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標的] ZIM.US 複製台股航海王多

看板Stock作者 (n/a)時間2年前 (2022/06/10 01:03), 2年前編輯推噓17(17059)
留言76則, 23人參與, 2年前最新討論串10/12 (看更多)
※ 引述《samurai1994 (荼靡花開)》之銘言: : 引用大大的文回覆一下目前據我所知的海運狀況, : 目前台灣三大的現況應該如下 : 長榮跟陽明以直客為主的美線去年運價高漲沒有吃到太大的利潤(簽約關係) : 而萬海則是打游擊收了很多非簽約貨,價格漲幅較有彈性,所以獲利大幅提升 : 今年陽明長榮換約價格有上漲,所以利潤會大大增加,萬海則是減少 : 以基本面來說的話航運今年到年底運價不會有太大的波動,(運價800砍到100的狀況), : 唯China的封閉政策是運價主要變動因素,罷工的部分不太會影響客戶裝載頂多變遞延 : 整體來說貨櫃三雄的基本面還是不錯的,eps也可以維持高檔,但就看股票市場買不買單 : 其實大部分的人都只看到運價的問題,忘了還有貨量,貨櫃船跟客機是一樣的有易逝性的 : 問題,如果量有起來其實整船的營收是非常可觀的,尤其是大船,所以為何長榮一直是穩 : 定的增加營收 : 個人淺見美國的政策與罷工行為的影響有限,主要還是China百分之百開放口岸,如果開 : 放可能就會有量,量出來價格一定就會上漲 : 弱弱的附上今天買的期貨 : https://i.imgur.com/BAJMVO2.jpg
補充一些新消息 剛剛拜登發推特說他會解決運費問題 https://twitter.com/POTUS/status/1534919703864528899 只是這影片好像被美國人罵爆了 實際上要做的好像也只是簽署先前的海運改革法案(增加FMC的權力) 然後FMC 5/31 才發了針對海運市場壟斷的調查報告 結論是海運市場沒有壟斷現象,公司間的競爭關係非常蓬勃 運費高漲都是來自於市場機制, https://reurl.cc/55EpK7 可能沒多久就會有拜登打運價的新聞(當然不會提到FMC的報告)出現,大家坐穩惹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4.31.2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654794234.A.E4D.html

06/10 01:09, 2年前 , 1F
運價市場機制這兩年就是航運商業務炒運價 先跟A報價
06/10 01:09, 1F

06/10 01:09, 2年前 , 2F
A同意後拿他同意的報價 再去報給B 然後加價 此時跟
06/10 01:09, 2F

06/10 01:09, 2年前 , 3F
C說抱歉 倉位沒了 除非你加價 C加價了 回頭告訴A說
06/10 01:09, 3F

06/10 01:09, 2年前 , 4F
因為你沒加價 所以要延後
06/10 01:09, 4F
聽起來怎麼很像採購在當年在砍運價的手法 ※ 編輯: Zzell (36.234.31.22 臺灣), 06/10/2022 01:10:55

