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台南人真的嗜糖嗎已刪文

看板Tainan作者 (孟 平)時間4年前 (2019/10/11 02:49),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6 (看更多)
※ 引述《huangyuhung (yuhung)》之銘言: : 身為一個台北、雲林、花蓮都待過一段時間的台南人,在我看來,其實飲食習慣各地有所 : 不同這個是十分正常也不需相互歧視的,各地的民俗歷史不同,所演化出來的習慣差異自 : 然也各不一樣。 : 在不同地方分別住過一段時間之後,對於飲食我學到最大的一件事情是,不要帶著成見及 : 傲慢去品味一地的食物,人都是有追尋美好的本能,一地的食物能夠成為當地的特色必然 : 有其值得稱道的地方,差異就在我們食客是用什麼角度去品嘗罷了。 : 好比在台北,我固然因為早餐店提供的醬油膏不是甜的,因而選擇吃7-11一段時間(小7的 : 醬油膏包是甜的~~),但後來我學會了尋找當地人喜歡吃的搭配或商家,不以自身的喜 : 好去評斷,而是追尋著當地的口味去理解。 : 北部軍眷多,所以在台北我可以成功吃到相當道地美味的麵食、水餃、粥品 (不得不提一 : 下,在台南我真的找不到那種濃稠的廣東粥,都是飯湯那種稀薄的煮法,個人完全不能接 : 受,飯湯就是飯湯,跟粥是完全不一樣的) ,同樣在北部,各國的來客及住民也比其他縣 廣府式是[生滾粥],不是用煮熟的乾飯加水煮成[糜] 而是[會先將米磨成粉,然後加水煮成米漿,再與熱水滾成湯底,由於只見粥水不見米飯,因此 稱作無米粥。] 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lifestyle/20180903/00296_001.html 分辨生滾粥與潮州粥 平時粥舖供應的十居其九都是生滾粥,所謂「生滾」,就是預先煮好一大鍋白粥底,再撈 起一人分量,放入牛肉、雞絲、海鮮、內臟等材料滾熟,食材的鮮味與綿滑粥底二合為一 ,既滋味又飽肚 至於潮州粥則截然不同,當地人稱粥為「糜」,主要有白粥及泡飯粥兩種食法。 前者雖將水與米同煮卻不會煮溶米粒,通常配魚飯、菜脯或醃欖菜同吃; 後者則把白飯加水或湯煮成泡飯,佐以蠔仔(蚵仔)或魚肉而成。 ==================================== 河洛人的糜和潮州粥是一樣的,潮州話也是河洛話的一支 只是潮州的行政區劃屬廣東省,潮州的飲食風俗習慣都偏閩南式 (廣東省四大民系 原住民百越->壯族=>漢化後的粵語族,畬族=>漢化後客家族&潮汕語族) 好啦,都是雜胡偽漢,聽口音就知道來自母語的發音位置都是鳥語 就和台灣人是漢皮原骨一樣 總之 廣東省三大菜系,廣府,潮州,東江(客家)口味作法全都不一樣 同場加映 壯語and漢化成的廣西南寧白話 雙聲帶 https://youtu.be/BltkXRbUUEA
歡迎認識漢文化以外的世界~ 不要問我為什麼懂哪麼多~學會粵語白話後單純好奇~就去刨根 : 市來的更多,所以也更容易找到道地的異國美食。 : 所以在異地我放棄台南人的飲食習慣,也沒有什麼詭異的所謂美食之都的自豪自傲 (←我 : 是不知道台南人什麼時候有這種自傲就是了,說自豪我倒是承認) ,而是就當地的飲食去 : 尋找最好的食物,並學會去享受 : 總之,抱持著自己的口味偏好去外地評論外地的食物,本身就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就像 : 你不會去俄羅斯找美式或日式料理的口味,正常應該是去俄羅斯就應該好好的去享受俄式 : 美食的美味,想要日式口味那就去日本啊,同樣,來台南就應該學著體會台南食物的調味 : 及風韻 (這個詞好像怪怪的) ,而不是用你習慣的味道來評斷,同理將上面這句話的台南 : 換成台北、台中、台東等等都是一樣的。 : 今天關於台南嗜甜的這件事會招致批評,我覺得是台南人對自家食物的自豪及認同感導致 : 的,再加上透過網路一些創作者及讀者們戲謔的傳播渲染才會有如今的風波,但不管如何 : ,歡迎大家來台南品味美食,而究竟這些食物是言過其實還是名實相符,就讓您自己評斷 : ,不過就像我上面說的,抱持著成見來吃,不僅是對你的舌頭,也是對食物的不尊重喔, : 放開心胸來享用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198.189.20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ainan/M.1570733358.A.A8F.html
文章代碼(AID): #1TdtqkgF (Taina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TdtqkgF (Tai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