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教] 請問阮和襪?

看板TW-language作者 (牛奶檸檬汁)時間18年前 (2006/04/11 12:52),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5 (看更多)
在此想順便提出我一個疑問, 為什麼同樣是濁音, (假設是在國語的影響下)g會發不出來而消失,而b的存在卻是比較穩定的狀況? 目前能想到的可能性是發音的難度不同, 朋友說他之前教人家講台語的經驗,對方的g發不出來會不見, 但是b卻常常會發成m,也就是用雙唇鼻音來代換雙唇濁塞音. 從這點我們又進行了討論: 是否受到國語影響而將b發做m,相對的國語當中沒有舌根鼻音ng,因此直接消失. 但是如不從鼻音來看的話,g也可以用清音的k的對換,但並沒有這樣發展. 相對的在b的情況下是m來代換b而不是p來代換b. 稍稍作的結論是 m p b三者都是唇音, 但是在以國語為母語的使用者的語感之下, 濁音對他來說是原來沒有的語感,可知的是跟他所認知的清音不一樣, 因此在替換上不會以原已知的清音來替代未知的濁音, 故選擇了同是濁音的m來替代b而不是清音p. 從這一點上我另外想到,n t d l四者皆為舌尖音, 個人在學日文時濁音d總發不出來,因此通常的情況下會以t代換,而不是n, 而如果「硬」是要去發濁音的話,會發出較接近邊音l的音. (當然也有不少學者指出閩南語d跟l的問題) 如果從個人學習日文的例子來看, 閩南語學習者使用m來代替b的一個推論可能是: 一開始使用p來替代,但是經過糾正之後才又以同為濁音的m去取代. 寫得有點亂,因為想不太通,請大家指點. 另外則是不知道g(或其他濁音)的消失在其他方言中所呈現出來的情況又如何? -- ╥───────────────────────────────────╥ ║由此去→ 【TW-language臺灣語言研究板】║ ║ 國家研究院 政治, 文學, 學術 ║ ║ LanguageRes 研究 Σ語言研究院 ║ ║ TW-language 語言 ◎臺灣語言研究板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2.112.4 ※ 編輯: TWkid 來自: 140.122.112.4 (04/11 14:24)
文章代碼(AID): #14EpOKV5 (TW-language)
文章代碼(AID): #14EpOKV5 (TW-langu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