推tp6g4老師的專業回饋。
03/26 06:30, 130F

03/26 06:31, , 131F
沒想到一天沒看版,就蹦出好多文章,這叫受寵若驚嗎?
03/26 06:31, 131F

03/26 06:32, , 132F
這篇推文似乎有被lovecfcm老師cue了出來,我作個回應
03/26 06:32, 132F

03/26 06:33, , 133F
我發本文的動機確實是想聽聽現場老師的feedback,至
03/26 06:33, 133F

03/26 06:35, , 134F
於lo老師猜測目的是想"聽大家罵校長",我不確定是指
03/26 06:35, 134F

03/26 06:38, , 135F
我還是黃老師。若是指我,那您真是誤會大了,我是有
03/26 06:38, 135F

03/26 06:41, , 136F
心走教育這條路(剛考完教檢),所以才來徵詢意見的,
03/26 06:41, 136F

03/26 06:42, , 137F
不是隨便想來討拍拍的路人甲。
03/26 06:42, 137F

03/26 10:43, , 138F
樓上,我也是跟你同屆唷,剛考完教檢
03/26 10:43, 138F

03/26 12:58, , 139F
推此篇的專業文。
03/26 12:58, 139F

03/26 13:13, , 140F
推專業文~ 考慮的面向多元~
03/26 13:13, 140F

03/26 13:56, , 141F
又重複拜讀文章 覺得很感慨 "這是有點教育知識背景"
03/26 13:56, 141F

03/26 13:57, , 142F
"才會注意的" 這句就是有無受過教育訓練的教師差異
03/26 13:57, 142F

03/26 13:58, , 143F
卻也是很多非經教育訓練者所無法注意到的細節
03/26 13:58, 143F

03/26 14:00, , 144F
同時也是他們鄙視或置若罔聞的重要部分
03/26 14:00, 144F

03/26 14:15, , 145F
你另一篇刪掉真可惜,鏗鏘有力…拜託把一些會被“人
03/26 14:15, 145F

03/26 14:15, , 146F
肉”的部分拿掉,再貼過吧~
03/26 14:15, 146F

03/26 14:37, , 147F
這篇好強 推
03/26 14:37, 147F

03/26 14:43, , 148F
這篇寫得太棒了!
03/26 14:43, 148F

03/26 14:45, , 149F
kee32,我後來選擇用另一種不筆戰的方式來說服他
03/26 14:45, 149F

03/26 14:45, , 150F
畢竟筆戰沒有用處,戰到別人能夠按讚才是真工夫
03/26 14:45, 150F

03/26 14:46, , 151F
可以去看一下現在的版面,我是頭像有蜜蜂的那個
03/26 14:46, 151F
※ 編輯: tp6g4 來自: 1.34.91.7 (03/26 15:03) ※ 編輯: tp6g4 來自: 1.34.91.7 (03/26 15:09)

03/26 17:56, , 152F
說真的,我還沒去他臉書看過,不過衝著你,我晚點去
03/26 17:56, 152F

03/26 19:17, , 153F
本來想看看就好,這篇優質文真的太讚了!一定要推!
03/26 19:17, 153F

03/26 19:18, , 154F
很想留存一份提醒自己教學和作業評量上,理論例子都有
03/26 19:18, 154F

03/26 19:35, , 155F
jo大,我不是指你哦!
03/26 19:35, 155F

03/27 20:50, , 156F
寫得真好!
03/27 20:50, 156F

03/29 01:59, , 157F
專業的審視與批判
03/29 01:59, 157F

03/29 08:20, , 158F
gj,第一題變好很多了!
03/29 08:20, 158F

03/29 09:05, , 159F
終於拜讀完了,對於教育學的著墨很深,祝你教甄順利.
03/29 09:05, 159F

03/29 16:56, , 160F
本來想寫些甚麼 不過都被您寫去了 推
03/29 16:56, 160F

03/29 16:56, , 161F
簡單來講 這是個邏輯問題和溝通問題
03/29 16:56, 161F

03/29 16:57, , 162F
我覺得這位代課老師拒絕溝通的僵化程度 比當官的還要
03/29 16:57, 162F

03/29 16:58, , 163F
可怕...其用詞真令人擔心那位校長會不會告他?
03/29 16:58, 163F

03/30 14:31, , 164F
推這篇
03/30 14:31, 164F

05/11 02:21, , 165F
老師您這麼認真的回應,讓我看到現場工作者的專業
05/11 02:21, 165F
MAtheBUMBLER:轉錄至看板 Gossiping 12/30 23:21
文章代碼(AID): #1JCH59zN (Teacher)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2 之 22 篇):
文章代碼(AID): #1JCH59zN (Tea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