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Ubisoft對Steam開砲 抨擊30%分潤不切實際

看板Steam作者 (cozywolf)時間4年前 (2019/09/04 03:34), 4年前編輯推噓9(10140)
留言51則, 18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4/8 (看更多)
個人淺見 30%的抽成在業界已經行之有年 Steam以外,Apple、Google Play、WeGame、GOG也都是抽30% (Apple和Google一年後降到15%,Steam在營收過1千萬變25%,5千萬便20%) 日本的DMM和DLSite則會依照販賣價格不同而改變,價格超過3900日圓最低抽約20% Epic是12%,Microsoft Store是15%,特定情況下是5% 騰訊90%應該算是特例......不太清楚是怎麼玩的 UPlay和Origin反而不太能比較,畢竟基本上都賣自家遊戲沒有抽成問題 以這個角度來說,Steam目前確實是最高的(畢竟很多Indie game基本不會到千萬營收) 但不得不說在數位PC販售這方面經營的最好,功能最強的就是Steam 所以就算抽成比高,廣大的客群數加上玩家社群功能還是讓大家都以Steam為主要平台 30%抽得多不多?可能很多 但在付出30%的情況下,能夠帶來的銷售數量提升高不高?我想是很高的 就像Amazon的抽成很高,退貨條件很寬,但是大家還是要想辦法上架一樣 因為這個抽成換取的不只是平台的功能,更重要的是淺在客戶群 很多中小型遊戲開發者之所以要雇用發行商也是除此 就算被抽,多出來的銷量也超過這些費用 說真的如果今天Epic Games不要亂搞 什麼個資、搶約、言論中傷,那有像是Epic這種新平台來挑戰這個商業模式算是好事 對玩家來說影響可能不大,畢竟遊戲商不會因為平台抽成低而降價 (事實上目前公定3A的59.99價格已經不敷開發成本了,以後再討論) 但是對於比較小的工作室,多那個18%的收益可能可以影響到其生死 也很能怪說他們跳槽,畢竟Epic給的那筆錢可能可以保障其來年甚至數年間的營運 至於有人提到如果抽成減少會造成平台損失甚至營運困難,這點我個人倒是不擔心 要在哪個平台上架更多是廠商的決定,基於市場、分利、平台機能性、及社會觀感的決定 那些平台可以搶到更多廠商進駐,勢必會努力完善其機能,但同時也拉更多廠商入駐 最終將會達到平台機能與分利商業模式的平衡點 所以幾年後可能Epic Store的功能便會和Steam相近,到時若Steam不改變其分利模式 Epic Store的分利模式可能會吸引更多廠商 而如果到時候Epic Store不再一天到晚搞小動作而是堂堂正正的競爭 說不準到時候大家都會全部跳槽 畢竟大部分的消費者根本也不在乎廠商可以分到多少,而是在乎價格和平台功能性 我不認同Epic Store開台以來那些小動作以發言 但其用新的分潤模式來挑戰市場,對這個目前幾乎被Steam壟斷的數位PC產業是一件好事 哪怕其最後失敗,也可以迫使消費者與開發商思考這個存在已久的商業模式的合理性 其競爭或許也可以督促Steam或是其他平台完善其功能,創造一個雙贏的局面 結論,Epic自己做死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73.193.119.128 (美國)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eam/M.1567539257.A.94F.html ※ 編輯: cozywolf (73.193.119.128 美國), 09/04/2019 03:37:30

09/04 03:37, 4年前 , 1F
對使用者來說分幾%根本不重要,使用者只在乎這個平台
09/04 03:37, 1F

09/04 03:38, 4年前 , 2F
用了爽不爽便宜嗎方不方便安全性OK就好
09/04 03:38, 2F

09/04 03:39, 4年前 , 3F
我覺得用壟斷來形容steam不太對 獨大比較貼近 畢竟st
09/04 03:39, 3F

09/04 03:40, 4年前 , 4F
eam沒在獨佔的 反而是拿壟斷來打steam的egs有這樣搞
09/04 03:40, 4F

09/04 03:44, 4年前 , 5F
有時候獨大到一個程度跟壟斷有87%相似
09/04 03:44, 5F
這裡是使用英文的Monopolistic Competition,翻譯為壟斷性或是獨占性競爭 意即沒有廠商可以獨佔市場,而是透過產品之差異化來區隔市場 不過如果使用廣義的壟斷目前Steam確實也已經到了壟斷PC市場的地步了...... 連有自己平台的Ubisoft和EA都不太敢只出在自己平台了 ※ 編輯: cozywolf (73.193.119.128 美國), 09/04/2019 03:50:13

