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台灣斷代採英倫三島做法

看板TW-history作者 (bxdfhbh)時間15年前 (2009/08/23 11:23), 編輯推噓5(5028)
留言33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5/22 (看更多)
※ 引述《acculturator (跨下緊~~~~~)》之銘言: : ※ 引述《bxdfhbh (bxdfhbh)》之銘言: : : 然後在說一下"漢族"這個概念。 : : 漢族分化非常晚,根據我的觀點,主要原因是漢族在新石器時代後期,民族形成的關鍵 : : 時期,出現了兩次大的統一——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的大一統,和龍山文化時期的統合。 : : 一般認為,語言文化的分化,是在農業出現後。 : : 人類進入農業時代後,語言文化開始了大發展。 : 請問,漢族這個辭彙是何時開始的? : 是否能夠用漢族來稱呼此一辭彙出現前的群體? 漢族這詞匯是在清末出現的,受西洋文化影響出現的詞。 我記得漢族這個詞第一次出現是在太平天國時期。 (查到:http://wenda.tianya.cn/wenda/thread?tid=59e87ffc9ebbd7be&clk=wttpcts) 侍王李世賢的《致各國領事書》中,我們首次看到了正式使用“漢族”之稱。 我覺得在此前,能夠用漢族來稱呼此一辭匯出現前的群體。 : : 漢藏語系的共同祖先被認為是仰韶文化。 : : 而在中原地區普遍進入農耕時代的時候,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消滅了仰韶文化半坡類型 : : 并消滅了除後崗一期類型外的其他類型,統一了仰韶文化內部。 : : 當時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的分布區域,從河南到山西到陜西到甘肅。 : : (後崗一期類型有人認為是苗瑤語族的先祖。) : : 然後,在龍山時期,繼續開始分化,甘肅一帶分化出了藏緬語族的共同祖先,并在相當於 : : 夏朝的時期正式和漢族分化開來。 : : 而中原地區,分化出了: : : 中原龍山文化,包括陶寺類型、造律臺類型、煤山類型、王灣類型,最終整合成二里頭文 : : 化——一般認為是夏朝的文化類型。 : : 河北龍山文化(具體是河北龍山文化澗溝類型)發展成為漳河類型,發展成為下七垣文化, : : 發展成為二里崗文化——也就是商朝。 : : (商朝滅夏後,也就吞并了夏朝的人口及影響范圍。) : : 陜西龍山文化發展成為客省莊文化,發展成為先周文化,最終建立起周朝,并滅掉商朝, : : 吞并了商朝的人口和文化。 : : 也就是說,當時的由仰韶文化發展來的龍山文化各類型,基本上都整合起來了。 : : 并形成了統一民族的概念。 : 想請問上述「分化」說所根據的是那些研究? : 可否具體解釋「分化」的意涵? : 一般人的認知,「分化」似乎是對原本同一,但後來產生分歧的描述。 呃,這里指的是,原本是同一個新石器文化,同一個類型(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 因為居住地較遠,有地理區隔,結果發展成為不同的文化類型。 在河南,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 發展成為 中原龍山文化 王灣、造律臺、煤山、下王崗、衛 輝…… 在河北,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 發展成為 河北龍山文化 汊澗、漳河(河北的有點問題,不 完全是廟底溝而來的,不要和我戰這個)…… 在山西,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 發展成為 陶寺(不要和我戰老虎山文化)…… 在陜西,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 發展成為 客省莊…… 在甘肅,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 發展成為 馬家窯…… 都是由同一個祖先發展成的。 