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如何解構所謂「經濟奇蹟」的神話?

看板TW-history作者 (牛奶曼士德)時間15年前 (2009/05/13 13:24), 編輯推噓2(201)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8/12 (看更多)
※ 引述《plamc (普蘭可)》之銘言: : ※ 引述《plamc (普蘭可)》之銘言: : : → skytank:日本的人才和工業從明治年間就開始培養的 05/13 09:02 : 那是什麼樣的工業? : 不要被我們的歷史課本教笨了 也不要被現在的日本工業搞混了 : 日本二戰前的工業程度相當低劣 火柴造得比中國貨還差 鋼煉不好所以武器遠遜美國 : 最重要的是在二戰末期日本本土工業城市都遭到大轟炸 不是只有廣島長崎挨核彈 : 名古屋等城市一樣整片都被轟得平平的 戰後的日本窮到翻 廢墟談什麼工業基礎? : 戰後有一大段時間 Made in Japan = 爛貨 後來才漸漸進步 被Made in Taiwan 取代 : 不要以為日本的好是先天的 人家也是從一無所有 爛貨 起步 是跑得比我們快很多而已 說快其實還好,台灣韓國才真正的叫做快,大家不是常說台灣從拉牛車的民國40,50年代 衝到現在80.90有網路和批踢踢的時代也經過不過兩三代人而已.....這可是台灣逢人就吹 的經濟成就....但這也是台灣人會輸日本的主因。 但是有一點才是台灣人輸日本的主因~~~~~~起步時間太晚,產業革命太快 台灣的產業很多技術都源自外國母廠,這是台灣產業的先天困境,為什麼我們技術不能自 主,難道就是李家同大教授說的大家都不重視嗎,其實不盡然,一套完整的產業要達到 完備,從科學應用到產業至少要幾十年,當然這還是最保守最順利的估計, 我們就看一下歐美,歐美從科學革命到今天,走了三四百年的路,也是跌跌撞撞,台灣人 乍看之下只走了三四十年感覺上比歐美厲害多了,其實不盡然,歐美在通訊發達的今天 科技不盡然會比台灣發展更快(不然的話台灣科技業可以收一收了),但是他們產業基礎會 比台灣深厚的多,因為他們走的路比台灣遠,乍看多走路很虧,其實他們在途中累積了 台灣沒有的收穫,當然其中很多技術今天來看就算是很初級的,但是台灣就是缺乏那些 初級的技術,當然很多人會倡導技術向下扎根,但是在台灣這種速食型產業結構的國家 來說,這只是美好的遠景,而且絕對不合乎效益。 但是如果是那個年代來投資這項基本的技術,可能是一本萬利。但是要現在的我們回頭 去做那種投資,跟把錢都到海裡是沒兩樣的。 日本就是個很典型的例子,雖說日本技術不敵歐美,差別就在於他們從明治時代 (甚至更早)才開始對西方化投入,當然日本也是遇到很多阻力,但是他們基本上 從那時候就開始走上了現代化的路,日本的產業剛開始就像普大說的技術很差, 但是那個時代他們已經上路了,中國還吵要不要出門<--這就是今天為什麼日本的技術 會領先亞洲各國的原因,因為日本走了很多台灣中國都沒走的路。 很幸運的機緣,"獨裁"的計畫經濟讓台灣上路的時候搭到了電子時代頭班車,快速地 提升產業能力逼近第一世界的國家,但是這就代表台灣和第一世界的國家一樣嗎, ,日本和歐美因為路走的長走的遠,累積了很多台灣沒有的基礎,當年東西做的爛 或好,不會影響後面,該走路有走到,該付出的有付出,基礎就是這麼來的 ,當然台灣很自豪的快速現代化,其實也是台灣產業的無奈。你可以搭外國的車, 但不可能跑的比人家快,今天很多第三世界都套用台灣的模式,但是他們不可能 自己的工業。也不會做的比台灣好,因為台灣走的路比他們長。 今天台灣最大的面臨問題就是產業變換太快,還來不及讓產業深根就面臨產業交替 的窘境,今天台日對換腳色,日本也是會很苦惱這個問題,這就是"時勢造英雄" 才是真的。 普大說的其實也對,只是在不同面向做的討論,日本工業被毀只是硬體被毀, 其中的人才和技術是沒有被毀滅的,不是之前有討論為何日本的物理化學可以拿到這麼多 諾貝爾獎,其實就在於他們深厚的學術基礎。累積基礎也是要走很長的路 在工數上很多人都覺得傅立葉分析原理很簡單,但是那時這可是新時代的論文啊 但是今天我們也不可能重新去研究這個學問,但是從那個時代來說歐美已經走到了 新的時代,同時間第三世界的人要怎麼追趕。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0.175.112

05/13 13:29, , 1F
從世界體系理論來說這又算是核心-半邊陲-邊陲的問題
05/13 13:29, 1F

05/13 13:33, , 2F
還會連接到依賴和互賴的矛盾上!
05/13 13:33, 2F

11/26 13:39, , 3F
11/26 13:39, 3F
文章代碼(AID): #1A2bcW12 (TW-histo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8 之 12 篇):
文章代碼(AID): #1A2bcW12 (TW-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