09/04 03:49, 4年前 , 6F
其實對玩家或是說對我來說 很簡單 要嘛功能追上要嘛便宜
09/04 03:49, 6F

09/04 03:51, 4年前 , 7F
所以我也同意你說的 1.Epic做死 2.至少有改變
09/04 03:51, 7F

09/04 04:00, 4年前 , 8F
因為覺得中文的壟斷有些負面的意味 而市場還是開放的
09/04 04:00, 8F

09/04 04:00, 4年前 , 9F
steam也是花了好多年慢慢把自己跟這市場一起做大
09/04 04:00, 9F

09/04 04:01, 4年前 , 10F
又沒有禁止別人搞數位平台 除了epic醜惡的搞法外也沒
09/04 04:01, 10F

09/04 04:01, 4年前 , 11F
看過大家對GOG或其他平台有這麼多不爽
09/04 04:01, 11F

09/04 04:10, 4年前 , 12F
學過經濟的看法是 獨占性競爭有時候頗微妙的
09/04 04:10, 12F

09/04 04:10, 4年前 , 13F
steam的狀況很類似google搜尋系統
09/04 04:10, 13F
可能有人有興趣所以提幾個在前面討論有看到的名詞 我後來想了想確實不該隨意使用壟斷一詞(雖然我是說接近壟斷) Monopoly台灣翻為壟斷中國翻為獨佔 簡單來說就是市場上只有"一家"廠商,可以分為三種狀況 自然獨占:因為規模經濟,使一個廠商比其他廠商在生產更有效率 資源獨占:關鍵的生產資源由一家企業擁有 行政性獨占:政府給予一家企業特定的權利(public franchise) 現實中行政性獨佔應該是占大多數,台電便是一例 以Steam來說,我們可以勉強說他是自然獨占,其廣大的客群使得其他廠商難以競爭 但實際上Steam並沒有到真的獨佔,因為市場上仍然有競爭者 所以目前的PC市場反而是獨占性競爭(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獨占性競爭指的是沒有任何一個廠商可以獨佔市場 其和完全競爭(Perfect Competition)的差別是差異化的產品 這些差異化會隨著時間慢慢地逐漸縮小,最後轉化為完全競爭 但在這個過程中各個廠商由於差異化而能在各自的客群內形成短期的壟斷市場 實際上我們可以觀察到在一些第三方銷售平台比方說Humble bundle或Fanatical出現之前 PC玩家基本上不會考慮在Steam以外的平台購買遊戲 所以Steam實際上達成了短期內的壟斷效果 而目前正在發生的正是從獨占性競爭轉變為完全競爭的一個關鍵過程 由於較為強勢的競爭者的出現,加上PC市場消費者的平台品牌忠誠度不高 除非簽訂獨家代理不然也沒有斷貨(獨占資源)的可能 因此這個獨占性競爭市場可能會開始往完全競爭偏移 但往好處想就是各平台可能會為了維持其獨占性而開始使用非價格競爭手段 這包含提升服務的內容與多元性,完善品質等等,以期不要進入完全競爭模式 以上,如果有誤煩請指證 P.S. PC遊戲平台是經銷平台應不會出現寡占現象(Oligoploy)所以不討論 ※ 編輯: cozywolf (73.193.119.128 美國), 09/04/2019 05:07:37

09/04 05:00, 4年前 , 14F
使用者只在乎能不能讓使用者+1+1+1+1+1+1得爽又安全
09/04 05:00, 14F

09/04 05:00, 4年前 , 15F
就像用Google再怎樣都比用百度有安全感
09/04 05:00, 15F
※ 編輯: cozywolf (73.193.119.128 美國), 09/04/2019 05:10:25