所以我使用分化這個詞。 : : 春秋時代,華夷之辨本身,就是說明當時人可以分辨華夏人和夷人。 : 想請問,「華夷之辦」的歷史根源? : 又,其指涉的是確切民族的差異?還是文化上的區別? 他們很清晰地知道,東夷人和自己是不同的。自己是華夏人,東夷人就是東夷人。 你可以去看看晉國組織盟軍去打逼陽這個小國的歷史。 儒家的主張似乎是從文化和社會風俗上的,并且主張以夏變夷,反對以夷變夏,但那個時 代的人也講究血統。你去看姜戎答晉國的問話就知道了,晉國和它自己都強調四岳之後的 身份。 : : 例如逼陽這樣的國家、中山國這樣的國家,都可以分辨出不是華夏,而是四夷。 : : 而和漢族先祖并存的其他文化類型,在西元前兩千年左右,紛紛崩潰或急劇衰落。 : : 三苗地區:被中原龍山文化摧毀征服(從考古可以看出,對應史書就是大禹伐三苗)。 : : 安徽一帶:可能是因為被中原龍山文化摧毀征服而衰落 : : 長三角:良渚文化莫名其妙崩潰,後興起的馬橋文化極為落後 : : 東夷:山東一帶的岳石文化急劇衰落,并最終在數百年後被商人、周人征服 : : 東北:紅山文化在商代被東胡人摧毀 : : 最終,中原地區的漢族文化先祖建立起了絕對霸權。 : : 并且在秦代,擴展到了兩廣地區。 : : 然後,從秦漢起,漢族分化出去的第一個民系,粵人開始分化。 : : 所以粵語中保留了大量的上古漢語發音。 : : 閩南語人群發音有上古語音,但中古語音更多。一般認為主體是唐代開始分化的。 : : 但是不管是粵人,還是閩南人,分化時期都是在相對很近的古代,并且此時漢族都有了統一 : : 的政權,因此分化相對較少。 : : 而日耳曼人,分化很早,在狩獵采集階段就分化了, : : 并且一直一盤散沙,沒有整合過。 : : 所以分化為一個一個的民族。 : : 以上我說的是漢族的文化先祖。 : 這樣的說法,似乎是認為漢族是一個同質性很高的群體,但「漢族」是否真的如此? 是的。 漢族起源中原地區,而中原地區同質性很高。 : 也就是說,「漢族」究竟是一個血緣的?政治的?還是文化的定義?還是混雜的? 不管是血緣的,還是政治的,還是文化的,都是高度一致的。 : 我個人比較傾向文化的定義, : 那麼,如果去掉一統政權的中央政府, : 「漢族」分佈地區的所使用語言,恐怕在「國語」推行之前,都不一致; 不知道你的「都不一致」是從哪里看來的? 漢語是有共同祖先的。只不過隨著族群的遷徙發生了分化而已。 例如在秦漢時期,粵語的祖先和中原人分化開。所以粵語保留了大量的上古語音。 閩南人的主體是唐代和中原人分化開的(也有少部分是秦漢時期),所以用閩南語讀唐詩 非常動聽。 : 再加上不同地區都可能造成文化變異。那麼,「漢族」還是「漢族」嗎? : 那一個地區的「漢族」所持有的文化,才是「漢族」理想形式? : 因此,儘管我對西洋史相當的陌生,但令我感到好奇的是, : 若專從文化的層面來看, : 各地漢族的文化差異,與分佈在廣大地域諸日耳曼人間的文化差異, : 不知道何者相距較大? 閩南人和粵人之間的差距,大大小於瑞士德國人和低地德國人之間的差距——只是經過 數百年的文化政治統合,今天瑞士德國人和低地德國人的差距已經大大縮小了。 很多人認定,德意志這個民族根本不存在,德國境內是有數十個民族。 所謂的標準德語,根本就是霸道的行為,根本就是拿一種語言強加到其他各民族頭上。 德國的各個民族,語言完全聽不懂,風俗習慣也有差異,根本不一樣。 我并不贊成這種說法, 我是認為德意志民族是存在的,那數十個民族,只是德意志民族內部的分支而已。 德意志民族的各個分支,是在狩獵采集階段分化出來的,其差異性遠遠大於閩南人和粵人、 國語族群之間的差距。 要知道,人類語言的大發展,是在農耕出現後,進一步分化,是在進入金屬時代後。 而漢族中最早和國語族群分化的粵人也是在秦漢才分化的。 : : 從血統上說,良渚文化、吳城文化、大溪文化、岳石文化,在漢族中的血統比例都很高, : : 漢族都融合有這些文化的血統。 : : 但是漢族的文化先祖是仰韶文化。 : : 并且漢族父系血統中中原龍山文化的比例高達六成以上。 : : 而且這些融合,是發生在西元之前,很久遠的時期。 : : 然後說一下中國這個概念。 : : 古代東方的社會體系,和西方的那種民族國家體系完全不同。 : 想請教,「民族國家體系」是何時興起的? : 又「社會體系」恐怕跟「民族國家體系」本身在位階上就不對等。 西方國家的社會結構,是各個相互匹敵的獨立的民族國家。 而東方的社會結構,則是同心圓式的朝貢結構。 : : 東方這種朝貢體系,是以中原王朝為核心的一種文化體系。 : 文化體系?還是政治體系? : 接受朝貢的政治關係者,是否就是文化體系的一員? 接受朝貢的不全部就是。 但是大多數隸屬這個政治圈子的,都是深受這個圈子文化影響的。 并且隨著朝貢層次的不同,受到的文化影響也不同。 結果就形成了,朝貢體系腹地的,影響大,遠離的,影響小。 : : 有核心的,有邊緣一點的,有很邊緣的。 : : 如果拿西方的文化體系來套,根本套不上去,所以出了一堆認知錯誤。 : : 硬要說的話,中國很大程度上是一個文化概念。 : : 比方說,和漢族很近的一些民族,文化上對中國文化認同很高,但民族上完全不認為自己 : : 是漢族人,政治上也不見得支持PRC。 : : 例如土家族、納西族、白族等。 : : 如果不是甲午戰爭日本占領朝鮮,朝鮮王國在文化上對中國認同也非常高。 : : 這些人認同文化中國概念,絕對承認自己文化上的中國人概念,但絕對不承認自己是漢族, : ^^^^^^^^^^^^^^^^^^^^^^^^^^^^^^ : 願聞其詳 : : 絕對不承認自己是炎黃子孫,對黃帝、炎帝毫無認同感,對純漢族文化完全不接受,完全 : ^^^^^^^^^^ : 可否舉例? 比方說,他們從來不認為炎黃是自己的祖先,他們有自己的祖先傳說。 比方說,漢人拜的形形色色的神祗,他們并不拜。除了古代在學校和文廟拜孔子,以及個 別地方有拜關羽的(關帝廟基本上還是外來漢族商人蓋的,當地人只是跟著拜而已)。 比方說,漢人的種種節日,他們并不過,要麼雖然過但是有自己的解釋。 例如苗族也過端午節,也劃龍舟,但是他們有自己的一套解釋,而不是漢族的那種拜屈原。 : : 堅持自己民族文化。 : : 而且他們和漢族老百姓一樣,對共產黨的貪官污吏也沒好感,并不支持PRC。 : : 再遠一點的民族,對中國有一定的認同。 : 您好像將政治、文化、血緣一起討論, : 是否可以就單一面向,分別敘述?應該有助於別人的理解; : 抑或是在您的認知中,此三者是不可分割的? 我是認為在研究民族問題上,三者是交互作用,密不可分的。 : : 例如我見過緬甸金三角的佤族人攢錢想去北京看天安門的。 : ㄟ...我也想攢錢去京都看看 看自己人的皇帝的宮殿,和旅游去看別人的皇帝的宮殿,心態不一樣吧。 如果你覺得這個說服力不夠。那我再說別的事情吧。 佤邦的鮑有祥,他的父親被毛澤東接見過,他一直以此自豪(被皇帝接見那種自豪)。 但是照片在戰亂中丟失了。 他一直希望找回來,所以希望同樣持有這個照片的人能提供給他,他會重金獎勵的。 : : 更遠一點的民族,我說個事吧, : : 我在哈薩克人那里,見過有人稱呼定居哈薩克斯坦的,來自中國的哈薩克族人為華僑。 : : 但他們絕對不承認自己是漢族人,對PRC也沒有太多認同(反而對中華民國的南京國民政府 : : 感覺更好)。 : : 漢族這個稱呼,你無法描述這種東方民族文化格局,無法囊括對中國文化有認同的那些民 : : 族。 : : 但是中華民族這個詞,又出現了另外一個問題:既然是一個國籍和政治概念,你無法把有 : : 中國國籍的俄羅斯族,以及缺乏中國認同的部分維吾爾族、部分藏族人排斥在外, : : 結果就出現了俄羅斯族也是中華民族的問題。 : 「中華民族」的政治性遠超過他的民族意涵,是可以肯定的。 「中華民族」本身是存在的,但是既然無法排除政治性來建構這個概念,就無法避免俄羅 斯族這樣的悖論出現。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22.85.215

