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從uber事件到bigdata應用思考

看板Soft_Job作者 (edwin)時間10年前 (2014/07/09 05:29), 10年前編輯推噓10(10017)
留言27則, 1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圖文好讀版:http://goo.gl/Hco7Gz 作者:食夢黑貘 記得有人曾經說過,若是台北把計程車給封印起來,交通會好上一倍。 台北計程車有超過一半的時間不是在讓人到達目的地 而是浪費汽油資源, 浪費司機時間, 浪費道路流量。 計程車這麼浪費資源目的只是為了讓一些人節省一點時間。 雖然說很多狀況下都是招不到的,所以也節省不到時間但我們早已感到習慣。 由於這樣的習慣帶來這樣的市場,帶來這樣的狀況。 我們不需要用高道德標準來看人要不要計程車, 但如何在改善交通,節省資源、節省時間,創造價值的角度來看 我們是否真的可以建立一套系統能夠實現這願望? 交通會是經濟成長的重點 我一直認為,政府是不需要 「創造」 什麼經濟成長,這應該由人民來主導,政府需要的 是創造環境來讓經濟更順暢就夠了, 而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 「交通」。 在十幾年前因為參與一些 ITS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 的經驗 也一直在想說透過資訊系統,如何來輔助這樣的系統的建立,能夠讓交通運輸降低資源需 求但提高使用的情形 以現在的角度來看, 就是如何利用 Big Data 來促成 "Smart City" 的可能。 我們不該只是討論 Uber 的合法性, 創新與創業的問題, 也不該鎖定在計程車生計等等 的問題, 而是更應該去思考 我們如何去創造出我們要的社會,我們要的城市,而我們知道影響到我們生活與情續最大 的一個關鍵也是 "交通"。 要設計出一套系統能夠讓節省接送時間,降低等待時間, 最重要的關鍵就是 "能夠預測 出乘客的需求, 並規劃出最省資源的可能性", 這樣就可以做到了, 這句話聽起來很簡單, 但真的要實作是沒那麼簡單, 因為能夠預 測未來是最困難的。 但話說那麼困難, 事實上每一個計程車司機都有一個能夠預測的頭腦,有時他們的經驗 與準確度是可以嚇死人的, 所以聽起來也不是完全做不到。 只是這種經驗與預測能不能被記錄, 被擴大, 被實用而已。 在 10 年之前就有推出 Smart City 的計劃, 但這些計劃有很多前置動作是沒有完成的 , 也就是那時候得資訊系統, 要知道人流與車流的成本太高了, 所以在資料不足的情 型下準確度當然不足。 所以效用與實用就大打折扣, 而現在的世界已經不一樣了, 要精確的知道人流與車流已 經沒有那麼困難, 甚至要進一步的做出預測或輔助系統跟以前的環境與條件好很多了。 甚至下一步的建立交通的共享經濟, 公用腳踏車、機車、汽車,或是 "共享交通工具" 等等的概念也不是沒有人想過, 甚至有很多人在做或想做,只是這部份說要做出實用需 要很大的量變到質變。 就像是 U-Bike 之前的公共腳踏車不是沒有推動過, 但在之前沒有足夠的資訊系統讓大 家租借與付款、使用方便之前, 已經有太多次失敗。 但這樣不代表這概念不會成功, 現在不是就成功了嗎? 所以真的要建立智慧交通, 智慧城市也不是一蹴可及的, 但也不是做不到, 我認為台 灣或台北市有很多機會點都比很多國家城市有更好的基礎 無論是網路使用率或心態等等, 雖然不會是最有利, 也不至於最差, 再加上台灣工程 師能力, 與台灣的產業, 倒是很有機會去打造出真正的 Smart City。 依台灣現在的政商模式, 更容易發生就像我當初離開 ITS 計劃的原因, 也包含我們已 經很熟知的 "遠通電收" 事件。 浪費更多的資源去打造出這樣的系統, 或者是明明有機會做得更好卻沒有去做, 更像是 現在在討論 Uber 與計程車的問題…… 所以我們該討論的不是禁Uber而是如何優化我們的交通系統,讓這種花太多人力資源與能 源,占據道路面積吞吐量的計程車,在很多地方很多角落可以升級成 "客製化共用汽車系 統"。 讓原本傳統計程車系統去轉型, 而不是透過 "法律去禁止", 就像是我們在面對 Uber 一樣。 接下來我們該怎做, 事實上我也知道台灣有不少人已經在規劃與實驗, 再加上國外有更 多的經驗與實例, 這些技術與資源也都慢慢解決與成熟。 真正的問題不是怎做而已, 而是我們的心態, 更包含我們對社會的期許, 以及接下來 大家所需要的努力, 以及 Big Data!!!!! 這邊舉個已經實作的例子,就像是 Google Now 一樣,可以從 Android 手機來知道一個 人移動改變,就可以輕易判斷出在今年五月一日上線的 Parking Location (停車地點). 透過這樣的機制,可以發展出即時人流與車流的交通狀況與須求,甚至可以發展成預測出 交通運輸的須求的系統,若是加以結合日曆或行事曆系統, 就可以知道活動與人潮的須求,提高準確度,做出一套交通預測與規劃系統. 政府該做只是這套系統後,提供資訊給計程車司機,誰說要達到目標是很困難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4.75.157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Soft_Job/M.1404854944.A.7AF.html ※ 編輯: geocube (1.164.75.157), 07/09/2014 05:30:53