09/04 05:51, 4年前 , 16F
真的Epic自己做死+1 如果沒那些言論和未經同意收集個資
09/04 05:51, 16F

09/04 05:52, 4年前 , 17F
每周的免費遊戲應該可以吸引更多人使用..
09/04 05:52, 17F

09/04 07:39, 4年前 , 18F
其實對某些小廠來說,他們真正抱怨的是steam完全不
09/04 07:39, 18F

09/04 07:39, 4年前 , 19F
做curation
09/04 07:39, 19F

09/04 07:40, 4年前 , 20F
epic出現前後,steam才開始修相關功能
09/04 07:40, 20F

09/04 07:42, 4年前 , 21F
而這些抱怨,都存在好幾年了
09/04 07:42, 21F

09/04 08:25, 4年前 , 22F
推 epic作死跟中資無法支持外 有競爭者對消費者是好事
09/04 08:25, 22F

09/04 09:52, 4年前 , 23F
我討厭EPIC不代表我就喜歡STEAM
09/04 09:52, 23F

09/04 10:51, 4年前 , 24F
玩家何必管抽成多少
09/04 10:51, 24F

09/04 11:05, 4年前 , 25F
你是不是沒啥在用UPLAY和ORIGIN?
09/04 11:05, 25F

09/04 11:07, 4年前 , 26F
Ubi在EPIC出來前是從來不喊獨佔的多平台派
09/04 11:07, 26F

09/04 11:07, 4年前 , 27F
你甚至能在ORIGIN買到刺客教條
09/04 11:07, 27F

09/04 11:09, 4年前 , 28F
他的多平台不是除了自己就是STEAM那種不敢不出在STEAM
09/04 11:09, 28F

09/04 11:10, 4年前 , 29F
EA則是相反的PC上單平台獨佔,質量效應2之後只出在ORIGIN
09/04 11:10, 29F

09/04 11:11, 4年前 , 30F
並沒有不敢只出在自己平台這種事
09/04 11:11, 30F

09/04 11:12, 4年前 , 31F
再來UPlay和Origin都是只賣自家遊戲這點是錯的
09/04 11:12, 31F

09/04 11:14, 4年前 , 32F
UPlay只賣自家遊戲沒錯,ORIGIN則是上架多家遊戲的方向
09/04 11:14, 32F

09/04 12:29, 4年前 , 33F
沒錢要跳epic完全沒意見 但是就不要出來群募說要出steam
09/04 12:29, 33F

09/04 12:29, 4年前 , 34F
沒錢是不會去跟epic拿就好
09/04 12:29, 34F

09/04 14:45, 4年前 , 35F
回上面,Uplay Store 曾經賣過別人家的遊戲,後來改名
09/04 14:45, 35F

09/04 14:46, 4年前 , 36F
Ubisoft Store後就只賣自家。EA真的很敢,也成功了(?
09/04 14:46, 36F

09/04 14:50, 4年前 , 37F
喔喔原本應該叫 Uplay Shop,跟 EA 互賣呢
09/04 14:50, 37F

09/04 19:01, 4年前 , 38F
對indie來說,他們最在意的其實不是抽成,我很少看到抱怨
09/04 19:01, 38F

09/04 19:01, 4年前 , 39F
這個的,反而是能見度跟上架的機制及評論系統等等更受到關
09/04 19:01, 39F

09/04 19:01, 4年前 , 40F
注。爭分成的都是大廠。作為玩家來說,育碧客服真的太爛
09/04 19:01, 40F

09/04 20:50, 4年前 , 41F
又是30%把其它平台拖下來 你們可以有一次不要把google
09/04 20:50, 41F

09/04 20:51, 4年前 , 42F
蘋果 微軟 任天堂扯下來嗎? 它們還得做硬體才能維持客戶
09/04 20:51, 42F

09/04 20:51, 4年前 , 43F
群 Apple的手機如果不再受歡迎 appstore就徹底完蛋了
09/04 20:51, 43F

09/04 20:52, 4年前 , 44F
Google也有自己下來做手機作為樣板 因為他們的硬體沒競爭
09/04 20:52, 44F

09/04 20:53, 4年前 , 45F
力 他們的客戶群就無法擴展 但是不論AMD贏還是INTEL贏
09/04 20:53, 45F

09/04 20:54, 4年前 , 46F
他們都是PC PC會持續很長的年代 Steam不用管PC會不會死掉
09/04 20:54, 46F

09/04 20:55, 4年前 , 47F
.....直到Google跟微軟說要做串流遊戲==
09/04 20:55, 47F

09/05 09:22, 4年前 , 48F
前幾年沒有steam在,pc真的就死了
09/05 09:22, 48F

09/05 09:22, 4年前 , 49F
現在的餅就steam作出來的
09/05 09:22, 49F

09/05 11:10, 4年前 , 50F
樓樓上就標準的狀況外
09/05 11:10, 50F

09/06 13:00, 4年前 , 51F
這就好像 我在HB買遊戲 能steam+1對我來說有差
09/06 13:00, 51F
文章代碼(AID): #1TRi0vbF (Steam)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4 之 8 篇):
文章代碼(AID): #1TRi0vbF (S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