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淺談0050每年進出場策略已回收

看板Stock作者 (Hession)時間9年前 (2014/10/18 18:23), 9年前編輯推噓6(9311)
留言23則, 1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之前在goodinfo看到每月漲跌幅統計, 發現0050在1月時總是跌多漲少, 而12月則是漲多跌 少, 10月雖然也是跌多漲少, 但猜測應是除息的影響. 在思考能否將此發現納入進出場的策略時, 我假設1月為0050每年的相對低點, 12月為相對 高點, 以月均價做排名得到以下結果: 年/月/該年0050月均價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93 4 3 1 2 9 10 12 11 8 7 6 5 94 9 4 6 12 10 7 2 3 8 11 5 1 95 9 8 10 5 4 12 11 7 3 1 6 2 96 9 11 12 10 8 5 2 4 3 1 6 7 97 6 5 3 2 1 4 8 7 9 10 12 11 98 12 11 10 9 7 8 6 5 4 2 3 1 99 5 10 8 6 11 12 9 7 4 3 2 1 100 2 4 7 2 1 5 6 8 9 10 11 12 101 10 3 1 5 9 12 11 6 2 7 8 4 102 12 7 8 10 3 11 5 9 4 1 6 2 103 8 9 7 6 5 4 1 3 2 平均8 7 7 6 6 8 7 6 5 5 7 5 結果顯示, 1月份的月均價, 在該年的排名大多落於後段班, 而12月則落於前段班, 同樣的 方法以大盤為樣本統計87~103年的數據亦得到類似的結果, 支持我的假設. 然亦有部分年 的排名嚴重不符假設, 故其可信度仍須打個問號. 以此假設為基礎,我設計了五種策略樣本互相對照: 樣本一:每年年底收盤價進場,隔年年底收盤價出場 樣本二:每年年初收盤價進場,年底收盤價出場 樣本三:每年一月底收盤價進場,年底收盤價出場 樣本四:每年年均價進場, 隔年年底收盤價出場 樣本五:每年年均價進場, 隔年年均價出場 年 樣本報酬率 樣本一 樣本二 樣本三 樣本四 樣本五 93 5.62% 2.54% - 0.04% 9.09% 4.36% 94 9.48% 9.94% 12.76% 14.44% 5.97% 95 20.49% 22.16% 20.25% 30.49% 22.27% 96 10.74% 9.41% 12.79% 18.73% 19.77% 97 -43.25% -41.98% -36.54% -43.77% -14.01% 98 74.78% 67.98% 88.36% 11.94% - 9.72% 99 12.67% 12.57% 20.00% 40.30% 25.55% 100 -15.70% -15.77% -17.84% - 5.39% 7.00% 101 11.72% 13.43% 7.12% - 1.64% - 4.26% 102 9.63% 8.42% 8.02% 12.71% 9.90% 103 12.61% 10.85% 12.67% 15.56% 15.14% 平均 6.53% 6.00% 8.07% 6.84% 6.73% 結果顯示, 樣本三為樣本中平均表現最佳者, 呼應goodinfo上的統計結果. 然其報酬絕大部分來自單一年分, 且樣本四在大多數年間報酬皆優於樣本三, 故其是否為 好的進出場策略仍有待研究. 順道一提,以上五種策略以加權報酬指數計算, 平均報酬率分別是7.22%, 6.95%, 8.7%, 11.69%與8.95%(後兩個是理想值, 即假設每年均可成功交易的報酬率) 這代表0050根本就是拖累大盤的老鼠屎嘛! 備註: 103年以10/17收盤價作為出場價格, 以上計算之報酬率已還原除權息 本文僅提供讀者一個思考方向, 所統計之報酬率亦因近年多頭走勢而顯得高估, 投資人切 莫輕易嘗試本文所提供之策略, 若有虧損恕不負責! 資料來源:證交所, yahoo finance, 自己整理 晚間更新, 剛發現樣本四和樣本五實際執行上會有數年無法交易, 故實際報酬率應落後理 想值, 以加權報酬指數來算的話, 樣本四正確均報酬率為5.68%, 樣本五則為7.61% 另外樣本四和樣本五的理想報酬率計算有誤, 錯誤部分以已順便更正! -- 「我們之所以能夠成功,並不是因為我們有能力清除所有的障礙,  而是在於我們專注尋找可以跨越的障礙」 - 華倫.巴菲特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2.249.113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Stock/M.1413627828.A.548.html ※ 編輯: ji32k7a8u8 (111.252.249.113), 10/18/2014 18:25:57

10/18 18:31, , 1F
年均價就含有未來情報啦
10/18 18:31, 1F

10/18 18:32, , 2F
etf看大盤買的吧 分析月份要幹嘛
10/18 18:32, 2F

10/18 18:32, , 3F
樣本三塞到2009 整個報酬率就大勝了
10/18 18:32, 3F

10/18 18:40, , 4F
沒啥意義的研究...
10/18 18:40, 4F

10/18 18:51, , 5F
可以試試看條件訂成4000以下all in,8000以上全賣
10/18 18:51, 5F

10/18 18:51, , 6F
然後換算回年平均報酬率大約是多少這樣 XDDD
10/18 18:51, 6F

10/18 19:03, , 7F
你貼這裡沒用,股神們都覺得0050是____
10/18 19:03, 7F

10/18 19:04, , 8F
存銀行
10/18 19:04, 8F
※ 編輯: ji32k7a8u8 (111.252.249.113), 10/18/2014 19:05:53

10/18 19:36, , 9F
感謝分享。 若將除權納入計算更佳
10/18 19:36, 9F

10/18 20:38, , 10F
感謝分享
10/18 20:38, 10F

10/18 20:59, , 11F
0050拖累大盤的意思是?
10/18 20:59, 11F

10/18 22:25, , 12F
有研究精神其實給推 但建議你去看肯恩費雪的書
10/18 22:25, 12F

10/18 23:02, , 13F
市值最前面的50家公司,真正拉高大盤報酬的沒幾家
10/18 23:02, 13F

10/18 23:02, , 14F
合起來是拉低大盤報酬的
10/18 23:02, 14F
※ 編輯: ji32k7a8u8 (111.252.249.113), 10/18/2014 23:37:27

10/19 09:39, , 15F
看不懂,可以在寫詳細點?
10/19 09:39, 15F

10/19 15:20, , 16F
樣本三扣2009後幾乎等於0%耶
10/19 15:20, 16F

10/19 15:21, , 17F
就算把2008也扣掉也還是不高
10/19 15:21, 17F

10/20 13:44, , 18F
0056實在多了
10/20 13:44, 18F

10/20 21:09, , 19F
要看50有沒有拉低大盤那是用這種奇怪的策略在比的…
10/20 21:09, 19F

10/20 21:09, , 20F
直接有指數可以比較…下一篇回文已經指出策略的問題
10/20 21:09, 20F

10/20 21:11, , 21F
你一個用0050的「價格,一個用「大盤報酬指數」…
10/20 21:11, 21F

10/20 21:11, , 22F
這兩者怎麼能比…你這是直接把0050的配息忽略…
10/20 21:11, 22F

10/20 22:40, , 23F
還原權息價格與報酬指數相比較有什麼問題嗎?
10/20 22:40, 23F
文章代碼(AID): #1KGZ-qL8 (Stock)
文章代碼(AID): #1KGZ-qL8 (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