06/10 01:11, 2年前 , 5F
這種惡性哄抬 遲早會出事 油價漲通膨那就算了 運價
06/10 01:11, 5F

06/10 01:11, 2年前 , 6F
害東西通膨佔的比例太高 那根本就是魔鬼
06/10 01:11, 6F

06/10 01:12, 2年前 , 7F
這就是市場機制
06/10 01:12, 7F

06/10 01:13, 2年前 , 8F
凍漲人力萎縮更慘
06/10 01:13, 8F

06/10 01:15, 2年前 , 9F
運價對於供需變化的敏感性很高 供需只要失衡一點
06/10 01:15, 9F

06/10 01:15, 2年前 , 10F
運價的反應就很明顯
06/10 01:15, 10F

06/10 01:15, 2年前 , 11F
實際上近兩年運力需求也才多供給的10~15%不到 運價
06/10 01:15, 11F

06/10 01:15, 2年前 , 12F
拜登打運費差不多就是胡自強向黑道挑戰
06/10 01:15, 12F

06/10 01:16, 2年前 , 13F
直接翻了10倍...
06/10 01:16, 13F

06/10 01:17, 2年前 , 14F
而且這種惡性哄抬並非一開始就有 是運價漲到後來船
06/10 01:17, 14F

06/10 01:17, 2年前 , 15F
商公司食髓知味 反正我就是海盜 你不要別人會要 所
06/10 01:17, 15F

06/10 01:17, 2年前 , 16F
以才有風聲說要查 聯合壟斷 憑什麼其他東西漲要考慮
06/10 01:17, 16F

06/10 01:17, 2年前 , 17F
下游或終端消費者能否承受 航運運價卻需索無度的加
06/10 01:17, 17F

06/10 01:17, 2年前 , 18F
價 航運商自己如果不能節制 等到其他公權力伸手進來
06/10 01:17, 18F

06/10 01:17, 2年前 , 19F
訂個航運公道價 直接沈船
06/10 01:17, 19F

06/10 01:18, 2年前 , 20F
其實運價沒有漲到零售商/供應商無法接受的程度
06/10 01:18, 20F

06/10 01:18, 2年前 , 21F
即使翻了十倍 對很多小體積商品來說 成本還是5%以下
06/10 01:18, 21F

06/10 01:18, 2年前 , 22F
組裝家俱(如ikea)那種體積大單價低的特例除外
06/10 01:18, 22F

06/10 01:23, 2年前 , 23F
拜登不是以前也說過要解決運費問題嗎
06/10 01:23, 23F

06/10 01:28, 2年前 , 24F
FMC老早講2022整年塞港,看ISM指數,客戶端庫存仍然
06/10 01:28, 24F

06/10 01:28, 2年前 , 25F
很低,下半年美國會持續補庫存,尤其是民生用品,從
06/10 01:28, 25F

06/10 01:28, 2年前 , 26F
西台灣買比較便宜
06/10 01:28, 26F

06/10 01:31, 2年前 , 27F
不過歐盟碳交易法案沒通過,為海運業運力供給蒙上一
06/10 01:31, 27F

06/10 01:31, 2年前 , 28F
層陰影,如果歐盟沒辦法向舊船課碳費,運力將在2023
06/10 01:31, 28F

06/10 01:31, 2年前 , 29F
過剩,運費砍半
06/10 01:31, 29F

06/10 01:39, 2年前 , 30F
畢竟運價再怎麼漲 對比空運還是俗夠大碗
06/10 01:39, 30F

06/10 01:45, 2年前 , 31F
連美國人都不信拜登這失智老頭了吧
06/10 01:45, 31F

06/10 01:45, 2年前 , 32F
他本人大概也覺得自己只會做這一屆
06/10 01:45, 32F

06/10 01:45, 2年前 , 33F
很難想像他會有什麼大動作的建設出來
06/10 01:45, 33F

06/10 01:47, 2年前 , 34F
講這麼多沒用,直接all in空下去,有賺錢說話就大聲
06/10 01:47, 34F

06/10 01:48, 2年前 , 35F
海運不就漲最簡單的供需失衡 要能壟斷抬價早就做了
06/10 01:48, 35F

06/10 01:49, 2年前 , 36F
就看供需什麼時候回到平衡 海運就會下去了
06/10 01:49, 36F
重點在於平衡是多少錢 ※ 編輯: Zzell (36.234.31.22 臺灣), 06/10/2022 01:52:28

