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國中] 剛剛讓我很深思的一通家長電話

看板Teacher作者 (chaobro)時間12年前 (2011/11/25 14:16), 編輯推噓1(103)
留言4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5/26 (看更多)
恕刪前文~ 前面幾位前輩或家長的回應都使我獲益良多 果然現場中許多東西如果都可以拿來討論 就真的可以讓自己成長和思考更多面向 自己的想法是如此: 1. 模範生的意義? 學校選舉模範生究竟是鼓勵性質還是示範性質 亦即究竟是鼓勵表現良好的學生 還是推舉「足以代表其他學生楷模」的學生 如果整個推舉過程是由班級同學投票的話 似乎人緣和獎勵性質可以高一些 但如果是由老師評選的話 要選出楷模的意義似乎更貼近 所以如果是鼓勵表現良好同學性質 似乎應該是根據這名學生當選前的表現 而老師因為學生當選後的表現而片面的取消看似比較有爭議一點 但是如果是老師推選足以代表學生楷模的個人 那麼老師認為這個學生的所作所為可能無法繼續成為學生代表時 那麼取消似乎也較合理 所以如果釐清究竟在學校、老師、同學、家長心目中模範生的意義 或許更能看出取消的合理與否 2. 學生的理由? 該名學生究竟不告訴老師的理由為何? 前面有前輩老師提出郭爾堡(這個翻譯最好笑)的理論 其實判斷的標準就是理由為何 所以如果了解學生的理由之後 如果是害怕排擠、攻擊 或許表示這不是一個可以讓他可以說出真相的良善環境 但如果學生覺得其他人抄答案這個也沒什麼 讓大家早點下課很好之類的 那可能問題就會大一些 不論如何 如果能了解學生的理由 或許就可以更知道如何告訴學生這件事的問題何在 很同意有前輩所說的 每一次發生問題都可以是教育發揮功能的機會 辛苦原po老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71.78.244

11/25 22:44, , 1F
郭爾堡是早期的翻譯 雖然現在大多翻譯成柯爾伯格
11/25 22:44, 1F

11/25 22:44, , 2F
但是至少我上德育原理的時候 教授是稱呼柯爾堡的
11/25 22:44, 2F

11/26 00:51, , 3F
樓上p大沒錯 會翻成郭好像是因為以前寫論文要從
11/26 00:51, 3F

11/26 00:51, , 4F
百家姓開始找的樣子 所以才用郭 !
11/26 00:51, 4F
文章代碼(AID): #1EppArsv (Teacher)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5 之 26 篇):
文章代碼(AID): #1EppArsv (Tea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