08/23 13:27, , 1F
整篇文章在爭一個虛名而已...
08/23 13:27, 1F

08/24 03:09, , 2F
仍然是非常豐富的文章.很遺憾您說相關領域尚許多參考
08/24 03:09, 2F

08/24 03:10, , 3F
書目.看來我族的歷史研究還有發展的空間.
08/24 03:10, 3F

08/24 12:03, , 4F
所謂的「漢族」與漢語息息相關
08/24 12:03, 4F

08/24 12:06, , 5F
粵語保留了大量上古音 閩語則保留了大量中古音
08/24 12:06, 5F

08/24 12:09, , 6F
原po用「分化」 似乎對漢語的基本認識不夠
08/24 12:09, 6F
難道這不是分化嗎?

08/24 12:11, , 7F
另外 考古發現充其量只能做推測 跟漢族沒有多大關係
08/24 12:11, 7F

08/24 12:11, , 8F
夏、商、周原本就是三個不同的民族
08/24 12:11, 8F
這個啊,夏商周到底算不算一個民族不好說, 有很大區別是肯定的,所以說是不同民族也沒錯。 但同時也是同源的,周人可以清晰分辨出商人和真正的東夷是不同的。 畢竟大家都是仰韶文化過來的,文化上類似。 周代初年的時候,分封諸侯,往往都是分封多少族周人,多少族商人,給某諸侯帶著去 征服統治某地。帶去的人成為國人,而該地區的原住民則成為野人。 商人的地位低於周人,但比野人高得多。 在邊患嚴重的地方,例如燕國,商人的地位和周人差不多。 實際上,在商代的時候,周人也是使用甲骨文的。 周原甲骨文,和同時代的商人的甲骨文是基本一致的。 帝乙還把妹妹嫁給周文王了。

08/24 12:12, , 9F
也可以說 夏商周都是漢族的先祖之一
08/24 12:12, 9F

08/24 12:22, , 10F
雅言、通語、官話、國語到普通話
08/24 12:22, 10F

08/24 12:23, , 11F
皆可謂「漢語」在歷史中不同的稱法
08/24 12:23, 11F

08/24 12:25, , 12F
問題是 現代漢語的形成 是由於明清時以北京為行政中心
08/24 12:25, 12F

08/24 12:26, , 13F
所以現代漢語是以北方方言為主體
08/24 12:26, 13F
這和標準德語、標準法語,甚至標準英語的認定類似吧。 都是以某地的語言為標桿強加到其他人頭上。 德國人、法國人各地的憤怒也不少。 實際上國語和北京話還不完全一樣,去掉了北京土話里的很多通古斯語成分(例如北京話 有元音和諧的現象等,這些在國語中都去掉了)。 你看人家標準挪威語,挪威北方人很不滿,說不堪入耳,都是丹麥語成分,被丹麥語污染 了,只有北方挪威語才是正宗挪威語。

08/24 12:27, , 14F
那漢族的形成呢? 這是個很弔詭的問題
08/24 12:27, 14F
在現代漢語出現前,已經有漢人這個稱謂了吧?

08/24 12:31, , 15F
也許也要用「漢語」研究的模式來看待
08/24 12:31, 15F

08/24 16:54, , 16F
我只能祁禱原po不是學界人士了 (。Д:.;:…
08/24 16:54, 16F
我不是專業人士,只是業余歷史愛好者而已。 ※ 編輯: bxdfhbh 來自: 124.193.141.130 (08/24 22:04)

08/28 04:33, , 17F
乾脆說全人類都是非洲族分化的比較快 證據還比較強
08/28 04:33, 17F

08/28 12:14, , 18F
我一貫贊成人類是非洲來的,怎麼了?
08/28 12:14, 18F

08/28 15:12, , 19F
因為照你的說法 漢族是非洲人分化 應該以非洲人稱之
08/28 15:12, 19F

08/28 19:51, , 20F
漢人不應自稱漢人, 是外族稱中原人為漢人.(漢朝)
08/28 19:51, 20F

08/29 13:55, , 21F
非洲是一個大洲的名稱,也就是說是地點名稱而不是人種名稱
08/29 13:55, 21F

08/29 13:56, , 22F
作為人種名稱的是智人,我們都是智人分化的,所以我們都是
08/29 13:56, 22F

08/29 13:56, , 23F
智人。
08/29 13:56, 23F

08/30 02:59, , 24F
我們都是黑人 完
08/30 02:59, 24F

08/31 12:38, , 25F
k大你的歷史知識太差了。智人和黑人是兩碼事好不好。
08/31 12:38, 25F

08/31 12:38, , 26F
黑人是智人向西的一支演化成的。
08/31 12:38, 26F

08/31 12:39, , 27F
黃種人和白種人是向東北進入歐亞大陸的一支,和黑人的行進
08/31 12:39, 27F

08/31 12:39, , 28F
方向剛好相反。
08/31 12:39, 28F

08/31 12:40, , 29F
k大如果你連黑人的起源和遷徙這最起碼的常識都不懂,我也
08/31 12:40, 29F

08/31 12:40, , 30F
沒辦法。
08/31 12:40, 30F

09/02 15:10, , 31F
最新研究 白人五千年前才變白 誰不懂啊?
09/02 15:10, 31F

09/03 11:04, , 32F
很抱歉,看起來你對這個人類學不是太懂。白人變白并非是由
09/03 11:04, 32F

09/03 11:05, , 33F
黑人變白。膚色上看目前看來由深棕黃色的可能性還比較大。
09/03 11:05, 33F
文章代碼(AID): #1AaBOrvR (TW-histo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5 之 22 篇):
文章代碼(AID): #1AaBOrvR (TW-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