06/10 02:06, 2年前 , 37F
油價今年不會下去 糧食也是
06/10 02:06, 37F

06/10 02:07, 2年前 , 38F
引領出的高通膨 會導致歐美本土製造業無法跟中競爭
06/10 02:07, 38F

06/10 02:07, 2年前 , 39F
所以需求一定到明年都無解 供給就要看碳排法案了
06/10 02:07, 39F

06/10 02:13, 2年前 , 40F
塊 陶 啊
06/10 02:13, 40F

06/10 02:24, 2年前 , 41F
供需平衡不是運費的問題,而是供應鏈的問題,尤其
06/10 02:24, 41F

06/10 02:24, 2年前 , 42F
這個供應鏈還包括後端的陸運運量
06/10 02:24, 42F

06/10 02:25, 2年前 , 43F
港口的基礎建設跟不上船隻升級也就罷了,貨運司機
06/10 02:25, 43F

06/10 02:25, 2年前 , 44F
的缺工,也是難題
06/10 02:25, 44F

06/10 02:26, 2年前 , 45F
這都還是去年美國自己發生的問題,幾年內都很難改
06/10 02:26, 45F

06/10 02:26, 2年前 , 46F
06/10 02:26, 46F

06/10 02:29, 2年前 , 47F
短時間要有解就是經濟大衰退讓需求大幅下行,只是
06/10 02:29, 47F

06/10 02:29, 2年前 , 48F
現在是錢回美國的時代,美國要經濟大幅下坡?
06/10 02:29, 48F

06/10 02:52, 2年前 , 49F
股價應該是現實的,zim兩天噴掉20%除了散戶應該還有
06/10 02:52, 49F

06/10 02:52, 2年前 , 50F
機構也都棄守了
06/10 02:52, 50F

06/10 02:57, 2年前 , 51F
ZIM這種跌法不用想也知道機構做的
06/10 02:57, 51F

06/10 07:07, 2年前 , 52F
美國庫存到底是太高還是太低啊?好亂喔
06/10 07:07, 52F

06/10 07:55, 2年前 , 53F
惡性削價到倒閉你們當正常,漲價了你們怪航商。
06/10 07:55, 53F

06/10 07:56, 2年前 , 54F
難怪台灣股民動不動成立自救會不是沒道理
06/10 07:56, 54F

06/10 07:59, 2年前 , 55F
跌停多 不要不信
06/10 07:59, 55F

06/10 08:32, 2年前 , 56F
當初惡性競爭到運費一櫃一鎂,搞到航商倒一堆的時
06/10 08:32, 56F

06/10 08:32, 2年前 , 57F
候,有人跳出來說「嘿!我們來升點運價,免得以後
06/10 08:32, 57F

06/10 08:32, 2年前 , 58F
航運被少數公司把持時聯合漲價」嗎?
06/10 08:32, 58F

06/10 08:32, 2年前 , 59F
就如同去年負油價搞垮一堆油商,導致今天殘存的油
06/10 08:32, 59F

06/10 08:32, 2年前 , 60F
商一點也不想花錢擴產不也一樣?
06/10 08:32, 60F

06/10 08:32, 2年前 , 61F
再退一萬步說,航商可比油商多花萬把鈔票在“擴產
06/10 08:32, 61F

06/10 08:32, 2年前 , 62F
”上面耶
06/10 08:32, 62F

06/10 08:41, 2年前 , 63F
有道理啊 以前運費低客戶爽爽過日子怎麼不講
06/10 08:41, 63F

06/10 09:14, 2年前 , 64F
油價沒人要時跌到負,那時有人想到現在會炒到120嗎
06/10 09:14, 64F

06/10 12:44, 2年前 , 65F
就自由市場競爭 說三小惡性哄抬 怎不說以前惡性殺價
06/10 12:44, 65F

06/10 13:40, 2年前 , 66F
如果這兩年的海運榮景是靠哄抬炒作起來的,那去年美
06/10 13:40, 66F

06/10 13:40, 2年前 , 67F
國早就查到些什麼而運費大跌了,近期的上海封城也應
06/10 13:40, 67F

06/10 13:40, 2年前 , 68F
該要造成大砍運費才對,但偏偏就不是如此,你不爽運
06/10 13:40, 68F

06/10 13:40, 2年前 , 69F
費高漲跟市場追價力道強勁是兩回事吧。
06/10 13:40, 69F
以前shipper講話很大聲 航商因為彼此競爭報價只能在盈虧線附近游走 但後來大家賺了錢,不需要隨便砍價時 眾多shipper才發現自己才是那個沒了對方會直接死亡的那方 ※ 編輯: Zzell (36.234.31.22 臺灣), 06/10/2022 14:02:05 ※ 編輯: Zzell (36.234.31.22 臺灣), 06/10/2022 14:02:29

06/10 14:25, 2年前 , 70F
就因為可以跑歐美的船商好幾家而不是一兩家,在封城
06/10 14:25, 70F

06/10 14:25, 2年前 , 71F
或是查價這種事件發生就很難串好隻手遮天,運費高檔
06/10 14:25, 71F

06/10 14:25, 2年前 , 72F
我寧願從庫存指數去解讀,事實上從去年的推文或在歐
06/10 14:25, 72F

06/10 14:25, 2年前 , 73F
美的網路影片看,居家修繕的確遇到很嚴重的缺貨潮,
06/10 14:25, 73F

06/10 14:25, 2年前 , 74F
一些平價高污染的建材製造都是從東南亞大陸這些經濟
06/10 14:25, 74F

06/10 14:25, 2年前 , 75F
比較落後的地方生產運出來賣的,想當然爾一些生活用
06/10 14:25, 75F

06/10 14:25, 2年前 , 76F
品玩具電子商品也是要面臨同樣的問題。
06/10 14:25, 76F
文章代碼(AID): #1YeYVwvD (Stock)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0 之 12 篇):
文章代碼(AID): #1YeYVwvD (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