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台灣DRAM產業當初是怎麼輸韓國的

看板Stock作者 (勤樸)時間6年前 (2017/12/16 07:53), 6年前編輯推噓14(14030)
留言44則, 21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1/7 (看更多)
作者: andrewkuo ()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Re: [問卦] 台灣DRAM產業當初是怎麼輸韓國的 時間: Fri Dec 15 19:43:37 2017 其實從大概16M的時候,就已經輸了,時間大概1992~1994年之間. 至於為何台灣會輸的這麼慘,其實還是一句老話,台灣只喜歡賺 製造的錢,自有技術在這些老闆眼裡算啥!能吃嗎?可是沒自有 技術,就等著被敵人殲滅吧!唯一擁有自己技術的世界先進,還被 業界笑,大家都賺幾百億,世界先進還因為自有技術虧錢,台灣人 的短視近利會害死自己. 台灣以前有三家廠商做記憶體的,國善,茂矽,華智.其中華智還 有辦法技術授權給現代電子(現名:海力士)製作DRAM,那為何台 灣有技術,卻沒辦法大量生產DRAM,說起來還是因為台灣人的心 態-只想賺容易熟悉的錢,這三間廠商跟國內工商大老募資時, 工商大老對這一個產業不熟悉,根本沒人敢出手資助蓋晶圓廠 以前的半導體公司就是從設計到製造一手包辦,再加上在台灣的 唯一晶圓廠-聯華電子設備又不怎麼樣,所以上述三間廠商找上 政府,希望能不能幫他們成立一間公司擁有六吋晶圓廠,幫他們 代工記憶體,這間廠商就是後來所謂的台積.可惜公司還沒成立 好國善也就倒閉了.茂矽和華智後來合併撐過難關,趁著1993住 友化學爆炸,全球DRAM狂飆,把六吋廠跟八吋廠給蓋起來了,可惜 當事者還是所謂喜歡歡傳製造的錢,所以乖乖的繳授權金,研發 丟給技術母廠去研發就好了.那時期的廠商只有世界先進堅持 自有技術,其他的都是買技術來製造. 茂矽--->OKI 茂德--->Siemens-->Infineon--->Hynix 德碁--->Texas Instrument-->TI被Micron合併,沒技術來源. 力晶--->Mitsubishi--->Elpida 華邦--->Toshiba--->放棄製造DRAM 南科--->OKI--->IBM--->Infineon--->Qimonda--->Micron 華亞--->Infineon--->Qimonda--->Micron 所以不是啥韓國小動作,根本是台灣人自己的心態作祟,懶的自有 技術開發,擁有自有技術的還被嘲笑,試問,在這種心態下,誰願意 自有技術開發,買設備,買技術就可以賺大錢,自有技術算啥,可以 賺大錢嗎?可是誰會預料到技術母廠一間一間的收攤,導致最後想 要買技術都沒來源呢?不可一世的德國Qimonda,日本Elpida如今何在 想想我們是不是對那些努力的人也是嘲笑,反而對利用不是那麼努力 的人吹捧,這不就是台灣產業的寫照嗎? ※ 引述《MRFROG ( )》之銘言: : 韓國一直是台灣科技業的競爭對手 : 代工: GG屌打三星 : LCD driver: 聯詠與三星平手 : 手機AP: 聯發科與Helio與三星exynos平手 : 電視晶片: 晨星贏三星 : Power IC : 立錡贏三星 : 網通IC: 瑞昱贏三星 : Flash controller: 群聯贏三星 : 唯獨只有DRAM 只剩代工 被三星跟海力士打假的 : 如果當初台灣DRAM有起來 : 說不定GDP先達成三萬鎂的是我們 而不是韓國 : 請問DRAM當年是怎麼輸的? 有卦嗎? : ※ 八卦板務請到 GossipPicket 檢舉板詢問 : ※ a.張貼問卦請注意,充實文章內容、是否有專板,本板並非萬能問板。 : ※ b.一天只能張貼 "兩則" 問卦,自刪及被刪也算兩篇之內, : ※ 超貼者將被水桶,請注意! : ※ c.本看板嚴格禁止政治問卦,發文問卦前請先仔細閱讀相關板規。 : ※ d.未滿30繁體中文字視同鬧板,請注意! : ※ (↑看完提醒請刪除ctrl + y)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75.183.33.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13338220.A.AAB.html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編輯: cjol (123.192.229.51), 12/16/2017 07:53:45