07/09 08:17, , 1F
非常困難……不是每個
07/09 08:17, 1F

07/09 08:17, , 2F
司機都會用智慧型手 機……真正會賺錢的司機是有固定乘
07/09 08:17, 2F

07/09 08:17, , 3F
客的,政府這樣做固定客員會消失,又一個不懂市場的人意
07/09 08:17, 3F

07/09 08:17, , 4F
想天開
07/09 08:17, 4F

07/09 08:44, , 5F
大流量乘車點共乘十幾年前推行過吧,重點是人類比較喜歡
07/09 08:44, 5F

07/09 08:45, , 6F
舒適生活而不是效率生活
07/09 08:45, 6F

07/09 08:47, , 7F
穿的衣服由政府統一製作分配 三餐也是政府統一分配
07/09 08:47, 7F

07/09 08:47, , 8F
有效率又節省資源 不用浪費時間逛街和找餐廳
07/09 08:47, 8F

07/09 08:54, , 9F
共乘制在交通不便的路線會自然衍生出來,交通發達時反
07/09 08:54, 9F

07/09 08:55, , 10F
而不容易發展,不但乘客意願不高,司機更是不願意(總趟
07/09 08:55, 10F

07/09 08:56, , 11F
次降低,總收入當然縮水),所以根本還是要狂漲計程車費
07/09 08:56, 11F

07/09 08:57, , 12F
才會刺激乘客共乘意願,可這麼一來誰推誰就等下台吧
07/09 08:57, 12F

07/09 08:58, , 13F
純從技術分析很難去適應現況的需求,除非變成極權國家
07/09 08:58, 13F
※ 編輯: geocube (1.164.221.142), 07/09/2014 08:59:52

07/09 09:00, , 14F
Work at home. Learn in home.
07/09 09:00, 14F

07/09 10:24, , 15F
07/09 10:24, 15F

07/09 11:54, , 16F
推idea 雖然感覺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啊...
07/09 11:54, 16F

07/09 13:11, , 17F
常去大陸就會覺得台灣到處攔得到計程車真好
07/09 13:11, 17F

07/09 13:48, , 18F
data science != big data
07/09 13:48, 18F

07/09 14:17, , 19F
Ubike不知道算不算成功 Ubike其實是政府在做賠錢生意撐
07/09 14:17, 19F

07/09 14:57, , 20F
UBIKE設計的機制本來就不太可能獨立自營 = = 一定要靠補帖
07/09 14:57, 20F

07/09 14:59, , 21F
公共交通建設絕少有利可圖 畢竟是"大眾"交通工具
07/09 14:59, 21F

07/09 19:14, , 22F
大眾運輸系統的本質是服務,不是獲利,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決
07/09 19:14, 22F

07/09 19:16, , 23F
策目標,之前做研究的時候是用滿足最低服務輛下求取最大利潤
07/09 19:16, 23F

07/09 19:17, , 24F
來當作最佳化目標式的
07/09 19:17, 24F

07/10 09:00, , 25F
用監視器跟影像辨識準確率會提高,不過這種資訊會有
07/10 09:00, 25F

07/10 09:00, , 26F
爭議
07/10 09:00, 26F

07/11 10:40, , 27F
可是當大量虧損的時候 又要怎麼去說它成功
07/11 10:40, 27F
文章代碼(AID): #1Jl6AWUl (Soft_Job)
文章代碼(AID): #1Jl6AWUl (Soft_Job)