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教] 要怎麼解釋台羅拼音 p=ㄅ t=ㄉ k=ㄍ

看板TW-language作者 (入聲)時間6年前 (2018/05/30 19:50), 6年前編輯推噓3(305)
留言8則, 3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3/4 (看更多)
※ 引述《wheniam64 (嘿)》之銘言: : 最近試圖用台羅拼台語給家裡長輩看 : 比如: 家庭 = ka1-ting5 : 對於音調,他們都不會有什麼意見 : 但對這幾個聲母: k, kh, t, th, p, ph : 他們常常有疑問 : 會問說,"家"應該要拼成 ga 啊,k 是像"開(khai)"的音才對啊 : 每次被問我總是語塞 : 請問有沒有人有好的說辭可以來解釋這件事呢? 臺語算比較好講的了 因為通常聽力比較好... 首先 問他們聽不聽得出來 kha ka ga的差別 (這個最難 不過母語者通常沒問題) 或khong kong gong/phong pong bong 而且確認三個音 臺語要區分 不能搞錯 否則是不同字 可以讓他們自己舉例只差聲母的音 [就是最小差別對] 顯而易見就是我們需要三個代號 可是不管注音或羅馬字母都只有兩個現成的 [三元對立與二元對立] 顯然kh th ph的記號是多的 後來的 表示原本kg td pb沒有要成表示ㄍㄎ的差別 接下來解釋臺羅跟注音或羅馬字母對應 分別是那兩個音合併成注音/羅馬字母的一個代號 重點要打破"ㄅ=b ㄆ=p"的一一對應關係 -- 對應關係 並引述臺大外文史嘉琳教授關於美語的意見修正 課本上會說 IPA 臺羅 國語 漢拼 日語 美語 b b -- -- b b字母 p p ㄅ b p(非字首) p字母(非字首) ph ph ㄆ p p(字首) p字母(字首) 但以他的觀察 應該是 IPA 臺羅 國語 漢拼 日語 美語:非句首 美語:句首 b b -- -- b b字母 (b字母可能發音) p p ㄅ b p(非字首) p字母(非字首) b字母 ph ph ㄆ p p(字首) p字母(字首) p字母 所以的確有時漢拼b-p與美語b-p是相同的 一般的說法不無道理 只是這太複雜 會分散注意力 建議講課本上理論就好 直接把漢拼當例外 -- 大部份到這裡會有豁然開朗 看到新世界的感受 我相信到這邊都你都試過 不是你想問的問題 如果還是有問題 請他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p90cWcJ180&t=5m01s
問問他聽到的是 pai-pai還是bai-bai 你可以立論有外國人會覺得臺語的b的的確確就是b 或者直接問bye-bye的發音 國語母語會講掰掰 台語母語會講bai-bai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iNcsyXAkhM&t=31s
顏華唱nagasaki是 na-ka-sa-khi 還是na-nga-sa-ki? 這可以表示日語的清濁g-k到底是發成k-kh還是g-k 所以臺灣人學到的是那種發音(有些人把非字首的g發成ng) 以上是網路上比較好用的 也可以舉日常中外語的語料 但就因環境而異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177.40.5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W-language/M.1527681052.A.6CA.html ※ 編輯: skn60694 (180.177.40.55), 05/30/2018 19:52:45

05/30 19:59, 6年前 , 1F
另外想推廣台羅的話 確認三元對立也是最重要的 否則大家
05/30 19:59, 1F

05/30 20:01, 6年前 , 2F
會想原本好好的幹麽學的 不要一開始先露出你的動機 否則
05/30 20:01, 2F

05/30 20:02, 6年前 , 3F
下意識會有防衛心 讓大家知道原本工具哪裡不合用比較快
05/30 20:02, 3F
※ 編輯: skn60694 (180.177.40.55), 05/30/2018 20:47:19

05/30 22:17, 6年前 , 4F
其實,就告訴他們羅馬字不是只有英文一種發音規則即可。
05/30 22:17, 4F

05/30 23:03, 6年前 , 5F
我有試過一開始講結論 問題在他們不會真心相信 過幾天就
05/30 23:03, 5F

05/30 23:04, 6年前 , 6F
會忘了 上面講的就是要如何佐證這個結論
05/30 23:04, 6F

05/30 23:22, 6年前 , 7F
了解。
05/30 23:22, 7F

06/01 01:24, 6年前 , 8F
感謝推
06/01 01:24, 8F
文章代碼(AID): #1R3f0SRA (TW-languag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R3f0SRA (TW-langu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