12/16 07:57, 6年前 , 1F
標準勞工思維 給推
12/16 07:57, 1F

12/16 08:03, 6年前 , 2F
是我想太多嗎?
12/16 08:03, 2F

12/16 08:05, 6年前 , 3F
德國Qimonda,日本Elpida如今何在......不是代表,搞
12/16 08:05, 3F

12/16 08:08, 6年前 , 4F
技術的,還是會收起來
12/16 08:08, 4F

12/16 08:18, 6年前 , 5F
同樓上覺得那邊怪怪
12/16 08:18, 5F

12/16 08:20, 6年前 , 6F
多間中型企業不如一間大的。中型的當然就是想五年
12/16 08:20, 6F

12/16 08:20, 6年前 , 7F
內的計畫。
12/16 08:20, 7F

12/16 08:20, 6年前 , 8F
搞研發可能先倒了..
12/16 08:20, 8F

12/16 08:31, 6年前 , 9F
搞技術 不代表能活 賣滷味的還活比較久
12/16 08:31, 9F

12/16 08:51, 6年前 , 10F
搞研發本來就有風險 但是專利與knowhow是贏家通吃
12/16 08:51, 10F

12/16 08:51, 6年前 , 11F
鬼島老闆基本上不敢賭 這邊一開始可以說是企業規模
12/16 08:51, 11F

12/16 08:51, 6年前 , 12F
太小的先天結構性太小問題 能夠承擔的風險負荷相對
12/16 08:51, 12F

12/16 08:51, 6年前 , 13F
小很多 在理性決策下的確大多會呈現有利就鑽短期獲
12/16 08:51, 13F

12/16 08:51, 6年前 , 14F
利至上的結果 但是鬼島小老闆思維養成太久居然變成
12/16 08:51, 14F

12/16 08:51, 6年前 , 15F
靠剝削壓榨存活的悲劇 慘 那中小企業難到就沒有靠
12/16 08:51, 15F

12/16 08:51, 6年前 , 16F
自身突破的機會嗎? 有但是粉小粉小 所以政府就必
12/16 08:51, 16F

12/16 08:51, 6年前 , 17F
須站出來幫忙分攤/稀釋/整合/降低風險 如果政府職
12/16 08:51, 17F

12/16 08:51, 6年前 , 18F
能弱化 那就只是讓這些企業繼續鑽短期的蠅頭小利
12/16 08:51, 18F

12/16 08:51, 6年前 , 19F
如果政府更白目去支持企業靠剝削存活 不能持續進行
12/16 08:51, 19F

12/16 08:51, 6年前 , 20F
企業的汰弱留強/強化核心競爭與獲利能力 那整個國
12/16 08:51, 20F

12/16 08:51, 6年前 , 21F
家就會陷入惡性循環 大家越過越苦 越苦就越剝削 越
12/16 08:51, 21F

12/16 08:51, 6年前 , 22F
剝削就越苦... 可嘆的是 鬼島還真的陷入這個痛苦循
12/16 08:51, 22F

12/16 08:51, 6年前 , 23F
環 沒希望沒未來 哀
12/16 08:51, 23F

12/16 08:56, 6年前 , 24F
好文推 台灣業界悲歌
12/16 08:56, 24F

12/16 09:01, 6年前 , 25F
不是重頭到尾沒贏過嗎?
12/16 09:01, 25F

12/16 09:33, 6年前 , 26F
看起來做技術死更快
12/16 09:33, 26F

12/16 10:01, 6年前 , 27F
雖然這樣說很悲哀 但台灣人是從思想上的根本就注定
12/16 10:01, 27F

12/16 10:01, 6年前 , 28F
輸了
12/16 10:01, 28F

12/16 10:04, 6年前 , 29F
已當時老闆的思維 輸也沒什麼好意外的
12/16 10:04, 29F

12/16 10:18, 6年前 , 30F
你自己的文章幹嘛論述還自己打臉?
12/16 10:18, 30F

12/16 11:51, 6年前 , 31F
還記得亞洲金融風暴台灣還在稱讚自己 沒幾年被韓國
12/16 11:51, 31F

12/16 11:51, 6年前 , 32F
拋下
12/16 11:51, 32F

12/16 12:03, 6年前 , 33F
第一段說台灣不自己研發 第二段說台灣有技術可以給
12/16 12:03, 33F

12/16 12:03, 6年前 , 34F
授權給別人 第三段說自己開發技術的大廠都先倒光了?
12/16 12:03, 34F

12/16 12:04, 6年前 , 35F
怎麼都不提到台灣廠開始倒是因為三星這種接受國家補
12/16 12:04, 35F

12/16 12:05, 6年前 , 36F
助的廠商的廠商用低價競爭?
12/16 12:05, 36F

12/16 13:41, 6年前 , 37F
技術母廠要倒的時候臺灣就該出手
12/16 13:41, 37F

12/16 14:04, 6年前 , 38F
內文神打臉?
12/16 14:04, 38F

12/16 14:05, 6年前 , 39F
韓低成本用低價競爭
12/16 14:05, 39F

12/16 17:27, 6年前 , 40F
哈哈哈神邏輯
12/16 17:27, 40F

12/16 20:38, 6年前 , 41F
競爭跟政府政策
12/16 20:38, 41F

12/17 15:28, 6年前 , 42F
技術母廠都倒了 還在台灣沒研發…你研發是有比母廠
12/17 15:28, 42F

12/17 15:28, 6年前 , 43F
還強大嗎?台gg都進不去的領域根本就已經不是技術
12/17 15:28, 43F

12/17 15:28, 6年前 , 44F
問題了
12/17 15:28, 44F
文章代碼(AID): #1QD61g8B (Stock)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QD61g8B (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